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蒋向明 《探矿工程》2009,(Z1):207-212
在阳泉矿区寿阳区超深水位岩溶区,奥灰岩界面埋深在400~600m,岩溶水位埋深440~500m。采用遥感、地震、钻探抽水试验等综合勘查方法,基本查明了岩溶含水层段的空间分布特征及补迳排条件。特别是针对峰峰组的角砾状泥灰岩容易坍塌、掉块、缩径等特性,进行地层的稳定性研究和泥浆新工艺研究,利用地层特性和以往施工资料进行"事故多发段"的地层地质预报,结合利用岩屑准确鉴定奥灰岩的方法,大大减少了钻探过程出现的各种事故,在缺水地区找到了丰富优质的岩溶地下水,拟建了超深水位岩溶水源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邢台地区岩溶水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兵兵  郎子龙  杨晓红 《地下水》2010,32(4):101-102
从邢台市岩溶区现有资料出发,分析了邢台市岩溶水的赋存环境及岩溶水的补、径、排特征。通过历年岩溶区地下水埋深观测情况,从年内变化及时空分布两个方面分析了邢台地区岩溶区水位动态变化特征。综合考虑分析了影响岩溶水埋深持续增大的原因,为有效保护市区岩溶水资源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西南岩溶地区岩溶水系统分类、特征及勘查评价要点   总被引:25,自引:16,他引:9  
王宇 《中国岩溶》2002,21(2):114-119
根据岩溶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特征的差异,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将岩溶水系统分为三级,对各级系统进行了分类。第一级为岩溶水系统, 第二级分为浅循环和深循环岩溶水系统,第三级分别进一步分为裸露型、裸露— 覆盖型、裸露— 埋藏型及层控型和断裂带型五类基本的岩溶水系统;论述了各类型的水文地质特征,提出了各类型的地下水勘查评价要点。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15,(5)
地下水地源热泵工程是抽取地下水,以地下水为换热介质,提取能量之后全部回灌于含水层中。因此地下水地源热泵是改变地下水局部水位高程,整体上不影响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覆盖型岩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较差,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过程,可能加强诱发岩溶塌陷的因素,发生岩溶塌陷。在地下水地源热泵的建设和运行中,控制水位降深、尽量避免水位波动和瞬间水位变化过大等措施,达到预防岩溶塌陷的目的。而岩溶塌陷预防措施的研究给覆盖型岩溶区地下水地源热泵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德国岩溶水勘查技术与开发利用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德国南部岩溶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概况、水文地质特征,引入了德国水文地质学家关于岩溶水文地质垂向分带的概念模型,着重评述了多电极地电探测、地面穿透雷达、地面核磁共振三种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并对德国岩溶水开发方式及保护措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介绍了德国民众对地下水、矿泉水的认识,最后进行了德国岩溶水勘查技术与国内现状的对比评价,明确了我们应当学习和引进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6.
王宇  李丽辉 《云南地质》2005,24(3):264-274
本文介绍德国南部岩溶区的自然地理地质概况、水文地质特征,引入关于岩溶水文地质垂向分带的概念模型。着重评述多电极地电探测、地面穿透雷达、地面核磁共振三种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对德国岩溶水开发方式及保护措施进行具体分析,介绍了德国民众对地下水、矿泉水的认识。最后,将德国岩溶水勘查技术与国内现状对比评价,明确应当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贵州西部茅口组古岩溶带供水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萍 《中国岩溶》2015,34(4):382-386
贵州西部地表沟谷切割强烈使得浅部地下水系统中地下水赋存和富集条件较差、含水层中地下水层多处于疏干状态。西部饮水问题亟待解决。贵州二叠系茅口组古岩溶发育,具有良好的溶蚀空间,有利于地下水的赋存,在地质构造和地形条件的控制下,与上覆隔水性能良好的岩层组合,形成深埋藏于地下的、水量丰富的地下水系统,为深埋藏条件下的地下水赋存和运移提供良好空间条件。文章以勘探试验资料为依据,通过资料的综合分析,对贵州省西部玄武岩及硅质岩覆盖区二叠系茅口组古岩溶带的发育及含水性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茅口组顶部古岩溶普遍发育,空间形态以溶蚀裂隙为主;沿断裂带为茅口组岩溶发育最为集中、地下水最为富集且渗透性能最好的地带;峨眉山玄武岩与茅口组古岩溶带组合构成了封闭良好的"埋藏型"的蓄水构造,成为解决该区饮水安全的重要找水目标。   相似文献   

