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湘东北燕山晚期花岗岩构造环境判别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在湘东北中生代多期陆内花岗岩浆活动中,燕山晚期花岗岩占有重要地位,燕山晚期大规模花岗岩侵入代表一种特殊的构造环境。本文通过湘东北主要燕山晚期花岗岩的岩石化学和微量元素来判别成岩构造环境,认为该期花岗岩属于富碱质的钙碱性花岗岩,为陆内拉张环境下的产物,进一步进行构造环境分类,判别其属于后造山PA型花岗岩,形成于造山作用后期的拉张环境,与陆内裂谷长期拉张的构造环境明显不同。在区域构造演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湘东北燕山晚期花岗岩形成于印支-燕山早期陆内挤压-走滑剪切造山作用后期的构造松弛阶段拉张环境,燕山晚期PA型花岗岩的出现标志着陆内活化由挤压向拉张的构造转折,同时也反映湘东北的陆内活化至少经历了陆内挤压和陆内拉张两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2.
华南中生代构造由早期的挤压转为晚期的拉张,确定这种构造转折时期对认识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花岗岩的多期次侵入往往是不同构造环境的产物,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表现出岩石地球化学组成上的差别。本文对湘东北望湘花岗岩体不同期次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后,认为257~165 Ma,151~144 Ma,135~128 Ma 3个侵入期的花岗质岩石分别在TiO_2,K/Rb,Rb/Sr,∑REE,δEu及微量元素组成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反映为不同的产出构造环境,分别代表印支期的挤压构造环境、燕山早期的剪切—走滑环境和燕山晚期的伸展—滑脱环境。J_3—K_1(140 Ma±)是挤压—剪切与伸展—拉张构造环境的转折期,前者表现为岩石圈增厚,后者表现为岩石圈减薄,湘东南大规模金属及铀矿的形成多与岩石圈减薄期花岗质小岩体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2)
东秦岭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形成了大量的花岗质岩石。依据锆石U-Pb年龄,这些花岗岩可分为三个主要期次:加里东期花岗岩、印支期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详细研究这些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发现,早古生代的花岗岩表现为与大洋俯冲作用有关的岛弧钙碱性系列岩石,早中生代花岗岩具有后碰撞阶段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晚中生代花岗岩主要为Ⅰ型花岗岩并伴有A型花岗岩的出现。这说明东秦岭区域上经历了俯冲造山作用到碰撞造山和碰撞后陆内演化等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4.
华南花岗岩物源成因特征与陆壳演化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华南不同时代的花岗岩按物质来源及成因可划分为:幔源(分异)系列:幔-壳混源(同熔)系列;壳源改造(重熔)系列和幔-壳混源碱性系列等四个不同的系列,简要阐述了划分四类系列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的依据。侧重根据Sm-Nd、Rb-Sr同位素成分,以二元混合模型计算了花岗岩源区物质组成中,上壳和亏损地幔组份各占的比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物源成因系列花岗岩形成与华南陆壳演化的内在联系:东安、雪峰旋回褶皱系阶段花岗岩物源成因类型比较多样,有幔源(分异)系列、不成熟壳源、成熟壳源改造(重熔)系列等;加里东,海西期以陆壳改造(重熔)系列为主;印支、燕山期活化区(地洼)阶段,在地幔活化激发下,中国东部陆缘形成幔—壳混源(同熔)系列花岗岩和相应的火山岩;但沿内部断裂带,在壳下地幔热传输及构造作用下引起陆壳重熔,形成属于壳源改造(重熔)系列花岗岩。同位素的研究证明了:地洼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主要动力是来自壳下地幔的活化。  相似文献   

