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旋爆发性发展产生的北方冬季雷暴天气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分析了1990年12月21日和1996年12月31日沈阳市出现的两次冬季雷暴天气过程,结果表明:这两次冬季雷暴天气都是由于气旋在短时间内爆发性发展所产生的。气旋的爆发性发展对我国北方除造成大范围降雪外,还可产生强对流天气。而气旋以“U”型路径移动,入渤海后迅速发展;850、700hPa爆发性的增温增湿导致其以上气层出现潜在不稳定层结,是预报冬季雷暴的一个着眼点。此外,城市热岛效应对触发冬季雷暴也起 相似文献
2.
3.
4.
5.
6.
玉林冬季气象灾害及农业结构调整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玉林市冬季主要气象灾害的分析,得出其霜冻和低温寒害的规律,找出玉林市几种主要经济作物的寒冻害指标;指出了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空气污染日的天气学分析,将污染浓度和气象要素进行模糊聚粪,研究重污染日形成原因及污染浓度同气象要素的关系,总结出有利于和不利于SO2和TSP对扩散的天气形势,在引基础上采用天气形势和逐步回归相结合的预报方法对SO2和TSP日均浓度进行了预报。 相似文献
8.
9.
对1955-2010年宿州市冬季降水量和气温变化的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宿州市冬小麦冬季仍处于缓慢生长状态,特别是在干旱和暖冬的双重影响下,冬季麦田一般需要灌溉一次。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technique),确定了影响冬季麦田实施灌溉的降水、日最低气温和风速3个气象要素的各自的量化等级和影响灌溉适宜与否的权重系数,给出了冬季干旱时段灌溉气象适宜指数概念和计算模型,再结合天气预报产品的释用方法,得到了冬小麦冬季干旱时段灌溉农用天气预报产品。经实例应用,可适应对外发布冬季麦田灌溉农用天气产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北方雷暴及人工触发闪电电特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7,他引:13
通过对我国南北方雷暴及人工触发闪电电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南北方雷暴及人工触发闪是电特性有很大差异。北方雷暴电荷结构呈三极性,人工触发闪电是在地面电场为正的情况下成功的。主要由连续电流和双极性电流脉冲组成,最大放电电流为1kA,中和电葆量只有几库仑;南方雷暴则为偶极性,触发闪电由连续电流和我次回击组成,电流峰值在于10kA。触发闪电时地面电场均为负极性,其中在4kV/m以上;触发高度在北方最低为26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几年专业气象服务实践和对部分林业生产单位的走访调查,总结出影响大兴安岭地区冬季木材运输的主要气象灾害,并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供林业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冬季(1995年12月~1996年2月)平均气温北疆正常,南疆正常略偏低;降水北疆正常,南疆正常略偏多,灾害性天气少于往年。冬季北疆大部地区积雪偏薄。1气候概况1.1气温季平均气温,北疆地区为-12.5℃,南疆地区为-8.4℃,与常年同期比较,北疆正常,南疆正常略偏低。各月气温变化情况:12月气温正常,月平均气温北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区偏高2.2~4.1℃,北疆西部的伊犁地区偏低1.0~2.2℃,北疆沿天山一带除乌鲁木齐偏高2.0.C,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南疆地区除哈密、那善、巴音布鲁克偏低2.l~5.3C,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l… 相似文献
15.
阿吉古丽.沙依提 《沙漠与绿洲气象(新疆气象)》2013,7(4):55-60
利用西天山地区14个气象站1960-2010年雷暴资料和新疆雷电监测网2008年观测资料,分析了西天山地区雷暴和闪电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天山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呈东西多,南北少的形势。该区域年平均雷暴日数在17.3~85.5 d之间,并以2.7 d/10 a的速率减少。西天山地区雷暴日数的年变化呈单峰型,并在6-7月达到最大值。整个区域以正闪为主,正闪占总闪的比例达66%。该区域闪电电流强度在-130~+63 kA之间,负闪强度大于正闪强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天气图和哈尔滨多普勒雷达资料,详细分析了在初冬哈尔滨及周边地区一次雷暴天气的背景场、雷达回波演变过程和回波特征,对雷暴天气成因及临近预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种观测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了浙东冬季和夏季两次强雷暴过程中的各种环境条件,结果表明:以对流有效位能CAPE表达的深厚湿对流潜势条件夏季个例的比冬季的好,二者分别为1148 J·kg~(-1)和490 J·kg~(-1)。冬季个例的动力抬升条件更好:低层到地面受冷锋影响;700、850 h Pa因急流风向风速的不连续而产生较强的辐合;500 h Pa处于长波槽前的上升气流中,最大的垂直速度达1.1 Pa·s~(-1)。两次过程的共同特点是强回波分布与地面θ_(se)高值区和切变线叠加区对应关系比较好,为雷暴系统的临近预报提供了重要线索。地面有冷锋影响时,要考虑冷锋入海后风力加大,地面辐合加强,使对流发展。由海陆不同比热属性造成的海陆之间白天和夜间的不同温差,对白天和夜晚系统入海后的强度变化有不一样的影响。10个浙东冬季雷暴个例天气形势分析结果表明,冬季雷暴的共同特点是都有冷暖空气在浙东强烈交汇,华南到华东中低层有很强的西南急流,850 h Pa最大风速达到20 m·s~(-1)以上。两季雷暴各种对流参数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冬季雷暴比较好的预报指标是总指数和垂直风切变,重点关注西南急流的强度、冷锋和850-500 h Pa的对流稳定性及动力抬升条件。 相似文献
18.
运用2001年12月20-29日在昌吉热电厂区进行的低空探测资料,重点分析了该地区大气边界层风和温度层结的垂直分布特征,获得了该地区污染气象特征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地面气象观测的目的,是要获得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的气象资料。为此,不仅要求在业务上有统一的工作规范,合乎要求的观测场地,同时要求气象仪器要有足够的准确度,并经常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要想使气象仪器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必须加强巡视工作,认真对待每一...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藕合数值模式,并结合观测资料分析了长春地区一例雷暴云第一次闪电前云内电场的发展情况及微物理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云发展成熟时,云中电荷呈三极性分布,主负电荷区稳定在-10℃层附近,次正电荷区浓度较大;闪电频数与云发展的高度及回波强度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