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SeisDig软件与Matlab软件的结合,实现了对模拟记录地震图的数字化。实现的过程主要分3个步骤:扫描地震模拟图纸、图纸扫描后的图形处理、SeisDig软件对图纸的数字化。数字化的对象是模拟记录时期记录了重大地震事件的波形资料。经过数字化后的地震波形还原程度高,效果明显。此数字化方法在成都地震台2002年编号660号地震图(DK-1)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对于模拟记录地震资料的保存意义重大,为今后地震研究时引用历史地震资料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2.
云南数字化地震编目软件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数字化地震编目软件是在Scounix和Windows平台上开发的。该软件具有自动产出地震月报目录、地震观测报告、上网文件、地震波形数据和震相分析文件等功能,同时可以和云南遥测台网速报系统相衔接,使云南的地震资料分析、速报、编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3.
云南数字化地震编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云南数字化地震编目软件是在Sco unix和Windows平台上开发的。该软件具有自动产出地震月报目录、地震观测报告、上网文件、地震波形数据和震相分析文件等功能,同时可以和云南遥测台网速报系统相衔接,使云南地震从分析到速报、编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4.
日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有关厂家与建设省土木研究所已共同开发出可以自动读取地震仪记录的振动波形并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装置。以前,地震波形都是由专家花费8小时时间读取然后进行数字化处理的。现在的装置可将时间缩短到3小时,节省一多半的时间。这个装置还可对极小的晃动进行数字化处理,所以,在地震预报和了解微震对地基与构筑物的影响等方面,也将起到很大作用。该装置把与工作台组装在一起的设计图自动读取装置(AD-4001)改造成了读取地震波的装置,并用大型计算机解析已数字化了的地震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地磁图纸数字化软件:GDD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套新的地磁图纸数字化系统(Geomagnetic Drawing Digitalization System,GDDS),该系统以图像处理技术为基础提供图纸扫描,倾斜矫正,图像剪切,等比例拉伸,去除水平线和垂直线、波形跟踪等功能.其关键技术包括小波分析,图像细化和象素跟踪.该系统使用户可以用计算机处理分析记录在图纸上的地磁波形,使地震研究更加快捷方便,为地震预测预报工作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6.
针对自动地震速报软件功能和性能需进行专门测试的需求,以及目前行业内相关测试方法或过程的不足,研制了 一种自动地震速报软件测试平台.该平台能构建期望的震相数据,重构期望的地震波形数据,可分别对被测软件的自动震相识别和定位功能进行测试,并以期望的输出结果为依据,根据给出的评分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为用户正确使用软件给出指...  相似文献   

7.
自"九五"以来中国地震局在中国大陆不同地区建立了大量的数字化地震观测台站,为地震预测和数字地震学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海量的可靠的数据资源.利用这些数字化波形数据目前已开展了大量的地震预测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为地震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此,在地震预测和数字地震学相关研究工作中,数字波形分析方法及其相关处理软件对于地震波信息的挖掘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此原因研制了<数字波形地震预测分析软件系统--wavePRED Version 2007>.通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和应用,认为该软件可作为地震预测和数字地震学研究工作中一款分析工具.本文首先概述了利用数字波形进行地震预测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介绍了wavePRED系统的研制意义、设计目标、研制思路、系统具有的一些特点、构建系统的框架体系、操作界面、技术特点、方法与功能等,给出了该系统的应用实例,最后对软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也对软件的未来前途进行了美好展望.  相似文献   

8.
地震自动定位的综合解决方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已有两类地震自动定位方法各自的优点和限制,提出了综合利用这两类方法以形成一个统一系统的方案,希望以此提高地震自动定位能力。该方案的基本流程是:利用波形相关方法在连续地震波形上检测出地震事件并初定其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利用初定的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预测各台站各震相的到时;以预测的各震相到时为参考点,利用单台波形(单道或三分向)在该参考点附近精确测定震相到时;利用修定后的震相到时测定震源位置和发震时刻;根据震中距判定地震类型(地方震、近震、远震),在预期的波形段自动测定波形最大振幅和相应周期,进而测定相应类型的震级(ML、Ms或mb)。  相似文献   

