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节档里,《流浪地球》大火了,目前豆瓣评分仍在8分以上,社交媒体上也是好评如潮,以“《流浪地球》有望率先开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这样的高评价都登上了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2.
南极与资源     
张立政 《海洋科学》1979,3(1):53-56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不停地围绕着太阳旋转,公转一周为时一年,产生了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地球还以地轴为中心,每天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便产生了昼夜的交替。地球的两极几乎常年为冰雪所覆盖,巨大的冰川影响着世界的气候和人类的生活方式。因此,对地球两极地区的考察已成为科学史上最富有冒险性的行为。早在十八世纪,就有一些国家对南极进行了考察。同时,也有些国家对南极提出了领土要求。后来,提出领土要求的国家逐渐  相似文献   

3.
太阳的背面     
在太阳上,看不到的那一面足以把你烤焦。太阳自转很慢,大约一个月才能转一周,这就意味着太阳另一面的每次活动会隐藏长达两周的时间。如果另一面正在形成一场巨大的磁暴,当太阳最终转到朝向地球时,磁暴就会携带大量的辐射袭击地球。这种情况在2003年发生过。当时意想不到的冲击  相似文献   

4.
全国中小学、青少年朋友们:海洋,地球生命的摇篮,人类未来的希望;海洋,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重返海洋”是21世纪的呼唤,是人类共同的心声。人类将进入一个共同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纪元。1994年第49届联合国大会全票通过决议,将1998年定为“国际海洋年”,其主题是:强调海洋在造就地球生命中所起的作用,突出海洋环境的整体性,加强海洋开发的国际合作。海洋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约71%,以其博大的胸怀哺育着人类。然而,人们对海洋的了解远不如陆地。在我国,特别是青少  相似文献   

5.
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最大恩惠是什么?除了太阳之外就是海洋。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宝库除了太阳之外也就是海洋。海洋堪称地球上最大的太阳能收集器,每年收集的能量高达37万亿千瓦,相当于全人类用电总量的4000倍,每平方英里海面所含有的能量就超过7000桶石油,极为壮观,颇具吸引力。人类最早的水力利用首推古老的水车,由此科学家们就萌生了设法从海洋中的海浪、海流和潮汐中获取能量的念头。他们发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GPS遥感水汽的原理,详细讨论了计算地球固体潮改正模型的理论公式。介绍获取JPL星历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JPL行星/月球星历来计算太阳和月亮的坐标,并逐步计算出地球固体潮改正。举例计算了地球固体潮改正,分析了其对水汽的影响,比较了太阳距离、月亮距离与地球固体潮改正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我们居住的地球已围绕太阳旋转了47亿年,生物圈的形成也有30多亿年的历史。人类为谋求生存发展,向地球索取了几百万年的物质资源。然而,几百万年后的今天,尽管高科技突飞猛进,经济迅速发展,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真正成为地球上的主宰力量,但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界已今非昔比,环境也不再是本来意义的“自然环境”。于是,当人类历史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一个严峻的挑战也随之而至:人口过快增长与自然资源有限、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加剧。确切地说,人与自然之间失衡所引发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构成对人类生存空间的威胁。人们忧虑着、呼唤着——救救地球!救救人类!令人欣慰的是,一种全球意识随之产生,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那就是抑制人口数量的增长,保护环境,使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全球性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8.
好吗,海底人     
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确离不开海洋,海洋为人类提供食品、石油化工及能源等,就人类的发展及进化方面,科学界也有许多传闻与发现。据有关海洋方面的考察资料记载:地球上很可能有另一类神秘的智能动物——海底人。欧美的科学家们在经过了多年的考察和论证后,他们认为:人类在从海洋中爬上岸时,还有一支同类仍留在海洋深处,有以下的例子为证:  相似文献   

