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一般来说只与直接源瓦斯涌出量的大小有关;而在许多矿井的生产实践中,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却显示出与直接源涌出量不一致的特性,常常出现瓦斯涌出异常现象。本文通过对所谓”异常现象”进行观察研究,利用瓦斯监测系统和温度计、气压计对地面的气象状况进行观测,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异常涌出瓦斯的来源、影响因素等,发现瓦斯涌出曲线呈现较为规律变化;经比较发现了与大气物理参数变化的关系。从而找出了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即与大气物理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为矿井制定生产规划、合理安排组织生产、减少瓦斯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在安全管理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地加强瓦斯检查及其它措施。  相似文献   

2.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是采面通风设计及制定采面瓦斯防治措施的主要依据。在收集陈家山煤矿大量瓦斯地质资料基础上,分析了矿井主采4-2号煤层采面瓦斯涌出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采面瓦斯涌出量为矿井主要瓦斯来源,其涌出量与煤层埋藏深度、煤层瓦斯含量、顶板含油气小街砂岩厚度及工作面日产量等主要控制因素呈正相关关系;采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了采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编制了采面瓦斯涌出量预测图,结果显示4-2号煤层采面绝对瓦斯涌出量总体呈现出由井田浅部向中部迅速增大,再由中部到深部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断裂构造作用对煤层的瓦斯含量及煤层开采时瓦斯的涌出量都会产生影响。通过实际观测统计,分析了皖北任楼煤矿小型断层两侧瓦斯涌出的基本特征。研究表明,断层作用区与煤层瓦斯高涌出量具一致性;断层落差与最大瓦斯涌出区至断层点的距离具极好的相关性;瓦斯异常涌出范围与断层落差之间也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研究区断层附近的瓦斯涌出量峰值出现的位置以及瓦斯涌出量异常的范围分别约为断层落差的35倍与60倍。   相似文献   

4.
回采工作面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分析采空区内部的瓦斯源出发,用负指数函数描述各煤层瓦斯涌出强度的衰减过程。用迎风格式的有限元方法求解了非均质回采采空区流场的瓦斯-大气两相混溶渗流-扩散方程,以可视化技术描绘了采空区瓦斯涌出与风流交换和瓦斯分布变化规律的流体力学原理。模拟表明,采空区绝对瓦斯涌出量随工作面风量呈衰减变化。而与采空区瓦斯涌出强度呈显著地线性增加,与工作面推进度呈线性递减(但递减幅度不大);工作面风量的突然增大会对瓦斯涌出量在短时间内(8min)产生剧烈的高峰影响,用逐渐增风方法可以避免瓦斯高峰涌出的影响。提出了采空区瓦斯涌出强度的概念,论证了用瓦斯涌出强度衡量采空区瓦斯涌出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运用压汞法和等温吸附法对开滦矿区东欢坨矿8煤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合矿井实测瓦斯涌出量数据,分析了控制东欢坨矿8煤瓦斯异常涌出的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瓦斯异常主控地质因素为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东欢坨矿"水大瓦斯小,水小瓦斯大"的赋存规律明显。矿井瓦斯赋存形式主要为游离态,表现出在压性断层带时,瓦斯涌出量较小;在未导通煤系含水层情况下,张性断层带往往煤体破碎、孔裂隙相对发育,瓦斯涌出量显著增大,而在断层导通煤系含水层的水文异常区,瓦斯涌出量有明显减小的趋势。东欢坨矿瓦斯涌出量受多种因素的控制,筛选出煤层埋深、煤层厚度、煤层顶板含泥率和断层数作为主要控制因素,建立了具有较好相关性的瓦斯涌出量多变量数学预测模型;并通过灰色系统理论建模软件对瓦斯涌出量和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得到断层数是瓦斯涌出量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基于滇东上二叠统赋煤区煤层的煤岩学特征、瓦斯含量、瓦斯涌出量及煤矿瓦斯事故统计分析,对研究区煤层的煤岩组成、煤体结构、煤炭筛分试验成果、煤层瓦斯含量和煤矿瓦斯涌出量进行了比对研究。研究表明:煤变质程度、显微煤岩组分、筛分粒级煤及煤的孔隙率等煤岩学特征控制了瓦斯的分布特征,并造成煤矿瓦斯涌出呈现区域性的差异;滇东上二叠统赋煤区瓦斯涌出类型可分为低煤阶均匀涌出型、中煤阶均匀涌出型、中煤阶非均匀突出型、高煤阶均匀涌出型和高煤阶非均匀突出型,且以中煤阶均匀涌出型为主。   相似文献   

7.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是采面通风设计及制定采面瓦斯防治措施的主要依据。为了预测常村煤矿2120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通过现场测定、收集整理常村煤矿综放面瓦斯资料,分析了易自燃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瓦斯涌出特点、来源、构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风排瓦斯量、采空区瓦斯涌出量和钻场抽放瓦斯量的比例分别为41.1%、50.8%和8.1%;综放面瓦斯涌出量与产量、采面推进距离、生产工序、大气压等因素有关;建立了易自燃煤层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模型,以对未采区域采面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以便为制定瓦斯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国煤层瓦斯区域分布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据1994 ̄1996年连续3年的统计,全国煤矿瓦斯灾害伤亡人数占煤矿伤亡总人数的40%以上,瓦斯涌出规律、瓦斯涌出量预测、瓦斯突出预测仍是煤矿安全技术的难题,在加强对瓦斯灾害综合治理的同时,把瓦斯作为煤层气资源积极进行开发利用,是当前的研究方向,瓦斯区域分布规律研究可以概括为建立在煤层瓦斯生成条件、保存条件基础上的高斯赋存量,高瓦斯涌出量,低瓦斯赋存量,低瓦斯涌出量区域分布规律研究;建立在高瓦斯赋  相似文献   