9.
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网络通讯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DSP-MCRTS是区域数字地震台网中心实时地震数据处理系统专用软件包。该软件包已在全国20多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古巴等国家数字地震台网投入运行。该系统具备以下功能:实时接收多路地震波形数据;实时事件检测;对检测到的地震事件进行自动分析;实时波形数据记录和事件波形数据记录;数据存储管理;系统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几个台站记录到的异常地震波形的形态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异常波形可分为4种形态;震中距小于80km的台站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到了异常波形;临近地震时,记录中出现的波形数量增多,振幅增大;临震前10天波形密集,呈现明显的突跳变化。根据异常波形的特征,本文还对异常波形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异常波形的出现是地震前孕震区岩石产生微破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1976年松潘7.2级地震前,几个台站记录到的异常地震波形的形态特征及时空分布特征。异常波形可分为4种形态;震中距小于80km的台站都不同程度地记录到了异常波形;临近地震时,记录中出现的波形数量增多,振幅增大;临震前10天波形密集,呈现明显的突跳变化。根据异常波形的特征,本文还对异常波形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异常波形的出现是地震前孕震区岩石产生微破裂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Cut And Paste(CAP)全波形拟合反演震源机制解方法, 依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准实时地震波形数据服务系统, 通过接收区域实时连续波形数据, 构建了首都圈地区准实时准自动波形反演系统, 使系统实现当地震大于3.5级时, 可自动、 迅速反演得到震源机制解。 同时考虑到一些台站的地震波形质量或信噪比等因素, 系统也可通过人为干预方式重新反演求得相关结果。 文中详细阐述了震源机制解波形反演系统的运行流程及该系统的基本构建思路, 并对实例进行对比分析, 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地分析了用数字化仪和激光扫描仪对模拟加速度记录进行数字化时所产生的误差及消除这些误差的方法,并开发了相关处理软件。数字化误差由数字化设备的系统误差和读数员在操作过程中的随机误差迭加而成,随机数字化误差是具有各态历经性质的、其振幅按高斯规律分布的平稳随机过程。利用激光扫描仪做强震记录数字化,工作效率很高。本文给出了激光扫描仪分析处理软件和消除数字化噪声实例。  相似文献   

14.
震源机制解是地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从一定程度上描述了震源的性质及其破裂过程, 对其正确、 全面地认识可深化理解地震的孕育、 发生和演化。 而地震波形自动反演系统的建立, 不仅实现了利用地震波形信息进行震源机制解的自动反演, 更重要的是加快了反演的速度, 充分体现了提取震源信息的实效性, 从而有力地帮助震情分析、 余震趋势预测、 震后救援等工作的展开。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震源机制解反演方法, 总结了自动反演系统构建思路以及波形自动反演系统的实现, 为国内构建自动反演系统提供了可鉴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数字地震波形开展周期-频度谱分析,利用波形不规则指数和卓越周期等小爆破的识别判据,开发研制了实时监测的爆破事件自动监测报警系统。该系统具有对小爆破事件进行自动识别、自动定位和自动E-mail报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四川省地震局提供的1 017次地震进行重定位,并将重定位后的578次高信噪比地震作为模板,利用基于图像处理器加速的匹配定位技术(GPU-M&L)对紫坪铺水库地震台网7个台站2005—2008年记录的连续波形数据进行扫描;然后利用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去噪技术(DeepDenoiser)设计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来进一步验证这些新检测到的地震事件;最后利用双差定位法对检测到的地震事件进行精定位。最终识别到的地震事件多达1万6 836个,约为四川省地震局目录事件的13倍,地震目录的完备震级由ML1.4降为ML-0.1。定位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震事件呈北东向线性分布,优势震源深度指示区域地壳内的滑脱层位置,结合b值和震源深度分析结果推测,研究区蓄水后的地震主要是构造应力积累导致的天然地震活动,并伴随水库触发地震混杂发生。  相似文献   

17.
地震模拟图纸数字化存储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震模拟图纸数字化存储技术方案设计分为3个环节:图纸扫描并保存为图形文件、图纸信息录入、图纸信息校验。对图纸扫描过程中的各个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并给出参数的选定方法和参考值。对关键技术(信息校验)进行分析研究,设计3种校验规则:文件命名校验规则、非法输入规则和放大倍数校验规则。此外,研发图纸信息录入软件和图纸信息校验软件,完成河北省地震局259 744张地震模拟图纸(有震图纸)的数字化存储。  相似文献   

18.
田平  蒋策  陈瑛  梁明 《华南地震》2023,(4):142-149
基于广东新丰江水库区密集的测震台网,利用波形匹配定位方法对库区内2018—2019年期间的地震波形进行分析,发现在新丰江河源地区,存在有大量未被记录的微震事件,匹配定位方法适用于新丰江地区的微震事件检测。通过分析本地区地震事件的主要波形特征,初步建立新丰江地区的微震模板事件库,利用脚本实现地震事件文件与地震模板的自动转换,达到对新丰江地区地震模板库的实时扩充的要求,借助JOPENS的波形导出功能,实现对地震连续波形文件的自动预处理,基本达到基于模板匹配定位方法的自动检测功能的要求,可将其应用于台网的地震目录完善工作。  相似文献   

19.
利用刘希强的计算震源参数的软件,选取山东数字化台网16个子台1998年至2002年以来记录的共77次3级以上的地震波形资料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对2003年郯庐带、聊考带及黄海地区的地震活动进行分析研究,综合分析认为2003年郯庐带地震活动为3级左右水平(正常释放),聊考带地震活动水平一般也不会超过4级,黄海地区到2003年底,该地区还有发生4级地震的可能性,2004年应注意发生5级地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地震事件自动检测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彦文  刘希强 《地震工程学报》2008,30(2):102-106,123
地震事件的自动准确检测是地震速报的基础.本文基于地震信号所具有的非高斯性、非线性以及地震波的线偏振性特征并结合长短时平均比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事件自动检测方法(EGLP).基于山东数字化地震台网波形资料的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EGLP)能有效抑制高斯噪声、突出地震信号,提高了地震事件触发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