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杏宝 《矿产与地质》1991,5(6):405-415
近年国外铜矿床勘查与研究工作,在成矿理论和勘查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介绍了智利埃斯康迪达斑岩铜矿床和圣烛节层控铜矿床,印度马兰杰坎德铜矿床,菲律宾勤班陀富金铜矿床,印尼埃茨伯格矽卡岩铜矿床和格拉斯伯格斑岩金铜矿床,加拿大米利根山和卢维库特铜矿床的勘查工作进展;同时介绍了铜矿床成矿理论和找矿研究工作的新进展,斑岩铜矿床成矿与陆内活化带构造环境有关,成矿作用具多期多阶段特征;层控铜矿床成矿与大陆裂谷环境有关,不同类型矿床与裂谷演变的不同阶段有关,以及层控铜矿床分类的特点.最后,为解决我国铜矿资源,结合我国铜矿床勘查利用情况,提出改进提取技术,开发利用低品位铜矿石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世界级金矿床,至少含有100吨以上的金;银矿床至少含有2400号的银;铜矿床至少含200万吨铜;铅、锌矿床,至少分别含有100万吨和170万吨锌。研究表明,只有世界级的矿床才会影响金属市场的供应。  相似文献   

3.
史清琴 《云南地质》1993,12(1):136-138
云南境内赋存于前寒武系中的铜矿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据地质情况分析,至今仍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 (一)资源现状我省前寒武系铜矿高度集中在“康滇地轴”区,已探明的储量占全省已探明铜储量的67.58%。我省三大铜矿均产于此区内;发现的中型铜矿床占全省中型铜矿床总数的三分之康滇地轴区昆阳群中的受变质沉积型铜矿床(东川式铜矿),已探明的储量占全省已探明铜储量的43.01%;大红山群中受变质火山岩型铜矿床(大红山式铜铁矿)已探明的储量  相似文献   

4.
笔者于1985年12月,有机会参加在马尼拉举行的国际矿床模式讨论会(Symposium on Mineral Deposit Modelling),会议期间对菲律宾Zambales山的Acoje和Coto铬铁矿山、Barlo块状硫化物铜矿床进行了参观。国际矿床模式讨论会由菲律宾矿山与地质科学局(BMG)、菲律宾地质学会(GSP)和国际地科联IUGS/UNESCO主办,目的是讨论近十几年来对热液金矿床、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和铬铁矿床在构造和金属成矿作用方面取得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5.
智利和秘鲁是世界上主要的铜资源国和产铜国.两国铜矿资源绝大部分来自斑岩铜矿.智利现有铜储量(金属量,下同)1.5亿吨,名列世界第一.1978年产铜104万吨,仅次手美国(135万吨)、苏联(110万吨).智利斑岩铜矿带从该国中部的特尼恩特铜矿到最北部的莫恰铜矿长两千多公里,带内有几十个大小不等的铜矿床.其中储量在100万吨以上的矿床不下十几个.特别是北部的丘基卡马塔和中部的特尼恩特铜矿,为世界上最大的斑岩铜矿床.秘鲁现有铜储量2720万吨,居世界第七位.1978年产铜35万吨,位于美、苏、智、加、赞、扎之后.全秘鲁大致可以分北部、中部及南部三个铜矿带,其中以南部斑岩铜矿带最重要.该带从最南部的托克帕拉矿床往北西延伸长约千余公里,现有斑岩铜矿床  相似文献   

6.
风火山地区铜矿床特征及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风火山地区铜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三江”有色和贵金属成矿带的西段,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从而影响了人们对该矿床成矿环境及成因的认识。近年来,随着地勘工作特别是地质大调查资源评价工作的深入开展,初步查明了区内风火山群沉积环境、沉积序列及含矿层位,建立了构造格架及构造变形序列。笔者根据野外实践,对该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风火山铜矿床属于砂岩型铜矿床,构成砂岩型铜矿的各铜矿化带,均呈夹层产于风火山群砂泥岩中,含矿层岩性均为浅灰—灰绿色厚—中厚层状细粒(含砾)岩屑石英砂岩夹深灰色薄层碳质泥岩。整个风火山成矿带上各矿化带的形态、矿化体特征基本一致,均呈层状产出。  相似文献   

