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青岛崂山花岗岩具有成分和结构演化的特点。本文依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应用岩石谱系单位划分方法,将组成该复式岩基的36个侵入体划分为10个单元,分别归并为浮山、石门山和崂项三个超单元,同属崂山超单元组合。通过对其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特征的研究,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起源,是在同一构造事件影响下,下地壳变质火成岩有间断地发生了三次熔融事件的产物。早期为I型花岗岩,晚期演化为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2.
鲤溪花岗质杂岩体(下称鲤溪杂岩体)从外至内由微细粒碱长花岗岩、细粒晶洞钾长花岗岩、中粒晶洞钾长花岗岩组成,它们之间为脉动侵入接触关系,可作为一个同源岩浆演化序列建立。本文着重从地质学、岩类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方面论述其特征,探讨其成因类型及所代表的构造环境并涉及其成因机制。结果表明:该杂岩体形成于白垩世早期,是浅成的硅饱和偏碱性碱性花岗岩类;其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基本上为反序演化,属A型花岗岩;其成因机制为双峰式,揭示了浙东南地区在中生代时期处于引张性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近年来在浙西石耳山花岗岩区引进“花岗岩超单元─单元”理论进行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取得的成果。按同源岩浆演化序列的观点,通过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解体了晋宁期石耳山复式花岗岩体。对划分出的30个侵入体,归并建立了四个单元,并进一步建立了石耳山超单元。通过对石耳山超单元花岗岩的岩石矿物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等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初步总结其演化特征,并同时探讨其成因类型,指出石耳山超单元花岗岩相当于S型花岗岩,应属上地壳硅铝层重熔岩浆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砬子山岩体出露于华北地台抚顺—清原古隆起带与吉黑地槽的相接部位。砬子山岩体是由石英闪长岩、似斑状石英二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碱长花岗岩构成的杂岩体。4个岩性不同的侵入体构成连续的中-酸性钙碱岩石序列。岩体的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4个侵入体是同源岩浆不同演化阶段的产物。岩浆的演化机制为深部岩浆分异作用,岩浆则是来源于下部地壳。  相似文献   

5.
辽东古元古代侵入岩广泛分布于太子河凹陷以南的营口、宽甸、丹东、桓仁等地。本文概述了侵入岩地质、岩石、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等特征 ,探讨了其源区有幔源型、壳幔混源型、壳源型的属性。岩浆演化规律为:造山前富 Mg质玄武岩、拉斑玄武岩系列与钙碱系列双向演化;造山期由中酸性→酸性,由钠质→钾质;造山后崩塌期由基性→中性→酸性,由拉斑玄武岩系列→钙碱系列,由钠质→钾质。构造岩浆大陆动力学演化过程和模式为造山前毗芦寺超基性-基性杂岩侵喷就位,造山早期条痕状花岗岩同构造底劈侵位,造山主期片麻状黑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同构造中高位侵入,造山晚期块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高位侵入,造山期后构造崩塌期辉长-辉绿岩组合、闪长岩-斜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组合伸展就位。  相似文献   

6.
东昆仑沟里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北缘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区内发育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似斑状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样品中锆石呈半自形-自形柱状,震荡环带较发育,为岩浆成因锆石,样品的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25±1.7)Ma,代表其岩浆侵位时代为晚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地区花岗岩具有高硅、富碱和低钛特征,为准铝质-过铝质岩石,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及Rb、Ba、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具有弱的Eu负异常,属于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年代学研究以及区域构造演化表明,东昆仑沟里地区花岗岩形成在晚三叠世碰撞到后碰撞造山阶段,且该岩体的形成与布青山-阿尼玛卿洋俯冲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新田岭钨矿为南岭成矿带中一处超大型钨矿床。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间的钦杭结合带,南岭NE向构造—岩浆—成矿带的北缘。岩相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云母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后期花岗斑岩为铝过饱和,其演化程度较高,地球化学特征具I或S型花岗岩特征。构造判别图解显示,区内花岗岩为同碰撞花岗岩;Sm/Nd、Eu/Sm、Nb/Ta和Zr/Hf显示花岗岩来源于地壳,以上说明该地区花岗岩源于与幔源底侵作用有关的地壳重熔S型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造山环境,地幔岩浆上侵主要为地壳重熔提供了热能;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强烈的铕负异常,成"V"字形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新田岭钨矿成矿物质来源主要来源于花岗岩体,同时,石磴子组灰岩亦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8.
新疆北塔山地区作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故可以作为研究准噶尔地区构造演化的理想场所。北塔山地区晚石炭世侵入岩类型复杂,早期岩体多为闪长岩类,后期岩体以花岗岩为主,是原始岩浆不同时期演化形成的一套岩石序列,且岩浆具有明显壳幔混合源的特征。在地球化学特征上,里特曼指数σ<3.3、A/CNK<1.1、w(P2O5)<0.65%、Fe2O3/FeO>0.4,岩石相对富集LILE和亏损HFSE,均表现典型Ⅰ型花岗岩类的特征。然而进一步研究显示,晚期侵入体富硅富碱,高钾、低钙铁镁含量的特点指示其为碱性花岗岩的性质,表明北塔山地区在晚石炭世末期经历了由挤压碰撞向后碰撞伸展环境的转变,且转换时限为(290.4±3.2)Ma或更早。所获认识为进一步探讨准噶尔地区及中亚造山带构造环境的演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西天山海西中期花岗岩的地质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西中期花岗岩是西天山加里东褶皱带内规模最大的一次岩浆活动。本文从岩石学、矿物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该期花岗岩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和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行了探讨,认为海西中期花岗岩以I型为主,S型次之,在空间上成对分布,花岗岩浆起源于地壳;海西中期花岗岩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岛孤环境.  相似文献   