9.
思源 《海洋世界》2019,(1):10-29
海洋资源与我们陆地是人类的栖息地,海洋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拓展空间。海洋是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是一个自然流动的整体。它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生态系统产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并对全球的气候具有重大的调控作用,有助于抵消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环球海事     
《海洋世界》2001,(7):4-4
近日盛传惊人消息,说是太阳和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近,地球上的水最终将会被“烤”得一干二净!不过,这是10亿年后的事。科学家们对此忧心忡忡,设想用火箭轰击距地球1.8万公里范围内的慧星和小行星,让它们在地球边上通过,用其引力,使地球远离太阳54公里。但要特别小心,因为稍有差错,行星就会撞击大地。此中真伪,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上只有一片汪洋大海。大海于人类犹如心脏于人体,供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水和氧气。在地球和海洋的发展历史中,人类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就是在这一瞬中,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利用和影响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类之初,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十分浮浅,对海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在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地球形变对重力测量的影响,给出了一个简便的计算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改正地球形变对重力测量的影响。并就该方法在海洋重力测量中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气候变化在时间尺度上是广谱的,包括从年际变化到涉及地球轨道参数,从大陆漂移及太阳衰减等缓慢的过程。目前关心的焦点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及其他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干扰。计算机模式已经表明了大气中CO_2及其他痕量气体的增加可能对气候产生的影响。在高纬度地区,由于冰反照率的反馈作用及极地低层对流的稳定性,因而  相似文献   

14.
当地球上人类的数量急剧膨胀,地球资源越来越少,地球的视野越来越近,不能满足人类的生存探索欲望时,人类的未来学家、太空专家和哲学家、实践家们本世纪以来把寻找人类第二故乡的努力聚集在地球之外的星球上。几十年来,虽然取得了不少的进展,但离人类移民外星球这个目标,几乎是遥遥无期。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另一些独辟蹊径的科  相似文献   

15.
地球上一切生命都需要能量,这种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相似文献   

16.
海洋,澄澈而宽厚。它的温度、洋流、生物和化学变化,驱动着人类共同居住的地球生态系统。我们的天气、气候、食物甚至呼吸的空气,都与这偌大的海洋息息相关。纵观历史,世界因航海活动而逐渐被勾勒成完整的模样,人类因海上贸易和运输而逐渐联系、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更新世以来中国东部六次海侵及其天文气候学的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中更新世以来(在过去的73万年内),中国东部地区曾发生过六次海侵。如果考察该期间全球各地各季所获得的太阳辐射量,那么上述六次海侵的时期恰好都是全球所获得的、北半球冬半年的、平均的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多的日时期,亦即气候较暖的时期。因为后者是地球轨道三要素(黄道倾斜、偏心率,岁差运动)自然变化的产物,故中国东部的海侵活动归根到底是地球轨道自然变化的结果之一。  相似文献   

18.
地理知识     
【回归线】 地球上太阳直射的南北界限,南、北纬绝对值为23°26′的两条纬线圈。在北半球的称北回归线,南半球的称南回归线。地球绕日公转,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有23°26′的夹角,地轴倾斜方  相似文献   

19.
地球冰期起源问题,属重大基础理论课题之一。揭示地球冰期起源奥秘,对阐明陆架发育演化进程,预言亿万人所关切的地球未来气候变异和海、陆变迁趋向具有积极意义。到目前为止,有关地球冰期起源问题,国际上还没有一致公认的假说。实际材料表明,在地球历史发展漫长的进程中,存在着冰期和间冰期的脉动交替,温暖期和寒冷期的脉动变异。笔者在本文中提出,地球冰期脉动变异韻律的产生,同太阳这个巨大天体本身辐射强度的脉动变异状态存在着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20.
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西 《海洋地质前沿》2008,24(1):15-18,24
在地球系统中,海洋、大气和陆地以及其中的生命与非生命部分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人类正在以各种方式根本性地改变着地球的各种系统和循环。一个崭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不期而至。碳循环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包括碳元素在各个储库的贮存和在不同储库之间的流通。不同时间尺度的碳的自然循环都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人类活动触动了这种平衡机制,成为当前全球碳循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