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7,42(2):318-318
为庆贺中国石油大学教授、著名沉积学家和古地理学家冯增昭先生80华诞而编辑的《冯增昭文集》,2006年9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收入本文集的文章均由冯增昭先生自己选择,藉此“敬献领导、敬赠友朋、敬谢弟子、敬飨知音”。全书共4部分,934千字,572页。第一部分是岩相古地理学方面的文章,共20篇,分4组:一是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学文章(10篇),二是三叠纪、二叠纪和石炭纪岩相古地理学文章(4篇),三是论述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的文章(2篇),四是从岩相古地理学谈油气勘探的文章(4篇)。冯增昭先生倾注主要的精力于岩相古地理学的研究,编著…  相似文献   

2.
陈戴生 《铀矿地质》1996,12(2):71-74
本综述了当前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包括层序地层学,定量岩相古地理沉,沉积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与资源预测,研究方法及测试手段,现代沉积考察及当代沉积学前沿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当前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的新动向、新进展。包括层序地层学、定量岩相古地理学、沉积岩石学、岩相古地理学与资源预测、研究方法及测试手段、现代沉积考察及当代沉积学前沿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痕迹相模式及其应用评价(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痕迹相既是岩相古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痕迹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通过研究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的形成机制、保存条件和方式以及时、空分布规律来探讨和分析古代沉积环境的,具有方法简单、可靠程度和精度都比较高的优点,因而在煤田和油、气田的地质勘探工作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痕迹相的概念痕迹相(又称遗迹相)是德国著名地质学家赛拉赫A教授在研究了西欧一带由复  相似文献   

5.
郑秀娟 《地质科学》2006,41(4):563-563,611
在中国石油大学资深教授、第四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奖者、著名沉积学家及古地理学家冯增昭先生执教55年暨80华诞之际,来自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大学、长江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油气、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150余人,参加了为庆贺此事而举行的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6.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7,31(4):406-406
<李星学文集>于2007年6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文集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古植物学与孢粉学研究室<李星学文集>编辑组编辑,较全面地反映了李星学院士的学术成就与治学风格,选录了李星学院士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论著59篇,涵盖了古植物学、生物地层学和古人类学.  相似文献   

7.
地质出版社于2010年2月出版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为庆祝翟裕生院士80华诞,而编辑的<翟裕生文集>.翟裕生先生是著名的地质学家、矿床学家、地质学史专家、地质教育家.1930年生于河北成安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以后,一直在北京地质学院及相继的武汉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作,曾任副系主任、系主任、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顾问,中国地质学会名誉理事兼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地学前缘>主编等.  相似文献   

8.
《古地理学报》2006,8(4):486-486
在中国石油大学资深教授、第四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奖者、著名沉积学家及古地理学家冯增昭先生执教55年暨80华诞之际,来自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大学、长江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洋油气、中国  相似文献   

9.
<正>为庆贺顾知微院士九十二周年寿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有关人员特地编辑、出版了《顾知微文集》。《顾知微文集》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第二本院士文集,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在合肥出版,全书近九十万字,并有十四页彩色图片。《顾知微文集》选编了顾知微院士自己审定的代表性论著45篇,分为5个专题,反映他在不同时  相似文献   

10.
《古地理学报》2004,6(4):418-418
著名古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95岁高龄的崔克信先生等的专著《中国西南区域古地理及其演化图集》,已于2004年5月由地震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我们是《古地理学报》中文版及英文版编辑委员会及编辑部的工作人员和地球科学学院的教师, 近四、五年来, 在完成两个期刊的编辑与出版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同时, 利用业余时间, 参与并完成了《中国沉积学》第二版的筹划、组织、编写、评审、编辑和修正工作, 对这一反映和代表中国当今沉积学各个研究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和特色的巨著, 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我们特意使此书在我校60华诞前夕出版。
下面是本书主编冯增昭教授为本书写的序。借此, 可了解本书的内容和特点, 以及本书的筹划、编写、审校、修正等出版前的全过程。
今特以此书向我校60华诞献礼和祝贺。  相似文献   

12.
《地层学杂志》2007,31(4):I0006-I0006
《生物进化》杂志创刊于2007年3月,是一本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关于自然和生命的科普刊物。本杂志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编辑部设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内。  相似文献   