7.
马振东  单光祥 《矿床地质》1997,16(3):225-234,242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铜(金),铁资源的重要基地,其中多位一体铜矿床是环太平洋成矿带内特有的一类大型,超大型矿床,研究表明;多位一体大型,超大型铜矿床与中生代岩浆作用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和成因联系,也是该类矿床的主地控矿因素,而基底类型及赋矿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是矿床形成的特定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8.
郭健 《地质与勘探》2018,54(3):634-644
砂(页)岩型铜矿床是全球第二重要的铜矿类型,重要性仅次于斑岩型铜矿,具有巨大的资源量和找矿潜力。本文总结了砂(页)岩型铜矿床的时空分布特点,然后选取该类矿床的典型——赞比亚砂(页)岩型铜矿床来探讨大型砂(页)岩型铜矿的控矿因素。本文系统论述了赞比亚砂(页)岩型矿床的地质背景,报道了赞比亚铜带省典型矿床卢安夏矿床黄铜矿Rb-Sr放射性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501±19 Ma,Sm-Nd等时线年龄为499.1±38 Ma,总结了赞比亚砂(页)岩型矿床的分布规律,探讨了其成矿物质来源,认为赞比亚砂(页)岩型矿床为岩浆期后热液充填矿床。  相似文献   

9.
应立娟  唐菊兴 《矿床地质》2015,34(6):1309-1320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在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找矿勘查实践。文章在以往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铜矿床的成矿系列进行了补充与完善,厘定出30个以铜为特色的矿床成矿系列。结合全国地质与成矿演化,分析铜矿床成矿系列在主要地质历史时期的特点与时空分布规律,其中,前寒武纪7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变质型和岩浆型为主;古生代8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以海相火山岩型为主;中生代13个铜矿床成矿系列和新生代2个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类型均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为主。西藏地区铜矿找矿突破显著,新增2个全国范围的铜矿床成矿系列。矿床成矿系列的复合,是中国铜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的重要成果和特色。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铜矿床类型、时空分布、典型矿床特征及成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铜矿床的系统归纳和研究目前还没有,本文根据大量已有山东省铜矿的科研成果及国土资源储量利用现状大调查的部分成果,详细地分析了山东省铜矿资源基本状况、时空分布和不同矿床类型铜矿床特征。依据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划分出了斑岩型、矽卡岩型、似层状热液交代型、热液裂隙充填型、陆相火山岩型、基性超基性岩性6种铜矿床类型,其中,斑岩型、矽卡岩型、似层状热液交代型是山东省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其余类型多为其它矿种的伴生铜矿,中生代燕山期是山东省铜矿的主成矿期,并系统研究说明了每种矿床类型的典型矿区矿床特征,结合铜矿资源形成地质背景和时空分布特征及矿产资源规划,划分出了邹平-淄博、莱芜、沂南、五莲-胶南、栖霞-牟平-荣成等5个成矿远景重点勘查区域。  相似文献   

