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获取河冰时空分布信息对黄河流域防凌减灾工作及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收集黄河内蒙古段1989—2019年冬季河冰遥感影像数据;提出了归一化未封冻水体指数(NDUWI)用以剥离被归一化雪指数(NDSI)误分为河冰的水体像元,确定了该指数划分河冰、水体像元的阈值,并利用NDUWI结合NDSI的方法提取河冰信息进而分析河冰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探讨了海勃湾水库调度及河床演变对河冰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内蒙古段河冰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游(巴彦高勒—三湖河口)。1989年以来,研究区内河冰经历“平稳期”(1989—1997年)、“扩张期”(1998—2000年)、“萎缩期”(2001—2019年)3个阶段,其中2000年出现河冰面积峰值,并于2019年减小至最小。各子段中,海勃湾至巴彦高勒(R1段)2015年前河冰分布稳定,2015年起受海勃湾水库建成影响,河冰面积大幅萎缩;巴彦高勒至头道拐(R2~R4段)河冰面积变化特征大体与全段变化相同。空间上,2015年后R1段以纵向萎缩为主,巴彦高勒至三湖河口(R2段)左岸河冰萎缩,右岸河冰堆积仍有偎堤风险;三湖河口至包头(R3)段全段河冰漫滩现象严重,2016年起得以缓解;包头至头道拐(R4)段以局部漫滩为主,2016年开始以主槽封冻为主。上游海勃湾水库建成后的常规运用可有效减小下游黄河内蒙古段的河冰漫滩现象。研究成果可为黄河内蒙古段水库防凌调度及堤防安全隐患排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势调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典型河段河势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河势的调整关系。研究表明,尽管游荡性河道河势多变不定,但主流线在河宽方向的摆动位置仍有一定的统计规律可循;主流线弦高与弦长之间的调整符合弓形参数间的一般函数关系;随主流线长度增加,弯曲半径不会无限制减小,将会趋于某一相对稳定状态;弯曲系数与主流线长度、弯曲半径之间的统计关系表征了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河势易出现陡湾且易坐小湾坐陡湾的特性;弯曲半径与河面宽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趋势,河面越宽,弯曲半径增加的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3.
庞学忠 《地下水》2021,(3):299-300
黄河宜川段位于黄河大北干流晋陕河段下游,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建筑市场对砂石料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使得黄河宜川段的采砂管理面临严峻的考验,采砂管理任务艰巨.本文通过对黄河宜川段河道采砂现状进行研究,针对采砂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提出要科学合理地开采利用砂石资源,编制采砂实施方案,科学划分禁采区、可采区和保留区...  相似文献   

4.
黄河下游游荡河段河床演变对河道整治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预测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大规模整治后对河床演变的作用,基于河流动力学理论,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以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典型河段为对象,研究了河床过程对河道整治的复杂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河槽横断面形态的调整与人工边界约束程度、流量变差及含沙量变差有关;只要整治工程体系平面布设合理,整治工程量达到一定规模后,通过河道整治,可使河槽横断面形态趋于窄深方向发展,促使游荡型河道向限制性弯曲型河道转化,同时,河道泄洪输沙能力有所提高;河道整治后,不同河段的比降调整不会平行进行。  相似文献   

5.
在收集分析大量最新资料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貌特征、区域地质背景、水文地质条件,调查了公园内的生态环境地质状况,对已出现的重要生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防治对策,实现对生态环境地质的妥善保护、合理开发与科学重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部分地区干旱及持续干旱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生活及经济社会发展,造成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受。综合阐述干旱成因、特点、危害,通过对铁岭市某年干旱情况调查数据,分析铁岭市干旱现状、产生原因,了解干旱演变趋势及带来的多重危害。提出抗旱工程及非工程措施,加强抗旱认识、加大抗旱资金投入、完善抗旱制度体系建设,做到合理配置利用水资源,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断流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美锷 《第四纪研究》1999,19(2):186-186
黄河下游断流已引起全国上下的严重关注,是我国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最近5年来,黄河断流天数和断流长度都不断增加,人海水量越来越少,已由50年代的480亿立方米,到1997年只有17亿立方米,利津水文站226天无黄河水人海。造成断流的原因主要是黄河流域近年工衣业及城市用水量大增及水资源管理工作薄弱。黄河流域的耗水量50年代为122亿立方米,90年代增至300亿立方米以上。黄河断流问题比较复杂,也比较严重,除直接影响两岸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人民币百亿元外,还引起了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冲积性河流造床机理,基于能量耗散原理分析河床调整与水沙过程(变异特性)间的关系十分必要。以黄河游荡型河段为例,利用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水沙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各种洪水泥沙条件下河流冲淤规律的探讨。研究发现平滩面积、河相系数与径流泥沙特征值间存在的关联性映射出冲积性河流能量关系中的制约机制;不同洪水泥沙过程的河床冲刷强度变化具有阶段性,主槽累积刷槽效应与洪水泥沙过程有密切响应关系;高效输沙的洪水过程通过塑造最适宜的河床断面形态,能实现最佳输沙效率与主槽的最大冲刷。在不同漫滩洪水条件中,综合系数Φ最大时的洪水过程具有最大累积刷槽效应,因此对应流量可作为黄河下游漫滩洪水的调控指标。  相似文献   