13.
14.
郑秀娟 《地质科学》2007,42(3):621-622
《冯增昭文集》是庆祝冯增昭教授80华诞暨从事地质教育工作55年而出版的综合性地学类著作。全书包括4个部分:第一部分为20篇岩相古地理学文章,第二部分为13篇沉积学文章及其他文章,第三部分为17部沉积学及岩相古地理学专著的序,第四部分为6部沉积学翻译著作的序及两篇译文。她是冯增昭教授近50年来已刊和未刊著作的代表和精炼,是一部地学鸿篇,有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古地理学报》2013,15(4):0-0
著名沉积地质学家、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学科奠基人之一、沉积地质学教育家、四川省首批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原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所所长、《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荣誉委员曾允孚教授,因病于2013年5月26日在成都逝世,享年87岁。
曾允孚教授1927年1月27日出生于重庆铜梁县,1939年9月至1942年9月,在铜梁县立中学学习,1942年9月至1945年7月,在重庆北碚兼善中学高中部学习,1946年9月至1950年7月,在重庆大学地质系学习。1950年8月至1956年7月,在重庆大学地质系任教。1956年成立成都地质学院时,从重庆大学调到成都地质学院工作。1956年8月至1984年12月,在成都地质学院岩石教研室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并历任岩石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5年1月,学校成立沉积地质矿产研究所,担任首任所长。1952年2月加入九三学社,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1月晋升为副教授,1981年5月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曾任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沉积地质学家协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地矿部岩相古地理协作组副组长。  相似文献   

16.
正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历程,为我国地质事业和地质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六十年之际,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主持编辑出版了《地质实验工作60周年文集》。该文集由吴淑琪、周金生、罗代洪主编,2013年11月地质出版社出版发行。五十周年时,由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分会与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于2003年主持编辑  相似文献   

17.
落石堆积的结构特征与斜坡破坏型式之转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基岩山区和丘陵区,落石堆积的分布非常广泛、并可经长期积累而形成巨大规模。然而,因缺乏研究,它们(尤其是规模较大者)经常被误定成滑坡或崩塌堆积。为此,作者结合长江三峡工程和西部大开发的需要,采用天然模型勘测和岩相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其进行了长期研究。结果认为:1.落石堆积(累积体)通常是在扩离-落石发育而崩塌、滑坡不发育的陡崖(坡)下形成,同时还需有较平坡面,便于落石停积而不易被重力和流水搬走的堆积场所;2.落石堆积的结构特征为:(1)前缘土体较密实且粒(块)径较小,后缘多大块石并常具架空结构;(2)不等粒系数普遍较大;(3)常有淤泥质和砂、卵石夹层或透镜体;(4)前缘可具向外陡倾的加积层理。基于此,水的潜蚀作用和地表水对前缘的集中冲刷常成为落石堆积变形破坏的主因;3.落石堆积的破坏型式为滑坡、泥石流或碎屑流;4.落石堆积的勘查应特别注意查明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储水结构及相关参数;其稳定性评价应首先分析不同工程活动影响下产生潜蚀的可能性;5.为防治斜坡失稳,首先应保护落石堆积的自稳结构和选用有防潜蚀功能的开放型措施;6.深入研究落石堆积,对沉积学和工程地质学也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沉积学报》2008,26(1):178-178
《沉积学报》主要刊载沉积学、沉积矿产、地球化学以及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和高水平论文,介绍沉积学研究的新技术、新理论及国内外最新沉积学论著,同时也报导有关学术活动、学科研究动态及学术思想的讨论和争鸣。特别欢迎和优先发表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及基金资助的在沉积学、地球化学前沿各分支领域以及学科交叉点上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1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文字精练,数据可靠,逻辑严密。主要成果由作者独立完成。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应按“著作权法”中的有关规定指明…  相似文献   

19.
20.
《古地理学报》2013,(5):740
由中国石油大学冯增昭教授主编的《中国沉积学》(第二版),已于2013年8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自2009年5月正式启动编撰以来,历时4年有余,由高校、中国科学院、石油、地质、煤炭、冶金、核工业等各个研究领域中卓有造诣的97位沉积学专家参加撰写,经过50位审稿专家的多次评审,是一部以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