8.
地面岩溶塌陷的高分辨地震勘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面岩溶塌陷是地质灾害主要灾种,由于其突发性,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威胁。浅层高分辨地震技术可以查明形成塌陷的基岩地质条件,特别是横波反射法可以查明覆盖层中地下水作用形成的潜蚀带或土洞等覆盖层地质条件。勘查洞穴是岩溶塌陷地震勘查方法面临的特殊问题,为了解土洞、溶洞形成的地震反射信号特征,专门进行二维固体超声波模型试验。唐山市岩溶塌陷勘查实例表明,高分辨地震技术可探明基岩埋深、断层、破碎带及覆盖层潜蚀扰动区,为防冶工程设计提供地质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9.
大同煤田东北区寒武-奥陶系岩溶水以承压状态赋存于煤层底板之下,是当地重要供水水源,为确保煤田安全开采同时保护地下水资源,需对大同煤田东北区岩溶水系统特征进行分析。文章利用钻探、测井手段及水化学、水位监测数据、矿井开采资料及实地调查对研究区内岩溶水系统特征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寒武-奥陶系岩溶顶板标高变化特征与煤向斜发育特征一致,岩溶含水层厚度发育极不均匀;研究区大部分地区为弱径流区,水化学类型以HCO3·Cl-Na型为主;地下水水源补给为西部上覆含水层越流补给和东部露头区入渗补给;研究区水位逐年下降,且呈逐年增大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区内人工排泄点增多、人工抽采量大导致;研究区岩溶水峰值水位滞后雨季一到两个月。依据本结论对研究区煤田安全开采及岩溶水合理取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济南市岩溶水中铅的分布特征及污染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泉城"济南是一个富含岩溶地下水的城市,泉水甘甜。近年来,城市化发展带来环境污染。为查明重金属在岩溶地下水的分布特征,选取代表性元素Pb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区的164个岩溶地下水样品进行了Pb含量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岩溶地下水中Pb元素含量不仅在空间上分布有规律,同时也跟工业废水和废渣排放、水位埋深及其它元素和离子之间有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污染来源,为研究区域岩溶水环境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洪磊  李伟  吴宏涛 《地下水》2010,32(6):121-124
在太行山脉南段的深山区,受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水位埋深大,地下水汇水面积较小等因素的限制,地下水勘查工作难度很大,成井率较低。该地区的村民多数仍饮用的是极不卫生的窖水,不但水质无法保证,更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磁县南峧村成功实施一眼井深450m、出水量为14 m3/h的示范孔基础上,初步总结了复杂地区构造裂隙水勘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瞬变电磁技术在邢台矿区防探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台矿区属典型的华北岩溶型石炭一二叠系煤田,下组煤普遍受巨厚奥陶系灰岩强岩溶含水层的威胁。根据目前物探方法的特点,决定使用方向性好,对水敏感的瞬变电磁技术探测该矿区水患。针对井下巷道工作条件复杂.干扰因素多的特点,选用两个不同的工作频率25Hz、6.25Hz进行测量。并以显德汪矿1612工作面风巷瞬变电磁侧向探测为例,圈定出其低阻异常区。  相似文献   

