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月3日中午,太阳暖暖地照着大地。在汝阳县柏树乡华沟村,周会娃正在忙碌地晾晒红薯粉条。"我今年磨了8000斤红薯,趁天好赶快下好粉条,春节前能卖个好价钱……"说起现在的好日子,周会娃打开了话匣子,"我家去年种西瓜、种红薯、养牛,加上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全家的收入能有十四五万。"周会娃今年51岁,华沟村四组村民,家里有7口人。2015年春,48岁  相似文献   

2.
<正>"赵书记,你快想想办法吧!俺家栽的红薯苗又死了一大片,这都栽了好几次了,咋弄啊!你再不管,可是要绝收了。"5月22日上午,贫困户周会娃上气不接下气,一路跑到村部,向汝阳县自然资源局驻华沟村第一书记赵莉强求救。"放心吧,我已向局领导汇报。我们正想办法解决,绝不会让你们的庄稼绝  相似文献   

3.
正一场春雨过后,位于豫西山区的河南省汝阳县王坪乡椒沟村,空气格外清新。一大早,西沟村民组村民宋喜卫正和妻子忙着采摘自家地里的羊肚菌,他从2014年开始探索羊肚菌种植方法,到现在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期间走了不少弯路,今年终于获得了丰收。与宋喜卫一样,种植羊肚菌同样获得丰收的,还有该村的12户村民。而他们的成功,也吸引了附近的村民,也让他们看到了发展羊肚菌种植实现脱贫致富的路子。  相似文献   

4.
在汝阳县刘店乡刘店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土地协管员。他相貌平平,却满身透出干练和正气,说话声音不大,每说出一句话却显得那么有板有眼、有理有节。担任土地协管员六年来,他怀着对工作无比热爱、执著和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不徇私情,不谋私利,秉公办事,先后化解各类土地纠纷和矛盾120余起,变年上访量达20余起的“乱”村为年上访量为零的“治”村,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的社会和谐,受到上级领导和村民的肯定,被群众称为“山村土地守护神”。他,就是汝阳县刘店乡刘店村土地协管员曹保山。  相似文献   

5.
汝阳县小店镇赵村的赵老汉今年67岁,腰板硬朗,精神矍铄。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已从以前村里的“穷老头”变成了今日的“小康户”,见到笔者时他笑得合不拢嘴:“我是托了土地整理项目的福才过上好日子的。”2004年10月,赵老汉承包了小店镇赵村土地整理项目区内的8亩土地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昔日的旧瓦房变成了今日的两层小洋楼,还买了自已梦想已久的老年摩托车。说起来,他满脸的笑容:“以前我家只有二亩地,大部分都是坡地,每年收获后,‘人吃一点,猪拱一点’,剩不下多少,自从承包了项目区的8亩地后,秋能种小麦,夏能种烟叶和西瓜,村支…  相似文献   

6.
<正>日前,在汝阳县扶贫攻坚推进大会上,汝阳县国土资源局作为县直单位中唯一的扶贫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做了典型发言。该局精准帮扶,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得到县委、县政府和帮扶村群众的充分肯定。2016年底,经第三方评估机构精确评估,该局30名党员干部帮扶的响地村43个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26日,汝阳县被授予“中国恐龙之乡”。为保护地质遗迹,进一步扩大汝阳恐龙独特的自然资源及知名度,今年伊始,汝阳县委、县政府再次决定自筹资金1500万元筹建“中国汝阳恐龙遗址馆”,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8.
正"大家把箱子都码齐了,绳子扎紧,确保路上安全。"4月20日,在民权县程庄镇焦堂村景旭粉条加工厂,曹景旭正忙着指挥工人把包装好的粉条装车。曹景旭是焦堂村景旭粉条加工厂的负责人,提起近段时间的粉条销售情况,他满脸带笑、心情大好,"近一个多月,光通过扶贫平台和微信订单,就卖出去两万来斤。这不刚刚又装了满满两货卡,咱虞城的客商一会儿都拉走,这可多亏了俺村的何书记。"曹景旭口中的何书记,就是民权县自然资源局驻焦堂村的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9.
<正>2月5日下午,新县陈店乡山背村贫困户张保元来到村部,高兴地对我说:"范书记,您是俺家大恩人。去年俺家搞种植、养殖纯收入近20万元,要不是您在中间搭桥铺路,我家怎么能从往日的贫困户到如今的致富户?"张保元是我帮扶的贫困户。他今年34岁,爱人32岁,两个孩子都在上小学。说起致贫的原因,他总是羞于启齿。后来,在与其邻居聊天时,我才得知其中的缘故。两年前,他因家  相似文献   

