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基于携程网口碑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分析郑州市住宿业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发现:郑州市住宿业空间分布呈现出多核心态势,集聚特征明显;随着同道路距离的增加,各类型住宿业数量都呈现出减少的趋势;人口密度较低时住宿业分布多而分散,人口密度较高时住宿业分布多而集中,经济密度越高,各类型住宿业分布数量越多;服务、环境、设施、卫生评分中及以下的住宿业商家主要分布在管城回族区、金水区、中原区和惠济区. 相似文献
3.
田大鹏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2,(11):167-169+177
长期以来,人口空间分布数据在选址分析、可达性分析、城市扩张和传染病传播预测等多个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人口空间分布数据其数据空间尺度较大,难以表达精细化到小区或街道的人口数据;而且其数据更新速度也较慢,不能及时反映人口数据的现状。所以本文利用Python从腾讯位置大数据平台爬取了成都中心城区连续3日的晚上20:00—22:00的定位数据共计6 660 215条,根据这些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建立了成都中心城区的人口模型,并通过标准差椭圆法、核密度分析、最近邻指数对其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为成都市政建设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4.
5.
邓财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3,(11):8-11
以重庆市级以上文物古迹为研究对象,基于GIS从地理学视角出发,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重心模型、核密度和热点分析等方法,揭示重庆市级以上文物古迹空间分布特征和规律。结论如下:1)从重庆市“一区两群”来看,主城都市区市级以上文物古迹最多,达到406处,占比64.44%,按照不同文物古迹的年代特征,明清时期文物古迹最多,为227处,占比36.03%;2)重庆市级以上630处文物古迹最邻近指数0.41,表现出明显的集聚分布特征;3)重庆市级以上不同年代文物古迹重心从石柱县境内向渝北区境内移动,呈现出从东部向西部移动趋势。文物古迹核密度沿长江、乌江以及嘉陵江周边呈现出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6.
7.
利用分布于全国范围内的125个气象探空测站点(每日8:00和20:00)的探空数据,应用数据库编程与GIS技术,对大气可降水量在全国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了2002年全年以及春夏秋冬4个季节(2001年12月和2002年1,2月作为冬季)的平均大气可降水量在全国的分布状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可知:在空间上,我国的大气可降水量总体呈东南多,西北及青藏高原地区少的分布状况。同时,由于地形组合状况的特殊性,导致四川盆地、天山北麓等地区的大气可降水量略高于其周围地区;在时间上,夏季的大气可降水量值较高,可达到62mm左右,冬季较少,而春秋季除局部地区外大气可降水量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8.
9.
一种人口连续分布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常用的表示人口分布的方法及其不足,提出了将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分布化的方法,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一定分辨率的格网,用距离衰减函数将人口密度估计值分配到每个格网上,每个格网上的人口是均匀分布的,随着格网分辨率的提高,就可以模拟出符合人口说细分布的人口密度空间连续分布模型,并通过实验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基尼系数的青海省公路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空间信息》2016,(2)
公路网空间分布格局与区域经济、人类生活布局不一致,严重制约着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了使公路网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对公路网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尤为必要。参考经济贫富差距的测定方法,构建表征公路里程相对区域面积、人口数量、各产业产值及经济总产值分布格局的洛仑兹曲线,定量计算衡量青海省国、省道布局与以上诸要素协调程度的基尼系数,反映国、省道建设的公平性与合理性,为未来公路网规划建设的协调有序发展提供基础信息。综合计算结果表明,青海省国、省道里程相对地域面积的分布较为均衡合理,但与人口数量、经济产值的相对布局严重失衡,建议合理规划公路网建设,有效调整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2.
张利君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4):120-124
在研究和梳理气候评价技术方法和路线的基础上,利用ArcGIS与Python语言二次开发了一套气候评价工具箱,并以榆林市为例对该工具箱的实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该工具箱能够快速准确地辅助规划人员进行气候评价工作,大大提高了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澜沧江流域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点空间分布是区域自然、社会、经济以及历史发展的综合反映,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方向以及发展的可能性。区域自然环境是居民点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经济因素也对居民点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澜沧江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坡度、坡向和地形起伏度,结合1∶5万地名数据库的居民点及国家1∶2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河流、道路信息,研究了澜沧江流域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对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海拔、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对居民点的分布有显著影响,居民点倾向于分布在海拔较低、坡度和起伏度较小、东南坡向的地区,各级居民点沿河流、道路分布明显。另外,较高级别的居民点更趋向于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区域。研究结果可为澜沧江流域综合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揭示城镇化背景下武汉市人口时序增长趋势和人口空间分布格局演变特征,本文基于1990年第四次、2000年第五次、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14年武汉市人口普查数据,运用统计学原理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武汉市人口增长的时空变化规律;应用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数学模型,得到武汉市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趋势。人口增长研究表明:1990年以后,武汉市人口数量迅速增长,总体上形成了中心聚集、外围扩散的空间发展格局。空间分布研究表明:1)武汉市的人口密度分布更加符合Clark模型,主城区Smeed模型拟合效果更好。近25年来,武汉市城镇化进程迅速,人口向主城区聚集。随着时间发展,主城区逐步呈现初级阶段的郊区化。2)武汉市主城区人口空间分布已经出现多中心化的趋势,并且已经有两个街道发育成为人口次中心。研究结果可为武汉市人口相关决策的制定和城市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认识我国中部崛起城市的发展规律,为其他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17.
粮食播种面积的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粮食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1949—2013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变化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在近十年来重心北移十分明显;粮食作物中的豆类和薯类播种面积在1997—2013年呈现典型聚类分布特征;耕地减少对粮食播种面积的作用逐渐减弱,粮作比和复种指数成为影响粮食播种面积增长的主要因子;粮作比主要受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人口城镇化、农户种植习惯影响,与之呈现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选取我国大陆31个省市的电力能源数据为研究对象,并且按大区域进行划分,以省级和区域级两级角度,对我国电力能源整体空间分布特征、电能结构分布特征、电能密集度以及电能的经济效率等多项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电能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性明显;除西南地区诸省以及华中地区湖北省外,火电仍然是我国电力能源构成的主体;电能输出密度较高的省区集中在西南地区,而输入密度较高的省区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电能输入效率较高的省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输出效率较高的省区集中在煤炭和水利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电力能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性使得跨区域协调管理,差异化的电能分配输送十分必要,而这是实现电力资源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