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香港九龙破火山的地层结构与划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岛—九龙半岛地区以往火山地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岩性特征,基本不考虑火山构造和火山岩相的鉴别,由于陆相火山岩区特有的岩性岩相时空上的复杂多变,导致地层组越划越多,不能合理进行区域地层对比,更无法通过火山地层划分恢复古火山活动过程。笔者等在该地区开展了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研究,鉴别出九龙复活破火山机构,在此基础上确定火山地层主要由同一期普林尼式喷发形成的冷却单元构成,有类似的地层结构,结合年龄资料和区域地质对比,它们基本上可归入同一地层组;同时,分析了陆相火山地层的划分方法,指出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不能作为主要方法;冷却单元或流动单元才是合理划分陆相火山地层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2.
李康宁 《甘肃地质》2017,26(4):10-17
西秦岭地区的构造演化是许多地质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三叠纪以来西秦岭发生了复杂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这一时期发育的火山岩,便是这一地质事件的重要记录。本文选取西秦岭甘青交界处台乌龙一带华日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运用"火山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性岩相"的火山岩区填图方法,在华日组火山岩中识别出喷溢相、爆发相、侵出相、喷发—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次火山岩相等6个岩相;台乌龙层状火山机构、色日欠破火山机构等11个火山机构;两个组合样式(台乌龙—年支北串珠式组合、下毛娘北—色日欠镶嵌式组合);划分出1个火山喷发旋回,3个亚旋回。较合理地建立起地层层序、岩相相序和演化模式。华日组火山岩的出现标志着西秦岭地区在晚三叠世已进入陆相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区别传统的沉积岩区填图方法,中国陆相火山岩区地质调查工作普遍采用"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火山岩性"三位一体的思路与工作方法,并取得重要进展。以西藏松多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例,探讨该方法在高原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研究中的应用。结合遥感影像与剖面测制,通过野外地质观察与镜下岩性特征分析,对火山机构进行相带划分,从而恢复古火山的基本格架、重溯火山作用过程。同时,松多地区新生代火山机构的建立,为冈底斯岩浆带发育的林子宗火山岩与下伏地层的区域性不整合提供了新的证据,进一步限定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  相似文献   

4.
薛怀民  曹光跃 《地质学报》2021,95(3):643-666
火山机构是一切火山岩的源头和绝大多数火山岩、火山岩相的赋存空间,是陆相火山岩区地质调查与研究的中心.本文选择大兴安岭黄岗梁火山构造隆起西南段,通过典型火山机构内火山活动时序的建立和不同火山机构相互关系的厘定,恢复火山构造格架,重溯火山作用过程.研究揭示黄岗梁火山构造隆起西南段包括两个火山隆起、三个破火山、一个凝灰岩环,以及若干个小的火山口,它们之间或并列、或叠套、或切割、或覆盖,构成了复杂的火山构造样式.区内火山活动大致可分为早期、峰期和晚期三个演化阶段,不同阶段在火山作用方式、形成的火山机构类型及主要岩性组合各具特色:早期火山作用主要形成瓦窑沟火山隆起,火山活动除开始阶段有一定烈度的爆发外,喷发强度总体中等偏低,形成产物以溢流相的安山岩和火山颈相的安山玢岩为主;峰期火山作用主要表现为大规模爆发,强烈爆发后塌陷形成多个破火山;晚期火山作用主要表现为压低沸腾外溢侵出侵入,形成黄岗梁火山-侵出隆起,火山活动烈度是三期中最弱的.三期火山作用产物的SHRIMP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43.7±1.5 Ma、140.1±1.4 Ma和141.1±1.0 Ma,在误差范围内几乎一致,说明黄岗梁火山构造隆起火山活动持续的时间很短,其形成时代对应国际地质年代表为早白垩世贝利阿斯期(Berriasian),部分可能延续到凡兰吟期(Valanginian)初.