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天津地区垂直形变剖面复测结果的GPS检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北京和天津地区的28个GPS连续观测站资料(资料截至2008年8月)计算得到的垂直向时序结果,分析各个GPS连续观测站垂向分量的变化特征,计算得到2007~2008年北京天津地区GPS站垂直运动速率,并与水准测量计算得到的2007~2008首都圈地区垂直形变速率进行比较;通过寻找水准测量路线附近的GPS站点,相应于水准的初测和复测时段,计算得到GPS路线剖面图,将GPS与水准2个时段的剖面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水准和GPS结果的这种“由面到线”的综合比较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从趋势上看,GPS与水准的结果是相似的,GPS结果同样反映了2008年北京东南附近区域有隆升的迹象,但量值比水准结果小,水准结果所反映的“南升北降”的特征在GPS结果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和体现。  相似文献   

2.
通过总结台站水准测量过程中影响测站高差的常见因素及影响测线高差的常见环境因素,绘制安丘地震台台站水准各测站高差在不同时期的曲线图,分析各测站在不同时期内的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各测站高差与整条测线高差的相关系数,来分析探讨各测站高差与测线高差之间的关系,为将来落实异常时提供参考,也有利于研究观测场地的沉降变化。  相似文献   

3.
北天山流动水准测量资料前兆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卡尔曼滤波法计算处理了北天山地区跨断层流动水准观测资料,分析了断层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北天山地区跨断层流动水准资料较好地反应了各断层地震前后地壳垂直形变运动特征。流动水准测量对北天山地区5~6级以上地震有较好的震前反映,前兆信息明显。跨越同一断层的各水准测线垂直运动速率不一致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地震前兆异常,速率变化大小对地震震级具有一定预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邯郸市地裂缝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邯郸市地裂由三个地裂带组成,呈北北东走向。1968年地裂急剧发展,1978年以后,邯郸市多处新建筑又受到地裂破坏,造成地面、房屋、管道、围墙破裂。地裂缝表现为张性,裂缝两侧伴随重直位置,个别点有顺扭现象。根据对邯郸市地面沉降、地下水水位变化以及邯郸断裂全新世活动资料的分析,我们认为,邯郸地裂特征与因地下水下降漏斗形成的地裂不同,邯郸地裂的形成是邯郸断裂现今活动的反映。  相似文献   