9.
低瓦斯矿井煤层瓦斯异常涌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的低瓦斯矿井为例,详细探讨了煤层瓦斯异常涌出现象,分析了影响瓦斯涌出的地质因素和采掘因素,并对瓦斯异常涌出防治进行了研究。首次运用瓦斯地质理论研究低瓦斯矿井瓦斯异常涌出问题,形成了系统的低瓦斯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R/S分析及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分形预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分形理论中的时间序列(R/S)分析方法,讨论了赫斯特指数的理论意义和实际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通过对矿井瓦斯涌出量时间序列的分形处理,根据极差、标准差的结构分维值的大小,对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增量趋势做了分形预测。  相似文献   

11.
煤矿瓦斯不仅关系到能否起到利用价值,同时也关系到众多矿工的安全问题,鲁中地区是山东重要的煤炭资源基地,埠村煤矿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其瓦斯研究价值不言而喻。运用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煤地质学,数学分析等相关学科和方法,从影响瓦斯涌出量的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岩浆岩、水文地质条件、上覆基岩厚度等地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埠村煤矿瓦斯涌出量进行量化预测,并作出其全井田瓦斯涌出量的等值线图。研究表明,埠村井田属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存在东高西低的趋势,主要受埠村向斜的控制,矿井瓦斯涌出量的预测分析可以对以后生产防治作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运用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煤地质学、数学分析等相关学科和方法,综合分析瓦斯涌出量的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等地质因素,对阳城地区瓦斯含量、涌出量进行量化预测,并作出其全井田瓦斯含量、涌出量的等值线图。研究表明,阳城井田属低瓦斯矿井,瓦斯含量的变化主要与煤层埋深有关,随着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以及煤层埋深的增高,瓦斯含量与涌出量在区内由北向南有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矿井瓦斯是当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因素,如何在矿井设计、建设前,建立一个比较可靠的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较准确地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是一项重要工作。基于分源预测法,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建立了勘查阶段结束时,从整个井田及井田历史角度出发的矿井瓦斯涌出预测方法。根据瓦斯地质来源将其划分为邻近层瓦斯涌出、采出煤瓦斯涌出、井下残留煤瓦斯涌出、围岩瓦斯涌出、井田周围煤层瓦斯涌出等5类瓦斯源,并分别建立了相对应的预测公式。通过实例应用,证明该方法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适当加大综放工作面长度已成为煤矿高产高效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但工作面采长加大后,瓦斯的涌出量加大,对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通过分析阳泉煤矿三矿综放工作面采长增加后瓦斯涌出量的变化特征,对采长200m以下和200m以上的综放工作面瓦斯涌出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综放工作面采长增大后,邻近层垮落卸压范围增大,吨煤瓦斯涌出量增加27%;瓦斯涌出总量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卸压影响范围体积的增加和煤层开采产量的增大。  相似文献   

15.
煤油气共生矿井的采面瓦斯涌出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煤系含油气的陈家山煤矿综采工作面瓦斯地质资料为依据,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方法,在研究影响采面瓦斯涌出量主控地质与生产因素的基础上,借助人工神经网络理论中的BP网络方法,建立了综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预测的BP网络模型。通过误差分析及实际应用,证明将关联分析与BP网络结合起来开展采面瓦斯涌出量预测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生全 《西北地质》1999,32(1):49-53
在分析影响南桥煤矿5号煤层采掘瓦斯涌出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矿井未采区瓦斯等级及涌出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晋城矿区晋普山煤矿目前开采9煤层,煤层瓦斯含量高,经鉴定属高瓦斯矿井。利用井田地质勘查成果及井下瓦斯监测数据,对区内瓦斯赋存规律及涌出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煤层煤类、褶皱构造和煤层围岩是其主要控制因素,而煤层埋深对瓦斯赋存影响不明显。按开采层和邻近层瓦斯涌出量叠加原理,采用分源预测法分别预测了9、15号煤层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其绝对瓦斯涌出量均大于5 m3/min,局部瓦斯含量较高,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建议矿井做好防范瓦斯灾害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扩大,以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高、瓦斯涌出量大为主要特征瓦斯问题日益突出。为了研究进入深部环境后高产高效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规律,通过在试验高产高效工作面布置测点,实测代表性测点的瓦斯特征参数,分析研究回采面内瓦斯特征参数倾向、走向波动规律,以及充分结合工作面内瓦斯涌出的不均衡性等,进而得到深部环境高产高效工作面瓦斯涌出规律,为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必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灰色关联理论在矿井瓦斯涌出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灰色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了煤层瓦斯涌出量及其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根据某煤矿14^#煤层各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来对煤层瓦斯涌出情况进行预测;最后对推导结果进行了实际检验。检验成果表明用该方法对煤层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是可行的,可为矿井瓦斯灾害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矿井瓦斯涌出量是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参数.地质构造、煤化作用、煤层厚度变化以及煤体结构均影响着瓦斯的涌出.矿井地质构造是控制瓦斯涌出的主导地质因素.其主要类型、规模、性质、疏密程度、排列组合以及构造部位等差异,对瓦斯涌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煤化作用过程中,瓦斯小断产生,而煤层瓦斯的伴生量直接依赖于煤化变质程度,故变质程度越高,产生的瓦斯量就越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