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十年来,在广东南雄盆地、江西池江盆地、湖南衡阳盆地和内蒙古二连盆地开展的生物地层学、化学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的研究工作,为我国陆相古近系上湖阶、浓山阶和岭茶阶的建立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为其与海相地层、全球界线层型的对比提供了可能。古新统上湖阶的界线层型剖面选在广东南雄盆地大塘剖面(即鹅颈岭—逆龙坑一线),根据脊椎动物化石和岩石地层学的研究将紧挨南雄群-上湖组界线的一套黄灰色厚层黏土砾岩作为其底界。最新的古地磁和同位素研究表明,上湖组底界处于C29R极性段的上部,接近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可以作为上湖阶的底界。古新统浓山阶的界线层型在江西池江盆地田心里—狮子口村剖面,该剖面下古新统狮子口组和中、上古新统池江组的哺乳动物群有明显变化。同时,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狮子口组与池江组界线上、下出现C27n极性段向C26r极性段转换,可与海相地层中的"丹尼最晚期事件"对比。这表明浓山阶的底界位于C27n/C26n转换带,相当于丹尼阶最上部,与塞兰特阶底界接近,与北美哺乳动物分期当中Torrejonian-Tiffanian的界线基本一致。始新统岭茶阶(古新统-始新统)界线层型选在我国湖南衡东盆地成家冲东北的岭茶—霞流公路旁,剖面上发现的古新统-始新统界线碳同位素负向漂移,可与国际古新统-始新统界线层型剖面——埃及Dababiya剖面(GSSP)的碳同位素负向漂移对比,该剖面的碳同位素负向飘移可以作为岭茶阶底界,年龄接近55.8±0.2Ma。  相似文献   

2.
按多重地层划分原则厘定上湖组的底界,上湖组下部的坪岭段厚89~140m,富产龟鳖类、鳄类、蜥蜴类、恐龙、恐龙蛋、哺乳类等脊椎动物化石。恐龙化石见于坪岭槽探剖面、高田村、南雄新城区、枫门坳西南等4个地点的坪岭段下部,计有Tyranosaurus sp.,Tarbosaurus sp.,Microhadrosaurus nanshiungensis等;恐龙蛋见于鹅颈岭、武台岗、南雄新城区、枫门坳、南雄烟厂采石厂等5个地点的坪岭段下部及枫门坳龟山附近坪岭段的中上部;阶齿兽等哺乳类化石见于修仁、枫门坳、武台岗、坪岭槽探剖面、鹅颈岭等5个剖面上,在坪岭槽探剖面坪岭段下部开始出现,中上部逐渐增多,至下惠段开始大量出现。坪岭段既有白垩纪常见的恐龙及恐龙蛋化石,也有被认为属古新统标准化石的阶齿兽动物群,且两者混生互为消长,前者富集于坪岭段下部,中上部仅见于个别地点;后者在坪岭段自下而上逐渐增多。坪岭段的脊椎动物化石与无脊椎动物(腹足类、双壳类)、微体化石(介形类、轮藻、腹足类口盖)一致,都具有中、新生代或白垩纪-古近纪混生过渡性质,并与下伏南雄群的关系更密切、古老色彩浓厚、继承性明显,生物群的总貌反映坪岭段的时代应属晚白垩世最晚期而非古新世。  相似文献   

3.
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地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简要介绍近年来南雄盆地地层研究的主要进展。在始兴陆源浈水组及南雄城南上湖组坪岭段发现窃蛋龙类,后者还见鸭咀龙类;界址、水口、下坪及始兴斜谭等地大凤组产大量以圆形蛋类为主的蛋化石;南雄盆地西区南雄群中发现叶肢介、昆虫、鲎虫、有孔虫等;初步查明阶齿兽在地层中的分布,在大塘剖面其首次出现距上湖组底界约60m,最高层位见于浓山组;利用测定蛋壳的稳定同位素和铱元素富集异常探讨恐龙绝灭;白垩系一古近系界线划分目前存在4种意见:1)划在上湖组近底部(根据恐龙绝灭),2)坪岭段/下惠段之间(根据介形虫),3)坪岭段上部(根据阶齿兽,腹足类)和4)浈水组中上部(根据孢粉)。  相似文献   

