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浩  袁勇 《岩矿测试》1998,17(2):159-161
在pH114的Na2HPO4NaOH缓冲介质中,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及TritonX100存在下,锌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发生显色反应,生成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在610nm处,摩尔吸光系数178×105L·mol-1·cm-1。NaPO3的存在可提高方法的灵敏度与选择性。比尔定律范围是0~320μg/L,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硫铁矿中锌。对硫铁矿中w(Zn)为002%或04%的样品进行6次平行测定,其RSD为163%~53%。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混合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及乳化剂OP存在下,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与铜显色反应的条件。结果表明:在pH5.4的六次甲基四胺HCl缓冲介质中,DBHPF与铜生成紫色络合物,λmax=538nm,ε538=1.65×105L·mol-1·cm-1。铜量在0~360μ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经实际试样验证,结果与原结果相符。对w(Cu)为0.044%~0.3%的样品进行测定,RSD(n=6)为1.71%~5.53%。  相似文献   

3.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与锆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008~010mol/LHCl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MAB)存在下,Zr(Ⅳ)与5′_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_NSF)发生显色反应,形成1∶4的桔红色络合物,λmax=540nm,ε为146×105L·mol-1·cm-1,Zr(Ⅳ)含量在0~05m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氧化铝及陶瓷釉料中锆的测定,结果与ICP_AES法相符,RSD(n=5)在13%~37%。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_(2_溴)苯基甲烷(DAoBM)。在Mn(Ⅱ)和吐温_80存在下,Ce(Ⅳ)与DAoBM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λmax为480nm,摩尔吸光系数为31×105L·mol-1·cm-1。Ce(Ⅳ)的质量浓度为0004~02mg/L时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稀土矿石中微量Ce(Ⅳ)的测定,结果与ICP_AES法相符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存在下,Al(Ⅲ)与3,5_二溴_4_偶氮变色酸苯基荧光酮(DBACPF)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质。在pH60的HAc_NaAc缓冲介质中,Al(Ⅲ)与试剂形成1∶2的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56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5×105L·mol-1·cm-1,Al(Ⅲ)的质量浓度为0~02mg/L时符合比尔定律。拟定方法用于铝黄铜及石灰石样品中铝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相似文献   

6.
王贵方  周艳梅 《岩矿测试》1998,17(2):134-137
研究了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5BrPADMA)与Pt(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乙醇存在下,10~32mol/LH3PO4介质中,试剂与Pt(Ⅱ)15min即形成稳定的紫蓝色配合物,并至少稳定24h。该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8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73×104L·mol-1·cm-1,其组成为nPt(Ⅱ)∶n5BrPADMA=1∶1,Pt(Ⅱ)的质量浓度在0~10mg/L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用于二次合金管理样及催化剂中铂的直接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符,精密度好,RSD<0.5%(n=6)。  相似文献   

7.
混合胶束对钛—溴邻苯三酚红显色体系的增敏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宗铭  梁亮 《岩矿测试》1999,20(2):157-159
在5.0×10-3mol/LH2SO4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和OP存在下,Ti(Ⅳ)与溴邻苯三酚红(BPR)形成红紫色络合物。该络合物的λmax=638nm,ε为5.81×104L·mol-1·cm-1,钛的质量浓度为0~0.32mg/L时符合比尔定律。拟定的方法用于硅酸盐岩石中微量钛的测定,结果与原结果相符,RSD(n=6)<1.50%。  相似文献   

8.
水杨基荧光酮与锌显色反应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pH为95的NH4Cl_NH3·H2O介质中,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铵存在下,Zn(Ⅱ)与水杨基荧光酮形成1∶2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871×104L·mol-1·cm-1,Zn(Ⅱ)的质量浓度为0~036mg/L时符合比尔定律。拟定的新方法应用于矿样中微量锌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新合成的1 - (2 - 羟基- 3 ,5 - 二硝基苯基) - 3 - [ 4 - ( 苯基偶氮) 苯基] - 三氮烯( HDNPAPT) 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pH11 .0 的Na2B4 O7 - NaOH 介质中,铜与HDNPAPT 形成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组成比为1∶2 ,λm ax = 540 n 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40 = 1 .73 ×105 L·mol- 1·cm - 1 ,铜的质量浓度在0 ~360 μg/ 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大米和面粉中微量铜的测定,结果与铜试剂法相符,5 次测定的RSD< 3 % 。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KH2PO4Na2B4O7缓冲介质中,痕量镍催化H2O2氧化胭脂红褪色的指示反应及动力学条件,测定了反应活化能,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镍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240×10-8g/L,测定范围为008~24μg/L。结合丁二酮肟正丁醇萃取分离,实现了对铝合金标样中痕量镍的测定,RSD(n=6)小于3%。  相似文献   

