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公司龙首矿位于金川硫化铜镍矿位于阿拉善地台西南缘,龙首山拱断束(褶断带)北部。南邻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的走廊过渡带,北接阿拉善地台潮水中、新生代坳陷。本区不仅具有地台区主要基底层的特征,又受到北祁连加里东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  相似文献   

2.
一、区域地质简况本区位于一个由加里东褶皱带发展起来的复式向斜中,该地槽从中寒武世开始,后经志留纪末期的祁连运动使下古生代地层发生强烈褶皱而结束了地槽沉积,到上古生代由于断块运动形成了一系列断陷一拗陷盆地。其中沉积了泥盆系山麓相、河流相沉积物和石炭系海陆  相似文献   

3.
北秦岭丹凤群向西延入祁连造山带的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志高 《地球学报》1993,14(2):15-26
依据前人及笔者近期对北秦岭的早古生代丹凤群(蛇绿岩套)追索研究表明,该带向西可延展至甘肃陇西一带,且向更西可与甘肃的雾宿山和青海的拉脊山出露的早古生代岩系相对比,从而构成位于祁连中间隆起带南侧,与北祁连褶皱带相对应的优地槽(蛇绿岩)带。本文研讨了其火山岩系的岩石系列组合与形成环境,并认为它的向西延展,显示北秦岭与祁连造山带间不但是相互连接的,而且两区具有相同的构造格架,属华北板块南部边缘的同一造山带。  相似文献   

4.
<正> 一、地质概况硫磺山自然硫矿田位于祁连地槽褶皱系的祁连中间隆起带,即位于陶莱隆起与青海哈拉湖褶皱束接壤处,波罗沟—崩汤复向斜北侧(图1)。震旦亚代中期,本区接受了一套蓟县—青白口系陶莱南山群碳酸盐、石膏及碎屑岩类沉积。晚期,本区又沉积一套碎屑岩、碳酸盐岩、泥岩夹中—基性海相火山碎屑岩。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山区花岗岩类的演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山区在构造上包括组成天山地槽褶皱系的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天山中间隆起带、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及塔里木地台北缘的库鲁克塔格断隆和柯坪断隆(图1).天山地槽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中条—扬子旋回、加里东旋回、天山旋回(海西旋回)、印支一燕山旋回和喜马拉雅旋回.伴随地槽发展的每一重要阶段,均有程度不同和规模不等的岩浆侵入及喷发活动,而岩浆喷发及侵入活动往往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并具多期、多次的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本文讨论的范围东起景泰,西至玉门、敦煌的狭长地带。此区除敦煌一段为东西向展布外,其余均呈北西西向延伸,共包括三个地质构造分区:北面为阿拉善台隆;中间为狭义的走廊过渡带;南面为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图1)。在地质发展史上,本区是由新(北祁连  相似文献   

7.
北祁连山俯冲杂岩带的构造演化   总被引:76,自引:2,他引:76  
北祁连位位于华北克拉西部阿拉善地块与中祁连-柴达木泛地块之间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大陆造山带之一。带内发育有震旦纪-中寒武世的裂谷火山岩,晚寒武世-奥陶纪蛇绿岩,中晚奥陶世岛弧火山岩,晚奥陶世弧后拉张盆地火山-沉积岩,志留纪残余海盆相复理石和泥盆纪山间磨粒石等,中间夹两条变质和变形特征不同的加里东期俯冲杂岩带;南带为深层俯冲,北带为浅层俯冲杂岩;这两条杂岩石可能形成于同一俯冲带的不同深度,俯冲杂岩带中岩  相似文献   