5.
沿云开地块西北缘的罗定广宁断裂带,发育若干NE向展布,向SE逆冲的中浅层次逆冲推覆构造。逆冲推覆构造与走滑型断裂带构成花状构造,伴随陆壳重熔型花岗岩侵位,同属云开地块西北缘印支期陆内造山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东部三江盆地北缘花岗质岩石的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资料,以确定该区花岗质岩石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及其构造属性.花岗质岩石中的锆石多呈自形-半自形晶,振荡环带发育,Th/U比值=0.32 ~ 1.09,指示其岩浆成因.对岩浆锆石的定年结果表明,这些花岗质岩石均形成于晚白垩世(88.9 ~95.1Ma),而非前人认为的晚印支期.该期花岗质岩石均为含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它们的SiO2含量主要在63.9%~68.1%之间,Na2O =3.03%~4.25%,K2O =2.28% ~3.27%,Na2O/K2O=1.06 ~ 1.73,A/CNK=0.94 ~ 1.08;稀土配分模式均呈右倾型,除了个别样品外,它们的LREE/HREE=8.13 ~ 15.5,(La/Yb)N =8.61 ~21.0,δEu =0.82~1.11;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上表现为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K)的富集和高场强元素(Nb、Ta、Zr、Hf)及P的亏损;锆石εHf(t)值介于+4.44~ +9.00之间,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介于583 ~ 875Ma之间.上述特征表明,该期花岗质岩石具有准铝质-弱过铝质的高钾-中钾钙碱性Ⅰ型花岗岩的成因类型,源区岩石为新增生的陆壳物质,岩浆起源于深部陆壳基性火成岩的部分熔融.结合同时代火成岩的组合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认为该区晚白垩世花岗质岩石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东亚大陆下俯冲所产生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该期岩浆事件标志着古太平洋板块正向(北西向)俯冲作用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传统意义的A型花岗岩在化学成分上可分为碱性A型花岗岩(简称AAG)和铝质A型花岗岩(简称ALAG)两类,ALAG为A型花岗岩的一个亚类。随着华南地区花岗岩研究的不断深入,印支期铝质A型花岗岩越来越被关注。本文系统阐述了ALAG岩相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判别方式,分析了华南印支期ALAG的物质来源、成因及形成构造环境。发现其来源于华夏地块古老变质沉积岩不同程度的部分熔融,在其形成过程中有可能混染当时的基性地幔组分;构造环境主要受控于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形成于后造山阶段,但应也受到了印支地块与华南陆块的后碰撞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仙岭岩体位于湘东南,形成于晚三叠世,主要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岩石高硅、高钾、富碱,SiO2含量为70.99%~75.93%;K2O含量平均为4.32%;Na2O K2O为5.10%~8.67%;K2O/Na2O平均为2.09。A/CNK比值为1.07~2.44,KN/A比值为0.37~0.86,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强过铝质花岗岩类。REE含量低,平均为90.19μg/g;δEu值0.23~0.38;(La/Yb)N值为6.17~14.1;具Ba、Nb、Sr和Ti负异常。ISr值为0.72074,εSr(t)值为30,εNd(t)值为-12.0,t2DM为1.97Ga。源岩成分的A/MF-C/MF图解判别显示为碎屑岩。结合区域岩石圈结构,上述特征表明花岗岩源岩应为中地壳结晶片岩、片麻岩。根据多种氧化物与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结合地质特征、构造演化背景等,认为包括王仙岭岩体在内的湘东南印支期花岗岩形成于陆内同造山阶段的后碰撞构造环境。印支期花岗岩的具体形成机制为:在峰期变形之后挤压应力相对松弛,深部压力降低,因地壳增厚而升温的中地壳岩石因熔点降低而得以熔融,并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下侵位成岩。  相似文献   

9.
东准噶尔北缘两类花岗质岩石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栋 《地质与勘探》2011,47(4):577-592
对东准噶尔北缘造山带内花岗质岩石以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为主的对比研究发现,该区主要存在两类花岗质岩石:造山带钙碱性花岗岩类和富碱花岗岩类。部分钙碱性花岗岩与新疆北部的埃迭克质岩具有相似的岩浆亲和性,而富碱花岗岩更多的表现出碱性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点?两类花岗质岩石分别产于大陆碰撞造山带造山演化的俯冲环境和陆内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西昆仑西段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花岗质岩浆活动期次、岩石成因,结合区域资料,探讨构造-岩浆演化特征和碰撞造山过程。将该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分为7个阶段:(1)388~324 Ma(特提斯Ⅰ、Ⅱ支洋向北俯冲消减阶段),具富钠贫钾特征的低温TTG岩石组合,形成于陆缘弧环境;(2)339~291 Ma(奥依塔格弧后盆地演化阶段),由于南部特提斯Ⅰ支洋持续往北俯冲,导致西昆仑北缘发生弧后扩展而形成弧后盆地,形成拉斑质具强烈富钠贫钾特征的低温大洋花岗岩;(3)258~241 Ma(特提斯Ⅰ支洋闭合、碰撞造山阶段),岩石中发育石榴子石和白云母,普遍具片麻状构造,属于S型花岗岩,陆壳部分熔融的产物;(4)234~210 Ma(特提斯Ⅰ后碰撞伸展阶段):岩体规模较大,为I型→A型花岗岩,伴随着地幔岩浆底侵和强烈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5)198~150 Ma(特提斯Ⅱ支洋向南俯冲消减阶段):类似TTG的岩石组合,形成于与洋壳俯冲有关的岩浆弧环境;(6)148~118 Ma(特提斯Ⅱ支洋闭合、碰撞造山阶段):弱片麻状二云二长花岗岩,属C型埃达克岩,为陆-陆碰撞过程中陆壳加厚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7)111~75 Ma(特提斯Ⅱ后碰撞伸展阶段):发育规模较大,钾玄质系列,是古老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根据各阶段花岗质岩浆活动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初步提出了西昆仑西段晚古生代—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模式图。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北山地区中生代构造花岗岩侵入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探讨了甘肃北山地区中生代进入陆内演化以来的构造活动特征:不仅陆壳有明显的活化,而且受到了滨西太平洋构造域和阿尔金山构造的重大影响。列举了近期有关成矿和相关的花岗岩成岩的放射性同位素年龄资料。资料显示,印支期、燕山期成矿作用强烈而广泛,是该区的重要成矿期。本文初步研究了中生代以来成矿作用及其与花岗岩类岩石的时空关系。对该区的成矿作用及其分布规律,对本区某些重要矿床、矿点的成矿时代和空间分布进行了新的解释。目的是为在该区扩大找矿远景开拓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湘中龙山穹窿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劲草  彭恩生 《湖南地质》1999,18(4):229-231
湘中龙山穹隆是一个复合成因的穹窿。加里东期表现为共轴而非等势挤压造山,印支期经历了非共轴而等势的挤压造山。早期的构造样式为北东向的紧密线性倒转褶皱,晚期的构造样式为北东向的短轴背斜。  相似文献   