5.
楚成新 《内陆地震》1992,6(2):174-179
根据乌什220km范围内三次强震前乌什水准形变测量资料,用形态法、一阶差分法、矢量法分析了震前的水准异常变化,发现强震前水准测量均有较明显的异常显示。这为以后利用乌什测量资料、预报乌什附近一定范围内的地震提供了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卫辉西代村跨断层短水准出现的趋势性变化与断裂活动间的相关性,在跨断层水准观测场地布设1条土壤气Rn和H2浓度测线,复测周期与跨断层水准测量周期基本一致,分别于2018年4月、7月、10月开展3期土壤气Rn和H2浓度测量.同时,为增加观测数据的可靠性,于2018年8月布设了1条与上述3期测线平行的测线并开展土壤气Rn和H2浓度测量.4期土壤气H2浓度测量结果显示,该区土壤气H2浓度背景值处于较低水平,H2浓度异常值所处位置主要集中在距起点150—210 m处,该处为断裂通过处.4期中Rn浓度最大值、背景值和均值的变化幅度均在正常范围内,Rn浓度异常值所处位置也主要集中在距起点150—210 m处,该处可能为断裂通过处.土壤气显示的断裂通过处与该区探槽显示的断裂位置一致.4期土壤气测量结果表明,近期汤西断裂带可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跨断层水准观测数据的趋势性变化与断裂活动之间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7.
和平  李志雄  陆远忠  邵志刚 《地震》2010,30(2):89-99
以首都圈地区布设在不同断层上的24处跨断层水准观测为研究对象, 建立了地壳分层结构、 含不同倾角断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模拟计算了断层倾角和走向对跨断层水准观测结果的影响, 并结合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 震例研究及R值预测评分, 对首都圈地区跨断层水准测量监测能力进行了初步评价。 结果表明: ① 跨断层水准观测能力一定程度上受倾角和走向因素的共同影响; ② 跨断层水准布设于倾角30°~70°且走向与地面水平最大位移方向近垂直时具有较好的映震效能; ③ 首都圈跨断层水准监测体系总体而言具备较强的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卫辉西代村跨断层短水准出现的趋势性变化与断裂活动间的相关性,在跨断层水准观测场地布设1条土壤气Rn和H2浓度测线,复测周期与跨断层水准测量周期基本一致,分别于2018年4月、7月、10月开展3期土壤气Rn和H2浓度测量。同时,为增加观测数据的可靠性,于2018年8月布设了1条与上述3期测线平行的测线并开展土壤气Rn和H2浓度测量。4期土壤气H2浓度测量结果显示,该区土壤气H2浓度背景值处于较低水平,H2浓度异常值所处位置主要集中在距起点150—210 m处,该处为断裂通过处。4期中Rn浓度最大值、背景值和均值的变化幅度均在正常范围内,Rn浓度异常值所处位置也主要集中在距起点150—210 m处,该处可能为断裂通过处。土壤气显示的断裂通过处与该区探槽显示的断裂位置一致。4期土壤气测量结果表明,近期汤西断裂带可能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跨断层水准观测数据的趋势性变化与断裂活动之间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9.
如众周知,水准标石的稳定性问题,是关系到短水准测量手段能否在地震预报中应用的关键性问题。我国自六十年代以来,试图应用短距离(400—1000米)水准测量来获得地壳垂直形变资料,以便应用于地震预报。为此,在华北平原地区相继建立了一部分形变台站,不久便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1~2011年以来的北天山地区跨断层水准测量资料,对北天山山前构造带上的主要断层垂直运动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这一时间尺度资料所反映出的一些异常变化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客观地对跨断层垂直形变测量资料在该地区地震预测方面的作用和效能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现今北天山山前地区地壳运动以继承性运动为主。震前形变异常与发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研究区内发生5.0~6.0级地震前,若干条测线会同步出现相对集中的异常,出现异常的频次明显增加,特别是处于同一构造带上的测线异常表现更加明显,而6.0级以上的强震则表现出一种趋势性慢形变的异常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在地壳形变测量中,水准测量是为了监测地壳的垂直形变。按照不同的监测任务,它又可分为区域水准网和流动水准点两种。通过定期的重复观测,对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后,可获得较大范围地壳垂直形变势态;跨断层短水准测量则是在活动断裂两测,布设三四个测点,组成测段长度一般不超过一二百米的小水准环。分析短水准测量资料,同样可得到断层垂直运动信息。而且短水准测量具有施测方便,外界干扰少,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卢汝圻 《华南地震》1995,15(4):80-82
阳江闸坡精密水准测量数据的质疑与订正卢汝圻(广东省地震局,广州510070)为研究广东沿海地区现代垂直运动的变化,笔者最近分析有关地区的精密水准资料时,发现阳江地区闸坡支线的部分早期测量数据有重大疑点。经过深入查证辨识,作了释疑与订正处理,特撰文阐述...  相似文献   

13.
论地面垂直变形监测中应用GPS技术的可能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GPS技术传递高程基准时需要知道精确的大地水准面与椭球面之差。但在垂直变形的特定情况下,人们关心的是高程的变化而不是高程本身。提出在地面沉降监测中可用站坐标系下的U分量变化代替水准测量高差的变化。分析了这一方法的可能误差和大小。根据1995~1998年连续4年的GPS与精密水准笃比观测,验证了方法的实际精度,表明在地面沉降监测中有可能用GPS技术代替精密水准传递高程基准。  相似文献   