区域对比表明,大兴安岭南段晚中生代的火山活动主要有两幕,峰值分别为~156 Ma和~132 Ma,中间有约10 Ma的相对宁静期,黄岗梁火山构造隆起形成于宁静期结束后,火山活动重新活跃的发展阶段.大兴安岭南段与北段具有不完全一致的火山活动年龄谱,暗示南、北两段火山作用的动力学机制可能存在着差异.前者与华北北缘晚中生代的火山活动具有可比性,可能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及随后俯冲板片的后撤有关;后者则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闭合及造山后的伸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老爷庙-额仁山一带发育3套性质不同的火山岩,通过对其岩石组合、岩相、古火山机构特征的详细观察及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的研究,晚泥盆世老爷庙组火山岩为玄武岩-安山岩组合,发育盾状和层状火山,属海相环境,为板块消减带岛弧型高铝玄武岩;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哈尔加乌组火山岩为陆相火山岩,岩石组合为安山岩.英安岩-流纹岩,以爆发相为主,常形成破火山及锥状火山机构,为陆-陆碰撞造山期火山岩;早二叠世中晚期卡拉岗组火山岩为一套以酸性为主的陆相火山岩,喷溢相发育,常形成穹状古火山机构,岩石组合为英安岩-流纹岩,为造山期弛张期火山岩,3套火山岩为板块不同阶段的火山岩,从老爷庙组火山岩→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拉岗组火山岩,岩石向酸性演化,地壳成熟度愈来愈高,南混合壳转化为陆壳.  相似文献   

6.
辽东北部地区的陆相火山-次火岩型金矿床产于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岩体(筒)周边部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中,矿体形态以脉状为主,矿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等与国内外同类型矿床具明显的相似性.矿床成因属与燕山期陆相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基底重熔再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薛怀民  曹光跃  刘哲 《地质通报》2017,36(11):2030-2035
中国陆相火山岩区的填图方法半个多世纪以来几经反复,为了与传统的沉积岩区填图方法相区别,反映火山作用的特点,先后探索过双重填图法(即岩相-地层学填图方法)、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填图法等,在局部地区取得过重要进展和成果。但在全国层面的实际填图工作中,没有摆脱将火山岩作为地层(组)的习惯性做法。探索和总结适合陆相火山岩区的填图方法体系,坚持推广反映火山作用特点的填图技术方法仍然是区调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火山岩相是重溯火山作用过程、恢复古火山机构的基础,理应成为火山岩地质图所要表达的核心要素,而岩性组合是确定岩相类型最直接和最可靠的依据。利用岩性组合-岩相进行火山岩区填图能够很好地反映陆相火山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中生代火山活动受北东向岩石圈深大断裂构造的控制。火山—次火山的热液成矿作用与它的物质成分和岩相有关,受火山构造的控制。区内多数矿床、矿点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边缘,构成以火山岩盆地为中心的矿化集中区。吉林省南部和北部地区一样,是寻找中生代陆相火山一次火山热液金、铜等矿产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改造残留的古火山机构与现代火山机构的类比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现代火山机构形态有盾状、锥状和穹状,可按喷发样式进一步划分为7种类型。据此分类,在松辽盆地周缘剖面及其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区可识别出4类火山机构:盾状火山机构,由喷溢相熔岩组成,可夹有薄层爆发相火山碎屑岩;层火山机构,由互层的熔岩与火山碎屑岩组成,喷溢相与爆发相交替的序列明显;火山碎屑锥,几乎全部由火山碎屑(熔)岩组成,爆发相为主;熔岩穹丘由高粘度的流纹质、英安质熔岩堵塞火山口后缓慢挤出形成,喷溢相和侵出相发育,兼有火山通道相。盆地内埋藏火山机构最小坡度为3°,最大坡度为25°,底部直径为2~14 km,分布面积为4~50 km2,火山岩厚度为100~600 m;总体上呈现出数目多、个体规模小、受区域大断裂控制、具裂隙式-多中心喷发、彼此相互叠置的特征。火山岩岩性和岩相是控制松辽盆地古火山机构类型及形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福建沙县大佑山火山喷发盆地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文兴  许美辉 《福建地质》1998,17(3):147-152
