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通过对大兴安岭中南部宝日勿苏地区地质调查井宝D1井井深22~255.70m井段发现的孢粉化石的系统分析研究,共获得孢粉化石47属65种(包括未定种).根据孢粉化石属种类型及其含量和变化特征,将孢粉化石组合划为Lycopodiacidites-Densoisporites-Piceaepollenites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孢粉化石赋存地层相当于白音高老组.通过系统分析孢粉组合中主要孢粉属种及其母体植物的生长环境,推测大兴安岭中南部地区在早白垩世早期为暖温带-亚热带气候条件.同时旱生植物的大量出现,表明该区在早白垩世早期受到了干旱气候的影响,但与典型的干旱环境不同,推断与当时的火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锡林浩特煤矿侏罗纪红旗组下部首次发现了大量孢粉化石,经鉴定计有孢粉化石26属39种。根据孢粉化石组合特征及地层分布将其命名为Dictyophyllidites-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时代属早侏罗世晚期,与华北区、东北区及西北区同时期地层中的孢粉组合能很好地对应。此外,通过孢粉化石组分研究,确定该区早侏罗世古植物主要为掌鳞杉科、松柏类、苏铁科、桫椤科、双扇蕨科等,古植被类主要为针、阔混交林,进而推断该期为亚热带半干旱—半湿润、偏湿润的古气候。  相似文献   

3.
辽宁北部秀水盆地秀D1井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孢粉化石采自辽宁省北部秀水盆地的秀D1井,分析、鉴定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来自秀D1井井深62.1~1089.7m的孢粉化石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孢粉组合,下部孢粉组合(井深703.85~1089.7m)以Osmundacidites-Klukisporites-Podocarpidites为代表,地质时代为晚侏罗世堤塘期(Tithonian),中部孢粉组合(井深381.5~699.3m)以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ceaepollenites为代表,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贝里阿斯期(Berriassian),上部孢粉组合(井深62.1~339m)以Cicatricosisporites-Impardecispora-Pinuspollenites为代表,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欧特里夫期(Valanginian-Hauterivian)。秀D1井钻遇地层所含孢粉组合特征在区域上可以与冀北地区大北沟组,辽宁西部地区下白垩统义县组、九佛堂组,松辽盆地东南缘下白垩统火石岭组、沙河子组所产的孢粉组合对比。含孢粉组合地层时代的确定解决了井柱地层的划分,以及与区域地层的对比关系,同时为区域地层古生物研究提供了翔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4.
陈辉明  马铁球 《地质通报》2016,35(12):1985-1989
通过对湖南汝城盆地原定为中侏罗统的李家洞水库剖面28个孢粉样品的分析处理,发现24个样品有孢粉化石,化石呈现早白垩世孢粉化石组合特征。发现的早白垩世特征分子有高含量的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徐氏孢Hsuisporites,刺毛孢Pilosisporites,膜环弱缝孢Aequitriradites,二连粉Erlianpollis,有突肋纹孢Appendicisporites,微囊粉Parvisaccites,以及少量被子植物花粉。依据孢粉化石组合特征,建议将本剖面时代重新厘定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5.
成吉思汗驿站龙江组剖面位于扎兰屯成吉思汗镇东南部,组内大化石稀少,但孢粉化石丰富,下部岩性为沉凝灰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砂岩、砾岩,上部岩性为安山岩、英安岩。通过对成吉思汗驿站龙江组孢粉化石的分析,在龙江组中识别出圆形粒面孢-二连粉孢粉组合带(Cyclogranisporites-Erlianpollis)。通过对孢粉化石属种的分析,根据具有时代指示意义的孢粉化石,如Erlianpollis,Cicatricosisporites,Pilosisporites等,认为成吉思汗地区龙江组孢粉化石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结合地质、古植物及孢粉化石的定量分析,认为龙江组植被类型反映亚热带气候,指示温暖潮湿的环境。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孙吴-嘉荫盆地白垩纪孢粉组合及地层划分对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黑龙江孙吴—嘉荫盆地内两口地质探井获得的135块孢粉样品中含有孢粉化石87属,这些孢粉化石可以划分为4个孢粉组合,根据组合特征,这4个孢粉组合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欧特里沃期、阿尔必期,晚白垩世桑顿期—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同时含这些孢粉化石的相关的白垩纪地层可以相应划分为下白垩统宁远村组、淘淇河组、上白垩统太平林场组和富饶组。这一研究为重新认识和建立孙吴—嘉荫盆地的地层层序提供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疆且末县江尕勒萨依村杨叶组首次发现了大量孢粉化石。经鉴定共计37属81种,根据孢粉化石组合特征及地层分布将其命名为Cyathidites-Neoraistrickia-Disacciatrileti组合,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与西北区、华北区同时代地层中孢粉组合可以很好的对比。通过研究孢粉组分与母本植物的亲缘关系,得出中侏罗世早期江尕勒萨依地区植被主要由真蕨类植物、石松类植物和乔木的松柏类及苏铁类组成,反映古气候为热带-亚热带湿润气候。  相似文献   