14.
地面沉降水准测量参考基准的合理选取对获取真实地表形变场信息至关重要.文中在充分收集、整理北京平原区7座深层基岩标历年水准测量资料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基岩标历年水准形变特征;探讨了水准测量累计误差对基岩标微小形变的影响;采用秩亏自由网平差算法联合平均间隙法和单点检验法,对7座深层基岩标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查找每期观测中位移变化显著点和相对稳定点,构建变形函数模型.研究表明:(1)7座深层基岩标所呈现出的微小形变量,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综合影响,基岩标形变量是其自身形变与测量误差耦合作用的结果,特别是长距离水准测量所产生的累计误差效应对其结果影响较大.(2)基岩标稳定性评价中,王四营站基岩标J_1、望京J_2、天竺J_3、平各庄J_5和张家湾J_6这5座基岩标均呈相对稳定状态,可以作为区域地面沉降水准测量稳定参考基准点.(3)将评定的5座稳定基岩标纳入水准网中,联合玉渊潭水准原点,构建北京平原区地面沉降附合水准监测网,其平差结果与站内分层标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均高于自由水准网,说明利用具有多个稳定起算基准的附合水准网代替以往自由水准网,可以有效降低自由网中沉降量不正常跳跃现象,使测量成果更符合地面沉降客观形变规律,提升监测精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流动形变测量资料,对北天山地震带的地壳形变过程、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北天山地震带地形变具有趋势性、同步性、阶段性,水平形变量大于垂直形变量,并且北天山地震带的地壳活动方式继承了新构造运动。同时,对北天山地震带上的地形变与地震活动的关系也做了探讨,认为地震前后,地壳在垂直形变方面具有“N”字形变化模式,并指出北天山地震带在地震过程中有一形变衰减波存在。 本文分析、处理了自1971年至1986年以来的北天山地震带上十几条跨断裂流动水准测线资科、1982—1986年的水平形变网资料,以及乌市跨断层形变台站的部分地道水准测量资料,力求揭示它们所控制的断裂带及地区的形变过程、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并找出其中的活动规律。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金县台水准测量资料在海城地震及唐山地震前的异常变化已被广大地震工作者所确认。唐山地震后该台水准曲线基本形态未见明显的改变,即东西测线在七、八月份以后明显西倾,至年末逐渐恢复;南北测线呈现明显的周年变化。自1981年以后,曲线形态较之往年显得异常平稳(图1),东西测线在七、八月份以后西倾趋势不再出现;南  相似文献   

17.
李淑玲  武守仁 《山西地震》1990,(1):24-26,48
对太原台BM_3井、S_1井、夏县台2井地下水位与短水准测量资料进行了分析,并以代县台3井作为例证,利用低通滤波、回归方法对资料进行了处理,表明山西省多数定点短水准测量受地下潜水位变化的影响明显,最大量级可达0.7mm/1m水位,水准点的变化随农用机井抽水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依据条件观测平差理论,对辽宁地区历年来施测的水准测量资料,进行了分期平差处理。绘制出各个时期的地壳垂直形变图,它直观的反映了地面垂直形变的空间分布情况,用以研究垂直形变场的演变过程。根据我国“九大”地震区水准资料显示的地壳垂直形变特征,探讨了地震发生的可能规律,从近年来水准资料反映的地壳形变,对辽宁地区的地震趋势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已扩大的滇西实验场区1981至1983年垂直形变资料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下关至丽江原实验场区域范围内近两年垂直形变总趋势与1981年以前基本一致,仍然具有北升南降趋势。而整个场区近期垂直变化为西北部相对地向东南方向地区倾斜。根据历年来水准测量资料和跨断层短水准所得结果对某些断层的现今活动性和活动方式进行了讨论。考虑到形变资料中有较明显的系统误差存在,采用了回归分析的方法将其进行了改正。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川滇地区连续GPS测点进行分析,发现在宁南地区存在一定的形变异常,而跨断层水准资料也显示有同样的异常。安宁河断裂、则木河断裂周边连续GPS测点运动速率相对于小江断裂北段有一定的差异。综合分析宁南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跨断层水准测线、连续GPS测点运动差异、历史地震活动性、b值、重力场变化特征等资料,认为在宁南及其周边地区可能存在一定的应力积累,在则木河断裂与小江断裂交汇部位及其南部可能存在一定的应力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