10.
清河镇超单元花岗岩,位于华北地台与吉黑地槽拼接带内,同位素年龄值274±4Ma(单颗粒锆石Pb—Pb法),层于早二叠世。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按照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原则,将其划分为阎家堡子单元、籍家街单元、杨木林子单元和吴家沟4个单元。主要岩石类型为二长花岗岩,成因类型为S型花岗岩类,由于侵位过程中的同构造变形作用,局部形成糜棱岩化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岩浆侵位为膨胀底劈—顶蚀脉动上侵。  相似文献   

11.
运用花岗岩岩石谱系单位的新理论、新方法 ,将括苍山地区在燕山晚期形成的花岗岩 ,按岩石谱系单位的建立原则 ,共建立了15个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空间上紧密伴生、时间上比较接近、成因上有一定联系、成份和结构上具亲缘关系的十四个花岗岩单元 ,归并成三个超单元 ,其余一个单元为独立单元。系统地研究了各单元的地质特征、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确定了各超单元的含意 ,再依据超单元组合的归并原则 ,将三个超单元归并为括苍山超单元组合。为浙东南区花岗质岩类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性资料。  相似文献   

12.
建平八家子超单元花岗岩同位素年龄274.8~260Ma(U/Ph,K/Ar),属早二叠世.根据同源岩浆演化理论可划分为4个单元,即杨树岭单元、紫杖子单元、套卜河洛单元和太平庄单元,主要岩石为中细粒—巨粒似斑状二长花岗岩.由于侵位过程中的同构造变形作用,局部形成糜棱岩化花岗岩和片麻状花岗岩.岩浆侵位为膨胀底劈上侵.  相似文献   

13.
在剪切带中相当大一部分的钾长石眼球体、云母鱼和花岗岩的透镜体 ,并非是动力变质过程中原岩的矿物或原岩本身的残留体 ,而是在剪切带内部引张区域的动力分异作用的产物。这些产物有三种尺度 :矿物尺度、矿物集合体尺度、岩体尺度。这三种尺度的产物具有形态、成分、产生部位和形成环境的相似性。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 ,该文对眼球体的拖尾现象、云母鱼及造山带的S型花岗岩体的成因 ,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北秦岭造山带狮子坪地区出露部分海西期花岗深成岩体。通过1:5万狮子坪幅区调,将其划分为两个单元归并为一个超单元。本文从岩体地质、岩石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对其成因类型和构造环境进行研究,并对岩体变形组构进行分析,探讨岩体的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15.
过对鲁西东部中下寒武统研究表明:利用δ13C和δ18O以及Sr,Ni,V,Ba,B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不仅可以判断沉积古气候、古盐度、古水温、氧化-还原条件,而且还能提供海平面变化旋回及暴露-间断面确立的依据。研究证明此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河南西峡二郎坪花岗岩体的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作者认为岩体为岩浆成因,且其源岩为宽坪群的变基性火山岩和变泥砂质岩石。用G.Faure(1986)给出的简单二元混合方程,通过对Sm-Nd同位素的计算得出二郎坪岩体由约64%的变基性火山岩和约36%的变泥砂质岩石熔融而成。  相似文献   

17.
伏牛山地区存在着两种构造类型的花岗岩,一类呈块状构造,一类呈片麻状构造。块状构造花岗岩具岩性和结构上的双重演化趋势,不同岩性、不同结构的花岗岩类侵入体相对集中分布,构成至少8个复式深成岩体。片麻状花岗岩岩性相对单调,它以岩席楔入式侵入太华群围岩,是岩浆型而非混合型花岗岩。两类花岗岩在岩性变化范围、副矿物、岩石化学及微量元素等各方面都不相同,不存在任何演化关系,更不是后期构造作用异化而成的。它们是两个时期、两种源岩、两种机制下产生的两期侵入岩。  相似文献   

18.
阿扎鲁岩体分布于哀牢山构造岩浆岩带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与岩体剖面测量、岩石样品采集分析、薄片显微镜下鉴定等手段与方法,对其野外地质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研究结果表明,阿扎鲁岩体的岩性为花岗岩,岩体分布明显受断裂控制;岩石局部可见后期变质的片岩及糜棱岩,岩石具浅层侵入的特点;阿扎鲁花岗岩的A/NCK多大于1.0,为铝饱和型;具有富硅钾、低钙、贫铁、镁、钛的特点,岩石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其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该岩体形成于造山期碰撞后期的弧陆碰撞阶段。   相似文献   

19.
沿浙江诸暨石角、陈察分布的前寒武纪超基性岩分别为绍兴一江山对接带古洋壳下覆含水地促残留作和华夏古地体原始地侵高温底辟侵入体。两地超基性岩结构构造的独特性,与所处古地质构造单元之间推覆超法的运动学性质有关。岩体在地质特征和宕石化学、矿物化学等的明显差异,以及由此引致的特殊的成因条件,是分划两个不同古地质构造单元的依据:石角、陈蔡超基性岩体,应分别属于不同威尔逊旋回,同一俯冲阶段的前寒武纪上地幔深部成因的侵入岩。  相似文献   

20.
辽西务欢池-铁匠各冷地区中生代—晚古生代花岗岩岩体可划分为十一个填图单元,据岩体形成时间、侵入接触关系、岩体及岩石组构特征,可把这十一个花岗岩填图单元归并为小欧力营和察哈尔山两个超单元。两个超单元主体岩性为钾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岩体成因类型属于壳幔混源型,二者岩源不同。小欧力营超单元同位素年龄为269Ma,侵入时代为早二叠纪,为强力就位;察哈尔山超单元同位素年龄为190Ma,侵位时代为早侏罗纪,岩石糜棱岩化明显,属于被动就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