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对滇西宾川地区一年选址定点观测中的两个主要观测项目——天文可用时间及星迹拖影——作了分析讨论。本文认为:宾川3002米山峰及2645米山峰的宁静度质量相对较好,它们的星像抖动方差平均值σ都小于0.5角秒;可观测夜接近200天,但年分布不均匀;大气透明度及天空背景亮度质量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2.
人们所见天空中的星星几乎全部是恒星,而且许多是与太阳类似的恒星,它们的核心正熊熊燃烧着氢。通过多种天文观测手段(例如光谱学),人们可得到恒星的大气成分、光度、表面温度、质量、半径、磁场强度、自转情况等资料,然后运用物理规律和数学方法可以推算出恒星内部各种物理参量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小时候,我暑假常去乡下,那里空气清新,没有灯光干扰,一到夜里就繁星满天,引起我对天空的幻想。从此,我便对天文感兴趣了。 上小学时,我经常晚上出来看星星。那时,我没有星图,更不知天上星星叫什么名字,但我常描星,一天天观测,我发现星星东升西落,每天都提前一点升起。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在邦贝中星仪上进行。光电测微器由原接触测微器、光电检测器和伺服跟踪机构组成,能自动对准和跟踪星像。由穿孔纸带指令操纵机械传动装置执行:转置水平轴、安放望远镜天顶距和确定伺服电机跟踪每颗星的速度、操纵望远镜扫描来实现光电寻星和导星。用光电测微器记录星过时刻和实现观测自动化后,能从天文观测结果中消除人差和光电装置的迟滞差;减小大气抖动、天空背景和光电装置的噪音、导星和操作仪器引起的误差,提高测时的准确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5.
“我摸到了天上的星星!”三月,雁北大同市城区十三小学的同学围着南丹陨石欢快地叫着。在操场上,全校六个年级约1200多学生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太阳黑子,使同学们对熟悉的太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四十块天文知识展板上,系统地介绍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及河外星系的天文学基础知识,每个同学都拿着笔记本,认真地记着;七架中国天文古观测仪器的模型和南丹铁陨石标本的展示,使师生们了解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天空的认识与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恒星天文台址两项主要指标(可供天文观测时间及星像抖动的大小)在观测过程中,各国所采用之不同定义、观测和归算方法以及其间的可对比性问题进行了简要论讨。最后将3002米山峰、2645米山峰所得到的各项观测结果与世界优良及潜在台址进行了比对。我们认为滇西宾川的两个潜在台址大气宁静度较好,星像抖动方差平均值~0″.4,接近在智利的两个优秀天文台,处于世界上等水平;可供天文观测的时间优于加拿大的Kobau山,次于美国的Kitt Peak和西德——西班牙的Calar——Alto山天文台,属中等偏下水平。总的看来,此二潜在台址在世界优良台址中处于中等水平,而对于我国南方或北半球30°N以南地区而言,可能是较好的站址之一。  相似文献   

7.
星空无尽,奥妙无穷。人们好奇于自己的生命和周围的世界。天文学家更是如此,他们挖空心思,用尽聪明,想搞清楚那一闪一闪的星星到底是什么,那些星星的旁边也有类似我们地球上的生命吗?他们用各种手段,不辞繁琐,探究着远方的星星世界,向我们展示着星星的生命历程。超新星、中子星、黑洞、引力波等名词和概念近来常被人们提及。这些极端天体现象大都与X射线有关。X射线天文是20世纪中期伴随着火箭和卫星的发展开始的。尽管人们不能直接通过自己的眼睛观测和体验X射线波段的天空,人们可以通过X射线探测器一窥其貌。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天文大气折射和电磁波中性大气折射延迟的成因,以及不同观测站、不同方位的折射值存在差异的事实;根据测定瞬时天文大气折射、建立本地实测模型的观测原理和要求,分析了长期以来不能直接测定天文大气折射的几个主要障碍,介绍了现已具备的排除这些障碍的必要条件,为建立天文大气折射实测模型,和随观测站、随方位而异的电磁波折射延迟改正模型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始于大约30年前。湍流理论的发展使得天文学家对大气湍流对天文观测的影响有了很好的认识,尤其是它为天文台选址和天文高分辨率技术提供了基础。近年来新的天文观测对已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可能给地面天文观测带来一场革命。在回顾了大气湍流理论的发展历史后对传统大气湍流理论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作了系统的综述,并介绍了新的天文观测事实以及为此而提出的新的大气湍流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天文观测站夜天空星像星等信息和天区分布信息可用于指导多设备巡天观测.建立全天相机监测系统(Monitoring all-sky system)对本地天区夜天空实时监测,获取的监测图像需要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以提取全天图像星像信息.由于全天图像视场大和高阶扭曲的影响,采用天顶等距投影与多项式函数组合的方法计算图像的底片常数.天文定位的均方根残差约为0.15个像素.通过对图像中亮星部分测光得到的星等差,改正大气消光误差.最后使用HEALPix (Hierarchical Equal Area isoLatitude Pixelation)方法实现天区划分和每个天区可观测极限星等值的存储.  相似文献   