10.
正"得颖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也会尽我们所能来帮助她。"7月16日上午,汝阳县国土资源局职工代表李朋可等一行来到汝阳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将他们自行组织的爱心捐款6000元,送到了身患恶性肿瘤的11岁女孩裴得颖的父亲手中。据了解,今年11岁的裴得颖是汝阳县靳村乡椿树村人,目前患恶性肿瘤在汝阳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治疗。家里原本有两个姐姐也都在她还未懂事时就因和她患同样的病离开人世,妈妈因患乳腺癌一直住院,现在瘦得皮包骨头。两个病人由裴得颖的爸爸一个人照顾。身心的疲惫和心灵的煎熬对裴父来说不算什么,连续给孩子们治病欠下的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国土资源厅扶贫工作总体安排,为切实改善后头沟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变村民精神面貌,为早日整体脱贫创造条件,省国土资源厅多方筹措资金4.5万元,为后头沟村购置了垃圾清运车1辆、塑料垃圾桶20个,聘用环卫工人1名,并为其购置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11月17日,李志勇副厅长带领厅勘查储量处、执法监察总队、厅信息中心负责人参加后头沟村环境卫生整  相似文献   

12.
<正>"得颖一定会好起来的,我们也会尽我们所能来帮助她。"7月16日上午,汝阳县国土资源局职工代表李朋可等一行来到汝阳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将他们自行组织的爱心捐款6000元,送到了身患恶性肿瘤的11岁女孩裴得颖的父亲手中。据了解,今年11岁的裴得颖是汝阳县靳村乡椿树村人,目前患恶性肿瘤在汝阳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治疗。家里原本有两个姐姐也都在她还未懂事时就因和她患同样的病离开人世,妈妈因患乳腺癌一直住院,现在瘦得皮包骨头。两个病人由裴得颖的爸爸一个人照顾。身心的疲惫和心灵的煎熬对裴父来说不算什么,连续给孩子们治病欠下的  相似文献   

13.
正6月2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脱贫攻坚经验交流会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上滩村召开。会议旨在通过面对面交流、取长补短,总结推广扶贫村在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抓好扶贫产业、群众增收,形成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小川出席会议并讲话,厅二级巡视员祁颢云、向化藏族乡党委书记刚占保、5名驻村第一书记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祁颢云主持会议。会上,上滩村、将军沟村、三角城村、青山村、沙岱村驻村第一书记从驻村基本情况、"两不愁三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为俺跑了恁多回,知道都是为俺好,现在同意调解意见,我们不再上访告状了.这两件啤酒是俺的心意……”  这是汝阳县刘店乡洪岭村第八组村民杨某、郝某某两家因宅基地纠纷上访告状8年后,对汝阳县国土资源局领导及执法人员说出的发自肺腑的一段话,也从此使杨、郝两家长达8年之久的宅基地纠纷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向农村牧区选派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安排部署,省国土资源厅刘建新同志作为第一批选派干部来到大通县向化藏族乡将军沟村任第一书记。自2015年10月到村开展工作以来,他牢牢把握精准扶贫、整村脱贫这条主线,按照"摸实情、定规划、理路子、强班子、办实事"的工作思路,用恒心、决心、热心和耐心为将军沟村的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和村级全面进步等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成绩。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将军沟村实现了整村脱  相似文献   

16.
“贾书记不作假,干实事,扶真贫!”提起驻村第一书记贾孝印,商丘市宁陵县孔集乡刘堌堆村的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今年40岁的贾孝印是宁陵县自然资源局宣教股长。2017年5月8日,他被县委组织部派往刘堌堆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后,他精准发力,真抓实干,带领村民共同奔小康。  相似文献   

17.
走进登封市徐庄镇屈沟村,曾经因采矿遗留下的满目疮痍的矿山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漫山遍野的梨、桃、樱桃等果树,昔日的废弃矿山重现生机. "我们成立了五旗山种植专业合作社,复耕废弃矿山8600亩,种植翡翠梨、大樱桃、油桃等果树60万株,实现销售额300余万元,社员人均增收8000余元."屈沟村相关负责人介绍.  相似文献   

18.
汝阳县小店镇赵村的赵老汉今年67岁,腰板硬朗,精神矍铄.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已从以前村里的"穷老头"变成了今日的"小康户",见到笔者时他笑得合不拢嘴:"我是托了土地整理项目的福才过上好日子的."  相似文献   

19.
巍巍桐柏山深处,天目山脚下,有位黝黑的中年汉子,他总是精神抖擞,面带微笑,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老李”。20年来,人们经常看到他在任店镇的沟沟村村、山山岭岭间穿梭,守护着全镇的土地,看管着山里的资源。当地有人间他:“老李,我们在这儿住了一辈子,很多山都没上过,你咋就跑了个遍?”老李嘿嘿一笑:“脚比山高。只要能看好咱脚下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哪也能走到。”他就是确山县任店国土资源所所长李海银。  相似文献   

20.
正汝阳县国土资源局不断创新帮扶方式,把分包的该县王坪乡响地村43户贫困户全部分解到责任人,着眼扶谁、谁来扶、怎样扶三个环节,准确把脉,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家庭条件,采取产业扶贫、技术扶贫、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帮扶等方式,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力争一年内4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每户人均年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精准帮扶强调的是"精准"二字,对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