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下套管护孔早已被人们所熟悉。可是往往下入套管后,因无有效的防护措施,经常发生断、脱、跑事故,起拔时又很困难,搞不好造成套管报废。鉴此,有些同志遇到复杂钻孔,理应采用套管护孔的,也不敢下套管,从而造成处理时间过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致报废钻孔。几年来,我们吸取过去的教训,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改进,初步解决了套管跑、断、脱事故和起拔困难等技术关键。下面介绍河南许昌铁矿区,是怎样采用套管护孔并解决上述技术难关的。许昌铁矿区,在含铁矿岩性  相似文献   

2.
目前在岩芯钻探施工中,下套管护壁仍然是主要手段之一.我队在某矿区施工,冰碛层相当厚,少者几十米,多者达500余米,用泥浆护壁钻穿此层后,还必须下套管.否则,在继续钻进时,经常掉出活石.前几年,打大口径钻孔,下φ108套管,由于钻孔较深,施工周期长,往往发生套管或套管接手从丝扣根部折断事故.例如506机施工的11号孔,下φ108套管381.56米,钻进到600多米时,套管先后折断六次.推广人造金刚石钻探技术后,钻孔口径较小,只能下φ73套管,套管接  相似文献   

3.
在河北省沙河市白涧铁矿勘探ZK27A07钻孔施工中,钻遇2个含承压水大型溶洞。在下入?89 mm套管过程中,发生了脱扣跑管事故。事故处理过程中又发生了套管二次坠落和打捞工具多次折断掉入孔内事故,在溶洞内造成了多个活动事故头叠加。最终采用混凝土浇筑通过自然绕障的方法,成功处理了此次跑管事故,使钻孔免于报废。本文详述了事故处理的全过程,并通过对事故发生经过、原因进行认真分析,给出了在套管柱超长超重的情况下安全下管的具体方法,同时探讨了有多个含承压水溶洞钻孔内如何实现对护壁套管柱可靠封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测斜事故指卡埋仪器和断脱缆绳事故如处理不好,有可能报废缆绳和仪器。一、测斜事故发生的原因1.钻孔孔壁不稳定,掉块、坍塌造成卡埋仪器事故。2.泥浆质量差,泥皮厚而疏松,仪器与孔壁间隙小,产生刮削泥皮,造成卡塞仪器事故。3.套管断脱后错位或有残留钻具,仪器提升时受阻。4.仪器经过倾斜钻孔的超径孔段或空洞时,偏离钻孔轴线而靠于下侧,造成提升困难。  相似文献   

5.
安徽两淮地区隐伏煤田的特点是煤系以上覆盖着从几十到千余米的松散层,地层变化复杂,给钻进护壁带来极大的困难。总结本单位多年来巨厚松散层钻进事故发生的原因,处理时方法、措施和经验教训时发现,在该地区主要事故类型是钻具事故、孔壁事故和套管事故。结合实例,对常见的卡钻事故,埋钻事故,断、脱、跑钻事故、孔壁事故及反丝钻杆的使用经验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为同类地区的钻探施工和事故处理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云南地矿局探矿工艺研究室研制的φ54顶锥式密封钻杆及接头,在滇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区使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钻杆折断事故明显降低。白牛厂矿区地层复杂,裂隙发育,钻进中常出现掉块坍塌,钻孔超径,冲洗液大量漏失,孔内润滑条件差。在所发生的孔内事故中,断钻杆占83%;处理断杆事故时间占孔内事故时间50.9%,还常发生钻杆插扦等重大事故。我队从1988年开始使用顶锥式密封钻杆,最大钻进孔深636.74m。经几年的生产证明,顶锥式密封  相似文献   

7.
煤田地质勘探在施工过程中,上部全为第四系、第三系地层,往下是白垩系、株罗系的地层,水敏性地层较多。开钻就是表土、流砂、砾岩,由于胶结不好,以往钻进上述地层,就得下套管护壁,有时即使下几种不同规格的套管仍解决不了问题。套管下多了,钻进时易脱节,而且起拔困难。有的地区钻孔施工,上部流砂七、八十米,在白垩系、株罗系的地层钻进,岩石为泥质胶结,钻进遇水膨胀,造成钻孔缩径,塌坍掉块,以往由于泥浆使用不当,钻进过程中经常发生粘附卡钻事故。钻孔护壁问题长期未得解决。一九七九年,我们根据吉林冶金地质学校钻探教研组室内“无  相似文献   

