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岭中段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与铀成矿序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通过对南岭中段中生代各类侵入岩体的侵入关系、构造活动及热液脉体的归纳分析,结合同位素测龄资料,对该区中生代以来构造-岩浆、热液活动及铀矿化先后关系进行了排序,总结了不同阶段构造-岩浆和热液活动的特征,讨论了花岗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前后各类成矿控制因素的先后关系,认为铀成矿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热液活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位于班公湖—怒江和雅鲁藏布江两条巨型板块结合带之间的冈底斯构造带,是一个经历了晚古生代—中生代复杂构造演化的碰撞造山带。复杂的构造演化控制着该区的岩浆岩演化,花岗岩极为发育,成因类型复杂。与铀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S"型花岗岩的分布受构造演化阶段的控制,主要为燕山晚期—喜山期构造—岩浆的产物,此类花岗岩较其它成因类型花岗岩铀含量高,具有较好的形成花岗岩型铀矿的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3.
赣南于都万田花岗岩锆石铀-铅定年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南岭是国内外著名的钨、锡及稀土成矿带,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认为其成矿作用与中生代的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相对地,关于加里东期花岗岩与成矿作用关系的研究较少,而实际上加里东期花岗岩的出露面积在该区域仅次于中生代花岗岩,与钨、锡及稀土成矿作用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在野外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技术对位于赣南于都万田花岗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同时结合该区域已有的地层和花岗岩成矿元素钨、锡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万田花岗岩体成岩确定年龄为464.9 Ma,由加里东期到燕山期,花岗岩对成矿元素钨、锡富集程度呈逐渐增强的趋势,可能暗示该区的成矿作用具有一定的继承性。  相似文献   

4.
南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稀有和贵金属矿产资源地,拥有许多大型、超大型矿床,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或"成矿大爆发"(毛景文等,1999;华仁民等,1999,2007)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乃至全球最主要钨锡密集成矿区。目前普遍认为该区钨锡成矿作用在时间、空间上与该区燕山期花岗岩成因具密切联系(陈毓川  相似文献   

5.
华南区域成矿和中生代岩浆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南地区成矿地质构造环境经历了六个地质构造演化阶段,并在中生代形成了长江中下游、江南隆起、赣东北(钦杭带东段)、武夷-云开、南岭和东南沿海6个构造岩浆成矿带。本文依矿床的成矿系列理论,将华南中生代繁多的矿床,按地质构造单元及环境、岩浆成矿作用的专属性、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组合,划分出五个矿床成矿系列,总结了各矿床成矿系列的特征,分析了各矿床成矿系列的边界及部分过渡、重叠的特色。本文总结了华南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及演化规律,分析各矿床成矿系列与壳幔作用的关系,探讨了华南中生代成矿作用与印支期华北、扬子板块碰撞对接、燕山期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之远程影响的关系,以及华南地区燕山期地幔活动对该区岩浆成矿作用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南岭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特征及其成矿专属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南岭地区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的重要矿集区。该区产铀岩体的成因类型以S型(改造型)花岗岩为主,对岩性没有明显的选择性。构造是控制铀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几乎所有热液铀矿体都分布在一定的断裂或破碎构造中,并且与穿切于花岗岩中的中基性岩脉密切相伴。产铀岩体的热液蚀变发育,规模大、范围广、类型全的热液蚀变是判别产铀岩体的重要标志。产铀岩体的主要成岩时代为印支期和燕山期,铀成矿作用则主要发生于燕山晚期-喜山期,成岩成矿具有明显的时差,指示成岩和成矿作用是两次或两次以上不同的地质作用。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主要提供成矿铀源和成矿围岩,而铀矿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喜山期伸展断裂构造和蚀变交代的关系更为密切。对于南岭地区的花岗岩型铀矿,燕山晚期-喜山期的伸展构造活动及其伴随的中基性-酸性岩浆活动比印支期-燕山期的花岗岩更具有成矿专属性。  相似文献   