4.
<正> 1983年底至1984年初,科学院陆相白垩-第三系界线研究队在广东南雄盆地杨梅坑—逆龙坑及风门坳两条剖面上进行了野外观察、剖面测试及化石(介形类、轮藻、腹足类及叶肢介)、岩石标本的系统采集工作。笔者对其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认为白垩-第三纪地层间可能存在沉积间断。兹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恐龙蛋化石埋藏丰富,分布广泛。迄今为止,已报道有14个省(区)发现恐龙蛋化石。尤其在浙江天台盆地、山东莱阳盆地、广东南雄盆地以及河南西峡和淅川盆地等晚白垩世陆相红层中发现大量的恐龙蛋化石,同时也发现大量共生的恐龙等脊椎动物化石。中国恐龙蛋化石具有数量大、种类多、保存好、分布广、时代跨度大等特点,因此恐龙蛋可以作为中国白垩纪陆相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化石之一。本文在建立天台盆地赖家组和赤城山组的岩石地层、年代地层和恐龙蛋生物地层层序框架的基础上,重点对比讨论了我国几个主要含恐龙蛋沉积盆地的恐龙蛋类群组合序列及其对应的地层关系。同时,对我国周边相邻地区如蒙古、韩国和印度以及其他各个大陆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进行了初步对比讨论。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我国其他几个主要的恐龙蛋化石群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相比较而言,天台恐龙蛋化石群和南雄恐龙蛋化石群组合特征鲜明,前者主要以网形蛋类和蜂窝蛋类为主,后者以长形蛋类为优势类群,结合天台盆地陆相红层中多个凝灰岩夹层获得的98~91Ma和南雄盆地67Ma的同位素年龄,据此,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代表了晚白垩世早期的恐龙蛋组合,而南雄恐龙蛋化石群则代表了晚白垩世晚期的恐龙蛋组合。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莱阳恐龙蛋化石群明显不同,莱阳盆地的主要蛋化石类型——圆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在天台盆地至今没有被发现。但莱阳恐龙蛋化石群与南雄恐龙蛋化石群比较相似,如莱阳盆地金刚口组以椭圆形蛋类为主,含有少量的长形蛋类,而南雄盆地以长形蛋类为主,含有少量的椭圆形蛋类,其中金刚口椭圆形蛋、薄皮椭圆形蛋、长形长形蛋和安氏长形蛋等2属4种蛋化石在两个盆地均有发现。此外,在莱阳盆地王氏群中下部的将军顶组还发现了相对原始的网形蛋类。综合以上分析,莱阳恐龙蛋化石群大致介于晚白垩世早期的天台恐龙蛋化石群和晚白垩世晚期的南雄恐龙蛋化石群之间,更接近于南雄恐龙蛋化石群,时代应为晚白垩世中晚期。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西峡恐龙蛋化石群非常相似,在科一级分类单元中,至少有巨型长形蛋类、蜂窝蛋类和棱柱形蛋类等6个蛋科在两个盆地中均有发现,尤其是巨型长形蛋科仅在天台和西峡两个盆地中有化石记录,其中西峡巨型长形蛋这一蛋种同时产于西峡盆地走马岗组、赵营组和天台盆地的赤城山组。西峡盆地发现的其他一些蛋化石也可以归入到天台盆地新建立的一些蛋化石类型中。据此推断,走马岗组和赵营组与赤城山组的层位可能大致相当。虽然我们对西峡盆地已报道的部分恐龙蛋化石进行了初步厘定,但鉴于西峡盆地大量恐龙蛋化石的形态学和分类学尚存在较多的问题,两盆地的详细对比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天台恐龙蛋化石群与淅川盆地的恐龙蛋化石组合差别很大,相应的淅川盆地的恐龙蛋类群与相邻的西峡盆地的差别也较大,此外,在淅川盆地高沟组发现有树枝蛋类,这一类蛋化石在天台盆地未发现,据此推测淅川盆地的时代应晚于天台盆地和西峡盆地。相比较而言,淅川盆地的蛋化石组合与莱阳和南雄恐龙蛋化石群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含有长形蛋类、圆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等,因而,淅川盆地的马家村组和寺沟组的层位被认为可能与莱阳盆地的金刚口组和南雄盆地的坪岭组相当。综上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建立我国晚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群的组合序列及其对应的地层层序和时代框架,从下至上至少包含了4个恐龙蛋化石群:1)天台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天台群中上部的赖家组和赤城山组,时代约为晚白垩世早期(塞诺曼期土伦期);2)西峡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走马岗组、赵营组和六爷庙组,晚白垩世早中期(土伦期桑顿期);3)莱阳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王氏群中上部的将军顶组和金刚口组,晚白垩世中晚期(科尼亚克期坎潘期);4)南雄恐龙蛋化石群,赋存层位为南雄群园圃组和坪岭组,晚白垩世晚期(坎潘期马斯特里赫特期)。此外,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和深入,有望建立起包括早白垩世恐龙蛋化石群在内的白垩纪恐龙蛋化石群的组合特征序列,为进一步划分与对比我国白垩纪地层提供更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山东日青威盆地青岛地区中生代断陷构造盆地沉积下白垩统龙旺庄组和灵山岛组碎屑岩。即墨东北部丁字湾剖面龙旺庄组发现陆相遗迹化石Skolithos和Thallassinoides两个属,在灵山岛剖面灵山岛组海相地层中可见微生物成因的皱饰构造。这些原地生物-沉积证据表明早白垩世海水并未完全退出青岛地区,日青威断陷盆地内同时存在陆相和海相沉积。  相似文献   

