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40年兰州城市气候季节性变化与城市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卓仑  王乃昂  轧靖  刘陶  智萌 《高原气象》2007,26(3):586-592
利用城郊对比法研究了近40年来兰州城市发展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着重探讨了最近40年不同季节的城市气候环境变化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本文将兰州城市人口数量与兰州城市气候的变化程度作为独立变量,借助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人口数量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程度。最近40年间,兰州冬季城市热岛主要是受城市人为热的影响,其它季节的热岛效应受人为热影响也较大,但下垫面因素也起一定的作用。在城市干岛效应影响中,人为热量排放对其有一定的影响,但不是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城市气候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气候效应凸显,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等造成影响.基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综述了城市气候效应,包括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混浊岛效应、于岛效应和雷暴岛效应的研究历史、现状及其与城市化、天气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并对未来城市气候效应的研究方向及技术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戴爱国  沈铸 《气象》1983,9(1):21-23
中小型工业城市有没有气候效应,它的气候效应有多大;随时空又是怎样变化的;这对于市政建设,工业布局以及今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清江市位于淮河下游的徐淮平原,近30年来已逐渐发展成为人口接近30万的中小型工业城市,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城市地区气候的变化。清江市的周围共有三个气象观测站。地区气象局观测站位于清江市西北部离市中心约1500米的地方,基本上能  相似文献   

4.
柳州城市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柳州市和其周边4个郊县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柳州城市气候的变化趋势,发现在气温、降水方面的显著变化。针对这种城市气候变化带来的的负面效应,提出了改善城市气候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柳州城市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伍文辉 《广西气象》2006,27(2):15-17,21
对柳州市和其周边4个郊县的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柳州城市气候的变化趋势,发现在气温、降水方面的显著变化。针对这种城市气候变化带来的的负面效应,提出了改善城市气候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该文利用贵阳市内8个测站的逐日SO2浓度与同期的贵阳年排放量资料来探讨贵阳市内SO2的时空分布特征。从年际变化角度,本地源的排放量是决定浓度的最主要因子。对于更小的时间尺度,利用因子分析将8个站点分为城市背景环境和中心生活区分别加以讨论。结果表明,明显的年周期和排放量产生的斜率的叠加可以解释月变化的大部分信息,而城市背景区域还存在稍不明显的半年的周期。这表明两者的SO2浓度变化主要由本地排放、气象条件共同决定,其中市内中心生活区更为复杂,但外来源的影响则较小。对日均值的变化来说,气象场的作用则上升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得益于排放量的减少和排放结构变化,几年来贵阳的SO2不论年均值和月均值以及污染事件出现的频率均有明显的改善,这表明贵阳近年来环境保护工作是相当成功的。但由于贵阳存在某些极端不适宜扩散的气象环境,因此需要对该时间施以更为严厉的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0—2017年百色市气象资料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构建以气候天然容量、极端气候事件压力、城市气候压力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四个评价指数组成的城市气候承载力综合函数,客观定量评价广西西部山地城市百色2000—2017年的气候承载力变化。结果表明:21世纪以来,百色市的气候承载力整体呈现一种波动上升的状态,反映百色的城市建设与气候之间的协调力增强,城市建设发展仍有较大的气候承载空间。百色城市气候承载力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特别是干旱事件较为敏感;人为影响因子对气候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提升气候承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应从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降低城市气候压力着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气候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吴忠义 《贵州气象》1994,18(2):32-33
由于城市数目日益增多。城市中的建筑面积不断扩大以及生活生产活动中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液、废渣和燃烧时放出的人为热,从而对气候有很大的影响,因而城市化引起的气候变化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全世界已有1/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到本世纪末将有可能上升到2/3.自从1968年世界气候组织(WMO)气候学委员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性16城市气候和建筑气候学讨论会以来,世界城市气候研究的进展速度更快了,涉及的地区更为广阔.因此,开展城市气候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和重要的理论意义.1城市气候研究的史要活动…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近50 a气候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热岛效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应用高斯九点滤波、年际变化斜率分析、两组样本平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方法等统计方法,分析了成都市近50 a来的气温、降水、相对湿度、云量、大雾日数等气象要素资料,同时分析了成都市及其所辖13个区(市)县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以及成都市城市规模变化(城市建成区面积、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以及人口变化等)相关的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在1980s末1990s初,成都市气候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出现明显的热岛效应和干岛效应,这与成都市的城市化进程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文章对成都城市气候的影响因素作了初步尝试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短期大规模人口流动对上海市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局地气候现象,随着全球变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以往的研究表明人口聚集和人口数量对城市热岛效应和区域城市气候会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人口短期的快速迁移流动对城市气候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多大尚不清楚。本文利用世界上每年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春节人口流动来探讨人口短期快速流动对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5年上海市春节周日最高温、日均温和日最低温城市热岛强度分别为0.35℃、0.90℃和1.53℃,相对于背景场(春节前2~4周和春节后2~4周的平均值),分别低了0.16℃、0.11℃和0.15℃,相对变化分别为31.4%、10.9%和8.9%。由此可见,人口短期快速迁移流动是影响热岛效应和城市气候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人口流动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是复杂的,其效应与气候背景、天气状况、城市规模、城市人口流动特征及分布甚至城市烟花爆竹燃放(通过影响气溶胶、云量及废热影响城市热岛效应)等因素交织在一起,未来仍需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城市气候变化问题引起高度关注.综合IPCC第一工作组第六次评估报告(IPCC AR6)关于气候变暖背景下城市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影响的评估,本文得到以下科学认识:城市化加剧了局部气候变暖,全球许多城市都面临更多更强的高温热浪事件;城市化使得诸多城市区域及其下风向极端降水增加,地表径流加强;沿海城市受到日益加剧的与...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为例,围绕如何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问题,从百年监测诊断和统计动力降尺度预估等气候监测预估技术,针对防汛、农业和能源消耗的城市气候变化重点领域影响评估技术,面向基础设施、城市弹性及适应性措施评价的城市气候风险评估决策支持技术三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上海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研发方面的创新成效,并提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中国其他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研究和行动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魏磊  孙镆涵  刘春生 《黑龙江气象》2019,36(1):32-32,44
1引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城市气候有着深远的影响,由其引起的城市热岛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由于城市下垫面性质的改变、大气污染以及人工废热的排放等使城市温度明显高于郊区,形成的类似高温孤岛现象。  相似文献   