13.
新疆诺尔特地区岩浆岩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尔特地区位于阿尔泰北部山区,西伯利亚板块西南缘。花岗岩广泛分布,主要为加里东晚期、华力西中、晚期花岗岩,存在燕山期花岗岩。区内火山岩主要是泥盆纪及石炭纪火山岩,泥盆纪火山岩赋存于上泥盆统忙代恰组中,石炭纪火山岩赋存于下石炭统红山嘴组中,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属钙碱性系列。区内岩浆岩构造环境的研究表明,加里东晚期花岗岩形成于汇聚阶段,属挤压环境;华力西中期花岗岩形成于新陆壳阶段弛张期向活化期过渡的时期,应力体制由拉张向挤压过渡;华力西晚期花岗岩形成于新陆壳阶段活化期,属挤压环境;燕山期花岗岩形成于古生代新陆壳在中生代的发展阶段,属挤压环境;泥盆纪火山岩是新陆壳发展阶段固结期的产物,石炭纪火山岩为弛张期及活化期演化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The early Mesozoic granodiorites (ca. 165 Ma) in the northeastern Hunan Province (NEH) have SiO2=65.4-69.65%, K2O/Na2O=0.95-1.38 and K2O Na2O>6%, A/CNK=0.96-1.13 and belong to metaluminous high-K calc-alkaline series. They are characterized by LREE and LILEs enrichment, and HFSE depletion with slightly negative Eu anomalies (Eu/Eu*=0.62-0.90). The initial 87Sr/86Sr ratios are in range from 0.711458 to0.717461, and εNd values vary from -9.4 to -12.3, distinct from those of the contemporaneous granodiorites mantle-derived from the Southeastern Hunan Province (SEH) (87Sr/86Sr(i)=0.707962~0.710396, εNd(t)=-6.98~-2.30).By contrast, such signatures are roughly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neighboring other Mesozoic granitic plutons (Eu/Eu*=0.30-0.70; 87Sr/86Sr >0.710; εNd = -12 to -16) in South China Block (SCB), which have been interpreted as the remelting products of Precambrian basement. The Proterozoic lower-middle crust is an important contributor to the petrogenesis of these early Mesozoic granodiorites in the NEH. An intracontinental extension setting is present in the northeastern Hunan Province at that time due to the demand of enough thermal transfer.  相似文献   

15.
湘东北早中生代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湘东北早中生代花岗闪长岩 (约 16 5Ma)SiO2 =6 5 .4 %~ 6 9.6 5 % ,K2 O +Na2 O =6 .0 %~ 7.17% ,K2 O≈Na2 O ,A/NKC =0 .96~ 1.13,为弱过铝质钙碱性岩石。该花岗闪长岩 (La/Yb) CN=12 .75~ 37.5 0 ,(Gd/Yb) CN =1.2 8~ 2 .90 ,Eu/Eu =0 .6 2~ 0 .90 ,以富集LILE和亏损Nb Ta、Ti、P为特征。初始87Sr/ 86Sr =0 .7114 5 8~ 0 .7174 6 1,εNd=- 9.0~ - 12 .3,其同位素组成明显有别于被认为其成因与地幔派生岩浆有关的湘东南高钾花岗闪长质岩石。暗示湘东北早中生代花岗闪长岩可能是在华南早中生代伸展构造背景下中 /下地壳物质深熔作用的产物。湘东北早中生代代表性花岗闪长质岩石不能与湘东南同期花岗闪长质岩石一起构成一条连续的高εNd、低TDM钾质岩石带。  相似文献   