7.
南雄盆地西部地区地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和7条地层剖面的实测,将南雄盆地西部地区白垩一下第三系分为南雄群(大凤组、主田组、浈水组)、罗佛寨群(上湖组、浓山组、古城村组)和丹霞组等2群7组,建立了区的岩石地层层序。丹霞组是南雄群和罗佛寨 群的同时异相地层。在南在雄盆地西部地区发现大量介形虫、轮藻化石和少量半咸水有孔虫化石,划分为4个介形虫动物群(14个组合带)和3个轮藻植物群(11个组合带),首次建立该区微化  相似文献   

8.
广东南雄盆地的"南雄层"和"丹霞层"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沿用263地质队资料,将南雄红层底部出现的第Ⅰ沉积旋回划为松山组;重新厘定了南雄群的含义,阐明其间各岩石地层单位顶、底界线标志;沿用罗佛寨群;指出不必用丹霞群(组)表示南雄盆地边缘相的粗碎屑岩层,并认为丹霞盆地的丹霞组相当于南雄盆地的园圃组下段,建议南雄盆地弃用丹霞群(组)一名.在此基础上提出,粤北地区白垩系-古近系岩石地层序列是由松山组,南雄群(园圃组、主田组、浈水组),罗佛寨群(上湖组、浓山组、古城村组)组成.  相似文献   

9.
官庄群主要出露于鲁西南地区的平邑盆地和蒙阴盆地,由于盆地范围较小,岩性横向变化大,地层划分对比较为困难,加之露头区植被覆盖严重,以往发现的生物化石较少,时代归属上各家观点不一。在野外剖面实测及钻井剖面系统采样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所获大量的介形虫、轮藻和腹足类化石(其中许多系首次发现),与国内外同期沉积盆地进行了横向对比,提出与以往地层划分意见相比有重大改动的新方案,即:鲁西南地区官庄群固城组和卞桥组底部地层属上白垩统,卞桥组其余部分属下古新统,常路组为中、上古新统,朱家沟组为下始新统,大汶口组划归下始新统至中始新统。  相似文献   