7.
赣北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集区特征与成矿作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湖塘矿集区地处扬子陆块—下扬子地块东南缘,钦杭(钦州—杭州)复合造山带中段北侧。区内出露基岩大多数为晋宁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九岭岩基主体部分),少数为新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细碎屑岩(九岭岩基残余顶盖)以及燕山期斑状花岗岩、细粒花岗岩和花岗斑岩。本文在综合研究区域地质、矿床地质成果基础上,分析了该区燕山期构造—岩浆的活动规律,厘定了成矿岩体;运用构造解析的原理分析了该区燕山期构造—岩浆—成矿之间的关系,构建了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模式。认为该区特大型钨铜多金属矿的形成与燕山期构造-岩浆热液成矿系统的发生、发展、演化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其中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是成矿作用的基础,成矿岩体是成矿作用的关键。成矿是成矿岩体与成矿构造、成矿结构面三位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胶东矿集区大规模成矿时间和构造环境   总被引:41,自引:22,他引:41  
陈衍景  Franco  PIRAJNO  赖勇  李超 《岩石学报》2004,20(4):907-922
本文全面收集了胶东矿集区矿床和相关岩石的同位素年龄,讨论了该区金矿床大规模成矿的时间和构造背景.数据显示成矿作用发生于中生代,以110~130Ma为高峰;成矿事件同步或略滞后于中生代花岗岩浆活动.铷锶和锆石SHRIMP年龄表明中生代花岗岩类形成于多次热事件,大量继承锆石的存在和较高的ISr值(>0.709)指示花岗岩浆主要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或重熔.矿石和成矿流体的Isr值普遍高于0.709,并略高于中生代花岗岩类,指示成矿流体和物质主要来自地壳内部.讨论显示,中生代华北与华南古板块的碰撞造山作用是导致胶东矿集区形成的主导因素;花岗岩类侵入和大规模成矿作用耦合于碰撞造山带的3阶段地球动力学演化,即早阶段挤压-地壳缩短-隆升,中阶段岩石圈拆沉并转向伸展构造体制,晚阶段伸展;最强烈的成矿作用发生在碰撞造山过程的挤压向伸展转变期;已建立的碰撞造山成岩成矿和流体作用模式可以较好解释胶东矿集区的矿床、花岗岩类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大兴安岭中南段中生代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与背景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大兴安岭是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本文从成矿的物质来源和构造作用两方面讨论大兴安岭的成矿系统。Sr、Nd、O、Pb同位素的研究显示大兴安岭成矿物质的深部来源,大兴安岭晚中生代壳幔混熔花岗质岩石组成及其构造环境的研究,表明它们是在板内非造山的伸展环境下形成的A型花岗岩。与南岭花岗岩及其成矿作用的对比研究,将加深对大兴安岭中生代成矿特征的认识。深部构造特征也进一步印证了大兴安岭的成岩-成矿的背景。  相似文献   