8.
北山在地理上并无确切的界线,一般习惯将河西走廊以北、直至中蒙边境的诸山脉统称北山。这个范围在地质构造上包括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库鲁克塔格—马宗山台缘隆起带及北山优地槽褶皱带等三个单元。本文所指北山在地理上仅限于新疆东部和甘肃西部的穹塔格—马宗山以南和河西走廊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区。大致范围:东起于北山煤窑、双堡塘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中、南祁连的大地构造属性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它们和柴达木地块具有同一前震旦纪基底,三者共同构成了柴达木板块。北祁连山的主体是介于中朝板块和柴达木板块间的早古生代缝合带。中朝板块的南缘有一个活动陆缘,由走廊弧后盆地和走廊南山北缘岛弧构成。从中寒武世以来,祁连山及其邻区构造演化经历了古大陆克拉通裂解,大洋克拉通演化阶段和新大陆克拉通演化阶段。现今的祁连山是这些构造演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的生成环境在南祁连为单一的裂谷环境。而在北祁连及走廊带,则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生成环境:(1)中寒武世为初始大洋裂谷环境,(2)早中奥陶世为具沟弧盆体系的政熟大洋,(3)晚奥陶世为残留洋盆,(4)志留纪为前陆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10.
张杰 《四川地质学报》2010,30(3):302-304
青海省拉脊山地区某铜矿处于祁连加里东褶皱系拉脊山优地槽褶皱带中段,北拉脊山深大断裂夹持地带。矿区地层为上寒武统六道沟群下部火山岩组玄武岩段(∈3ld1^b)。F4断裂构造破碎带为铜矿富集场所。文章论述了铜矿点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及矿石类型,最后归结出该矿体成因类型属于构造破碎带低温热液型铜矿。  相似文献   

11.
北祁连早古生代大地构造演化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早古生代北祁连是一个陆间微洋盆。震旦纪时,北祁连开始从华北板块中解体出来。主要裂谷作用发生于寒武世。北祁连地槽主要闭合期为晚奥陶世和早、中志留世。晚志留世和早泥盆世经历了复杂的消减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宁夏金场子渗流热卤水—表生改造型金矿床的巨厚氧化带(大于200m)为世界所罕见。本文系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氧化物金矿床进行找矿矿物学研究的成果。 1.地质概况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走廊过渡带的东端。区内主要出露地层为寒武系、泥盆系上统、石炭系,构造以东西向褶皱及冲断层为主,岩浆活  相似文献   

13.
一、区域地质概况大道尔吉基性超基性岩体,位于祁连褶皱系中间隆起带西端南侧,与南祁连褶皱带相邻接。祁连中间隆起带以前震旦系的片岩、片麻岩夹大理岩和震旦系的硅质灰岩、板岩夹千枚岩等分布甚广,其次为第三系砂岩、砾岩,石炭系灰岩夹炭质板岩出露另星。南祁连褶皱带为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板岩、千枚岩、灰岩夹火山岩等。区内岩浆活动强烈,除喷发作用形成的火山岩外,侵入活动频繁,形成超基性岩、闪长  相似文献   

14.
北祁连山及其邻区古生代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初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北祁连山出露有中寒武世中晚期和早中奥陶世两期蛇绿岩。同位素年龄分别为335.5 Ma和440-460 Ma的两期高压变质带赋存于中寒武统和下中奥陶统中。大量地质记录揭示北祁连山是介于阿拉善地块和中祁连地块间的一个早古生代缝合带。北祁连山及其邻区古生代以来大地构造演化是复杂的。中寒武世早期统一的中国古陆经陆内裂谷作用发生裂解,于中寒武世中晚期形成北祁连洋。到晚寒武世洋盆转化成残留海盆。早奥陶世北祁连地区再次拉张,遭受第二次大洋化,到中奥陶世形成具沟弧盆体系的成熟大洋。晚奥陶世洋盆转化成残留海盆。于晚奥陶世末碰撞成山,志留纪在新生褶皱山系前形成前陆盆地,盆地底部的下志留统下部层位的磨拉斯可视为碰撞造山的标志。到泥盆纪进入碰撞期后造山阶段,泥盆纪磨拉斯则作为碰撞期后造山作用的标志。北祁连山及其邻区经历了石炭-三叠纪上叠盆地发展阶段,到侏罗纪进入陆内造山阶段。陆内造山作用的主要特征是山脉抬升、盆地沉降,形成盆-岭构造。这个作用一直持续到现在。笔者还对碰撞作用和造山作用的类型进行了讨论。认为软碰撞(soft collision)引起洋盆闭合,但不造山,硬碰撞(rigid collision)使残留海盆闭合并形成新生褶皱山系。在北祁连可以辨认出碰撞造山、碰撞期后造山及陆内造山这3种类型各具特征的造山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对地槽褶皱带超基性岩体的成岩时期及生成地质环境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从事地质构造,岩石和矿床学地质工作者的浓厚兴趣和广泛重视.研究地槽褶皱带超基性侵入体的生成地质环境,对认识地槽发展备阶段的岩浆活动特点,以及阐明铬铁矿的区域成矿远景和部署普查、勘探工作,均有重要的意义.关于祁连地槽尤其是北祁连地槽褶皱带的超基性岩的生成地质环境,许多地质工怍者提出各种看法.本文通过对新近资料的整理综合,论述了北祁连地槽褶皱带超基性侵入体的成岩时期及构造控制,同时就区域铬铁矿成矿远景及成矿有利地段提供一些看法,不妥之处希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一、地质概况拉硐超基性岩体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北东约15公里处,在构造上分布于北祁连加里东地槽褶皱带,走廊南山复背斜柏树台倾伏背斜东倾伏端与前期花岗岩接触带上(图1)。出露面积约8平方公里,是北祁连山地区较大的岩体之一。  相似文献   