11.
巴尔喀什成矿带是世界著名的中亚成矿域斑岩型铜钼成矿带, 产出许多大型-超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和一些石英脉-云英岩型钨钼矿床。本文介绍了巴尔喀什成矿带博尔雷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地质特征, 并对该矿床2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铼-锇同位素分析, 得到博尔雷大型斑岩型铜(钼)矿床的辉钼矿模式年龄(平均值)为315.9 Ma, 说明了晚石炭世巴尔喀什成矿带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形成年龄, 属海西晚期构造-岩浆活动的产物。博尔雷斑岩铜矿成矿时代介于东天山与西准噶尔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时代之间。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铜矿资源形势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程电 《云南地质》1999,18(4):447-462
世界铜矿资源丰富,我国相对较紧缺。从我国与世界主要铜矿床类型,规模进行了对比入手,研究国内外铜矿资源勘查开发利用形势,分析其间的差距。提出扩大寻找较佳铜矿床类型和产出的时空分布域,增加新的资源地;加快推广低成本应用广的湿法炼铜技术;扩大铜废料,废杂铜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海相火山-沉积建造铁铜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浦生  邬介人 《地球学报》1996,17(Z1):50-56
铁-铜型矿床产出的时代从元古宙到新生代均有,与其有关的火山岩大多数为中基性与中酸性或偏碱性岩石。作者以镜的山桦树沟、陇山陈家庙和陕西铜厂不同时代的铁-铜矿床为例,概述了该类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环境并着重探了铁-铜矿床的成因机制,认为该类型矿床是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喷气-沉积型矿床,同时指出柳沟峡地区及其以西(东缰地区)铁-铜型铜矿化带的发现,是进一步寻找铁-铜-金矿床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4.
台湾省主要金属矿产为金和铜,本文只介绍斑岩铜矿。为了解台湾斑岩铜矿产出的地质背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台湾地区的地质概况,以及台湾斑岩铜矿与环太平洋带其他同类型铜矿床的对比情况。台湾斑岩铜矿主要产在台湾省东部海岸山脉及临近的小岛上。最大的铜矿床为奇美铜矿,已达特大型规模。斑岩铜的出现与欧亚、太平洋两大板块碰撞有密切关系。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奇美铜矿床产出的时代、岩石、围岩蚀变及矿体分布特征,同时还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董耀松 《世界地质》2001,20(1):30-33
吉林大横路钴铜矿床是90年代初发现的大型钴铜矿床,矿体受大横路复式向斜控制,呈层状似层状或鞍状产出,通过研究钴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赋存状态,表明矿床中的钴元素主要分布在矿区大粟子组岩层中,并以独立矿物,类质同象等形式存在,结合矿床地质特征,研究了钴铜矿床中钴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对探讨矿床成因和指导找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矿床地质特征复合型矿床系指与斑岩体有成因联系的,在不同成矿部位不同类型的矿体在同一矿床中呈“多位一体”产出的矿床。安基山铜矿床中所有矿体或矿化体按成矿作用和赋  相似文献   

17.
新疆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及成矿地质环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疆西昆仑奥依塔克-恰尔隆拗陷带内阿克塔什-萨落依成矿带发现多处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这些矿床产在石炭系双峰式火山岩系之内,沿着下石炭统基性火山岩和上石炭统酸性火山岩两个层位产出,分别以玄武岩和流纹岩为容矿主岩,可以明显地分成基性火山岩型和酸性火山岩型两种类型。矿石主成矿元素均以铜为主,含少量的锌,几乎不含铅,矿床类型属于铜型。这些基性火山岩型和酸性火山岩型矿床被统称为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根据矿床产出地质环境、双峰式火山岩系、沉积建造以及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推断昆仑式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铜矿床最可能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弧后拉张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18.
云南老新街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脖河铜矿带老新街铜矿床位于红河断裂与阿龙古-龙山断裂夹持的红河裂陷槽中。矿体呈层状、似太产出,受层位、岩性和构造控制。 蚀变发育,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与矿化关系密切,根据老新街铜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成矿物质来 成矿机制,指出了矿床属于火山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9.
城门山铜、钼矿床的稳定同位素地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门山铜、钼矿床由斑岩型铜、钼矿床,矽卡岩型铜矿床和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组成。本文从锶、铅、硫、氢、氧、碳等多种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特征,讨论矿床中成矿物质和热液的来源。  相似文献   

20.
贾林柱  郑萍  张赋 《地质与资源》2012,21(5):441-445
白乃庙铜矿床产在察汉敖包褶皱束与白乃庙褶断束之间东西向隐伏的白乃庙深大断裂带部位.矿床Ⅳ、Ⅴ、Ⅵ矿段矿体产于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白乃庙组五岩段绿片岩内,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及地层层位控制,与围岩界线呈渐变过渡关系.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平行或斜列式产出,具有膨大、分支特征.铜矿化作用与硅化、黑云母化、绢云母化蚀变作用有关.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火山气液矿床叠加次火山热液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