11.
《天文爱好者》2011,(5):67-67
世界上最好的地面和空间望远镜经过数十年的观测已经为我们搭建起璀璨浩渺的数字天空。这些珍贵的科学数据,一方面是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它还是教育工作者用来开展天文教学的巨大财富。如何利用这些数字化的资源进行天文教学是摆在广大天文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共同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最好的地面和空间望远镜经过数十年的观测已经为我们搭建起璀璨浩渺的数字天空。这些珍贵的科学数据,一方面是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宝贵资源;另一方面,它还是教育工作者用来开展天文教学的巨大财富。如何利用这些数字化的资源进行天文教学是摆在广大天文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共同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大气湍流理论的进展及其天文学意义(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始于大约30年前.湍流理论的发展使得天文学家对大气湍流对天文观测的影响有了很好的认识,尤其是它为天文台选址和天文高分辨率技术提供了基础.近年来新的天文观测已对传统的大气湍流理论提出了挑战,并可能给地面天文观测带来一场革命.在回顾了大气湍流理论的发展历史后对传统大气湍流理论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作了系统的综述,并介绍了新的天文观测事实以及为此而提出的新的大气湍流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4.
星座歌     
天上繁星,或明或暗,恒河沙数,要认识它们,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古代的人们为了方便认星,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办法,那就是把天上的星星分成许多群落,把天空分成许多区域,这些星星的区域或群落就好像地上的各个不同的”国度”.记住了这些“国度”的名称,就容易分辨和记忆各个”国度”中的成员星了。因此,喜欢天文,首先要喜欢星空:而喜欢星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引入等效指数大气的概念以得到定量表征大气光学状态的参量——大气指数I,从而算出天文折射关于大气指数I的改正系数,并指出获得大气指数I值的方法。本文还导出包括大气指数I改正系数在内的全面的天文折射改正公式以及普遍适用于任何标准状态的五个改正系数公式,给出了各因素对天文折射的影响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考虑望远镜存在跟踪随机抖动及大气湍流引起的光斑抖动等因素,推导出新的激光测距方程。采用数值模拟的计算方法,研究分析激光发散角、望远镜跟踪随机抖动和大气湍流引起的光斑抖动对回波强度的影响,得出望远镜跟踪抖动及激光发散角是影响测距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宇宙信息     
《天文爱好者》2009,(1):18-21
紫金山天文台在空间高能电子观测领域获重大突破;中法“起源”天文联合实验室成立;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喜迎50华诞;天空闪烁“黄润乾”星;发现存在地外生命的新证据等。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作为实用天文学和大地测量学中基本研究课题之一的大气折射映射函数研究的进展。介绍了近几年上海天文台发展的大气折射母函数方法 ,以及由此导出的大气折射解析解。对如今广泛地应用在空间测量技术中的几种映射函数做出评述 ;分析了NMF模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介绍了由大气折射母函数方法引出的大气延迟新连分式映射函数和天文大气折射的映射函数方法。利用VLBI实验中高度截止角与基线长度重复率的关系、探空气球 (radiosonde)观测资料、PRARE资料比较了各种映射函数的结果。特别指出了映射函数方法对天文大气折射和光学波段测距精度的改进。讨论了大气折射计算中的主要误差源。  相似文献   

19.
《天文爱好者》2008,(1):70-70
第62届联合国会员大会回顾了在2006年12月20日确定的61/185号有关国际年的决议,意识到天文学是最古老的基础科学之一。天文学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成长,并不断影响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它能够推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并应用到广泛的领域中,认识到天文观测对自然科学、哲学、文化及对宇宙的基本认识等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注意到虽然公众对天文学有一定的兴趣,但是公众在获取该学科的信息和知识的途径上,总是有一定的困难,意识到每个社会的文化遗产中都有关于天空、行星、星星等的神话传说及相关的传统,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测定天文大气折射的原理,叙述了利用相应的观测值获得瞬时大气折射测定值和建立大气折射实测模型的途径,并从各种测定值与最后结果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这里对数据处理的要求;文章介绍了对测定值进行波长改正和建立折射延迟实测模型的处理方法,分析了改正模型对天文大气折射测定值的分布要求,给出了观测数据随天顶距的增大而加密的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