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西藏自治区大地构造演化特征,从整个青藏高原构造单元分布特点考虑,本文将西藏自治区地层区划结合构造单元和含煤地层一并考虑,将其划分为三个构造-地层大区:羌塘-三江构造-地层大区、班公湖-双湖-怒江构造-地层大区、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地层大区。从区域地层、沉积构造及其古生物化石组合等特点综合分析,得出西藏赋煤区聚煤作用具有时代多、分布广、煤层层数多、厚度薄和稳定性差的总体特点。区内含煤地层包括下石炭统、上二叠统、上三叠统、中侏罗统、下白垩统和古近系等。最主要煤系是下石炭统马查拉煤系、上二叠统妥坝煤系、上三叠统土门煤系、下白垩统多尼煤系。  相似文献   

2.
北武夷山地区之银矿源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良 《江西地质》1996,10(1):65-68
北武夷山地区银矿源层有上侏罗统火山岩系地层,下侏罗统碎屑岩系地层、石炭-三叠系灰岩地层和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地层。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中生代含煤地层主要包括上三叠统、下中侏罗统、上侏罗统三个层段。由于这些煤系地层多形成在半潮湿、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洪水流沉积特别发育,尤其是在河南省境内分布最广的上三叠统和上侏罗统地层中。周期性的洪水流沉积在沼泽和泥炭沼泽中反复出现,造成泥炭堆积时断时续,致使上三叠统及上侏罗统地层中的煤层层数甚多,但单层厚度薄,大多为不可采煤层的主要原因。可以认为洪水流沉积是聚煤作用最重要的破坏因素。  相似文献   

4.
推覆构造位于东昆仑阿尔格山北麓。卷入推覆构造的地层有中泥盆统砾岩、上石炭统变质碎屑岩和下二叠统灰岩。构成推覆构造的主断裂位于中泥盆统、上石炭统与下二叠统之间,断裂总体呈EWWNW向展布,向南倾斜,倾角40°~50°,局部小于30°,中泥盆统、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依次向北逆冲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集青海木里三露天天然气水合物钻孔岩心样品,对该区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层段的中侏罗统和上三叠统烃(气)源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中侏罗统和上三叠统烃(气)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TOC含量多在0.6%以上,即整体上为中等、好、很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两套地层均主要以Ⅱ2型、Ⅲ型为主;两套地层 样品镜质体反射率多数介于0.7%~1.3%之间,只有少部分样品镜质体反射率低于0.7%,故有机质演化整体处于成熟阶段,或处于凝析油阶段,还没有达到湿气和干气阶段,可能只为该区天然气水合物提供一定量的气源条件,其主力气源岩可能来自更深部层系;研究区上三叠统烃(气)源岩有机质成熟度整体不高甚至低于中侏罗统,可能受断层逆推作用而出露地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滕南煤田为全隐蔽式煤田,位于山东西南部。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煤田基盘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上覆地层为上侏罗统和第四系。区域构造发育史与华北其它地区相似,燕山运动形成本区构造格局。煤田内褶皱平缓,以断裂发育为特征,并有浅成岩体侵入。本区构造格局如图1。   相似文献   

7.
北武夷山地区银矿源层有:(1)上侏罗统火山岩系地层(2)下侏罗统碎屑岩系地层(3)石炭-三叠系灰岩地层和(4)上元古界(浅)变质岩系地层。  相似文献   

8.
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剥露历史在合肥盆地的记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位于大别造山带北部的合肥盆地,其中的沉积是造山带剥露历史的重要记录。自生伊利石K—Ar测年,证实了合肥盆地中部安参1井自上而下钻遇了下白垩统,上、中、下侏罗统,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下伏为奥陶系。中生界砂岩碎屑组分分析,表明其源区为大别造山带。安参1井内下二叠统砂岩不含造山带来源的碎屑多硅白云母。自下侏罗统至下白垩统,钻遇的砂岩中连续出现了丰富的碎屑多硅白云母(Si>3.3)。这不但指示大别造山带是合肥盆地的主要物源区,也限定了大别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在早侏罗世早期就已经剥露地表.继而连续出露。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东昆仑地区石炭系所含(竹蜒)类化石的旋壁构造——蜂巢层的出现和演替过程呈渐变而并非截然分开的这一重要事件,将该区原划分的中石炭统和上石炭统合并为上石炭统。将整个东昆仑地区石炭系分为下石炭统和上石炭统。  相似文献   

