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4种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的结构及其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HMVE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亨氏马尾藻岩藻聚糖(FD1)为原料,过Sepharose Cl-6B琼脂糖凝胶柱层析得到组分FS11,对FS11进行化学组成分析和单糖分析,测定F、FD1、FS1、FS11等4种岩藻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糖链构象和红外光谱,进行结构鉴定;采用MTT法测定3种岩藻聚糖对HMVEC存活率的影响,研究4种岩藻聚糖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HMVEC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与F、FD1、FS1比,FS11硫酸基和多糖含量最高。FS11中岩藻糖含量高达52.744%;F、FD1、FS1、FS11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474 576、459 032、201 285、190 049;I-KI紫外扫描和刚果红实验表明岩藻聚糖具有复杂树状分支和多股螺旋结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各组分均有O—H、C—H多糖特征官能团、S==O活性特征官能团;加药培养24 h,质量浓度为500μg/mL和1 000μg/mL的4种岩藻聚糖(F、FD1、FS1、FS11)均能显著减弱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损伤的HMVEC的增殖抑制(P0.01)。【结论】尾藻岩藻聚糖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HMVEC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马尾藻及其油页岩混合物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解产气特性。【方法】利用燃烧烟气污染物测试实验台,测量马尾藻及其油页岩混合物在温度区间400℃至800℃下CO和H_2的排放特性,包括峰值浓度、峰值时间和平均浓度。【结果】马尾藻以及其油页岩混合物的热解过程可分为慢速析出、快速析出和降速三个阶段。马尾藻单独热解实验中,排放的CO体积分数峰值达到10 367×10~(-6)。温度的升高有利于马尾藻在热解中CO和H_2的析出,反应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均有所提前。在马尾藻与油页岩混合物的热解中,H2的析出在700℃时达到最高(体积分数峰值为1 254×10~(-6))。油页岩的加入迟滞了CO和H_2的排放时间。【结论】油页岩的加入有效减少马尾藻热解过程中CO的排放并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效率节省能源,马尾藻与油页岩的混合热解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半叶马尾藻对不同浓度N、P以及不同化合态N的吸收速率。结果显示:不同浓度N、P下,半叶马尾藻对N、P的吸收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叶马尾藻对N、P的吸收速率随N、P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在N为200μmol/L、P为20μmol/L时,分别为2.397和0.229μmol·g-1·h-1;不同氮磷比条件下,半叶马尾藻对N、P的最大吸收速率出现在氮磷比为10时,在氮磷比为1~30范围内,氮磷比对半叶马尾藻吸收N、P速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化合态N对半叶马尾藻吸收N、P速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NH4+-N和NO3--N共存时,半叶马尾藻对这2种化合态氮可同时吸收利用,各处理组间,对总无机N的吸收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NO3--N)/c(NH4+-N)为2∶1和1∶2处有两个峰值,分别为2.036、1.862μmol·g-1·h-1,对P的最大吸收速率均出现在c(NO3--N)/c(NH4+-N)值为2∶1时,为0.206μmol·g-1·h-1。因此,在粤西沿海半叶马尾藻在消除养殖水域营养盐、防治海水富营养化方面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4.
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一种高效并对生物学活性影响小的多糖提取工艺对其生物学活性研究有重要意义。用冻融结合超声波法研究浒苔多糖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择水料质量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冻融-超声波次数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提取浒苔多糖。结果表明:浒苔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水料质量比55、超声波功率600 W、超声波作用时间8 min、冻融-超声波2次,浒苔多糖得率为19.124%。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香港牡蛎(Crassostreahongkongensis)中锌元素的分布及存在形态,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ICP-MS技术检测锌元素在全脏器、鳃、外套膜、闭壳肌、内脏团及牡蛎提取组分中的含量,初步分析其存在形态。【结果】牡蛎全脏器锌质量分数达(1 267.51±2.85)μg/g(干基,下同),组织器官中鳃的锌质量分数最高,达(2 242.63±22.10)μg/g;内脏团中的锌占牡蛎全脏器总锌的占比达45.46%;牡蛎全脏器中无机态与有机态锌元素比例约为1.55∶1。从去内脏牡蛎中提取到一种富锌水溶性多糖组分,进一步分离的多糖组分CT1锌质量分数高达922.18μg/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其存在多种可与锌配位的官能团。【结论】香港牡蛎富含锌元素,其分布存在组织差异,且无机态锌含量高于有机态锌,蛋白锌和多糖锌是有机态锌的两种重要存在形态,水溶性多糖结合锌较多。  相似文献   

6.