沙县大佑山火山构造是一较典型的火山喷发盆地,面积约150km2。盆地内的火山地层属石帽山群,岩石组合具双峰式火山岩特点。上部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99±3Ma,其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火山岩相发育较齐全,以爆发相占绝对优势,其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火山构造以西部的大佑山破火山机构较为特征,重点阐述该破火山的地貌特征、火山断裂特点、火山岩相展布及其与火山口的关系,恢复火山喷发盆地形成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以125万邦多区幅、措麦区幅火山岩区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运用岩石地层-火山岩相-火山构造法一体化研究思路,吸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火山学研究的新成果,并借鉴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大比例火山地质图编制的经验,从单个火山机构调查扩展到火山机构组合研究,从而填制出火山构造面貌清楚的古火山地质图,全面地反映了不同时期(旋回)火山作用特点、演化规律及火山岩相的分布特征,合理地建立起火山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东乌旗敖包查干地区中生代陆相火山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简称东乌旗)敖包查干地区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地质调查、同位素年龄测定、岩性岩相分析,划分出两个火山活动旋回(满克头鄂博旋回和白音高老旋回),恢复了9个古火山机构,识别出11个火山口,确定中生代火山喷发时限约为30~40 Ma.两个火山活动旋回均以偏中性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熔岩开始到酸性火山碎屑岩、熔...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相和火山机构分析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陈建文  李长山 《地学前缘》2000,7(4):371-379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极为发育。文章通过对火山岩的岩芯观察、薄片鉴定、岩芯测试及测井资料、二维、三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 ,将营城组火山岩盆地分为 3大相区 ,即火山喷发区、过渡区和沉积区。火山喷发区岩性由各种熔岩、火山碎屑岩和少量砂砾岩组成 ;过渡区岩性以火山碎屑岩与沉积岩互层为特征 ,夹少量火山熔岩 ;沉积区岩性包括砂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岩。火山喷发区内可识别出 8种类型的火山岩相 (空落相、溢流相、基底涌流相、火山碎屑流相、火山泥石流相、火山沉积相、次火山相、隐爆角砾岩相 )和 3种类型的火山机构 (层火山、微型盾火山和渣锥火山 )。不同类型的火山机构具有不同火山作用、岩相分布特征和含油气性。因此火山岩相及火山机构分析对火山作用研究和油气勘探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冈底斯南缘泽当地区林子宗群典中组火山岩极为发育。文章根据泽当地区典中组火山岩地质特征,结合地质剖面测制和岩石学、矿物学研究,对火山岩相和火山机构进行分类,将典中组火山岩分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过渡相和火山沉积相。根据火山活动喷发旋回特征,将研究区典中组火山作用分为下亚旋回和上亚旋回,下亚旋回包含3个喷发期次,4个喷发韵律,上亚旋回包含3个喷发期次、6个喷发韵律。根据火山岩岩性组合、岩相特征及其相互叠置关系,在研究区识别出1个破火山机构,2个层状火山机构,即结巴乡东破火山机构、多颇章西层状火山机构和擦结日层状火山机构。  相似文献   

15.