8.
对内蒙古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贝32井南屯地层中的孢粉化石进行了系统研究,自下而上建立了2个孢粉化石组合。Piceaepollenites云杉粉-Pinuspollenites双束松粉-Abietineaepollenites单束松粉组合,分布于南屯组一段;Concentrisporites同心粉-Piceaepollenites云杉粉-Pinuspollenites双束松粉组合,分布于南屯组二段。根据孢粉化石组合中Cicatricosisporites,Densoisporites,Triporoletes,Pilosisporites等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特征,认为南屯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Aptian—Albian。这些孢粉化石资料对建立海拉尔盆地地层层序,而指导盆地油气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二连盆地阿拉坦合力凹陷内坦参1井钻及的以红色砂泥岩为主的地层及其中分析出来的孢粉化石建立了伊和高勒组、吉尔嘎郎图组、代喇嘛庙组和沙木尔吉组4个新的岩石地层单位,根据前三个组中所包含的3个孢粉组合(从上到下为:Osmundacidites-Aratrisporites-Apiculatisporis-Cycadopites组合、Li matulasporites-Annu-lispora-Monosulcites组合和Li matulasporites-Lundbladispora-Florinites组合)可以确定伊和高勒组和吉尔嘎郎图组的时代为中三叠世,代喇嘛庙组的时代为早三叠世,二连盆地的三叠系可以和新疆、陕西、江苏及河南等地的相应地层较好地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从孢粉化石证据论冀北后城组的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布于冀北地区的后城组是一套以河流相红色砂砾岩为主的地层,此前在不同地点的该岩组中曾发现中侏罗世晚期的叶肢介、瓣鳃类和爬行动物化石和晚侏罗世的介形类和孢粉等化石。新近在蔚县后城组发现的孢粉组合与此前在宣化堰家沟、万全渔儿山西侧后城组晚侏罗世孢粉化石组合面貌具有明显的差异,时代属中侏罗世。孢粉化石证据说明冀北的后城组系—套中—晚侏罗世沉积。  相似文献   

11.
九瑞矿集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一个最重要的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区内发育了城门山铜矿、武山铜矿、洋鸡山金矿等重要的多金属矿床。本文对该区域的城门山和望夫山两个剖面的疑源类化石及碎屑锆石开展了详细研究,在城门山剖面原来被认为是志留纪西坑组的地层中发现了化石面貌为新元古代或早寒武世的化石,结合碎屑锆石U-Pb定年工作,推测其时代为早寒武世,该地层与上覆地层泥盆系五通组之间存在一个明显的角度不整合。望夫山剖面仍旧为正常志留纪西坑组地层,疑源类化石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九瑞西坑组沉积时代应该晚于特列奇阶。九瑞矿集区“扬子抬升”的开始时间应该晚于特列奇阶,结束时间应该晚于中泥盆世早期。  相似文献   

12.
西藏双湖托纳木区块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晓风  李一超 《地质学报》2006,80(8):1219-1225
托纳木地区位于西藏北羌塘盆地的南缘,通过综合油气地质评价,认为该区块内的晚侏罗世地层中存在有效的储集层和储集体;生储盖组合配置较好;烃源岩生烃强度高;具有适时有效的圈闭构造,对油气保存条件有利;托纳木背斜为该区块内最具勘探前景的圈闭构造。  相似文献   