14.
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对城市热岛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简单介绍了绿化对改善城市热环境的研究成果,目前城市气象服务中的气象指标以及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城市气候研究的热点为城市热环境和大气气溶胶,指出了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城市环境气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对城市热岛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简单介绍了绿化对改善城市热环境的研究成果。目前城市气象服务中的气象指标以及城市灾害性天气监测中存在的不足。总结了城市气候研究的热点为城市热环境和大气气溶胶,指出了利用数值模拟研究气溶胶气候效应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上海城市对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淑贞  郑景春 《气象学报》1987,45(3):366-369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城市气候效应十分显著。本文应用上海气象台(位于市区龙华)气象资料和上海十个郊县气象资料,来分析上海城市对雾的影响。 1.上海城市对雾的生消影响 上海是我国沿海多雾城市之一。我们曾根据上海近24a(1956—1979)中出现的990次雾作了普查,按照成雾的物理机制不同,可以把上海的雾分成:辐射雾、锋面雾、平流雾和平流辐射雾四类。其中以辐射雾为最多,约占总雾日数的44.8%。形成各类雾的天气形势和有关气象要素的变化虽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气候天然容量、城市气候压力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3个方面选取24个指标构建较完整的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气候天然容量指数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计算,城市气候压力指数和城市协调发展能力指数采用基于熵权的综合评价方法计算,进而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综合评价函数以量化评价结果。以上海市为例,对其气候承载力进行定量化评价。研究表明,本文建立的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可行的,它可以描述某一城市时域上的变化,也可以对区域气候承载力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甄别,并可作为气候预警响应的依据,为我国建立区域气候安全管理机制提供技术参考。分析上海市2004-2013年这10年间气候承载力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上海市气候承载力整体劣于基准年值,且因深受气候天然容量的影响而处于较大波动状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城市气候效应、气象灾害效应的事实,阐述了城市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和由此导致的城市气象灾害特征.通过对城市气象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揭示出提高城市气象服务能力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对目前城市气象研究现状和在气象预报服务中的技术支撑能力的分析,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大城市气象预报服务的发展思路和重点...  相似文献   

19.
结合城市(武汉市)气候变化,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气候的影响,并重点探讨城市大气环境污染对雾、霾的影响及城市环境的改善与保护,这对防止城市气候恶化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区域内不同下垫面的有效辐射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一平 《气象科学》1997,17(2):168-175
本文以低高原城市昆明市为厂家对象,利用城市区域内上气候观测资料,定量地分析了城市区域内不同下垫面的有效辐射特征、变化规律,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果,中可为探讨城市区域辐射状况,城市气候形成机制及城市气候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并可为其它地区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