10.
南雄盆地西部地区早第三纪地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雄盆地西部地区下第三系厚约1000m,依据岩性特征,划分为以粗碎屑岩发育为主要特征的丹霞组和细碎屑岩的罗佛寨群,后者自下面上又可划分为上湖组,浓山组和古城村组。上湖组产扣星介动物群,金星介动物群,稍短宽轮藻-常州厚球轮藻植物群、瓣鳃类、腹足类及其口盖等化石,时代为晚白垩世最晚期至早一中古新世,白垩系与第三系的界线划在上湖组的坪岭段和下惠段之间,即扣星介群与金星介群之间,浓山介和瓣鳃类等化石,时代分别为晚古新世和早始新世,坪坑-红石寨一线以北的丹霞组是罗佛寨群向西相变的地层,时代为古新世一早始新世。  相似文献   

11.
广东南雄盆地晚白垩世至早第三纪地层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一、前言 南雄盆地的中、新生代地层发育,剖面清楚,化石丰富,为研究我国中、新生代陆相地层界限的重要地区之一。1965和1976年曾两次系统采集各门类化石,并进行了整理和综合研究,对南雄盆地的地层划分、对比、生物群的性质及其关系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童永生  王元青李茜 《地质论评》2006,52(2):153-162,i0002
岭茶地区的古近纪地层常称为栗木坪组或岭茶组。根据哺乳动物化石、地层特征和新近的古地磁和碳同位素研究成果,本文将岭茶地区的古近纪地层分为上古新统栗木坪组和下始新统岭茶组。岭茶组典型剖面,可选在成家冲东北的岭茶—霞流公路旁。由于底部出现碳同位素负向漂移,是目前中国可确定的始新统/古新统界线。在中国早始新世哺乳动物中首次出现的哺乳动物有奇蹄类、偶蹄类、真正的灵长类和梳趾鼠类型的啮齿类,并有许多首现的属。根据哺乳动物群组成特征,将中国早始新世哺乳动物群分为两个组合带:以李官桥盆地大尖动物群为代表的岭茶晚期的犀貘一菱臼兽组合带(Heptodon--Rhombomylus Assemblage Zone)和以衡阳盆地岭茶动物群为代表的岭茶早期的始祖貘一软食中兽组合带(Homogalax--Hapalodectes Assemblage Zone)。  相似文献   

13.
北羌塘盆地中部雪山组时代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羌塘盆地上侏罗统至下白垩统地层问题存在着多种意见 ,关键在于对雪山组的认识上。通过对羌塘盆地腹地半岛湖东北、长湖两剖面 ,雪山组在岩性特征、生物化石、地层接触关系及地质测年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 ,认为雪山组是在白龙冰河组 (Kim meridgian— Berriasian)之上的陆相杂色碎屑沉积岩系。通过与雁石坪—安多地区雁石坪剖面和滇西剖面对比讨论 ,认为羌塘腹地的雪山组与雁石坪雪山组或扎窝茸组上部、滇西曼岗组层位相当 ,时代应为早白垩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14.
丹霞盆地白垩系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正> 丹霞盆地位于韶关市东北,韶赣、韶汝、仁周等公路之间(图1),面积500km~2。白垩系总厚近4000m,以形成奇峰绝壁、风景秀丽的丹霞地貌著称。冯景兰等(1928)建立丹霞层以来,丹霞层(组、群)和丹霞地貌被广为引用。50年代末761地质队将红层划分为下白垩统马梓坪群、上白垩统南雄群及始新—渐新统丹霞群,并在马梓坪群发现叶肢介碎片及植物Brachyphyllum sp.。80年代初煤田202地质队在盆地西南河边厂4-2钻孔井深  相似文献   