10.
我国幅员辽阔,煤炭资源丰富,成煤时期多而长久。从早古生代的“石煤”到近代泥炭堆积,基本上各纪都有成煤作用发生。以昆仑山—秦岭—淮阳山为界分我国成南、北两部,北方主要发育有石炭—二迭纪、早—中侏罗世、晚侏罗—早白垩世、第三纪的四套含煤地层;南方则主要发育有早石炭世、晚二迭世、晚三迭—早侏罗世、第三纪的另外四套含煤地层。这些是我国境内的主要含煤地层,它们常在大范围内形成相当可观的煤炭资源。也还有其它一些含煤地层,如北方的下石炭统、上三迭统、南方的下二迭统、中侏罗统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额尔齐斯挤压带地层的时代问题,认为除了含芦木类植物茎干和孢粉以及含匙叶的地层分别是上石炭统和下二叠统外,其余变质地层的时代不可能是晚石炭世,而可能是前寒武纪和早—中古生代。因为,在晚石炭世末期的变质作用,不能使上石炭统发生角闪岩相变质,甚至产生混合岩化作用的温压条件。  相似文献   

12.
徐学思  胡连英 《江苏地质》1991,15(3):135-136
本文扼要介绍茅山山脉北段地层、构造研究的新进展。在茅山西侧发现上侏罗统火山岩系,在茅山腹地发现下白恶统葛村组并被古生界不同层位所推覆;发现接山墩一带由石炭二叠系构成构造窗,为研究茅山推覆构造及其下伏地层中找隐伏煤田,提供了构造依据。  相似文献   

13.
张少文  纪占胜  武桂春  李涌溪 《地质论评》2021,67(3):67040012-67040012
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物玛地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地层中新发现了中生代孢粉化石14种及未定种,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将该地层修订为下白垩统多尼组提供了古生物学依据。上石炭统拉嘎组被修订后,研究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不再存在拉嘎组混杂在中生代地层中的现象。同时本次研究在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以南的冈底斯—腾冲地层区物玛分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中,发现中生代孢粉化石10种及未定种,并在其灰岩夹层中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6种及未定种,同时在原划分为中二叠统下拉组中也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根据化石时代和区域地层对比,拉嘎组和下拉组分别被修定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至此,物玛分区的上侏罗统以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为代表,与其北侧的班公湖—怒江地层区上侏罗统可进行对比。本文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为例,证实在混杂岩带开展古生物学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4.
张少文  纪占胜  武桂春  李涌溪 《地质论评》2021,67(4):67040886-67040900
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物玛地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地层中新发现了中生代孢粉化石14种及未定种,这些化石的发现为将该地层修订为下白垩统多尼组提供了古生物学依据。上石炭统拉嘎组被修订后,研究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不再存在拉嘎组混杂在中生代地层中的现象。同时本次研究在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以南的冈底斯—腾冲地层区物玛分区原划为上石炭统拉嘎组中,发现中生代孢粉化石10种及未定种,并在其灰岩夹层中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6种及未定种,同时在原划分为中二叠统下拉组中也发现晚侏罗世珊瑚化石。根据化石时代和区域地层对比,拉嘎组和下拉组分别被修定为上侏罗统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至此,物玛分区的上侏罗统以萨波直不勒组和吐卡日组为代表,与其北侧的班公湖—怒江地层区上侏罗统可进行对比。本文以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铁杂—日雍构造混杂岩带为例,证实在混杂岩带开展古生物学研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除缺失上白垩统,上侏罗统和下元古界尚不清楚外,其他时代地层均发育较全,共划分出263个地层单位。岩浆活动期次多,岩石类型十分复杂。其中火山岩有4期,18个层位,以元古代活动最强烈。侵入岩共8期,超基性—基性岩主要分布在陕南区,以加里东期为主;闪长岩多属陆壳改熔型,燕山期多小型斑岩;花岗岩分布广泛,计有6个成因类型,以中生代活动最强烈。变质岩分布很广,共划分出六个变质期、17个变质单元,区域变质相类型齐全。华北区中元古代—早古生代盖层为低级变质,具“多层结构”变质特点;扬子区自震旦纪以来均无变质,属“单层结构”变质类型;秦岭区自三叠纪之前地层经历了多期变质,且多呈带状分布。全省构造单元划分出Ⅰ级区3个,Ⅱ—Ⅲ级共33个。查明深、大断裂21条,隐伏断裂6条。秦岭区为地堑式地槽,而且是优、冒地槽相伴而生;大巴山区为半优地槽,其构造迁移特点明显;陕北区新生代抬升作用频繁,故河流袭夺、夷平面、阶地等十分发育。全区地质发展史约30亿年,可划分为六个阶段,主要地质事件是中条、晋宁、印支三次大的构造运动。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北缘沉积凝灰质岩层段的地层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门相勇  李伟  席萍  唐伦和 《地质科学》2001,36(2):229-233
柴达木盆地北缘深部沉积凝灰质岩层段的地层归属存在2种观点,下侏罗统和石炭系。本文通过岩石薄片、微量元素、孢粉组合以及海相化石碎片等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沉积凝灰质岩层段与其上的下侏罗统之间岩性、电性出现突变的主要原因是沉积时火山事件以及晚期方解石脉充填造成的,并不能代表下伏的老地层;沉积凝灰质岩层段的海相化石碎片为搬运再沉积的结果,没有地层指示意义;孢粉组合能反映沉积凝灰质岩层段沉积的地质年代,据此确认沉积凝灰质岩层段为下侏罗统湖西山组二段。  相似文献   

