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昌伦 《贵州气象》1995,19(6):37-38
根据长顺站1960-1994年35年的资料,对长顺7月份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与前期1-4月气象要素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并利用前期要素变化特点作为预报因子,对历年7月暴雨过程进行回报,准确率达73.4%,仅漏报两次。在1995年7月份预报应用中,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气象》1977,3(3):22-23
暴雨是我省灾害性天气之一,也是农事季节的重要天气,因此作好暴雨预报,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 1975年桑植县气象站用“剖面判别法”作7月份大到暴雨预报,效果较好。1976年又在桂东县气象局进行试用,效果也好。这个方法,思路明确,方法简单,可以把群众的测天经验概括起来,也便于实现图、资、群三结合,预告未来1到3天内是否有大雨或暴雨。  相似文献   

3.
一、长期予报 对7708号台风,我站于5月分发布的汛期长期予报和9月上旬的十天天气趋势中,均予报9月上旬末有一次台风影响我县。我们的依据是,本站逐日气压曲线出现深谷,对应148天(±1天)后有一次台风影响我县。深谷的条件是:8月份气压<1014毫巴,4月份气压<1009毫巴;谷前气压连续下降2—3  相似文献   

4.
遵义地区5—8月暴雨天气系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刚 《贵州气象》1994,18(3):6-9
暴雨是遵义地区夏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本文对全区5~8月份暴雨的气候概况和天气系统特征进行统计分忻,为建立本区暴雨的预报方法提供依据.1暴雨的气候概况全区范围内当3站以上日降水量≥50mm时定为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普查1981~1990年5~8月历史资料.10年中,该过程5月份共出现5次,6月份11次,7月份!0次,8月份7次。区域性暴雨天气最多的年份是1987年7次,最少的是1990年1次,详见表1.从表中可看出,6月份是暴雨集中的月份,6月中、下旬到7月份中旬是暴雨的高峰期.2失至影响系统民纪500hPa上全区33次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需要,提高预报能力,我们制作了杭州市梅汛期大到暴雨指导预报方法.该方法在1992—1993年的试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为我市梅汛期大到暴雨预报的重要依据.1 资料来源及大到暴雨标准1.1 资料来源:杭州市及所属各市(县)1980年到1990年每年6月1日到7月10日20时—20时的降水量,08时500hpa、70Ohpa、850hpa天气图案资料.1.2 大到暴雨日标准:杭州地区南北宽约100公里,东西长约130公里,整个地区的地形呈东北、西南向.西南部多丘陵山地,东北部以平原为主.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和下垫面状况的不同会造成暴雨分布的差异,所以我们将杭州分成北片和南片两个区域.北片:杭州市、萧山市、临安县、富阳市.南片:建德市、淳安县、桐庐县.凡任一片中至少有1站≥30.0mm降水量则定为该片一个大到暴雨日.  相似文献   

6.
李宇 《广西气象》2005,26(A02):70-70
取T213模式的格点预报资料,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北海地区夏季的日最高气温预报方程,试报2003年6~7月合浦站逐日最高气温24h预报,效果不错,其对高温天气的预报准确率达50%,月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武威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多数县年降雨量小于2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该时段出现的强降水过程可造成局部的洪涝灾害。我们规定:全区6站中有2站以上日降水量≥15毫米为一个全区大雨日;若有1站降水量≥30毫米则为一个全区暴雨日。以上两种天气合称为大一暴雨,其多年气候概率为3.4%(其中暴雨为1.1%)。近年来,我们在学习外地成果,总结自己经验  相似文献   

8.
较大降水是一种小概率事件,它受局地天气变化的影响较大。用一般的统计方法不容易预报出来。我们首先利用日本气象传真输出的数值预告产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用消零法消除样本中大部份非小概率事件的个例,从而使小概率事件的比重增大,再加上县站非模式输出因子和地面14时形势实况,建立了日较大降水的地方MOS预报程序。该预报程序拟合了我站79~81年5~6月166个样本中日降水量≥15毫米的全部个例13个(拟合率100%),试报了我站82年5~6月56个样本,4个≥15毫米的降水个例全部报出,无空报。  相似文献   

