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岭汞矿带,东起河南西部,经陕西安康到甘肃灰县-宕昌-岷县-合作直至青海同德等地,规模十分巨大。现将岷县——合作汞矿带工作所取得地质成果,初步予以整理,以供参考,错误之处,诚望指正。一、区域地质背景岷县-合作汞矿带(以下简称汞矿带),位于祁吕弧形褶带西翼与秦岭-昆仑东西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区域出露地层从石炭系至第四系均有分布,石炭系一三迭系以海相碎屑岩、泥质岩和碳酸盐岩为主,局部夹少量火山岩,侏罗系至第三系均为陆相山间盆地沉积,侏罗、  相似文献   

2.
旬阳公馆汞矿是我国独具特色、可供综合利用的大型汞锑矿床。矿床由南、北两个含矿带组成。数十个规模大小不等的含矿带都受断层控制,产于下泥盆统公馆组白云岩中的斜、横向断裂蚀变带内。属典型的陡倾斜断裂类型汞矿。矿床具有“大、多,断、陡、隐,小、薄、散、综、深”的特点,即矿床规模大、含矿  相似文献   

3.
我国汞矿资源丰富,汞矿储量和开采量都居世界的前列。其中贵州汞矿占了较大比重,独具特色。根据构造控矿的科学理论和大量的实际资料及考察。实践证明:贵州汞矿的分布和汞矿带、矿田、矿床的产出都与地质构造关系密切。贵州汞矿可划分为五个汞矿构造域、28个汞矿带和7个汞矿化带。另按矿床产出的构造形态特征划分为整合类型、断裂类型和综合类型,这一划分旨在指导汞矿的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4.
<正> 1 地质概况 黔南汞矿带(即三都-丹寨汞矿带)之金矿,与已知汞矿床(点)形影相伴,关系密切。“三丹”汞矿带是我国著名的汞矿带之一,矿带位于贵州南部,轴缘断裂之西侧,南北长50km,东西宽 7 km,面积约350 km~2。有大、中、小汞矿床(点)29个,分为两个矿田,北部叫水银厂矿田,南部叫交梨矿田,矿床以断裂型为主,少部分属综合型。含矿围岩主要是寒武系中统都柳江组(过去叫排城组、大发洞组)、上统杨家湾组、三都组及下奥陶统锅塘组含粉砂质、泥质碳酸盐类岩石。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白云石化及重晶石化等。  相似文献   

5.
王成发 《地质论评》1986,32(2):129-137
本文从地球化学环境出发提出了锡矿床分带现象的两种模式。从花岗岩体向外,酸性模式可分成六个矿带:铌-钽(锂-铍-钼)矿带;锡矿带;钨-(锡)矿带;铜-铅-锌-(铋)矿带;锑-汞矿带;金银矿带。碱性模式可分成三个矿带:铜-锌-铋矿带;锡矿带;铁-铅-锌-铜矿带。产生两种模式的原因在于成矿时的地球化学环境不同,前者是酸性环境,后者是碱性环境。同时,从矿物生成热的角度阐明了锡矿床带状结构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秦岭地槽汞锑资源成矿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秦岭汞、锑矿均产在秦岭地槽范围内,常成带分布,分区相对集中。矿订(点)分布同时受沉积岩层和断裂构造两种因素控制。矿产集中出现在两个矿带和两个矿田中。秦岭地区已探明汞锑矿订共计19处。探明储量:陕西省汞矿居全国第二位,锑矿为第六位。容矿地层控制垢储量:下泥盆统汞占84.4%,三叠系锑占57.8%。文章总结了成矿规律,并对成矿远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7.
黑辰砂和硒汞矿是HgS-HgSe系列的端员矿物。黑辰砂产于湘黔汞矿带大洞喇、纸坊、茶田汞矿床,硒汞矿产于新晃汞矿床外围的蚀变石英岩中。本文通过对黑辰砂和硒汞矿的物理光学性质、化学成分、X光衍射及红外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这两个矿物上述诸方面特征均很相似,但又表现出有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汞矿带中金矿成矿条件及赋存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立贤 《贵州地质》1990,7(3):187-195
本文根据我国汞(锑)矿带中已发现的数十个金矿床(点)的勘查研发成果,从成矿系列、载金矿物、金的赋存状态、矿化围岩、成矿热液、成矿温度、控矿层位、控矿沉积相、控矿构造及成矿时代等十个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汞(锑)矿带中金矿的成矿规律。其中,有些是其他类型金矿也具有的;而有些则是汞(锑)矿带中金矿所特有的。这些共有的和特有的成矿规律,对探索不同类型金矿的成因或成矿机制、成矿模式,或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丹寨汞、金与油气成矿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貴州丹寨汞矿是三都—丹寨汞锑矿带中规模最大、矿化最富的矿床,累计采汞金属量已达万吨。1981年发现金矿化后,经相继工作,已探获相当Au储量,勘探、开发中屡次发生瓦斯燃爆、毒害,矿石中常见沥青。矿床处于麻江古油藏(破坏前储量16亿吨,现存沥青砂岩尚有酸化利用可能)范围内。因此丹寨汞矿不仅可供探讨汞矿成矿规律及理论模式,还可提  相似文献   