9.
卫芳琴 《地下水》2013,(6):171-173
临潼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山洪灾害的防治区。通过气象、地质地貌、人类活动及水利工程标准几个因素对临潼城区山洪灾害成因的分析,归纳了山洪灾害的类型。摸清山洪灾害防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临潼城区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包括:宣传培训、实地演练、制定预案、完善监测预警、通信建设、风险分担机制、政策法规建设、工程措施、工程建设和防灾设施日常管理。通过防御措施分析,规避和减少区域山洪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0.
卜新峰  宁立波  郭晓静 《地下水》2010,32(2):54-55,60
调查了焦作市城市河道水的主要污染来源,运用水污染指数(WPI)评价法对新河、普济河、群英河以及瓮涧河各监测断面的水样进行了水质状况评价,河道水总体评价结果为严重污染。河道水污染是水中各污染因子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受流量以及流速变化的影响污染源与河道水中各离子含量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并对如何减少污染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1.
黄河内蒙古段凌洪灾害及防凌减灾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河内蒙古段由于特写的地理位置和水文气象条件,决定了每年都发生凌汛。流凌封冻溯源而上,解冻开河则由上而下,冰水汇流,卡冰结坝而造成凌洪灾害。1968年上游刘家峡水库建成,调节了水量,热量,内蒙古段河床逐年淤积抬升。过流能力明显下降,凌洪灾害逐年增加。因此防治凌害,主要应采取加固提防,整治河道,加强冰情预报,合理运用水库调度和局部破冰措施,并尽快在内蒙古段修建海渤湾水库,才能有效地减轻凌洪灾害。  相似文献   

12.
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统计分析了黄河宁蒙河段1950-2004年流凌、封河、开河日期特征值,并对河道最大槽蓄水增量作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宁蒙河段开河时一般从上游向下游解冻,河槽蓄水量沿程不断释放并加入,使开河时凌峰流量沿程增大;凌情的发生、发展及消失演变的过程,主要取决于河道形态(地理位置、走向及边界特征)、水文条件和气象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水库的运用对凌情的演变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黄河冰盖厚度演变数学模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物理机制和数学推导为基础,建立了黄河初始冰盖形成后冰盖厚度演变计算的数学模型.利用实测资料率定模型参数,可以应用于黄河不同河段冰盖厚度的计算和预报.  相似文献   

14.
无定河流域下游段河冰形成演变的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冰凌是北方河流冬春季常见的现象, 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 河道冰情也在不断的变化, 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凌汛灾害. 根据冰塞形成发展的机理, 利用水力学模型和热力学模型模拟研究了无定河流域下游段丁家沟至白家川的每年春季河流水位、封河日期和开河日期. 模拟结果较为理想, 并分析了形成凌汛的原因, 旨在给该区域水循环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土保持等工作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黄河内蒙古段冰凌形成机理及凌汛成因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着重分析研究黄河内蒙古段冰凌形成杌理、冰情演变及凌汛成因.文中系统分析了黄河内蒙古段的冰情演变过程的四个时期,即由冰晶形成至产生大量冰凌的成冰期;由凌块封冻至盖面冰层增至最厚的结冰期:冰层开始融化至解冻前的融冰期和解冻开河至冰凌消失的消冰期.分析研究了影响凌汛成因的热力、动力和河势三大作用因素.使河水成冰又由冰融化成水的热量交换作用的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热、水温、气温、风、降水量、空气中的湿度:水位的抬升以至流速的变化等水流作用,均为动力因素;河道的特性影响为河势因素,通过分析研究,便于指导防凌实践,使防凌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6.
17.
陈赞廷  可素娟 《冰川冻土》1994,16(3):211-217
本论述了黄河下游冰情特征、凌汛灾害、防凌措施及应用冰精数学模型优化三门峡水库防凌调度的研究。黄河下游属于不稳定封冻河段,有的年份,三封三开,约有十分之一的年份不封河,冰情变化非常复杂。本根据热量平衡原理及水力学理论,结合实际经验,建立了一个冰情数学模型,用来进行冰情预报和优化三门峡水库防凌调度。经实测资料检验,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51~2008年冬季(11月至翌年3月)各月气温资料,统计分析了近50年黄河流域的寒潮天气过程,阐述了寒潮时空分布规律、变化特点、强度和影响范围。分析了寒潮天气与黄河凌情的关系及对凌情的影响,得出黄河流域寒潮天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位于高纬度地区的宁蒙河段寒潮发生频率高于黄河下游,寒潮的强度也强于黄河下游,寒潮覆盖的范围也大于黄河下游;黄河流域以一般性寒潮天气最多,历史上强寒潮发生的次数非常少,除了磴口站发生过3次外,流域其他站均未发生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寒潮的活动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冬季寒潮发生趋于平静;黄河流域50%的封河是寒潮天气造成的;冬季寒潮天气多封河天数也多;冬季寒潮过程次数多、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最低气温低时,黄河下游封河长度将较常年明显偏长。  相似文献   

19.
黄河河曲段冰塞水位的分析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觉义  方达宪 《水文》1994,(2):18-24
本文根据黄河河曲段6年的实测资料,分析了该冰塞河段冰期水位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该河段冰塞水位的变化与冰塞演变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冰塞水位变化的参数关系式,基于原型的观测研究,对试验室模拟冰塞的水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试验室模拟冰塞水位的变化规律与天然河道中冰塞水位的变化规律相同。由此,可以进行冰塞水位的计算及其预报。  相似文献   

20.
小浪底水库运用后黄河下游防凌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向阳  李旭东  蔡彬 《冰川冻土》2003,25(Z2):241-244
黄河下游属于不稳定封冻河段, 凌情变化复杂, 在历史上曾以决口频繁难以防治而著称.小浪底水库投入运用后, 凌情有很大程度减轻.但由于凌汛的发生带有很大的突发性,冰塞、冰坝难以预测, 加之河道持续淤积萎缩, 弯道和浮桥众多, 影响凌汛的热力因素无法控制等, 黄河下游防凌仍将是长期任务, 今后防凌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