8.
孔伟 《探矿工程》2011,38(11):21-23
我国的地质条件和煤层特征差异大,复杂地层中构造煤发育,瓦斯含量高,地应力大,煤层破碎松软,易发生塑性流变。采用套管钻进技术替代传统的常规钻杆进行钻孔瓦斯抽采,可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卡钻、塌孔等事故的发生,提高瓦斯抽采的效率,并可以不起钻取出钻头等孔底钻具组合下筛管,解决在井下复杂地层中钻孔瓦斯抽采的难题。介绍了套管强度及孔底组合钻具结构,探讨了套管钻进技术在煤矿复杂地层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为了打捞断在钻孔超径部位的套管及钻杆,最近我们采用了“充填法”寻找套管上头以及用活动偏心割刀和水压偏心割刀“重新造头”打捞钻杆,取得了成效。现将两种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一、钻具“充填法”寻找套管上头。ZKd20孔终孔后起拔φ74套管时,在179.59米坍塌超径处发生了套管断脱事故,孔内尚有85米套管找不到头。曾采用弯钻杆、下偏心楔等办法寻找上头,由于事故套管头倒向一边,加之又有坍塌物,费时20余天均不奏效。后来采用钻具“充填法”寻找,共充填两套粗径钻具,  相似文献   

10.
套管断裂事故是地热钻井中的常见事故多发在套管下井及固井后钻进过程中,根据不同阶段套管断裂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处理该类事故的原则,并论述套管断裂事故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以典型实例介绍了套管断裂工程事故处理步骤:利用井下电视确定断管位置,制作导正器,然后下入次一级套管并用水泥封固。  相似文献   

11.
用清水作为冲洗液在风化层进行钻探施工,因风化岩石硬度小,胶结性差;在钻进中由于冲洗液的冲刷作用和钻具回转的碰撞而产生大量的、颗粒较粗的岩粉.这些岩粉一部分被冲洗液排到孔外,其余颗粒较大的仍然残存在孔内;随着钻孔的不断加深,粗颗粒的岩粉在孔内越积越多,使套管不能顺利下到硬盘.只好采用随钻孔的加深逐步加长套管的跟管法钻进,使套管能下到硬盘.但是,由于孔内残存的岩粉仍没有排除,套管长度增加后,回转阻力增大,容易发生憋泵、埋钻或套管接手滑扣、断裂等事故.即使采用跟管法将套管下到硬盘,也因为积聚在孔内的岩粉没有排除而对套管产生挤埋作用,致使终孔后套管起拔困难,浪费时间,影响生产.  相似文献   

12.
水泥在地质钻探中已广泛用于护壁、堵漏.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水泥灌注凝固后,扫孔时往往将钻孔扫偏.有的钻孔钻进数百米后,在表土层中发生套管脱节、错开,下部套管悬空,无法继续钻进.我们用水泥脱模(又称环状灌注法)处理这类问题,达到了预期效果.我队在宁芜找矿会战中施工一钻孔,设计孔深700米,开孔直径150毫米.表土为第四纪冲积层,在孔深45米处遇流砂层,孔深  相似文献   

13.
重庆松藻矿区强风化地层厚度在700m左右,结构松软、涌水、漏失及水敏性地层反复出现。该区钻孔易出现坍塌、掉块、吸水膨胀缩径、孔斜等现象,施工难度较大,另外煤心采取率极低。在该矿区小鱼沱井田钻进时,采用快干水泥浆封堵及跟管钻进相结合的钻进工艺,并严格控制双聚低固相泥浆配方;在跟管钻进过程中,掌握控制其压力、转速,防止因压力过大或钻进太快而出现套管断脱。该孔历时4个月,终孔深度1261.72m,终孔斜度为8°,钻孔质量为特级。CK-28井成孔经验表明,在该区复杂地层钻进,采用边钻进边封堵及跟管钻进等技术,可有效解决易塌、涌水、漏失、孔斜等难题。  相似文献   