17.
中原油气区侏罗系地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中原油气区侏罗系地层古生物特征,提出该区存在下侏罗统—中侏罗统,未确证存在上侏罗统,过去所称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归入下白垩统为宜。提出了区内北部临清坳陷的下侏罗统—中侏罗统地层可划分为中一下侏罗统的坊子组和中侏罗统的三台组、西南部济源凹陷下侏罗统的鞍腰组和中侏罗统马凹组、东南部黄口凹陷仅存在中侏罗统的三台组、南部中牟凹陷的侏罗纪地层与济源凹陷的相近,并提出了它们之间的对比意见。  相似文献   

18.
杨曙光 《新疆地质》2003,21(2):250-250
准北煤田西部(和什托洛盖盆地西部),西起色尔登,东至莫湖台,东西长约45 km,南北宽约22 km,面积约1 000 km2.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和下侏罗统八道湾组,西山窑组含煤20多层,八道湾组含煤2~3层,煤质较差,该区东北部也有八道湾组地层出露,但不含可采煤层u 1 构造活动对地层的影响 该区中生界底部缺失中下三叠统,发育有西山窑组、三工河组沉积.中生界顶部在全区缺失白垩系、上侏罗统和中侏罗统头屯河组v.构造运动造成中生界上部和下部地层在该区南北缘分布的差异性.古生代晚期—中生代早期,构造运动造成该区抬升,使之处于剥蚀状况,到晚三…  相似文献   

19.
东海陆架盆地西南部中生代地层的发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东海陆架盆地福州凹陷的中生代地层发育较全 ,分布较广泛 ,而且夹有滨海相地层 ,但曾解释为第三纪地层。根据岩性及孢粉 ( Cyathidites- K lukisporites- Dictyophyllidites,Classopollisannulatus- Schizaeoisporites- Exesipol-lenites tumulus)组合 ,介形类 ( Eucypris?sp.,Metacypris sp.)形态的分析对比 ,可与我国东部、尤其是浙闽等地的同年代地层相比拟。结合同位素绝对年龄测定数据、地震反射界面性质和倾角测井等项资料 ,自下而上建立福州组、渔山组和闽江组 ,依次划归下—中侏罗统 ,上侏罗统—下白垩统和上白垩统。  相似文献   

20.
广西贵县红粘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县位于复式向斜,核部为中石炭统地层、两翼为寒武-志留系泥盆系地层,地层产状平缓,倾角10°—20°,向斜轴向约为N85°E。在地貌上形成一向东西敞开的盆地,郁江从盆地中部由西向东流过。调查区位于向斜北翼的岩溶平原区,基岩为泥盆系上统和石炭系下统的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第四纪松软土为以红色为主的粘土,表层夹有大量的铁质结核,底部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