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月20日22时4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是2019年度北斗导航卫星首次发射,拉开今年北斗高密度组网序幕。据了解,这颗卫星是北斗三号系统第20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后,将与此前发射的18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进行组网.  相似文献   

2.
<正>2015-07-25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的2颗卫星,均为地球中圆轨道卫星,既是新一代北斗的第2、3颗,也是我国发射的总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作为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主要卫星,新发射的北斗双星将和今年3月发射的总第17颗北斗卫星共同为我国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4月15日零时1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二号)送入预定轨道。较之目前仍在运行的"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在诸多方面具有优势,包括可以有效避免遭受电磁干扰和攻击,实现无源定位,在精确度方面大大提高,精确度达10米。随着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中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从今年起进入了组网高峰期,预计在2020年左右形成覆盖全球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目前正在建设的是第二代的北斗卫  相似文献   

4.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功能的不断增强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导航技术标准对于卫星导航产业化的意义愈发重要。本文采用综合分析与归纳对比的方法,着重从卫星导航系统空间信号接口控制文件(ICD文件)、卫星导航接收设备数据格式标准和国际民航、国际海事、3GPP等行业应用标准三个方面对GNSS国际标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国际标准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亚太区域提供运营,北斗应用迈开重要步伐。5月15日,多款搭载北斗应用的"移动执法"手持机亮相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该系列产品由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众思壮,股票代码002383)自主研发,同时支持北斗和GPS双系统导航定位,  相似文献   

6.
自去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亚太区域服务以来,北斗规模化应用的窗口已经打开,在5月15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国内北斗产业企业纷纷展示北斗产品,其中,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智慧城市、智慧行业"北斗规模化应用解决方案尤为引人关注。"北斗应用的核心是北斗产品竞争力提升及价格  相似文献   

7.
利用国家级北斗连续运行基准站和省级区域北斗CORS站,基于国家卫星导航定位服务平台,通过改造和直接利用的方式,在华北平原构建了我国首个跨区域北斗分米级地基增强服务系统。经采用双频终端实地测试,该系统覆盖京津冀晋全部区域及内蒙古部分区域,采用GPS+北斗双模定位静态精度达到分米级,动态定位精度达到亚米级,单北斗模式定位精度略低,但仍在分米-亚米量级,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应用能力,拓宽了我国北斗民用导航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可满足高精度北斗实时导航、定位服务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基于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高分遥感技术进行特高交流输变电施工中地质灾害预警的理论和方法,该方法还将北斗卫星导航技术、遥感技术与特高压施工区的地质、气候、环境等多重因素相综合,形成了一套针对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地质灾害预警与防范机制,并开发手机APP预警信息发布功能。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施工实践证明,本文的理论技术方法是科学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9.
2016-03-30发射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IGSO-6卫星采取了不同于之前在轨运行的IGSO卫星的姿态控制模式,在地影期间保持连续动偏模式。利用多个观测网的观测数据进行GPS/BDS联合定轨,分析了IGSO-6卫星的定轨精度。结果表明,IGSO-3卫星地影期间轨道重叠段3D精度平均为0.31 m,最大为0.67 m;IGSO-6卫星平均为0.18 m,最大为0.28 m。姿态转换期间,激光检核视向精度IGSO-3达到0.2 m,IGSO-6优于0.1 m。相比于同时段经历地影期的IGSO-3卫星,采取新的姿态控制模式后,IGSO-6卫星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地影期导致的定轨精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解算北斗二号区域导航系统(BDS-2)、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BDS-3) GEO卫星钟差频间偏差(inter-frequency clock bias, IFCB),对比分析其变化特性。结果表明,BDS-2 GEO卫星对应的相位和伪距IFCB具有明显的时变性与周期性,BDS-3 GEO卫星对应的相位和伪距IFCB时变性不明显。分析BDS-2单日IFCB的周期变化特性,并采用分析得到的周期构建IFCB模型化函数。应用多项式和基于谐波函数的混合函数分别对IFCB进行模型化处理,模型化结果表明:4阶谐波函数对应的混合函数模型化精度在相位IFCB拟合中的平均RMS优于0.003 6 m,伪距IFCB对应的RMS优于0.131 3 m; 8阶谐波函数对应的混合函数模型化精度在相位IFCB拟合中的平均RMS优于0.003 4 m,伪距IFCB对应的RMS优于0.123 8 m。当采用多项式进行IFCB模型化时,相应精度随多项式阶次的增加而提高,但仍然劣于基于谐波函数的混合函数。当用常数代替BDS-3相位IFCB结果时,平均拟合RMS优于0.000 5 m;当用常数代替伪距IFCB结果时,平均拟合...  相似文献   

