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朝古元古代层控铅锌矿床属海底喷气沉积铅锌矿床。以地层对比与含矿层位为基础,以铅、硫同位素为重要信息,结合后期地质事件对矿床的影响与矿床主要成矿阶段的不同,将这类矿床划分4个类型:受变质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大栗子式)、受改造沉积层控铅锌矿床(张家堡子式)、变质热液改造型层控铅锌矿床(检德式)和岩浆热液叠生型层控铅锌矿床(青城子式)。从成矿氛围、矿体、伴生矿与共生矿、矿物组合、结构与构造、蚀变、地球化学特征、稳定同位素、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远景评价10个方面比较,发现它们每一项都是既有相同点,又有相异点,证明了大类型的相同和小类型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广西大瑶山西侧泥盆系铅锌黄铁矿床控矿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成果,按照沉积演化观点,将本区层控矿床成固类型划分为成岩矿床、成岩—后生矿床和后生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下泥盆统及基底岩石,成矿溶液主要为大气降水经深循的渗流热卤水,成矿物质的聚集与成岩后生作用有关,矿床的形成可分为沉积、成岩、后生三个阶段,并建立了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取才于《广西铅锌矿资源总量预测报告》,是在该项科研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归纳而成。按成矿作用方式,控矿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等因素,将广西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划分为岩浆热液型和层控型两大类,前者又划分为矽卡岩型和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型两个亚类,后者划分为沉积—改造型、沉积—改造—岩浆热液叠加型和后成型三个亚类,并以矿床实例说明其特征,初步论述了铅锌矿床受地层层位、构造、岩浆岩等多种控矿因素,根据成矿规律,指出几个主要的铅锌成矿区带地质条件优越,有着广阔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4.
从横河地区区域地质背景、铅锌矿地质特征简要分析了该类型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进而总结了成矿模式。其成矿作用分为两大阶段,沉积-成岩阶段形成矿源层,后进过热卤水改造后阶段使铅锌富集成矿。构造、地层、热液为三大基本控矿因素,属层控热液矿床。望本文能为在横河地区寻找该类型铅锌矿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山式铅锌、黄铁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山铅锌、黄铁矿床是一大型矿床。广西与其类似的矿床很多,文中称这类矿床为“北山式铅锌、黄铁矿床”。因这类矿床热液成矿的特征明显,又远离岩浆岩,前人多定为“层控矿床”。笔者借用前人对北山矿床研究的成果资料进行分析,认为这类矿床是“热卤水热液矿床”。并探讨了这类矿床的成矿模式及其在广西境内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6.
广西武宣县六峰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武宣县六峰山铅锌矿床位于大瑶山西侧铅锌铜多金属成矿带上,其铅锌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下统白云岩的切层断裂及其层间破碎带中,矿化的岩性为白云岩.结合区域矿床对比,认为六峰山铅锌矿床属中-低温沉积-热卤水改造型铅锌矿床.该区具有良好的铅锌成矿条件和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桂平锡基坑铅锌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矿床成因、成矿机理作了探讨,认为该矿床属热水沉积 构造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并认为有相同成矿地质条件的锡基坑外围具有寻找中一大型规模铅锌矿床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简述半边街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构造、岩性、矿质来源、成矿时代等方面对区内铅锌矿控矿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并认为区内铅锌矿床为同生沉积一弱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9.
总结大脑坡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对矿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矿化产出形式、矿物共生组合和矿石组构、围岩蚀变、成矿方式及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探讨矿床成因,综合分析认为矿床形成晚于围岩,属于层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与MVT矿床相似。  相似文献   

10.
本溪盘岭地区铜、铅锌矿床类型主要有沉积-变质矿床、沉积-强烈改造矿床、沉积-变质 (改造 )-岩浆热液叠加矿床、后成矿床 4种类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沉积环境、沉积相、矿区构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矿床 (化 )明显受沉积环境、地层的岩性、岩相的控制,并受构造岩浆活动的影响,成矿条件有 4种:矿床原始沉积条件;成矿物质来源条件;后期改造富集条件;成矿的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条件。通过成矿条件分析,本区海湾浅海环境的氧化-还原的环境是铜、铅锌有利的沉淀场所,富含有机质的薄层互层带是矿物赋存有利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陕西凤县铅桐山铅锌矿床构造变形及其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笔者从矿区褶皱变形、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层滑断裂破碎带和矿体产出形态特征、含矿硅质岩特征、层滑破碎带铅锌元素分布、流体包裹体特征等方面分析了该矿床动力热液成矿特征,并提出了该矿床动力热液成矿模式。 通过动力热液成矿特征分析,本文结论是:构造动力作用不仅能形成一些变形构造,同时在适当条件下也能使破碎带金属物质活化转移并富集成矿,而且还能富集形成大型热液矿床——即动力热液形成矿床。这种新观点对认识该矿床成因和进一步找矿勘探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取材于《广西大瑶山西侧泥盆系铅锌黄铁矿控矿条件及成矿预测研究》成果。根据含矿岩系普遍含有机质,富铅锌矿石结构中含有沥青,说明有机质的演化或干酪根的热解效应与多金属成矿作用密切相关。在研究有机质的丰度、类型和演化的基础上,结合镜质体反射率的分布规律,提出多金属矿化阶段:即成岩铅锌矿床和石油演变阶段的湿气-干气保存阶段相当,R_0值为2-2.7,成矿温度为185°-200℃;成岩-后生铅锌矿床为干气保存阶段,R_0值为2.7-3.5,成矿温度为200°-230℃;后生重晶石矿床为干气裂解阶段,成矿温度 > 230℃。  相似文献   

