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乌什地震台倾斜固体潮观测与震兆异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新疆乌什台1988-2003年石英倾斜仪的记录为研究对象,利用经典的潮汐分析方法求解乌什地区的倾斜潮潮汐参量.对结果的分析认为:半主波潮汐参量的观测精度优于0.001,长期稳定性优于2%;在周围地区6级地震前可能记录到了γm2值的异常变化,但异常量级小于理论量级;水管倾斜仪的观测结果与石英倾斜仪的一致性很好,精度和稳定性更优于石英倾斜仪.  相似文献   

2.
应用宁夏银川台和石嘴山台倾斜固体潮观测数据计算了潮汐因子γ值,进一步计算了γ值的熵值,并对各熵值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认为γ值熵在震前的异常表现比较突出,熵值变化到最低时,很有可能是应变积累到最大程度,即进入了临震状态。  相似文献   

3.
和田地震台地倾斜观测资料某些震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大琼 《内陆地震》2001,15(4):372-375
1 台站情况简介和田地处北北东向阿尔金断裂带和东西向西昆仑山前断裂带的交汇部位 ,是地震多发地区之一。本世纪以来 ,该区发生 6级以上的地震 8次 ,5.0~ 5.9级地震 2 3次 ,地震活动相当频繁。和田地震台建于 1 979年 ,1 980年开始使用金属摆倾斜仪进行地倾斜观测 ,至今已有 2 0多年的连续观测资料。其观测值存在明显的趋势变化背景和较好的年变形态 ,在大潮时能记录到清晰的固体潮形态。地倾斜仪安装在 8m深的地下室 ,该观测室顶部覆盖约 3 m,台基岩性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地下室内年温差约 5℃ ,日温差小于 0 .1℃ ,湿度小于 50 %。仪…  相似文献   

4.
对云龙台的水管倾斜仪观测数据进行了倾斜固体潮的潮汐分析,发现EW和NS两个分量的振幅因子异常变化与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由于潮汐分析方法本身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故振幅因子误差小、精度高;又因为对潮汐谐波波群的选择,避免了以太阳日为基础的周期性干扰,M2、O1波振幅因子的地震异常识别则简易可行,并且可信度高。云龙台的固体潮观测具有较强的地震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将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在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地倾斜形变观测的原始记录图、日均值图、矢量图中存在的地震扰动、同震阶跃等异常形态进行分析。以发现震前的中长期异常,总结规律,提高地震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6.
选取安装在营口地震台山洞内可视为同一测点的三套地倾斜仪器(SQ-70模拟水平摆倾斜仪、SSQ数字水平摆倾斜仪及DSQ数字水管倾斜仪) 2010—2019年的观测数据,从仪器运行、潮汐参数结果及倾斜长趋势等方面进行一致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1)从数据质量一般评定上看,三套倾斜仪完整率都在99.5%以上;DSQ和SSQ的年变幅和年零漂相对稳定;从潮汐参数分析上看,三套倾斜仪潮汐因子北南分量好于东西分量,并且更接近于理论值,潮汐因子均方差年均值在0.010至0.018之间变化,均方差mr<0.02,相对噪声水平M1<0.02″,符合I类倾斜台标准。总得来说,仪器稳定性和精度方面,DSQ最佳,SSQ次之,SQ-70最低;(2)从长趋势上来看,三套倾斜仪器观测结果基本是一致的,能够较好地反映监测区域大地倾斜的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对 LaCoste-Romberg G147加反馈系统重力仪在白家疃地震台进行的台站固体潮记录作调和分析,通过与其它型号重力仪观测资料对比。发现 LaCoste-Romberg G147重力仪台站固体潮观测的结果优于 GS15重力仪,并与 GEO 重力仪观测精度在同一个量级,因此得出白家疃地震台的潮汐因子。  相似文献   

8.
乌鲁木齐红山台地倾斜固体潮调和分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乌鲁木齐红山台SQ-70倾斜仪固体潮M2波潮汐因子的震兆异常特征,发现红山台固体潮潮汐因子与周围100km范围内的4级以上地震以及250km范围内的5级以上地震对应较好,具有较高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离石中心地震台洞体形变近6年观测资料中典型异常形态及与其相关地震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异常形态主要表现为短期趋势转折,突跳、毛刺、加粗等的数据波动,固体潮畸变伴掉格,且大多数异常是3种形态的组合;多数异常在震前发生,震后迅速恢复,固体潮分钟值曲线上有同步变化;水平摆和伸缩仪对应国内外6级以上的地震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反映,水管仪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2010年2月TJ-型体应变仪、SSQ-2I石英摆、VS垂直摆倾斜仪的观测资料,分析总结2月27日琉球7.2级、智利8.8级地震的形变异常。为今后的分析预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西省离石地震台数字化水平摆SSQ-2I与模拟水平摆SQ-70B的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为从资料的完整性、稳定性、可靠性以及观测精度方面,数字化水平摆SSQ-2I均优于模拟水平摆SQ-70B。数字化水平摆能实现远距离快速传输、及时准确地发现异常,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2.
利用乌什台和阿合奇台1992~2013年积累的地倾斜观测资料,采用形态法、矢量法对40个MS5.0以上地震前出现的异常变化进行统计分析与对比。在模拟记录期间震前异常特征表现为葫芦串、错动、抖动、矢量打结转向、年变畸变,在数字记录期间震前异常特征表现为高频抖动、固体潮畸变、矢量打结转向、年变畸变。两个台站地倾斜异常特征相同点为都有年变畸变和矢量打结转向,而且震前都会出现一些临震异常;不同点表现为异常形态的幅度、形状不同,且出现在不同分量上。  相似文献   