13.
胡政  陈再谦 《中国岩溶》2018,37(2):245-253
以贵阳市地铁2号线三桥站主体结构基坑抗浮为研究对象,根据长观孔3~5年地下水位与降雨量关系对地下水位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定量计算抗浮水位的取值方法:抗浮水位值包括三个部分,勘察期间场区地下水最高水位(Hkmax)、可能的意外补给造成该层地下水位的上升值(ΔH0)及该层地下水相对勘察时的最大变幅值(ΔHe);长观孔地下水位呈雨季升高、枯季下降的变化规律,最高水位出现在6、7月份;通过对4、5、6月份的降雨量与观测孔水位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地下水位变化量与月降雨量变化量的线性变化关系;结合历史降雨量推测场区地下水位的最大升幅为2.26 m,进而计算场区的抗浮水位为1 128.46 m。   相似文献   

14.
为开辟区域供水新途径,经过对沿黄地区供水勘察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临黄靠渠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好。从黄河侧渗补给稳化的角度分析,具备了形成中小型供水水源地的条件,技术可行、经济便利,能够满足该区村镇生活及工矿企业用水需求,是缓解该区供水危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黑河流域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我国干旱内陆区的黑河流域,其地表水与地下水在不同的地貌单元发生着大数量的、有规律的、重复的转化过程,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早在20世纪80年代,甘肃省地矿局等单位率先开展了有关黑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过程研究的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取得了丰富的勘查研究成果,促进了这一地区有限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勘查研究理论的丰富和环境同位素技术的广泛应用,黑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及其循环转化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相继完成并发表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和学术价值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提高了干旱区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但仍存在着水资源转化关系和转化规律还缺乏流域系统研究、中下游盆地深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尚不能确定等方面的不足,不利于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用水矛盾。  相似文献   

16.
张龙江  朱维斌  陶然  朱伟 《地下水》2006,28(5):44-46
本文通过对濉河符离集段地表水与傍河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进行同步观测,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濉河符离集段地表水与傍河浅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表水与地下水水位高度相关,傍河地下水水位与离河距离、河水水位关系表达式为:z=-5.9254-0.0003x 1.2110y,地表水与地下水水质的Cl-离子、NH3-N相关性良好.可见濉河地表水污染对傍河浅层地下水污染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潮白河冲洪积扇中上游地区作为北京市最主要地表水和地下水供给区,在城市供水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由于多年连续超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1999-2013年地下水位下降最大达45 m;应急水源地地区地下水硬度年均上升2.6%,密云十里堡地区地下水硬度和硝酸盐氮超标。通过分析潮白河冲洪积扇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地下水位变化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认为:超量开采导致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是引起该区域地下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控制地下水超量开采和地表水污染,并利用南水北调的水进京之机回灌和停采以涵养地下水,是恢复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8.
王伟 《贵州地质》2012,29(2):104-107
正确划分地下水含水岩组和地下水类型,对较为准确的计算地下水资源量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目前实际工作中,地下水含水岩组和地下水类型的划分存在一定误区,导致地下水资源量计算成果较为粗放,以至于还可能给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带来障碍。笔者认为,间互状不纯碳酸盐岩类归属于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较恰当,其所含地下水类型归属于基岩裂隙水更合适。在计算间互状不纯碳酸盐岩类地下水资源量时,宜扣除泥岩、粉砂岩和页岩的分布面积。  相似文献   

19.
尹政  赵艳娜  杨丽萍 《地下水》2010,32(6):58-60
依据近年来从事项目所收集的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甘肃省62个城市规划了66处城市供水应急水源地。其中:地下水水源地51处,占规划应急水源地的77.27%;地表水水源地15处,占规划应急水源地的22.73%;同时指出应进一步开展城市供水应急水源地勘查工作,评价应急开采量或可供水量,提高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家岭矿区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弱富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家岭煤矿在12km长的平硐开拓过程中揭露整个奥陶系灰岩,但出水量及出水点均不如震旦系花岗岩及寒武系灰岩多,与华北地区的普遍情况相反。同时,区内的水文地质补勘资料也显示其q=0.000 4~0.031L/(m.s),表明了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的富水性弱,分析原因为:①区域内补给源变弱,矿区不在强径流带上,边界多为隔水边界,地下水系统处于半封闭状态;②构造及地形造成水易流失而不易被保留;③奥灰岩溶隙发育形态及岩性组合减缓阻碍地下水径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