11.
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合表面活性剂CTMAB-吐温-60存在下的pH5.7~6.5的缓冲介质中,Sc(Ⅲ)与4,5-二溴苯基荧光酮(DBPF)形成高灵敏的多元配合物,其ε_(590)=2.26×10 ̄5L·mol ̄(-1)·cm ̄(-1),组成比为:Sc:DBPF:CTMAB=1:2:4。采用混合表面活性剂使增溶增敏作用更为显著,并加速了显色反应,增强了配合物的稳定性。而Na_2SO_4的加入能显著地提高体系的灵敏度。Sc量在0~0.36u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可直接测定合成混合稀土中的Sc,回收率在98%~105%;结合沉淀分离和PMBP萃取分离,实现了地质试样中痕量Sc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侯明  单英 《岩矿测试》1999,(1):53-55
在乳化剂OP和聚乙烯醇PVA-124存在下,于0.02mol/LH2SO4介质中,Ti(Ⅳ)与溴邻苯三酚红(BPR)和丁基罗丹明B(BRB)产生高灵敏协同显色反应。配合物λmax=596nm,ε为1.50×105L·mol-1·cm-1,钛的质量浓度在0~480μg/L符合比尔定律,配合物的组成为nTi∶nBPR∶nBRB=1∶2∶2。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结合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富集,方法用于地质样品中微量钛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其RSD(n=5)小于2%。  相似文献   

13.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胶束增敏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pH67~76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存在下,Pd(Ⅱ)与5′_硝基水杨基荧光酮30min内反应完全,生成组成比1∶2的紫红色配合物。λmax=582nm,Δλ=56nm,表观ε为104×105L·mol-1·cm-1,配合物至少稳定36h。测Pd(Ⅱ)的线性范围在0~080mg/L。结合丁二酮肟_氯仿萃取分离,方法可用于试样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与5_Br_PADAB光度法一致,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32%~1004%,相对标准偏差为17%(n=10)。  相似文献   

14.
光度法测定痕量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周之荣 《岩矿测试》1997,16(4):303-306
基于痕量Ti(Ⅳ)在稀H2SO4介质中对EDTA还原Cr2O2-7褪色反应的抑制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Ti(Ⅳ)的光度法。测定范围为24~24μg/L,检出限为106×10-7g/LTi(Ⅳ)。结合萃取分离富集技术,方法用于测定人发及茶叶样品中的痕量Ti(Ⅳ),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5%~100%,RSD(n=6)为11%~20%。  相似文献   

15.
三溴偶氮胂—锇—溴酸钾催化光度法测定微量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酸性介质中Os(Ⅳ)对KBrO3氧化三溴偶氮胂的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借此反应可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锇。方法灵敏度高,锇的质量浓度为10~200μg/L时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18×105L·mol-1·cm-1。方法已用于贵金属精矿中锇的测定  相似文献   

16.
冯泳兰 《岩矿测试》1999,18(4):311-313
研究了新合成的1-(2-羟基-3,5-二硝基苯基)-3-「4-(苯基偶氮)苯基」-三氮烯(HDNPAPT)试剂与铜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PH11.0的Na2B4O7-NaOH介质中,铜与HDNPAPT形成的红色配合物,其组成比为1:2,λmax=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40=1.73×10^5L·mol^-1·cm^-1,铜的质量浓度在0 ̄360μg/L符合比尔定律。方法应用于大  相似文献   

17.
邻羟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铜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敏思  王曙 《地质实验室》1997,13(4):240-243
研究了邻羟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与Cu^2+的显色反应。在乳化剂OP存在下及PH10.0-12.0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Cu^2+和o-HDAA形成1“3的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4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4.20*10^4L.mol^-3.cm^-1。  相似文献   

18.
镍与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显色反应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乳化剂OP存在下,于pH9.7~10.0的Na_2B_4O_7-NaOH缓冲介质中,Ni ̄(2+)与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CDAA)形成组成比为1:2的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吸收峰波长在540nm,对比度△λ=12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9×10 ̄5L·mol ̄(-1)·cm ̄(-1),室温下20min内显色反应完全,有色配合物至少稳定12h。方法线性范围是0~0.20μg/mlNi,检测限为0.0004μg/ml。在掩蔽剂存在下,方法用于矿样和低合金钢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相符,其RSD(n=6)分别为1.8%和3.1%,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5.0%~101.2%。  相似文献   

19.
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与铝显色反应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佩玉  曹伟 《岩矿测试》1994,13(4):274-276
在pH为6.5的HAc-NaAc介质中,CPB存在且经60~70℃加热,Al ̄3+与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4min即完成显色反应,形成1:2紫红色络合物,吸光度至少稳定24h,最大吸收峰位于568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18×10 ̄5,Al量在0~0.2μg/ml范围内符合比不定律。方法已应用于岩矿中微量Al的直接测定,其结果与标准值吻合较好,RSD(n=5)均<3%。  相似文献   

20.
温轲  王宅中 《岩矿测试》1999,18(3):225-228
在PH10.3的NaB4O7-NaOH介质中,Mg^2+与4,5-二溴苯基荧光酮形成络合物,于-0.95V出现一灵敏的阴极波。Mg^2+的质量浓度在8.2-58μg/L时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1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