14.
吴兴荣  夏炎 《探矿工程》2021,48(S1):125-129
王洼103-1号水文地质钻孔施工过程中出现沉砂卡钻,在处理卡钻事故过程中又使套铣筒也被卡在钻孔内,强力起拔套铣筒,造成断裂,且断口不平整、倾斜靠边,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孔内事故。事故原因是泥浆中含沙量过大所致。另外处理钻铤卡钻时下入的表层套管直径偏小,也给后期处理事故造成了很大困难。根据孔内事故特点,制定了先起拔表层套管,更换大直径表套,再套反套铣筒、钻铤的处理方案。为此专门设计制作了起拔表层套管钻进的主动钻进钻杆、钻头;设计加工了加长套铣筒、扶正事故套铣筒的扶正工具等,及时成功处理好了本次超复杂卡钻事故。本文详细论述了钻孔事故的处理过程及措施,总结了事故教训和处理经验,对于处理类似卡钻事故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介绍钻孔结构设计的依据和原则,提出李三台子深孔钻孔结构设计口径与套管级配关系和考虑的因素。钻孔设计结构和实际结构对比分析,换径及下套管所要注意的问题。建议深孔钻进必须下套管,加大开孔直径,留足下套管隔离复杂地层的空间,下套管做好细节工作,为处理井内事故和起拔套管时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钻孔穿过老窿的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队在龙下老煤矿打钻时,钻孔常穿过老窿,结果冲洗液全部漏失,钻具因无井壁扶持而偏离原方向,甚至发生断钻事故等.其治理办法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条件来选定.如果窿道离地面较浅(如仅几十米),可由孔口下套管至孔底,进行全孔隔离;如果窿道离地面一、二百米或更深,通常可下入常规的暗管.但是这种暗管存在以下弊病: 1.需要换径钻进.由于受孔深条件及其他因素的限制,钻进中途换径很不方便. 2.暗管顶端是裸露的,下钻时极易碰坏钻头.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水文地质人员提供的抽水试验工程设计,我队于1985年底在福建省平潭县竹屿标准砂矿区施工了大口径钻孔进行抽水试验,由于钻孔结构设计不合理,发生了套管事故,处理时间长达40天(不开夜班),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原设计抽水试验钻孔结构如附图,左图为抽下层水的钻孔结构,右图为抽上层水的钻孔结构。采用冲击钻进法成井,以200kg吊锤冲击φ273mm套管,用带有阀门钻头的取样简捞取砂心,打穿上层砂进入海泥层(隔水层)后留下φ273mm套管11.4m护壁,以下改φ219mm钻进至孔深24m终孔,留下φ219mm套管  相似文献   

18.
在复杂地层中钻进,必须有效地保护孔壁.下套管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护孔方法.但是,套管在孔内长时间受钻杆的机械作用,常常会发生回扣、脱节、跑管等事故,给施工增加很大的困难. 我队在栖霞山矿区施工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套管事故问题.据初步统计,仅1982年施工使用的套管中,就有百分之九十的套管发生回扣(按套数计),耽误了大量工时,因此,它成为我队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袁志坚 《探矿工程》2010,37(3):46-48
大口径特殊工程钻孔近几年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大口径特殊工程钻孔在施工中套管挤毁事故时有发生,就事故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套管事故案例的共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静压套管控制灌浆法,就是从钻孔工艺出发,针对土石围堰结构的特点,采用跟管钻进,有效地解决了松散岩层和填筑地基中钻孔施工的护壁问题,不易发生塌孔埋钻等事故,提高钻孔成孔效率。另外,由于开孔孔径比一般的地质钻孔大,在灌浆时,增大浆液接触孔壁的面积,有利于浆液的扩散,提高灌浆效果。从灌浆控制性理论出发,结合套管定位,调整灌浆压力和浆液配比,控制灌浆浆液的扩散半径,使得灌浆部位和效果得到有效的控制。介绍了静压套管控制灌浆法在贵州董箐水电站围堰防渗堵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