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丰 《地理教学》2010,(18):42-43
一、把握实质,化繁为简进行记忆。 在地球公转一节中,太阳高度角的分析计算为教学的难点、要点,为了解决此问题,有的辅导书上提供了一些计算方法,比如:  相似文献   

2.
陈浙建 《地理教学》2010,(8):59-59,15
教学后记是指教师在上完课后对该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学生反馈等进行记录,对教学设计及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记录下来,以利于日后借鉴,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写地理教学后记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微机在地理学上的应用,介绍可以从英美市场获得的地理软件,并检讨微机在英美地理教学和研究上的一些限制,以促进其在国内地理学上的应用。现存的软件和硬件基本上可以满足地理教学和研究上的大部分需要。随着微机价格的降低,体积的缩小,计算速度、内外存储器容量以及可携带性的增加,其实际应用将会更广。微机已逐渐成为地理教学和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王鑫鹏  朱雪梅 《地理教学》2022,(7):55-58+64
混合式教学融合了“线上与线下”的教学优势,是深化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堂应用的新模式。本文以“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为例,通过对教学设计修改与反思,提出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在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媒体以及学习评价等方面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加强教师线下指导、个性化使用在线资源和提升校园信息化水平等建议,以期促进高中地理混合式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背景随着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现代媒体应用于教学领域,现代教学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媒体。教学媒体的革新改变着教学方式、改变着教学过程,甚至也改变着教学目标,推动了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在当前的课堂上现代媒体技术主要体现为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多媒体以其综合性、便捷性、信息量大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地理课堂的有效辅助手段,但是很多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理解不深刻,片面追求新颖、花哨,完全用多媒体替代了传统教学媒体.  相似文献   

6.
深度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必然选择。在教育现代化和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资源,建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当前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资源,从建构知识体系、提升思维品质和培育价值观三个维度建构地理融合式深度教学模式,设计课前线上情境驱动下的问题发现、课中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分层、课后线上分层拓展三个教学环节,加强课堂的沉浸性、丰富性和层次性,更好地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学生上讲台画板画是一种传统教学手段,教师在学生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水平。在实际教学中,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板画设置的必要性、板画内容的科学性、板画内容的适度性、板画设计的创新性、板画点评的精准性等。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选择学生可操作的绘画内容,注意板画过程与板画结果的科学性、板画内容与板画难度的适度性,力求创新设计,精准点评板画结果。  相似文献   

8.
杨刚玲 《地理教学》2010,(17):16-18
“三位一体”是指学案、教学设计和课件三者的有机组合,合理应用,共同构建的地理课堂。在课前发放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教材的情况下,根据学案设置问题,进一步分析教材知识,以期理解、应用知识,初步构建知识体系。教师课前收集学案,针对学生理解情况进行教学设计,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辅之多媒体课件教学,解决学案上的问题,拓展延伸,鼓励创新,最大程度利用资源,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地理教学。  相似文献   

9.
在深化课程改革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三复习备考中如何减负增效、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效教学是每一位教师追逐的目标,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有效教学是教师用教材而非教教材,采用生本教学、深度教学、系统教学、协同教学、图像教学等方法,实现教师高效地教和学生高效地学的教学状态,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的一个动态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10.
正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再加上能够进行动态展示,往往把复杂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易懂,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精心设计过的幻灯片,能够展示教师授课思路;恰当时机展示出来的幻灯片,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者的共同作用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生对疑难问题理解。换句话说,二者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缺一不可。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地理课件的使用却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在对幻灯片的精心设计和展示时机的把握上尤为欠缺。主要是因为大部分  相似文献   

11.
生本教学,即以学生为本的学科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本”是“以人为本”在学科教学上的具体体现。“以学生为本”就是指把学生的根本利益(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把教学过程视为解决学生学习问题的过程,满足学生需要的过程和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李永实 《福建地理》2006,21(2):128-129,134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出现,改变了区域经济地理传统教学方法,利于广集区域经济地理教学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快捷、综合处理;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现代教学技术仅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选用应依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内容而定。课件仅是教师传授与学生接受的教学媒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传统讲授式教学被逐渐摒弃,问答式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但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影响,课堂中教师虽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大多是将课本的知识陈述转换成问题形式,问题的思维含量或智力价值不高,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只需作出是或非的简单判断,或者是在教材中找到答案读一遍就行,根本不需要动脑,更谈不上展开具有反思性、创造性或批判性的思维活动了。  相似文献   

14.
王公月 《地理教学》2005,(11):29-31
目前,多数教师很注意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过程,比如十分重视课堂学生活动,但在教学目标定位、教学方法选择和教学理念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尤其在“钻研教材内容→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最优教法”三个环节的处理上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出现了教学目标定位不准(虚化现象)、学生活动层次较低或偏离教学目标(泛化现象)等问题。在此,笔结合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章中“多变的天气”一课的教学设计,分析说明如何“钻研教材→准确定位→优化教法”。  相似文献   

15.
王洋平 《地理教学》2011,(8):22-23,10
自从公元前二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兼天文学家埃拉托色尼用几何学的方法计算地球的周长,奠定了数理地理的初步基础开始,就昭示着地理与数学的不解之缘。数学作为基本的问题解决工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其结果的定量使得很多地理结论有了事实的依据和明确的数据。地球运动类试题一直是教学中的一大重难点,也是复习教学的重头戏。本文就结合地球运动类试题,谈谈一些基本数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吴金财 《地理教学》2011,(10):16-17,12
“三维目标”作为一个课改名词已经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熟知,也是新课改在教学层面上影响最为广泛的概念…。但是,在课改和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已被严重误用甚至是滥用。最突出的普遍问题是,绝大部分教师都直接将“三维目标”的框架模式机械地套用在课堂教学目标上。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出现,改变了区域经济地理传统教学方法,利于广集区域经济地理教学信息,数据和空间信息快捷、综合处理;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现代教学技术仅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它的选用应依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教学内容而定.课件仅是教师传授与学生接受的教学媒介,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8.
马莉莉 《地理教学》2011,(24):25-27,45
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这个定义揭示了反思性教学具有以探究和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陛为动力、以两个“学会”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张蕾  陈晓 《地理教学》2012,(2):28-30
一、情境教学的提出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的内驱力,加速对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游上  李杰 《福建地理》2004,19(2):45-48
系统管理理论是一门运用“系统”的观念从全局上和整体上研究企业管理问题的理论,具有极强的应用性。福建师范大学2000级旅游本科在《饭店管理概论》的理论教学中,大胆将系统管理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提高全体学生的饭店实务能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本文对此进行阐述,并探讨当今旅游教学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