13.
项目名称 秦岭泥盆系中以铅锌为主的典型矿床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课题来源 地矿部“七五”攻关亚二级课题研究人员 祁思敬、李英等内容提要 本项研究从大陆边缘构造演化出发,对成矿带区域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详细研究了 矿带内三个主要矿田的八个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和矿床的喷气—沉积成矿特征。 讨论了包括层位时代、同生断裂、沉积环境、热液和金属来源五个方面的成矿控制因  相似文献   

14.
秦岭泥盆系铅锌成矿带中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床属海底喷气成矿,成矿流体温度为低温.矿床可划分沉积和热液改造两大成矿期,以前者为主.沉积作用形成的闪锌矿富Ga、Ge、Cd,浅色,晶胞参数小;后期热液改造形成的闪锌矿富Fe、Mn、In、Se,色深,晶胞参数大.  相似文献   

15.
八家子铅锌矿床产于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含锰白云岩中,矿床明显受地层控制。通过对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含矿围岩和成矿岩体以及成矿元素丰度等方面的研究,该矿床为—沉积—热液叠加的层控矿床,高于庄组是提供成矿物质来源的重要矿源层。  相似文献   

16.
拉龙拉-哈拉山铅锌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左贡-类乌齐成矿亚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华南板块北羌塘-昌都陆块西南缘,龙木措-澜沧江缝合带北侧。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通过分析研究矿区、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拉龙拉-哈拉山铅锌矿床属于岩浆热液-氧化淋滤改造型铅锌矿床。矿区控矿地层-构造发育,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比性地研究了泗顶铅锌矿田闪锌矿的颜色、晶形、显微硬度、晶胞常数、化学成分、硫同位素组成和流体包裹体成分等标型特征及其演化规律,并探讨了其成因特征和形成条件,认为矿田两类矿体是同一成矿体系的产物,但它们的成矿物理化学环境有异。矿田的成矿作用不同于沉积成矿特征明显的和岩浆活动参与成矿的层控铅锌矿床,也不同于典型的岩浆热液或变质热液型铅锌矿床,而是以地下水为主的成矿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2009年青海1:20万雁石坪、索加、龙亚拉幅区域化探异常查证工作中发现一处铁、铜矿点。处于三江成矿带北段,构造位置为开心岭-杂多岛弧带;成矿作用:陆块裂解-盆地伸展伴随火山侵入-喷流-沉积,形成层控矿床。挤压抬升-基底隆起发生岩浆侵入、热液活动,形成矿床(点)并对层控矿床部分地段进行叠加;陆-陆碰撞-复合造山,于区内北部形成热液矿床和山间盆地中的沉积型盐类矿点。区内反映成矿期次多,火山活动较发育,成矿作用多种,成矿远景较大。  相似文献   

19.
页水河铅锌矿床位于西秦岭西成矿田西南部,容矿围岩为中泥盆统广金坝组第三段中的灰岩、千枚岩等。赋矿构造主要为灰岩层间断裂带、灰岩与千枚岩接触带及背斜轴部。矿体产状与围岩大体一致。围岩蚀变发育,铅锌品位不均匀。矿区地层不是矿源层,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该矿体是印支期中低温含矿溶液充填交代而成的后生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20.
辽东早元古宙层控铅锌矿床具有多层位产出和多阶段成矿的特点。据对71个铅同位素数据研究,铅同位素比值既在任一矿区内有差别,同时在矿区与矿区之间也有差别。铅同位素比值图解清楚地反映出有拟合μ=8.20±0.08增长曲线、混合铅等时线和异常铅8种类型。通过铅源参数分析,拟合μ=8.20±0.08增长曲线的铅为地幔铅与早元古宙地层铅混合均一化了的铅,混合铅等时线的铅为地幔铅与早元古宙地层铅混合未均一化的铅;异常铅经与大西洋和太平洋若干岛屿年轻火山岩铅同位素比值比较,为遭受大陆壳古老花岗质岩石中铅混染的地幔铅。混合铅等时线和铅的模式年龄反映了层控铅锌矿床的多期成矿作用。铅同位素比值不拟合整合铅矿床的增长曲线,同时铅模式年龄都比矿床所在的围岩年龄新,表明层控铅锌矿床不是喷气沉积矿床,而是属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