16.
邓阜仙花岗岩的构造环境、岩浆来源与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新华  周Xun若 《现代地质》1992,6(4):459-469
本文利用An-Ab-Or-Q-H_2O体系相图等对邓阜仙复式岩体的分析研究表明。四期花岗岩为同一深部岩浆房岩浆结晶分异演化的产物,岩浆房深度约为12km,并且该岩体的主体第一期岩浆也经历了部分就地结晶分异作用。邓阜仙岩体不仅仅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而且还显示出某些Ⅰ型花岗岩的特征,其源岩可能为前寒武纪的正、副变质岩混杂的岩石。该岩体总体上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且从第一期到第四期有着同碰撞向板内花岗岩变化的趋势,反映了本区从印支到燕山晚期陆壳成熟度不断增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湘东北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中段,出露的新元古代花岗岩有长三背、大围山和葛藤岭等岩体,同属于九岭岩体的一部分。湘东北新元古代花岗岩SiO2含量变化于60%~72%、CaO为0.6%~3%、Na2O为1.98%~3.72%、K2O为2.95%~4.99%之间,A/CNK>1.1,富集K、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HREE=3.1~10.5)、Eu负异常明显(δEu=0.37~0.58),而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相对亏损。这些特征表明湘东北新元古代花岗岩来源于过铝质熔体,岩石类型上类似于富黑云母过铝花岗岩类(CPG),可能来源于富黑云母的变泥质沉积岩的熔融,如中元古代冷家溪群变质沉积岩等,形成于同碰撞环境,可能与陆壳加厚导致的剪切重熔有关。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东部大地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塔东地区的大地构造演化经历了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阶段、早加里东期大陆边缘断陷盆地阶段、晚加里东期隆后坳陷阶段、海西期前陆隆起阶段、印支期—早燕山期冲断前陆盆地阶段、晚燕山期陆内坳陷盆地阶段和喜山期断陷盆地阶段;大地构造演化的不同阶段不仅形成了多套烃源岩,而且控制了古生界和中新生界两套不同的油气成藏系统。古生代油气成藏系统主要在塔东低凸起和古城鼻隆地区,中生代油气成藏系统在英吉苏凹陷—孔雀河斜坡一带地区。  相似文献   

19.
西秦岭大水金矿的花岗岩成矿作用特征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西秦岭大水金矿是西秦岭造山带南缘三叠系浅海相碳酸盐岩中新近发现的一类独特的特大型金矿床。矿区侵入岩属花岗岩大类 ,δ <4,ASI >1,属中性—中偏基性过铝质钙碱系列岩石 ,具深源浅成的特征。岩石化学成分δ τ图解以及稀土元素的w(Rb) w (Yb +Nb)和w(Rb) w(Yb +Ta)图解显示其属造山带同碰撞构造环境。金矿石的碳、氢、氧、硅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深部。矿石为轻稀土富集型 ,配分模式与岩浆岩接近。全岩K Ar同位素年龄表明格尔括合岩体为 190 0~ 190 5Ma ,矿化脉岩为 182 6~ 184 7Ma ,说明成岩与成矿具同源性但主成矿期滞后于脉岩的形成。花岗岩的成矿作用主要体现为 :( 1)沟通深部矿源场和成矿场 ;( 2 )岩浆高热能和岩浆水参与成矿流体的循环 ;( 3)花岗岩的就位机制为“气球膨胀”式 ,并通过就位扩容压缩围岩产生的张性断裂构造控制金矿体的产出。  相似文献   

20.
江南隆起带皖赣相邻区燕山期岩浆岩 Nd-Sr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南隆起带皖南地区与赣东北地区燕山期岩浆岩Nd-Sr同位素特征的对比研究表明,皖南燕山期花岗岩体、斑岩体及赣东北燕山期花岗岩与赣东北燕山期斑岩体在成岩物质来源上具有明显差异。皖南燕山期花岗岩和斑岩体及赣东北燕山期花岗岩成岩物质以壳源为主,成岩物质来源区夹有一定的幔源物质,而赣东北燕山期斑岩体则具有幔源特征,这是赣东北地区燕山期与岩浆岩有关的多金属矿床发育、而皖南地区不发育的重要原因。Nd-Sr同位素的研究结果与地球物理、成岩构造背景和稀土元素等研究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