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名人是我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的创造者之一,因此传播历史名人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传承价值。以“民国清流”为对象的历史名人文化是我国文化体系中优秀的组成部分,有关内涵记述多存在于泛文学化的叙述逸闻等文学作品中,缺乏对名人遗存旧址、生平行迹、社交关系等名人文化主题数据的系统化梳理。本文基于异构名人文化数据,构建名人文化数字化框架,并以“民国清流”为例,着重解决名人文化数据的组织与可视化问题。基于名人文化数字化框架,利用文本挖掘提取群体传记中关键信息,动态地展示名人的二维生平行迹、三维故居点位和名人知识图谱,以实现相关信息的智能化查询分析。可视化分析结果揭示了名人群体的中心人物和活动聚集地变化、名人社会关系、名人间交往的亲疏程度及产生交集的原因。因此,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不仅能让普通民众直观且多维度地了解民国人物特质,还能帮助文学研究者深入梳理和分析人物的生平及社交关系,为传承和宣传名人主题文化开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人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微笑是最美的语言。来到郑州市金水区行政审批中心,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整洁清爽的办公环境、有条不紊的忙碌身影,而是区国土资源局综合服务窗口那一个个真诚服务的微笑。其中,薛军华就是笑得最真诚的一个。2004年5月,她初次踏进金水区国土资源局的大门。2009年,被安排到区审批中心国土局服务窗口工作。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被蔡元培称为"我国现代稀有的人物",被胡适赞为"最有光彩又最有能力的好人"。他不仅是中国地质学的拓荒者,其身影还频频出现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他就是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科学家——丁文江先生。丁文江1887年生于江苏泰兴一个书香世家,后求学于日本、英国。1906年秋在剑桥大学学习。1907—1911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攻读动物学  相似文献   

4.
<正>7月5日上午11时50分,方城县古庄店国土资源所所长陈天营忙完手中的工作,正准备下班,这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人推开,接着闯进几个人。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说:"他就是陈天营,这里的所长,你们的事就直接给他说吧。"陈所长抬头一看,说话的是老安庄村的土地协管员孙为。不等陈所长开口,众人便七嘴八舌地嚷起来:"陈所长,这件事你得管管,别人建房把我们的  相似文献   

5.
古琴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乐器,知名的古琴名人流传至今,但是由于古代历史书籍匮乏、记录不完整性以及古今地名歧义性等原因,导致无法收集完整的古琴名人移动轨迹数据。本文基于众包思想,构建基于WebGIS的古琴名人时空信息采集系统,着重解决古琴名人轨迹数据库和知识数据库的构建。基于众包数据,古琴名人时空信息采集系统对古琴名人轨迹进行可视化查询,动态展示古琴名人的二维与三维轨迹,并结合古琴知识图谱,实现古琴名人相关信息的智能化查询。古琴名人轨迹点时空核密度分析结果显示古琴名人移动轨迹与中国历史人口迁移趋势一致,且古琴名人倾向于停留在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历史名城与山水之地,从而有利于古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所采用的方法不仅可用于古琴名人,同样适用于其他历史名人或移动物体的轨迹采集。  相似文献   

6.
宝玉石沉浮     
正石头如人,亦有沉浮。所有的石头中,最疯狂的当属翡翠。一个中档的玻璃种挂件售价可达50万元,顶一辆豪车。2010年,一般翡翠饰品的价格涨了一倍多,精品甚至涨了两倍。所有的石头中,最令人费解的是黄龙玉。一块曾被人当做观赏石的黄蜡石,因为在云南龙陵县苏帕河畔所产的质量较好,接近玉质,从而被更名为黄龙玉——"黄"是颜色,"龙"即龙陵县,玉为类别。其价格在短短几年时间,上涨千倍,这是所有玉种都未曾经历过的神话。但却又迅速地没落,如同一个美丽的泡沫。  相似文献   

7.
桂林,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古今中外,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述说她,多少名人墨客赞美她。唐朝诗人韩愈曾经赋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陈毅元帅深深感慨:"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相似文献   

8.
漫话创新     
创新,是近年来最时尚也是最流行的一个词语,从电台、电视,报纸、互联网、各类期刊,到各部门、各单位的大会小会,都如雷贯耳,光盈于睛. 创新对于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早已被人们所认识的.21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之一,美国人亨利·福特说过:"不创新,就灭亡."  相似文献   

