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工程地质学报》2005,13(4):470-470
“2006年第二届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交流会”经过一年的筹备工作,将于2006年4月在成都西南交通大学举行。本次交流会在筹备之初面向交通土建工程领域的从业人士进行论文征集,于2006年3月中旬出版《2006年中国交通土建工程学术论文集》,预计长达将近1000页的论文集分为上、下两册,收录论文200余篇,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时间 :2 0 0 3年 1 0月 1 3日— 1 5日地点 :西南交通大学 (中国·四川·成都 )主办单位 :中国铁道学会 西南交通大学支持单位 :中国铁道部科技教育司中国铁道部建设管理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成都市交通局协办单位 :美国设备制造商协会北京代表处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四川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公路学会成都铁路工程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地铁建设工程办公室宗旨 :展示我国交通土建工程的建设成果 ,提高我国交通土建工程领域的科技水平 ,加强该领域科技工作者的交流 ,促进科技与社…  相似文献   

3.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5):648-648
2006年9月6~11日在英国诺丁汉召开了第十届国际工程地质大会(IAEG 2006)。本次大会共有400余位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代表参加,其中IAEG中国国家小组20余人参会。本次会议共收到投稿833篇,其中论文集中收录论文450余篇,中国大陆内地论文有65篇,海外中国作者有9篇,位居全部论文总  相似文献   

4.
第一届全国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1984年11月1—7日在成都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150余人,收到论文近百篇,在会上宣读并交流了其中的45篇。参加会议的代表是来自地矿部、冶金部、中国有色总公司、核工业部、化工部、建材部、煤炭部、石油部、中国科学院、城建环保部、国家海洋局、国家地震局及有关院校等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科学院地化所和成都有机化学所筹办的全国第二届红泥塑料学术会议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贵阳市举行。全国109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收到论文41篇。贵州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秦天真、贵州省副省长徐采栋到会讲了话。  相似文献   

6.
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术会议于1992年10月5日—9日在成都举行。这次学术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组织,由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学部委员、沉积学会副理事长刘宝珺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来自全国地质、石油、煤田、冶金、化工等部门及中国科学院系统和有关校院的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关士聪、郭文魁、张宗祜等学部委员也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300余篇,交流和探讨的内容可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沉积相、  相似文献   

7.
第三十三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8年8月6日~14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成功举行,来自113个国家的6300多名代表出席了此次地球科学界的“奥林匹克”盛会。中国共有376名代表参会。大会期间,共举办了350个学术研讨会、96个工作会议、20个专题研讨会和短期讲座,80个单位参加了大会科技展览会,664名代表参加了35条会前或会后地质考察路线。  相似文献   

8.
王方国  孙志明 《地质通报》2003,22(5):374-374
1会议概况2003年4月11—14日,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区域地质及成矿专业委员会发起,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主办,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承办。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参加会议的170余名代表中,有刘宝臖、任纪舜、陈毓川、金庆焕、郑绵平、张国伟、多吉等7位院士,有来自全国各省、区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单…  相似文献   

9.
1984年11月1日至7日,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稳定同位素组、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小组和有机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小组联合举办的全国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有72个单位的158名代表和工作人员参加会议。大会收到论文90  相似文献   

10.
施加辛 《云南地质》2006,25(1):106-107
亚洲珠宝联合会翡翠商会成立大会暨翡翠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一次高水平、高层次的专业会议。会议由中国珠宝首饰中心及亚洲珠宝联合会主办,广东省揭阳市阳美集团承办,云南翠祥缘珠宝商行协办。全国各省市170余人参加。云南14人与会,是各省参会人数最多。  相似文献   

11.
经中国科协批准,"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地质矿床学术会议"于去年十一月五日在成都召开.冶金地质系统一百七十多位科技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代表们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地质勘探公司、勘探队、矿山、科研设计部门和大专院校.中国科学院贵阳地化所和地质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应邀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收到基础地质、金属矿床地质和新技术、新方法及测试等方面论文二百  相似文献   

12.
孙延绵  陈毓川 《地质论评》1984,30(5):510-510
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于1984年4月30日至5月7日在成都召开了第三届全国矿床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地质矿产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核工业部,化学工业部、建材总局、中国科学院和大专院校等各部门,各省地质学会的代表,共计486人。会议收到论文1083篇,宣读了202篇。这届会议是继1980年在杭州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矿床会议之后,又一次人才荟萃,内容丰富的重要的学术会议。会议期间,有五位学部委员在大会上作了矿  相似文献   

13.
《探矿工程》2006,33(7):29-29
本刊讯 全国水井钻机情报网2006年年会于2006年6月18-22日在湖北省宜昌市举行,共有70个单位128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的中心议题是:(1)讨论网长换届的相关事宜、网的机构调整和新班子组成问题;(2)宣读论文及技术交流;(3)新产品介绍;(4)参观生产企业及三峡大坝。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主持的第三届全国矿床会议,于1984年4月30日—5月7日在成都召开。出席会议的共486人。还有近百名在蜀工作的同志到会听了学术报告。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083篇,会上宣读了202篇。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地矿部、冶金部、中国有色总公司、核工业部、化工部、建材部、中国科学院、有关大专院校等八个系统。其中在矿床地质界长期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科技人员、学部委员达150多  相似文献   

15.
受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农学会委托,四川省地质学会、四川省地质学会、四川省农学会,地矿部成都地矿所筹备并组织了这次会议。会议于1988年12月6~9日在成都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9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组成包括地质学、地球化学、  相似文献   

16.
主编絮语     
罗立强 《岩矿测试》2011,30(5):I-II
在《岩矿测试》2011年第5期出版期间,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了一行14人的代表团,于2011年8月赴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参加2011年国际地球化学会议"Goldschmidt 2011"。全球参会代表共3350人,中国科学家与会人数144人。大会  相似文献   

17.
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1994年度学术报告会会议于1994年8月25~28日在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煤炭、地矿、石油、冶金系统的勘探、教学及科研单位代表共70人。会上共收到论文70篇,除煤田地质专业外,还包括了相邻专业和煤田地质新拓宽的研究领域,涉及面广...  相似文献   

18.
于1986年9月22—25日在北戴河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58名,会议收到论文53篇。论文内容大体分为5个方面:1)铀矿普查勘探新技术;2)利用放射性  相似文献   

19.
《地质论评》1983,29(5):494-494
第二届全国铅锌矿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4月27日至5月4日在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铜铅锌汞锑专业组组织的。参加会议的特邀代表、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共180人,会议共收到论文137篇。总的说来,论文资料丰富,内容充实,反映了我国铅锌矿床普查勘探的主要成就和我国近年  相似文献   

20.
第九届国际冰情讨论会于1988年8月23日~27日在日本北海道、扎幌北海道大学召开。参加本届会议的有16个国家,218名代表。中国派陈赞庭等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在讨论会上宣读论文。本届会议收到论文127篇。会议就冰的机械特征、建筑物上冰的作用力、防冰、冰下水力学、冰的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