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冀北东坪金矿自然金标型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坪金矿自然金形态多样,主要以包裹金和裂隙金为主。自然金的粒度较粗(平均为0.152mm),成色高(平均为965.5)。自然金的八面体和立方体聚形结构和晶石浮晶特征指示金矿床的形成环境较深,为交代重熔高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金矿产于新太古界太华群变质岩中,其中的次级拆离断裂为赋矿构造。为了探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从矿区主要地质体采集了100件来自太华群地层、文峪岩浆岩和矿石的样品进行测试,其稀土元素的主要特征为:太华岩群的ΣREE值为30.81×10-6~188.66×10-6;δEu值为0.62~1.24;花岗岩和脉岩类ΣREE值为58.22×10-6~365.98×10-6;δEu为0.90~1.10;矿石的ΣREE值多集中于76.74×10-6~358.22×10-6,δEu值多集中于0.74~1.14。结果表明:各地质体稀土总量接近,没有Eu异常或有微弱的正、负铕异常;矿石的稀土元素含量特征与太华群接近,而与文峪等花岗岩相差较远。分析认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太华群地层而不是花岗岩。 相似文献
3.
金厂峪、峪耳崖金矿自然金的标型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阐述了金厂峪、峪耳崖金矿自然金的产状、粒度、形态、成色、数量元素,晶胞参数的特征及其在矿床成因研究和找矿中的意义。经系统对比研究认为:峪耳崖金矿北矿带7中段以下仍有金矿脉延伸;峪耳崖金矿形成于中生代,金厂峪金矿的形成与早于中元古代的韧性剪切带有关,并受到后期地质作用的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小秦岭金矿是我国的主要黄金产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各项研究工作的日趋深入,矿床远景不断扩大。本文从自然金的化学成分、粒度、形态及赋存状态等方面研究和探讨了陕西小秦岭金矿中金的标型特征。并对本区的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作了概述。总结出了自然金的成色与成矿温度、矿化阶段和矿床形成深度等之间的一般规律。同时指出,对自然金成色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本区含金石英脉脉体评价及矿床成因探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6.
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定量化预测变异趋势,是探讨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累积效应及预警方法的关键。收集整理小秦岭金矿区以往调研资料和陆续的动态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近28年来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特征污染物Hg、Pb、Cd、Cu的时空变异特征和扩散速率,并利用年均增长量和总变化率2个参数,定量计算了研究区土壤Hg、Pb、Cd、Cu的累积速率,探讨其环境意义。分析表明,1985年至今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Hg、Pb、Cd含量平均值持续增长,Cu有所波动,但总体也呈增长趋势。在区域分布上,Hg、Pb、Cd基本以双桥河流域为浓集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范围均逐渐扩大,且向下游有加重的趋势,Cu和Pb的污染范围虽然也在扩大,但极重污染区正在减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7.
小秦岭金矿带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时空变异趋势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农田土壤重金属累积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定量化预测变异趋势,是探讨土壤重金属地球化学累积效应及预警方法的关键。收集整理小秦岭金矿区以往调研资料和陆续的动态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近28年来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特征污染物Hg、Pb、Cd、Cu的时空变异特征和扩散速率,并利用年均增长量和总变化率2个参数,定量计算了研究区土壤Hg、Pb、Cd、Cu的累积速率,探讨其环境意义。分析表明,1985年至今研究区农田土壤重金属Hg、Pb、Cd含量平均值持续增长,Cu有所波动,但总体也呈增长趋势。在区域分布上,Hg、Pb、Cd基本以双桥河流域为浓集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范围均逐渐扩大,且向下游有加重的趋势,Cu和Pb的污染范围虽然也在扩大,但极重污染区正在减小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8.
小秦岭金矿田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秦岭金矿田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其找矿意义马宪,左大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30)黄铁矿热电性,是金矿找矿评价中重要的矿物标型特征。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表明 ̄[1],金矿体上部为空穴型导电黄铁矿带(P型热电场,V_NP>+10mV,热电系数为较高的... 相似文献
9.
10.