以鲢鱼蛋白为原料,采用5种不同复合蛋白酶(P1,P2,P3,P4,P5)进行酶解,综合研究了复合生物酶酶量、酶解时间、pH、酶解温度等对鲢鱼蛋白酶解降血压肽ACE活性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酶P1酶解降血压肽对ACE抑制率经体外检测为88.08%,具有最佳的酶解效果。对应最佳条件为:酶量25 IU/mL,酶解时间2 h,pH7.0,酶解温度60℃。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研究海洋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C23-3的次级代谢产物中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其抑制作用类型,借助计算机模拟方法探讨同类型化合物对单胺氧化酶的潜在抑制活性及构效关系,以开发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方法】采用活性引导下的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质谱、圆二色谱分析鉴定其结构,采用酶标比色法评价化合物对单胺氧化酶抑制作用。使用Autodock vina对其结构类似物进行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虚拟筛选。【结果】1)分离鉴定得到一个具有单胺氧化酶抑制活性的化合物丁内酯I;2)丁内酯I对单胺氧化酶A和单胺氧化酶B的抑制作用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对单胺氧化酶A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21.45μmol/L,抑制常数Ki=6.27μmol/L;对单胺氧化酶B的IC50为24.16μmol/L,Ki=12.61μmol/L;3)分子对接显示丁内酯I可与单胺氧化酶形成多个氢键,五元内酯环为α,γ?二芳基取代、含有苯并吡喃或苯并呋喃基团的aspvinone类丁内酯化合物在虚...  相似文献   

8.
研究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ZQGY08的培养与生长特性,探讨脑心浸液(Brian Heart Infusion,BHI)培养基的营养因子、初始pH值、溶氧、温度等因素对无乳链球菌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无乳链球菌培养基营养因子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无乳链球菌生长的最适初始pH为7~8,培养温度为28~37℃,振荡转速为180~200 r/min。在BHI培养基中添加20 mg/mL的酵母粉和2 mg/mL的葡萄糖即可在对数期获得最大细菌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石斑鱼加工副产物的生物价值,对石斑鱼头中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分离与功能性质分析。【方法】以珍珠龙胆石斑鱼头为原料,采用生物酶解法,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酶解产物经不同分子质量的超滤膜进行分离,对分离各级分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石斑鱼头酶解产物的最佳制备条件是:风味蛋白酶添加量3 000 U/g,在pH 7.0,酶解温度为45℃、底物质量浓度300mg/mL下酶解4.5h,得到的石斑鱼头粗酶解产物的水解度为(20.27±1.28)%。分子质量3 ku的酶解产物(EHH-1)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3.18±1.17)%,抗氧化活性最显著,其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作用的IC_(50)值分别为0.35、4.60、0.46 mg/mL;在pH4.0~8.0之间均具有较好溶解性,氮溶指数达到(75.08~87.50)%,热稳定性达到(70.00~82.00)%,乳化活性为(23.52~37.45)m~2/g。【结论】石斑鱼头酶解产物分子质量3 ku的超滤级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与良好的功能性质,在天然抗氧化剂和食品加工领域有潜在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A new kinetic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iron (Ⅲ).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atalytic effect of iron (Ⅲ) on the oxidation of weak acid brilliant blue dye (RAWL) by KIO4 in acid medium.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that it is sensitive, accurate, rapid, inexpensive, can be operated under room temperature and has a large determination concentration range compared to other techniques. The obtained optimum conditions are pH 3.15, RAWL (200 mgL-1) 5.00mL, Potassium periodate solution (0.01 molL-1) 0.30mL, phenanthroline (0.02molL-1) 1.00mL, reaction temperature 25℃ and reaction time 7 miu. With this method iron could quantitively be determined in the range 0.00-0.02 mgL-1, the detection limit being 4.10×10-10mL-1.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 in five replicate determinations for 3 μgL-1 and 5μgL-1 iron (Ⅲ) are 3.1% and 1.9%, respectively. The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iron (Ⅲ) in tap water samples and seawater sample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recovery rates being 98.0% and 100.5%,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