10.
贵州交犁-拉峨汞矿床方解石Sm-Nd同位素年代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丹汞矿带位于贵州省南部,是继湘黔汞矿带之外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内发现的又一重要汞矿带。因此,阐明带内汞矿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及成矿动力学背景等问题,对深入探讨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形成机理有着重要的作用。热液方解石是带内汞矿床的主要脉石矿物之一,作者尝试对三丹汞矿带中段交犁-拉峨汞矿床中的热液方解石进行Sm-Nd同位素测年,获得等时线年龄为(129±20)Ma,MSWD=0.21,εNd=-12.9,说明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燕山晚期。该年龄的报道为深入探讨汞矿床以及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结合前人研究认为,西南低温成矿作用主要存在两期,早期为145~155 Ma的Sb成矿作用,晚期为120~135 Ma的Sb、Au、Hg、As成矿作用。围岩下奥陶统锅塘组灰岩样品的εNd值为-12.6,与方解石εNd值极为接近,指示该矿床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奥陶系赋矿海相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汞矿成矿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汞是湖南省的优势矿种之一。在当前国内汞矿供应紧张的形势下,研究省内汞矿找矿方向对推动省内汞矿的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介绍了湖南省汞矿的基本地质特征及类型,并结合大量的实际地质资料,对湖南省汞矿的成矿控制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近年潜力评价提供的汞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资料,初步提出了湖南省汞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湖南省汞矿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燕山期,最重要的赋矿地层是寒武系和泥盆系; 在空间上集中分布在湘西汞矿带,其次分布在湘东成汞带,地层、构造、岩浆岩及地球化学异常等共同决定汞矿床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湘黔汞矿带是举世闻名的重要成矿带,近十年来在湘黔汞矿带及南延部分三都-丹寨汞矿带中又发现了金矿床及大量金矿化点和金异常区,已初步查明该成矿带是一个金汞共生的区域性成矿带。全面总结和揭示该成矿带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该成矿带的金矿找矿和金汞矿床成因研究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辰砂是常见的汞矿物。不同矿床类型中辰砂的特征是不同的。本文以铜仁—万山—带汞矿为例,讨论该类型辰砂的基本特征。 铜仁—万山汞矿位于湘黔汞矿带南部。矿体产于寒武系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区域内未见火成岩分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均由含辰砂的碳酸盐脉组成。辰砂是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驰名中外的湘黔汞矿带,由数十个具有一定层位的层控矿床组成。大硐喇汞矿田位于湘黔汞矿带中段,已知工业矿体皆产于寒武系中统敖溪组第五岩性段(∈_(2a)~5)细粒结晶白云岩中。矿田内各矿床主要受北西西向褶曲控制,多沿褶曲长轴方向展布,并因汞矿在含矿层中产出部位不同,而有“顶部矿”与“中下部矿”之分。含矿层的上覆及下伏岩层泥质含量高于含矿  相似文献   

15.
硒汞矿是自然界一种少见的矿物,我国产地不多,80年代初仅在湖北随南地区和湖南新晃上关溪有所发现。笔者近年在保靖东坪和衡东石峡矿区也发现了硒汞矿。在这三个产地中,又以新晃上关溪规模最大,可形成独立硒矿体,其余两处均与辰砂少量共生。早在80年代,黄金五一六部队就对上关溪硒汞矿作了初步研究。1990年地科院陈殿芬等又进一步作了深入的研究;同一时期,笔者也对三处产地的硒汞矿作了详细的矿物学研究。 1 产出特征上关溪硒汞矿床位于湘黔汞矿带新晃酒店塘大型汞矿床的外围,属典型的层带式层控汞矿床。含矿地层系中寒武统敖溪组顶部硅化白云质灰岩。硒汞矿已形成独立矿体,多呈不规则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论述了湘西凤凰—吉首—带重晶石矿床的地质特征及其与汞矿的相似性后,认为可与美国内华达州卡林型金矿地质特征对比。又据湘黔汞矿带南延的贵州三丹汞矿带在汞矿床附近已发现有卡林型金矿床,其矿床地质特征与本区汞矿带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本区存在着寻找卡林型金矿的地质前提,并指明了本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主义国家的汞矿主要集中在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两个国家汞矿的储量至少占资本主义各国汞矿总储量的60%以上,其中西班牙就占1/3左右。西班牙和意大利也是资本主义各国中汞产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汞矿储量虽大,但品位很低。加拿大、墨西哥、秘鲁、智利的汞矿资源也较多。此外日本、土耳其、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南非联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只有一些规模很小的汞矿床。  相似文献   

18.
湘黔汞矿带为我国重要矿成矿带,矿床的数量,质量,规模及储量均居全国首位区域成矿规律性强,控矿因素明显,其找矿远景仍然乐观,本文着重了区域汞矿成矿地质背景,矿源层,变晶白云岩与成矿和汞锌分 带等与汞矿找矿评价直接相关成矿问题,以及其他问题,并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美国矿床地质学家爱孟司在1937年对于个别矿床矿区,以及火成岩岩基和岩钟作过关于热液矿床带状分布的研究。根据他的研究从火成岩体向外,比较高温的造矿矿物成分渐渐向比较低温的矿物过渡。同样在矿脉中,由浅到深矿物也是由低温渐向高温方向过渡。爱孟司把这个此较复杂的成矿情况简单地分成十六个带,由地表到地下为:(1)无矿带,(2)汞带,(3)锑带,(4)金银带,(5)无矿带,(6)银带,(7)铅带,(8)锌带,(9)铜带,(10)铜带,(11)金带,(12)鉮带,(13)铋带,(14)锑带,(15)锡带,(16)无矿带,(石英)。爱孟司分为这十六带主要是根据地热分带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继茂  傅良佐 《地质科学》1978,13(4):313-322
本文仅就西南某汞矿带南段构造体系作一初步分析,进而说明构造体系对汞矿分布的控制,并探讨该区汞矿找矿方面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