浙东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由时空上关联的括苍山巨型环状破火山及其东南缘的雁荡山破火山构成。为重塑该地区白垩纪岩浆演化历史,本文在结合雁荡山火山-侵入杂岩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括苍山早期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石英二长闪长岩进行了锆石年代学、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岩浆活动时间为130~98 Ma,具有多个旋回的结晶年龄和同位素组成相仿的巨厚火山岩地层和未喷发的富晶体侵入岩。火山岩和侵入岩可由分离结晶作用联系起来,前者由晶粥内晶体间熔体抽提形成,后者由残余熔体和晶体形成。从括苍山-雁荡山破火山的火山岩地层厚度、规模及区域性火山岩分布特点可知,浙东岩浆活动高峰期为130~120 Ma及112~88 Ma,前者岩浆活动规模大于后者,它们分别对应于古太平洋板块快速后撤及缓慢后撤的两个阶段,而120~112 Ma为陆缘伸展作用停滞的岩浆活动沉寂期。  相似文献   

16.
中生代时期由于受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影响,大兴安岭地区产生强烈的火山-次火山作用.以中生代火山断陷区为构造背景,火山断陷区的边部与断隆区交接部位形成了大量的铅锌多金属矿化.矿床基本受一套火山岩-潜火山超浅成侵入体-浅成侵入体控制,铅锌矿化作用基本与火山-次火山作用同时进行,略有滞后,并受火山-次火山活动制约.大兴安岭主要有6个有成矿潜力的铅锌成矿带:(1)得尔布干铅锌(金、银)成矿带;(2)谢尔塔拉-阿尔山铅锌多金属成矿带;(3)乌兰浩特-林东铅锌多金属成矿带;(4)林西-黄合吐铅锌多金属成矿带;(5)锡林浩特-朝不楞铅锌多金属成矿带;(6)小东沟-翁牛特旗铅锌多金属成矿带.共有3种铅锌矿化形式.  相似文献   

17.
以1:25万邦多区幅、措麦区幅火山岩区野外地质调查为基础,运用岩石地层-火山岩相-火山构造法一体化研究思路,吸收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火山学研究的新成果,并借鉴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大比例火山地质图编制的经验,从单个火山机构调查扩展到火山机构组合研究,从而填制出火山构造面貌清楚的古火山地质图,全面地反映了不同时期(旋回)火山作用特点、演化规律及火山岩相的分布特征,合理地建立起火山地层层序。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冀北陆相火山岩区填图中Ⅳ级火山构造划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Ⅳ级火山构造的区别,指出划分Ⅳ级火山构造,要在对火山岩岩性、岩相、火山构造调查的基础上,全面分析认识测区火山活动及其岩浆演化的过程和火山构造特征,注重空间范围和活动时限,在调查建造的同时要重视改造的分析研究。认为在一个Ⅳ级火山构造中Ⅳ级火山构造类型应相同或相似,并对冀北火山岩区岩石地层单位的建立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贺电  李江海  刘守偈 《岩石学报》2009,25(3):659-666
火山岩油气藏已成为我国东部中、新生代陆内裂谷盆地内一种重要的油气藏类型。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中形成大规模气藏,不同火山岩相对油气的储集性差异很大,因此探究断陷内火山机构类型和喷发模式成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基础。徐家围子断陷发育中酸性火山岩,识别出层状火山、熔岩穹隆、破火山口等3种主要火山机构赋存类型。受区域垂向和斜向两期拉张作用控制,在断裂上盘、下盘和断裂带,火山机构分别以不同形式展布:断裂下盘的掀斜肩部火山机构发育、断裂带火山机构串珠状叠置、断裂上盘火山爆发强烈并形成大型徐东破火山口。徐东破火山口的形成说明岩浆侵位于地壳底部,形成扁平状的岩浆房。岩浆垂直上升喷发或沿断裂喷发,形成徐家围子断陷中心式-裂隙式火山喷发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永定五湖早侏罗世火山喷发盆地基本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湖早侏罗世火山喷发盆地位于永安县东18km。构成该盆地的火山地层属藩坑组。岩石组合为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组合,属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相划分为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潜火山相及喷发沉积相五种基本类型,并建立了相序和相组合。火山构造圈定有白叶湖崃破火山、天子山东及大雪山东层状火山,本文重点剖析了白叶湖(山东)破火山,并阐述该火山喷发盆地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