11.
正"环洞庭湖岳阳北斗城市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项目一期工程计划投资6000万元,重点在洞庭湖水利水务管理、运输车辆管理、公务车辆管理等领域开展北斗导航示范应用。对此,解放军总装部组织包括中科院院士、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孙家栋等专家学者专题研讨如何进一步做好"环洞庭湖北斗城市应用示范工程",以加快启动二期工程的相关工作。处理GPS和北斗的关系、鼓励双模兼容孙家栋(中科院院士、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能够覆盖亚太地区,实现区域导航。其无源  相似文献   

12.
利用北斗卫星的广播星历数据提取轨道参数与钟差参数指标,从卫星轨道平面参数、形状参数、定向参数和卫星钟差序列等方面对现阶段北斗在轨卫星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BDS卫星的轨道异常多于卫星钟差异常,其中GEO卫星出现异常的频率最高,IGSO卫星次之,MEO卫星的运行状态最稳定。  相似文献   

13.
北斗在岳阳     
正当定位不再是GPS的专利时,我们还有"北斗"。这句话的底气来源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技术的突破,耗时十余年。2012年底,"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建成,服务区内与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性能相当,并具有报文通信功能——这是其他卫星系统难以比拟的优势。现在我们的头上,有16颗北斗卫星环绕于星空。北斗一直都在进行时。去年12月17日,岳阳市获批"北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17日,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前的星箭对接.12月18日,第7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进入太空. 约40年前,美国军方开始了被称作"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研制.现在,在我们头顶上空约2万公里处的中地球轨道,GPS系统部署了24颗卫星,地面站对这些卫星的信息数据进行捕捉、处理、解码,并将有关信息发至用户终端机--这样,GPS给全球提供准确的定位、测速和高精度的时间标准.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亚太地区北斗GEO卫星数据对2017-05发生在中低纬度地区的磁暴现象进行研究,并使用北斗GEO卫星获取的TEC实测数据对全球电离层图的精度进行评估。进一步对磁暴引起的全球电离层TEC变化进行分析发现,电离层TEC对磁暴的响应出现在磁暴主相开始1~4 h之后,最大扰动值达到20 TECu以上。  相似文献   

16.
通过GPS/BDS双系统联合定轨给出北斗系统新老卫星的轨道精度变化特征,分析不同姿态控制模式对卫星精密定轨的影响及其原因;针对光压模型的不足,讨论两种改进的定轨策略对北斗系统精密定轨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当太阳矢量与卫星轨道面的夹角小于4°时,采用动偏-零偏转换模式的IGSO/MEO卫星会有明显的轨道精度下降,而IGSO-6卫星的轨道精度变化较为平稳,没有明显的精度衰减;ECOM光压模型较适用于IGSO-6卫星,但不适用于其他卫星;两种改进的定轨策略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北斗导航卫星精密定轨的精度,可为北斗系统精密定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2月22日11时26分,长四乙火箭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呼啸而起,携资源一号02C卫星远赴太空,为我国2011年宇航发射的收官之战画上了圆满句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为此次成功发射向国土资源部、总装备部和集团公司发来贺电。贺电中,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此次成功发射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战在卫星工程各系统和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问候!贺电指出,资源一号02C卫星成功发射,是我国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从科研试验型向业务应用型的转变。卫星遥感技术在土地利用调查、城乡规划建设、资源环境监管和灾害应急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希望有关方面总结经验,加强攻关,整合卫星资源,推进综合应用,继续探索完善民用卫星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我国遥感卫星事业再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使用IGS MEGX发布的北斗卫星精密钟差数据,利用哈达玛方差公式对目前所有在轨健康北斗卫星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北斗卫星钟在1 a的跨度内比较稳定;其300 s稳定性量级为10-13,但是各颗卫星并不完全相同;北斗卫星钟与GPS卫星钟的稳定性对比显示,北斗卫星钟稳定性介于GPSⅡR-M与GPSⅡF上搭载的铷钟之间。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不同卫星系统MEO卫星的伪距多路径误差,发现北斗卫星伪距多路径偏差的存在。进一步分析BDS三类卫星伪距多路径误差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IGSO卫星和MEO卫星的伪距多路径误差存在明显的系统性偏差。选择分段线性拟合和分段多项式拟合两种方法建立北斗卫星伪距多路径偏差改正的经验公式,并比较两种改正方法的效果。分析了北斗卫星伪距多路径偏差改正前后的MP序列和MW组合序列的数据变化特征以及PPP定位结果的差异,验证了经验公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全球分布的MGEX站观测数据,使用"两步法"以双差方式对北斗卫星进行精密定轨。主要研究北斗卫星轨道确定的处理策略,重点分析轨道确定的流程,并通过实验评价了3种不同类型轨道的精度。结果显示,MEO和IGSO卫星的定轨内符合精度优于0.2m,其中径向优于10cm,外符合精度优于30cm;GEO(以C05号为例)卫星外符合精度优于0.7m,且径向优于10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