9.
根据目前设区市灾害性天气分县指导预报中采用"有"或"无"的确定性预报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应用主观概率预报作灾害性天气分县预报可以克服这些不足,从而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局势决策系统制作不同量级降水概率预报。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确定影响天气系统关键区、天气系统分型,由经验预报知识和日本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知识建立规则库,进而用灰色局势决策方法分县给出不同降水量级的预报概率,并得出预报结论。经试报,效果明显好于主观预报。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95~2004年辽西地区4个代表站的大雾观测资料,分析了区域性大雾天气的气候统计特征,统计出易产生大雾天气的地面和高空形势场及出现频率,并从大雾产生的条件和形成机制入手,提出判别大雾出现的预报指标,并结合近10 a的历史资料对预报指标进行了验证,平均历史概括率为81.0%。选取2004年7月1日—12月31日单站历史资料进行抽样预报效果检验,总空报率为22.2%,漏报率为5.1%,检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胡辛陵  顾逸华 《气象》1980,6(4):4-4
相似分析是天气预报的基本方法之一。长期以来,我站以相似分析的思路,制作了各种长中短期预报工具。下面介绍用多要素编码相似分型,建立天气转移概率矩阵作晴雨预报的作法。 我们取1959—1974年历年的6月11日—7月10日共450天的逐日08时绝对湿度和温度之差(e-T),气压(P)、24小时变压(△P_(24))等三个因子分别编码(见附表)。  相似文献   

13.
黔南6—8月大到暴雨预报指标(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克艺 《贵州气象》1996,20(1):47-48
本文以都匀站及州内其余两站以上日降水量≥25mm,定为我州的一次大到暴雨过程的标准。通过对6~8月139次大到暴雨过程的天气影响系统及都匀站的温湿条件的分析,得出我州的大到暴雨预报3个方面的着眼点。第一,当我州处于副高西侧,这时偏南气流  相似文献   

14.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与ncep1°×1°再分析资料,对承德市各县区初霜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南北县区初霜出现时间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在对117个初霜环流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初霜预报的天气概念模型;筛选因子,分县区确立了预报指标;采用概率、指标、数值预报产品相结合的方法及概率区间取值法建立了分县区初霜预报模型;检验表明,该模型对于中重度初霜冻预报准确率可达95%以上,对轻度初霜的预报准确率可达68%以上,无漏报出现。  相似文献   

15.
《气象与减灾研究》2021,44(4):I0002-I0002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包慧1暴雨天气过程2021年7-9月江西省10站以上区域性暴雨日数共2d,分别为7月1日和19日,较历史同期(3.8d)偏少。7月1日受高空低槽影响,赣北有15个国家站出现暴雨,其中景德镇市以及婺源等5个县出大暴雨,以三清山167.9 mm为最大,其间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7月19日受低涡南侧切变线影响,赣北出现大到暴雨。  相似文献   

16.
取T 213模式的格点预报资料,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制作北海地区夏季的日最高气温预报方程,试报2003年6~7月合浦站逐日最高气温24h预报,效果不错,其对高温天气的预报准确率达50%,月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17.
今年5—7月,我站在省级经验完全预报(Epp)结果的基础上,根据本地预报经验,从历史小天气图、指标站及本站地面资料中选取一些有天气学意义的经验因子,建立县站补充订正预报方程。使动力—天气一统计结合;上下结合;人、机结合,扬长避短,制作局地经验完全预报,  相似文献   

18.
佘少明 《气象学报》1965,37(4):531-532
8,9月份,牡丹江经常出现雾,通常在早晨4,5时形成,直到8,9时,甚至上午11时左右才消散。根据1958—1962年8,9月份资料统计的结果,在305天中,由于烟或雾造成能见度等于和小于4公里的日数有104天,占总日数的34.1%。在这种天气中属于晴天雾的有70天,在104天中占67.4%。 本文提出的牡丹江雾生成的预报方法,主要是根据本站03时以前的天气实况,预报04—11时雾的生成,使用的资料是1958—1962年8—9月牡丹江站的观测资料。 本文规定晴天的标准为本站23时至次日01时的“中低云量和”的累积量小于6。  相似文献   

19.
刘则银  韩长春  沈铸 《气象》1984,10(1):9-9
1983年5月20日到8月10日,我们共接收北京气象中心播发的物理量预告图325张。通过对这些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应用,感到它们对县站短期大—暴雨等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我们对16张物理量预告图进行了统计分析,从预报时效上看,36小时预告图的时效以24—36小时为宜;48小时预告图以36—48小时为宜。从预报效果来看,700毫巴36小时T-Td图;700毫巴36、48小时和850毫巴36小时水汽通量图;700、850毫巴全风速图;700毫巴36小时θ_(se)图以及700毫巴36、48小时垂直速度等9张图,在降水预报中效果较好。当然,对于某一个天气系统,只用1—2张图是很难报出来的。尤其对强降水天气过程,更应全面分析水汽输送、层结稳定度、垂直速度以及高低空急流的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20.
在区局业务处的直接领导下,我地区1987年11月至1988年1月,进行了“冬季预报业务改革试验”(以下称冬试)。现就“冬试”全过程作简单介绍。 一、可行性分析 1、冬季,影响玉林地区的天气系统比较简单,天气亦单一,各县天气同步概率高。我们统计了玉林站与北流(最近点)、平南(最远点)、贵县(特殊点)三站天气,(晴、雨)同步概率(1971至1980年资料),平均同步概率达96.2%,其中玉林站与北流站天气同步概率高达98.1%;与贵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