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精度数字地面模型(DTM)的生成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高精度三角网的构网方法,和考虑地形特征信息的三角网栅格化转换及其应用-圩堤中洪水淹没容积的计算,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和洪水淹没面积分类统计。  相似文献   

2.
综合运用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探讨一种无需编程即可快速计算水库溃坝后所产生的洪水量、下游淹没水深和淹没面积的溃坝模拟方法,适用于溃坝源头与淹没区落差较大地区。以青海大南川水库灌溉区的南川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假定由于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使得大南川水库坝体瞬间溃决而形成有源洪水,计算洪水到达时间、淹没区的洪水深度和淹没面积,并分析洪水造成的损失情况,通过模拟计算,其结果比较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3.
基于Arc/Info的洪水淹没面积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ArcGIS技术为基础,研究了无需编程就可完成对洪水淹没面积的提取及其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地表面积计算软件在计算复杂地形时操作异常繁琐,且所生成三角网为单边界三角网这一问题,开发了一种新的地表面积计算软件。采用C#语言,利用数字地图,按照三角网建立地面模式,通过三角网内高程内插、点坐标集判断和分类等方式,完成待测区域内地表的并行分块与三角网的重建,实现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多边界三角网的生成和地表面积的一体化计算,并将区域内各个三角形的编号和面积直接显示于计算机屏幕上。实验结果表明:该软件使用直观方便,操作简单,精度可靠,适用范围广,可以有效地减少计算复杂地形地表面积时的操作步骤,降低工作强度,并能输出面积计算结果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河道淹没的三维仿真方案,利用历史水文数据,建立了水位-面积-容积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分别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切片将历史水位数据进行插值,形成逐帧动画缓存,基于三维地形仿真平台,将连续洪水淹没过程嵌入虚拟地形中进行展示。该方案实现了符合历史规律的河道洪水淹没三维仿真。  相似文献   

6.
水库下游洪水淹没灾害评估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叙述在MapInfo平台上用VC^ 开发水库下游洪水淹没灾害评估系统的方法,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详细论述,并对洪水淹没灾害评估模型建立的原理与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扩展了地图代数系统的功能 ,提出了运用地图代数进行洪水淹没模拟与分析的方法 ,建立了洪水淹没模型 ,并给出了洪水淹没模拟与分析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省东山镇为例,对利用GIS技术估算洪水淹没损失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1:10000地形图数字化数据作为建立DEM的原始数据,对不同区域按不同等高距内插加密提高DEM精确度,通过Supermap栅格计算功能计算洪水淹没范围和淹没深度,并根据居民经验和调查、统计所得的损失率估算洪水淹没损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首先介绍了WebGIS的发展趋势及其用于洪水淹没模拟的优势,对TOPMODEL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根据目前对洪水淹没模拟需求及两者各自的优势提出了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方法,构建了洪水淹没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使用ArcEngine开发组件提取DEM数据为二维数组,并据此对洪水淹没分析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方法进行重点介绍,其中主要包括流域的提取、有源淹没和无源淹没等。同时依据这些方法在ArcEngine组件环境下使用C#语言实现了洪水淹没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11.
洪涝灾害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科学决策的基础,其中洪水淹没分析是准确提取洪水淹没范围、水深及历时等灾情信息的关键。洪水淹没分析主要采用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由于DEM的格网分辨率与高程精度有限,常出现异常的洼地或平地,导致难以可靠地计算每个格网点处的流向,而传统方法采用统一高程的洼地填平处理又使得容易出现洪水演进过程中复杂起伏地形水面爬坡以及平坦地形水位断流的问题,为此提出顾及流速和淹没时间的自适应逐点水位修正算法,即在DEM坡面流模拟的基础上,根据洪水水流特性、地形、边界变化、水流速度、水深变化以及淹没点的淹没时间,计算水位修正值,对洪水演进过程中每个格网点的水位进行修正,采用多种地貌类型的DEM数据进行试验,证明洪水演进的淹没范围、水深及历时的实时计算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快速评估灾害损失与防洪决策服务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Asar与TM图像的洪水淹没范围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伟  刘闯  曹云刚  黄大鹏 《测绘科学》2007,32(5):180-181
在洪水灾害监测、灾情评估中,洪水淹没范围是最重要的信息之一。洪水灾害中获取的雷达图像能够提取水体的范围,但很难区分出原有水体和洪灾中淹没区范围。基于这个问题,本文提出利用目前功能最为强大的星载雷达系统Asar在灾中得到雷达图像和灾前或者灾后的TM图像复合,得到灾中与非洪灾时期水体的变化范围,即获得洪水淹没范围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提取洪水淹没范围。  相似文献   