小秦岭金矿田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小秦岭金矿系产于太古界太华群中的含金石英脉型金矿。本文研究了小秦岭地层和岩浆岩中金的丰度,在建立太华群层序和该区重褶皱构造格局的基础上研究了含金石英脉展布规律、金矿脉的矿化特征与矿化阶段。根据含金石英脉切穿燕山早期岩脉等大量事实,认为金矿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通过对矿脉矿化特征、同位素地质特征、矿物标型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及与晚燕山期二长花岗岩关系等研究,证明小秦岭金矿床属中低温中深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小秦岭地区古老地层为太华群(河南为登封群),其中有由基性火山岩变质而成的绿片岩、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等岩石,在岩层内赋存了大型的金矿床。小秦岭金矿田的主要金矿类型有:①石英脉型金矿床;②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③斑岩型金矿床;④砾岩型金矿床;⑤砂金矿。笔者试图通过对小秦岭金矿矿床类型的介绍,确认小秦岭金矿的成因特征,从而促进小秦岭地区金矿找矿工作的更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潼关金矿田中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次为银金矿,少见黑铋金矿。金以包体金、晶隙金和裂隙金三种形式赋存于以黄铁矿为主的硫化物矿物中。黄铁矿分三个世代,从Ⅰ至Ⅲ世代,破碎程度加强,粒度变细,矿物共生组合由简单变复杂,含金性随之变好。载金矿物除黄铁矿外,还有方铅矿、黄铜矿和石英等。 相似文献
13.
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秦岭金矿成矿流体的性质及地质意义王祖伟,周永章(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关键词成矿流体,金矿床,小秦岭小秦岭金矿是我国主要的黄金产地。有关主要矿床类型石英脉型金矿化成矿流体包裹体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次要类型蚀变岩型金矿化流...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主要对小秦岭金矿带的主要构造特征及其控矿意义进行探讨。小秦岭金矿带位于秦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东段北缘,是一个严格受构造控制而又具有层控意义的变质热液型脉金矿。它严格地受控于大月坪-金罗班复背斜及其衍生的构造之中,因此金矿床的位置及矿体走向与其关系密切。导矿构造为复背斜及其衍生的构造之中,因此金矿床的位置及矿体走向与其关系密切。导矿构造为复背斜两侧较大的韧性剪切断裂和南、北缘走向大断裂(剪切边界断 相似文献
16.
文章根椐小秦岭金矿田稀土分析结果,总结了各地层岩石单元、岩浆岩及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规律,对太华群主要变质岩进行了原岩恢复,分析了燕山期花岗岩文峪岩体和娘娘山岩体生成构造环境及其与成矿的关系.通过主要矿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指出区内大湖钼金矿床与其它金矿床的成矿差异,认为小秦岭金矿成矿物质来源为变质岩中的斜... 相似文献
17.
小秦岭金矿田近EW走向的倾向南与倾向北金矿脉群金储量占全部储量的90%以上。以往大量矿床勘探工作未揭露到两组矿脉的交汇部位,有关断裂切割关系及组合形式始终存在疑问。通过采矿坑道的调查发现两组控矿断裂为共轭剪切关系。在平面和剖面上南倾与北倾矿脉均呈舒缓波状延伸,交叉部位充填无明显互相错开的膨大石英脉。两者在空间分布上还具有等间距性,北倾脉分布间距为200~400m,南倾脉间距为400~500m。共轭剪切断裂具有早期韧性、晚期脆性两个发展阶段:早期韧性阶段最大主应力(σ_1)为近直立状态,σ_1方向两组韧性断层共轭夹角约107°;晚期脆性阶段的破裂面继承早期韧性断层作伸展活动,充填含金石英脉,保持了原韧性阶段共轭剪切角。研究认为:早白垩世大规模花岗岩岩浆底辟侵位导致形成了热穹窿构造,以共轭韧-脆性断层为代表的伸展断裂系统发育于整个金矿田;含金石英脉可能并非形成于多级热液导矿渠道,而是以超临界流体(气态)充满热穹窿,降温后方成为热液。有关共轭剪切矿脉的认识不仅具有局部追索找矿意义,而且其分布的普遍性拓宽了找矿思路和范围。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陕西潼关石英脉型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并首次用包体测温及包体成分分析结果结合显微镜下观察,对该石英脉型金矿圈岩热液蚀变演化机理进行研究尝试,成果客观的反映了该区围岩蚀变的主要特征。方法新颖,为今后研究围岩蚀变提出了新路子。 相似文献
19.
20.
陕西小秦岭金矿自1965年工作以来,已有许多著文,文章讨论的内容多为矿区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化分期及成矿阶段的划分等,但对围岩蚀变的论述却不多。笔者多年来一直在该区工作,对矿脉围岩蚀变进行了一些研究,认为成矿与蚀变关系密切,在总结围岩蚀变特点、蚀变分带的基础上,归纳出了几点找矿标志,现撰写成文,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