13.
从DSQ水管倾斜仪、SQ-70石英水平摆倾斜仪的原理出发,结合实际观测,对库尔勒地震台两套倾斜仪器所记录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地倾斜的趋势分析及合成矢量分析,表明两套仪器的观测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能够较好地反映监测区域大地倾斜的变化特征。两套倾斜仪潮汐分析结果与监测场的局部构造环境是一致的,但水管倾斜仪的观测精度明显高于水平摆倾斜仪。  相似文献   

14.
云龙地震台水管倾斜仪与水平摆倾斜仪同震响应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用水管仪与水平摆仪记录到的同一地震所激发的地倾斜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管仪与水平摆仪这两种观测系统对远震、近震及地方震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同震响应;对于同一地震,一般水平摆倾斜仪的响应幅度大于水管倾斜仪;同一观测系统的响应幅度与震级成正比,震荡时间与震中距、震级有关。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JB型金属摆倾斜仪和SSQ-21数字化石英摆倾斜仪两种仪器记录的情况,对模拟记录和数字记录的运行率、相关性、稳定性、观测精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数字化与模拟观测的异同点,为进一步搞好数字化观测,提高观测精度,实现数字化与模拟资料的衔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西安地震台新、旧山洞相距约200 m,在引洞进深、覆盖层厚度、观测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现基于2020年新、旧山洞两套VP型垂直摆倾斜仪观测资料,从数据完整率和连续率、观测波形记录固体潮情况、强远震同震响应、内在质量等指标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山洞垂直摆数据完整率和连续率均大于旧山洞垂直摆,而且新山洞垂直摆记录潮汐波形清晰、稳定性较好,旧山洞垂直摆波形较易出现趋势转变、潮汐波形畸变等,稳定性较差;在记录同震响应方面,新山洞垂直摆同震响应持续时间更长、突跳幅度更大;在内在质量方面,新山洞垂直摆潮汐因子稳定性明显高于旧山洞的,其潮汐因子中误差也优于旧山洞的,利用均方连差法计算的新山洞垂直摆非潮汐部分噪声水平稳定性能也更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五指山台DSQ水管倾斜仪和VP垂直摆的观测数据统计,精度内在质量以及同震形变波分析,认为连续率、漂移量、内精度资料质量指标均符合形变要求规范。水管倾斜仪和VP垂直摆对不同震中距的地震记录存在较大差异:①当震中距较小时,水管仪无同震响应,VP垂直摆同震记录清晰;②当震中距>6000 km时,两种仪器记录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18.
西安地震台新建与原形变山洞引洞进深、覆盖层厚度、观测环境等存在差异,山洞内各架设一套DSQ型水管倾斜仪进行形变观测。选取2套仪器2020年观测数据,就数据完整率、固体潮波形记录、自然环境干扰、强远震同震响应、数据内在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①与原形变山洞相比,新建山洞观测数据的稳定性、内在质量较优;②新建山洞架设的水管仪基本不受大风、降雨等自然环境干扰的影响; ③受人员参观影响,新形变山洞水管仪数据完整率、相对噪声水平略差; ④基线长度不同,可能是2套仪器记录强远震同震响应幅度不同的原因之一。总体上,随着新建形变山洞观测环境的逐渐稳定,其各项指标具有稳中向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乌加河地震台的连续重力观测资料为基础,应用PET重力仪采样率较高的特点,分析了PET相对重力仪与JCZ-1甚宽带地震仪的波形相关关系及同震形变物理特征。通过模拟分析乌加河地震台PET相对重力仪记录到巴颜喀拉块体周围发生的6次7级以上强地震的同震P波、S波及面波与震中距离、震级的相关关系,得出一般震级模型、地应力波模型和S波P波幅度比模型公式。通过计算3种震级模型理论震级与实际震级的误差及相关系数R值,得到理论震级与实测震级标准误差达到0.04,R值达到0.99,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对比分析理论震级与实际震级的误差与R值,揭示同震形变波形蕴含地球动力特征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刘序俨  李平 《地球物理学报》1986,29(05):460-467
本文给出了计算应变固体潮理论值的“封闭公式”和调和分析公式。采用了A.T.Doodson引潮位展开,推导了应变固体潮的大地系数和相位改正(长周期波、全日波、半日波和1/3日波),可供调和分析之用。并通过Venedikov调和分析计算,对理论值公式进行了验证。文中还列出了三个台站的首批应变固体潮观测资料的维氏调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