17.
西倾山地区横跨秦岭地槽和巴颜喀拉地槽两大构造单元,归属为秦祁昆地槽系(据黄汲清等)。以F1断层为界,其南、北各分跨二个次级构造单元。其北为西倾山隆起带和尕海—郎木寺沉陷带,其南为玛曲褶皱束及黑河沉降带。西倾山隆起带包括:忠格扎拉—巴列卜恰弧形断裂走滑...  相似文献   

18.
北山陆内优地槽的建造及构造演化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山在地理上并无确切的界线,一般习惯将河西走廊以北、直至中蒙边境的诸山脉统称北山。这个范围在地质构造上包括北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库鲁克塔格—马宗山台缘隆起带及北山优地槽褶皱带等三个单元。本文所指北山在地理上仅限于新疆东部和甘肃西部的穹塔格—马宗山以南和河西走廊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区。大致范围:东起于北山煤窑、双堡塘以东,向西经红柳园、古堡泉、白山、依格孜塔格、因尼卡拉塔格,西止于罗布泊凹地东缘。东西长约750公里,南北宽约80—100公里的峡长地带(图1)。  相似文献   

19.
西准噶尔优地槽褶皱带沉积建造特征及其多旋回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准噶尔优地槽褶皱带是巨大的中亚-蒙古地槽的一部分,属克拉通间地槽,它由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和石炭纪四个时期的地槽沉积物组成。根据沉积建造特征,可分成三种成因类型:(1)大陆边缘裂谷型优地槽;(2)岛弧型优地槽;(3)大陆边缘裂谷-岛弧型优地槽。此外,还可以划分出对偶性冒地槽和地中海型冒地槽。它们分别代表该优地槽褶皱带不同发展阶段地槽分化的产物。就沉积建造而言,该优地槽褶皱带具多旋回发展,表现在下部陆屑建造、蛇绿岩建造、安山质火山岩建造以及上部碎屑岩建造都具多旋回性。该褶皱带多旋回发展过程可以划分成早期旋回(O-S)、主旋回(D-C)和后期旋回(P)。主旋回之后,西准噶尔已成褶皱山系。优地槽褶皱带多旋回发展过程实际上是地槽迁移的过程。大陆边缘裂谷的发生和消亡与古大洋板块的俯冲有关。因此一般而言,古大洋板块的多旋回俯冲可以导致地槽褶皱带的多旋回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省位于中朝准地台的东北缘和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的东南缘,横跨性质迥然不同的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以赤峰——开原——和龙近东西向深大断裂为界,其南为中朝准地台的胶辽台隆;其北为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华力西晚期褶皱系。从早元古代到晚古生代末,南、北两区岩浆活动、构造变动以及地质发展史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华力西晚期(早二迭世末)北区大面积区域性隆起运动之后,结束了地槽的历史,经过晚二迭世——早三迭世过渡阶段,到晚三迭世南、北两区便形成一个整体,并沦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