9.
正心还能被一棵树打动凡山必青,凡水皆绿,这好像是对九寨沟最浅显的注解,但也是最粗枝大叶的观感。其实,九寨的美既在青和绿之中,又在青和绿之外。她贴着我们生命的边缘而来,像一场梦,像一次毫无准备的情感盛宴,直奔我们的胸怀,能把人打一个踉跄。有时候我会为一棵树、一汪水而驻足,呆呆地看着这棵树被岁月点成一尊化石,沉沉的在水底招摇。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得了白血病的学生筹款,江西理工大学的老师费冰消四处募捐,先后向多位名人打去了求助电话。对此,相声演员姜昆坦言,我每天能接到大量的电话或者信,都是募捐的。说实话,哪有时间核对事情的真伪?只不过是凭感觉,相信善良的人多,坏人少。有的我看看情况就做了,但大多数情况下我还是做不了。那天我就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当过知青的人捐了1000块钱,她丈夫得了肝硬化,快不行了,在宣武医院,没钱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最振奋国人精神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民族治国理念的创新,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最接地气的理论基石。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这两大愿景是5000年中华古圣先贤"天人合一"核心价值理念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演绎和创新。"天人合一"思想其实讲的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宇宙法则,讲阴阳平衡、阴阳互补、阴阳守中的对立统一。中国最古老的经典,被后世誉为  相似文献   

12.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如何度过?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是这样选择的: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光阴荏苒,保尔所处的那个烽火年代早已远离,而保尔精神却始终被一代代传承着.在我们国土资源系统中,不乏像保尔一样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限忠诚的国土卫士,他们有着百折不挠的战斗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广西国土资源系统2010年度"十大先进人物"——钦州市大直国土资源管理所副所长苏春锋,正是这样一个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13.
宜兴紫砂历史悠久,素以制作技术精湛、造型质朴大方、品种繁多、形制完美、色泽古雅,兼具实用、欣赏、收藏价值而闻名中外,被称为“东方明珠”、“国之瑰宝”。宜兴紫砂始于北宋,兴于明清,而最受人推崇的则是紫砂壶。明代李渔说:“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又莫过于阳羡(宜兴古称)”,又说:“壶  相似文献   

14.
正作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一个执政党,没有过硬的作风,这个党就会是一盘散沙。一个单位没有严厉的作风,这个单位就会政出多门。一个人没有严明的作风,这个人将会一事无成。换一句话说,没有优良的作风,任何政党、单位、个人都无法成就一番事业。那么,要将国土资源工作根植于人民群众中,就必须有良好的作风,而培养良好的作风,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要有理想信念。广西国土资源厅健在的离休干部有10位,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0岁,最  相似文献   

15.
正半个世纪以前,沈从文在散文《凤凰》中写道:"一个好事的人,若从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寻找,一定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竿’的小点。"镇竿就是凤凰,沈从文的家乡。一个让他迷恋一辈子的地方,最后,以一个战士的姿态魂归故里——"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凤凰地处湖南省西部边境,沱江中游,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在21世纪以前,只是偏安一隅,  相似文献   

16.
放眼望去,北欧国家没有高楼大厦,人们穿着朴素,开着旧车,吃着简单的食物,每天晚上7点以后街上就静悄悄的,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也没有超级奢华的消费刺激着人的神经。生活在这种地方的人们,幸福从哪里来?北欧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生活品质"。瑞典有句老话:钱是可以储存的,而时间是不能储存的。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被房子、车子、票子充满的人生,和被孩子、妻子、园子充满的人生,北欧人选择后者,因为他  相似文献   

17.
提起栾川,熟悉这方水土的人都会想到一些词:贫穷、矿业、山水游。是的,位于伏牛山深处,因钼储量居亚洲第一而被加冕为"中国钼都"的栾川,30年前是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县;20世纪80年代后期,矿业成为栾川的经济支柱;进入21世纪,"山水游"已成为栾川的最亮名片。从贫困,到疯狂无序地开发矿产资源,到强势治理、规范矿业秩序,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绿色经济,栾川人走过了  相似文献   

18.
4月14日《解放日报》刊发余秋雨教授演讲稿认为,学校的作用被无限夸大是中国文化的一大误区。现代科学文化的创造者们到学校里打一个基础是必要的,但再好的学校也只能提供一个最简单、最通用、最常识化的基础,主要的事业是在走出校门之后才开始的。这是余秋雨教授演讲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桂林,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古今中外,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述说她,多少名人墨客赞美她.唐朝诗人韩愈曾经赋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陈毅元帅深深感慨:"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桂林以大自然赐予她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赢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这是我们大家的骄傲和自豪,也赋予了我们科学保护漓江、建设生态文明和谐新桂林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20.
近日,在陕县大营镇辛店村村口,大营国土资源所所长王少伟发现一群人正在耕地上紧张地施工建房,旁边散落着砖、水泥、沙子等建筑材料。王所长走上前去,亮出执法证,问道:"谁在这里盖房子?有手续吗?"只见一个壮汉走过来说:"这是我们村的集体土地,还需要手续吗?"经了解得知,这个壮汉是辛店村村民李某,他与本村村民张某、杨某合办了一个租赁站,因村里修路被征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