15.
苏新  郭宪璞  丁孝忠 《现代地质》2003,17(4):370-377
库车前陆盆地是中国大型油气基地之一,盆地中的白垩系及古近系为盆地油气的主要储层。对本区白垩系的时代划分和沉积环境的精确确定直接关系到对油气田的规模、储量和分布范围的正确评价。本研究在前人划分为陆相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的顶部首次发现了由10属15种组成的晚白垩世海相钙质超微化石组合Arkangelskiellacymbiformis—Quadrumgartneri。此外,在由前人定为古新统—始新统的塔拉克组下段也发现了晚白垩世Arkangel skiellacymbiformis—Quadrumgartneri组合,在该组上段发现了古新世化石Biantholithussparsus。该成果既为准确确定这两个岩组的地质时代提供了可靠的古生物证据,又为本区存在晚白垩世地层和海相沉积提供了佐证,表明巴什基奇克组顶部存在晚白垩世的海相沉积,塔拉克组下段属于上白垩统,上段属于古新统。  相似文献   

16.
鲁西南地区官庄群沉积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西南地区上白垩统—始新统主要发育官庄群,前人对该群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地层归属年代的划分上,而对于沉积环境的分析涉及较少。本文主要运用岩石学、沉积地球化学方法对鲁西南地区平邑盆地广阜庄-挑沟剖面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官庄群的固城组为陆相河湖碎屑岩沉积,卞桥组为浅湖碳酸盐岩和蒸发岩沉积,常路组以滨浅湖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朱家沟组为一套山麓洪积扇沉积;卞桥组和常路组碳酸盐岩总体属于高盐度、强蒸发的陆相咸化湖泊环境沉积产物;官庄群沉积旋回的发育主要受蒙山断裂的多期次活动及古气候条件控制。  相似文献   

17.
试论浙东不同盆地塘上组的层位及时代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剖面研究,证实了浙东不同盆地原划分的塘上组并非都为同一层位。天台、丽水及缙云壶镇、舒洪盆地原划分的塘上组均整覆于馆头组沉积岩之上,其上为两头塘组整覆,层位大致与馆头组上部相当,为下白垩统。小雄盆地上部原称塘上组的一套火山岩,其岩石组合、地层层序、生物化石组合和同位素年龄等与浙东其他盆地原划分的塘上组均不相同,成岩时代在81.5—92.9Ma,产晚白垩世翼龙和鸟类化石,覆于永康群朝川组之上,其层位大致与永康群方岩组和天台群赤城山组相当,时代为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18.
通过西昆仑大红柳滩一带地质填图和实测地层剖面,从原划上三叠统克勒青河群中采到了大量孢粉和珊蝴、菊石类等化石,经鉴定其形成时代主体为二叠纪,经区域地层对比,重新厘定为二叠纪黄羊岭群。该生物化石的取得,为分析研究西昆仑微陆块及巴颜喀拉晚古生代—中生代边缘裂陷盆地的地质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9.
谢振东  杨永革 《地质通报》2001,20(3):331-333
南雄盆地地跨江西、广东两省,在江西省境内出露约300km2。笔者于1996—1999年在从事1∶5万大塘圩幅的区调过程中,在江西省信丰县大塘镇晚白垩世南雄群主田组下部发现了温带型孢粉组合。这一发现对研究赣南及南岭地区晚白垩纪古植物面貌及古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1 化石层位特征南雄群主田组为一套湖泊相细碎屑沉积物,所产孢粉化石位于深湖相泥质页岩中。采集地点在信丰县大塘镇105国道东侧罗西坑—新仓下实测剖面上。现将主田组下部实测剖面简介如下:上覆地层南雄群浈水组(K2zs)紫红色厚—巨厚层状砂砾岩、砾岩。── 整 合 ──…  相似文献   

20.
库车坳陷晚白垩世地层存在的证据和沉积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库车坳陷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白垩系是其主要储层。长期以来,该坳陷白垩系的地层划分存在较大争议,其中是否存在上白垩统是争议问题焦点之一。笔者等根据发现的晚白垩世钙质超微化石,证实了库车坳陷巴什基奇克组上部地层属于晚白垩世并存在海相沉积;根据前人在库车坳陷及塔东北井下发现的晚白垩世介形虫、轮藻等化石,证实了这些地区也同样存在上白垩统,古城组是其晚白垩世陆相沉积的代表。若干露头剖面和井下岩芯晚白垩世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表明特提斯海水曾侵进到该盆地。该坳陷及塔东北地区晚白垩世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类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