13.
蓄滞洪区是江河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洪水淹没机理,通过对蓄滞洪区地表的连通性分析,构建淹没过程模型;用等量分析的思想建立了计算洪水淹没水深和淹没范围的淹没分析模型,并在三维GIS环境中实现淹没分析结果的三维动态可视化.将淹没分析结果与社会背景数据叠加,结合洪灾损失率,对淹没区内的各类资产进行洪灾损失评估,为蓄滞洪区的管理、防洪减灾决策提供快捷、直观形象的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4.
贵州为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由于地势险峻,因此在贵州地区山洪频发,造成地区经济、农业等损失较大.为降低洪灾对地区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本文研究拟采用淹没算法对研究区淹没情况进行模拟,确定淹没区域,然后根据淹没情况对地区洪水灾害进行预警,为洪水灾害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Landsat TM影像数据磁带和地面实况调查资料,提出了洪水期影像的解译方法,并以肖家湖实验区为例,解译了该区洪水期的影像。通过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估算了洪水淹没范围;根据比值植被指数图像解译出了不同受灾程度作物的分布;用NDVI计算作物的受灾损失,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DEM的洪涝灾害信息提取与损失估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数字高程模型(DEM)作为洪涝灾害遥感研究的辅助信息源可以提供两类信息,一是地面点的高程和所处地形部位以及与邻域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背景数据,二是研究区高程-面积关系、高程-容积关系及面积-容积关系等基本关系信息。利用这些背景数据和基本关系信息,结合洪水期遥感图像的解译,可以获取洪水淹没范围、淹没区积水量、水深、淹没历时以及作物受灾程度等灾情信息。本文阐述了这种研究的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首先分析了大范围有源洪水淹没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然后面向三维虚拟地球应用,基于全球地形数据组织方法,提出了一种以地形瓦片为单元的有源洪水淹没分析算法,实现了三维虚拟地球中的大范围有源洪水淹没分析。最后基于开放式三维虚拟地球集成共享平台软件GeoGlobe进行了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邵阳县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采用Landsat8 OLI数据和Sentinel-1 SAR数据,通过NCIWI和SDWI多种指数增大洪灾前后水体和背景差异,利用DEM建模去除SAR数据山体阴影干扰,并采用Otsu法计算最优分割阈值,从而构建精度高、抗干扰性强的Sentinel-1 SAR数据洪水淹没信息提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融合数据提取精度较高; 2) DEM建模去除山体阴影效果良好; 3) GS变换融合法、组合水体指数法结合Otsu分割法,可实现水体精度提取,数据融合对洪水淹没范围与面积监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洪水淹没三维可视化能够很直观地反映洪水受灾情况,对防洪救灾部门确定减灾目标,进行防洪减灾规划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现阶段GIS在防洪救灾应用中的不足,然后结合江西省抚州城区的地形图,建立了相应的洪水淹没GIS数据库,并利用可视化开发语言Visual C++与ArcEngine组件库开发了抚州市三维洪水淹没查询系统,详细介绍了三维地形的生成、水位线、水淹没区域、经济附属物显示及淹没区经济损失统计等功能的实现过程,为防洪工作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洪涝灾害会造成农田淹没、居民住宅损毁等危害,因此对洪水淹没范围进行实时、准确监测可有效进行灾后治理。利用光学传感器提取洪水淹没范围时,不能穿透云层,因此无法获取有效地面信息;而SAR使用微波波段,不受天气影响,在夜间也能成像。因此,SAR成为洪水灾害灾情评估的有力工具。本文利用2021年9月23日、10月5日、10月17日3景SAR雷达影像Sentinel-1A数据,计算相干性系数,设置阈值为0.2,提取水体淹没范围,分析其扩张范围及变化趋势,并根据生成的形变图分析水位抬升变化,验证了基于雷达数据的相干系数阈值提取方法监测洪水淹没范围,以及采用InSAR技术准确提取水体边界与分析水位上升趋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