10.
龙首山中段广泛出露加里东期花岗质岩体,是龙首山花岗质岩浆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里东期花岗质岩浆活动与铀成矿(尤其是碱交代型铀矿化)关系密切。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项目组认识,系统总结了龙首山地区铀成矿带内加里东期花岗岩浆作用特征和铀成矿作用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该区加里东期岩浆作用与铀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认为该区加里东期花岗岩浆作用与铀成矿(尤其是碱交代型铀矿化)关系十分密切,既为铀成矿提供主要铀源,也为铀成矿提供热源。同时认为该区在岩浆岩成岩成矿时代、成岩成矿构造环境、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的研究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1.
辽南丹东地区中生代金成矿的FIP的证据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倪培  范建国 《岩石学报》2000,16(4):506-512
辽南丹东地区产出有五龙、四道沟两个大型金矿床,两矿床与中生代燕山期三股流花岗岩体存在密切的空间华生关系。长期以来,对这一地区金的成矿作用时代存在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金的成矿作用只有一期,即中徨代(燕山期);另一种观战认为金的成矿作用有两期,即元古代和中生代(燕山期)分别以四道沟金矿和五龙金矿为代表,作者利用流体包裹体面(FIP)研究的新方法对金矿床及伴生花岗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股流花岗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了北方造山带东北段满洲里─额尔古纳地区及其毗邻区中生代构造─流体─成岩成矿系统及其演化的三个不同阶段: 1)早中侏罗世张性“似裂谷环境”下所形成的中基性碱性火山岩、同熔性花岗岩及深源流体活动形成的稀土矿床和斑岩性铜钼矿床; 2)晚侏罗世挤压─剪切环境下所形成的酸性火山岩、斑岩类及深源流体活动所形成的铅锌银矿床; 3)早白垩世张性环境下所形成的基性碱性火山岩及深源流体活动所形成的铀矿床、金银矿床及萤石矿床。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中生代构造─流体─成岩成矿地球化学一体化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3.
浙闽粤滨海地区成矿演化和矿床时空分布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晓春  岳书仓 《矿床地质》1999,18(4):372-378
浙闽粤滨海地区中生代的成矿作用主要与岩浆作用有关,矿床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分带性,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迁移性,但这种成矿分带和迁移完全不同于东太平洋安第斯和美国西部平行于俯冲带或垂直海岸线的成矿分带和迁移模式,区域中生代矿床的时空分布和成矿演化明显受着区域的构造应力作用方式,岩浆作用特征,赋矿地层和岩石的含矿性特征以及成岩成矿后的风化剥蚀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黄岗梁铁锡矿床成岩、成矿时代与构造背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内蒙古黄岗梁铁锡矿床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中南段,是一个典型的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为了精确厘定该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对与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合矿石中辉钼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对该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花岗岩锆石LA-ICP-MS年代学研究表明花岗岩的结晶年龄为139.96±0.87 Ma,是早白垩世岩浆活动的产物。矿床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34.9±5.2Ma,成岩和成矿时代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均处于燕山期大规模中酸性岩浆活动期内。综合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时代和区域构造演化,认为黄岗梁铁锡矿床形成于大兴安岭成矿带140 Ma左右的锡多金属成矿高峰期,矿床形成于由全面的挤压向伸展过渡阶段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5.
胶东大型金矿集中区成矿作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清华 《黄金地质》2004,10(1):55-61
胶东大型金矿集中区成矿作用研究的历程可分为勘探初期、区域成矿学发展和大规模成矿作用研究3个阶段。目前已基本确定胶东矿集区的成矿时代是早白垩纪,但进一步精确定年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仍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研究的重点;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不可能仅仅是“矿源层”或“矿源岩”的贡献,而是壳-幔物质共同参与的结果,壳-幔作用理论研究及进一步证据的取得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内工作的重点;大地构造背景研究,伴随着我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事件的研究,认为该区在中生代曾发生过构造体制的重大转折,从而诱发了胶东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发生,这一重大事件的时间演化和空间迁移序列,尤其是地球动力学机制仍然不甚清楚,中生代成矿构造事件也是今后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黄羊山西金矿位于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成矿带的中段,它由4条含金矿脉组成,矿化发生在富钾、偏碱性花岗斑岩中。为了限定成矿时代,采用LA-MC-ICP-]MS U-Pb同位素定年法对含矿花岗斑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测试;3件样品的锆石CL阴极图像和测试结果揭示花岗斑岩成岩时间为318.4~310.3 Ma,年龄分别为(318.4±1.1 ) Ma(MSWD=1.3)、(310.3±2.6 ) Ma(MSWD=2.1)、(315.9±2.2) Ma(MSWD=2.1)。结合区域地壳演化特征,初步厘定卡拉麦里地区在晚古生代发生两期金成矿作用:早期与偏碱性岩浆活动有关,晚期与韧-脆性构造变形有关;二者均发生在晚古生代碰撞造山期后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7.
殷先明 《甘肃地质》2015,24(1):1-10
西秦岭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省。本文论述了该地区主要矿床的空间分布特点;分析讨论了主要成矿带和矿集区中的矿化组合及其与花岗岩类的空间、时间和成因关系。提出该地区大规模成矿作用出现在220~100Ma之间,最高峰值为170Ma左右。花岗岩类岩浆作用及成矿相应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陆—陆碰撞造山运动的晚期表现为一侧陆壳向另一侧陆壳之下的俯冲叠置过程。中生代花岗岩类在成因上与陆壳的俯冲有联系,大多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部分为钾玄武岩系列,它们来自加厚的下地壳。部分花岗岩类具壳幔混合成因。一个地区花岗岩类的Pb-Sm-Nd同位素主要受该地区源岩基底地层的控制,因此同一地区花岗岩类具有相近的Pb-Sm-Nd同位素特征。基底地层对花岗岩类的分布成因类型、有关的成矿作用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依据花岗岩Sr和Yb的含量,本文将该地区花岗岩类大致分为两类:埃达克岩和喜马拉雅型花岗岩。铜钼矿大都同埃达克岩有关,而两类花岗岩均可形成金矿。  相似文献   

18.
江西景德镇地区中生代推覆构造变形特征与年代学约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景德镇地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扬子板块东部,区内经历了长期的构造演化。通过对区域构造剖面的研究,认为研究区中生代推覆构造的主要形式为由北西向南东的推覆,新元古代双桥山群地层上覆于石炭-三叠纪地层之上,总体构成叠瓦扇或双重构造。最大主压应力(σ1)主要为北西-南东向。在推覆构造系统中,发育于推覆构造断层内的未变形花岗岩锆石U-Pb年龄显示此次构造活动的时间为157~172 Ma,为燕山早期。受中生代推覆构造作用控制,研究区内与推覆构造同期或者稍晚的岩浆作用沿推覆构造界面侵位并在适当的位置成矿,推覆构造制约着与成矿有关的岩浆运移通道与就位空间。   相似文献   

19.
试论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   总被引:121,自引:22,他引:121  
华仁民  毛景文 《矿床地质》1999,18(4):300-308
中国东部在中生代尤其是燕山期发生了大规模的金属成矿作用,形成了一批重要矿床,其成矿强度之高,密度之大,矿种之丰富,在全球中生代成圹作用中首屈一指,故可称为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研究表明,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是该地区在特定地质背景下下发生岩石圈大减薄和构造格局大转折相结合,从而导致大规模壳幔相互作用和构造圈热侵蚀事件的产物。深入研究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大爆发的背景和过程,不仅能解决矿床学学院发展中的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