13.
新疆西准噶尔铁厂沟镇南部广泛出露泥盆纪陆源碎屑岩沉积地层, 对其时代归属缺乏可靠的古生物化石依据, 并一直颇有争议。前人根据岩石地层对比将其归为中泥盆统库鲁木迪组。在充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该套泥盆纪地层中的岩屑凝灰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测年, 获得加权平均年龄为(379.3±5.0)Ma(MSWD=0.45), 表明新疆西准噶尔铁厂沟镇南出露的泥盆系时代跨度较大, 其中存在晚泥盆世早期沉积, 而不是前人所笼统认为的中泥盆世。因此, 将这套前人所划分的中泥盆世库鲁木迪组地层沉积时代重新厘定为中泥盆世—晚泥盆世早期更为合理。在详细测制地层剖面的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该套泥盆系地层的岩石组合及沉积相, 结果显示该套泥盆纪陆源碎屑岩夹少量火山碎屑岩主体形成于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14.
采集了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主断层(宰便一加榜断层)、次级矿化断层及含矿次断层上下盘样品和辉绿岩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进行了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地层中成矿元素cu、Pb含量低,而构造破碎带内和那哥辉绿岩体中成矿元素cu、Pb等含量高;地层、构造及岩体样品中成矿元素As、zn等含量基本相同。地层、构造及岩体微量元素对比结果显示,那哥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岩浆活动,但不排除青白口系浅变质沉积岩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牟军  王安华  黄道光 《贵州地质》2010,27(4):278-281,254
本文通过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旧州(西部)煤炭普查项目的具体实施,对勘查区含煤岩系的地层岩性、物性特征、地层组合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阐述了该区煤层对比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哈尔滨地铁盾构法施工地面变形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哈尔滨地铁盾构法施工地层变形规律。通过现场勘察,监测及整理该工程的地质资料、施工工艺、地层变形监测数据,对地层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哈尔滨地区地铁盾构施工地层变形的规律,地表及地下不同深度的地层各个方向的变形值各不相同,随着与隧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地表处沉降值最小,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签。  相似文献   

17.
天山玛纳斯河源鹿角湾冰川地貌与冰期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远江  刘耕年 《冰川冻土》2005,27(6):907-912
在鹿角湾冰川区40 km2的考察范围内,共发育了18个冰斗.按斗底高度的不同,可以将18个冰斗分成3个高度等级,分别代表了3次雪线高度不同的冰进.冰斗朝向以偏北为主,说明水热条件对冰斗发育是限制因素.18号冰斗和2号冰斗朝向偏南,说明其所代表的冰进阶段水热条件组合有利于冰川的长期存在,从而发育了大规模的向阳冰斗.鹿角湾冰川共发育了10道保存比较完整的冰碛垄,按冰碛垄表面特征和产出位置,结合测年资料,将10道冰碛垄划分为5套冰碛地层.对冰碛垄上所采冰碛土样品进行年代测试的结果是:冰碛丘陵上组地层属于小冰期沉积,较早的两次冰进结束时间为(680±60)a BP和(250±60)a BP;冰碛丘陵组地层属于新冰期沉积,3次冰进结束年代分别为:(4.2±0.4)ka BP,(2.9±0.3)ka BP,(1720±60)a BP;末次冰期晚期结束年代为1.1~1.2 ka BP.其它几次冰进阶段未能取得可信的测年数据.  相似文献   

18.
Jia Xia 《Engineering Geology》2005,78(3-4):209-214
The ancient gravel stratum near Nanjing, China, is a major stratum of Cenozoic age along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This paper first presents a typical geological profile and material composition of the ancient gravel stratum, and then discusses its geologic origin, soil–rock-forming processes, engineering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their relations. These analyses are useful for city planning,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Nanjing area.  相似文献   

19.
粘土侵是地层粘土侵入钻井液使其性能变坏的现象。只要在沉积地层(一般为砂岩、泥岩、页岩、灰岩)中钻进,或多或少都存在粘土侵入钻井液的问题,使其性能变坏。而地层造浆不但解决了粘土侵的问题,同时把粘土侵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关键问题是什么样的地层可以采用地层造浆。目前国内各个地方都在不自主的使用地层造浆,而对地层造浆的具体研究却相对较少。以明光苏巷石盐钾盐矿区ZK012普查(科研)钻孔为例对地层造浆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20.
袁士松 《矿产与地质》2007,21(4):404-409
阳山金矿床位于甘肃省文县。区域构造演化分析、成矿年代学研究及野外地质观察表明,矿区岩浆岩与金成矿在空间及时间上均存在着密切关系。通过对阳山地区区域地层成矿元素含量及阳山金矿各类矿石成矿元素含量分析,厘定了泥盆系三河口组为阳山金矿床的矿源层。进一步研究矿床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等测定结果后认为,阳山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复杂,具有地层和岩浆岩双重来源特征;成矿热液来源具有岩浆热液、地下热卤水、变质热液以及大气降水多种来源;自三叠纪以来,与区域构造演化有关的多次岩浆热液活动与阳山金矿成矿作用存在密切相关。综合分析认为,阳山金矿床成矿模式具有复合成矿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