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据流体包裹体显微镜观测和石油包裹体群的气体色谱和全烃色谱、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句容和黄桥地区三叠系和下二叠系地层中的石油包裹体明显不同,句容地区三叠系灰岩储层中的石油包裹体的个体较大,在透光下为黄色一棕黄色,荧光显微镜下发亮黄色荧光,包裹体中气态烃的C1/C2-5,比值较低,液态烃中三环萜炕、五环三萜烷和规则甾烷系列的生物标志物化合物含量比较丰富,而句容和黄桥地区下二叠系石油包裹体比较细小,发黄色-黄绿色荧光,包裹体中气态烃的C1/C2-5。比值较高,液态烃中均难检测到甾萜烷系列的生物标志物。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等观测资料与捕获温度、捕获压力的PVTsim的模拟计算结果:句容地区三叠系储层的石油包裹体捕获温度Tr=107.9℃,捕获压力Pr=289bar,约相当于白垩纪晚期(90~83Ma)充注成藏。句容地区下二叠深灰色灰岩中分布的油包裹体的捕获温度Tr=123℃,捕获压力Pr=305.95bar,反映白垩系晚期还有一期温度比较高的含烃流体充注的现象。黄桥地区在含CO2气藏的下二叠系存在有交切关系的,黄色和黄绿色两种荧光性质不同的石油包裹体,前者模拟计算的捕获温度Tr=97.3℃,捕获压力Pr=184.75bar,后者模拟计算的捕获温度Tr=145.5℃,捕获压力Pr=220.05bar,分别相当于白垩纪晚期(95~90Ma)和白垩纪末期(65~60Ma)有合烃流体运聚现象。但是,由于在白垩纪末-第三纪的抬升作用阶段,油气大量散失,因此在喜山期大量无机CO2充注成藏时期,储层中已不合烃类流体。  相似文献   

2.
基于包裹体热动力学与油气成分模型的PIT软件可利用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气液比模拟计算出捕获压力,由于不需要测定单个包裹体的成分而使得模拟过程简单且模拟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利用该软件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烃源岩层系内裂缝脉体和砂岩储层中油包裹体的捕获压力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延长组烃源岩与储层中包裹体的捕获压力多为异常高压,其剩余古压力一般大于3 MPa,压力系数多在1.2以上。异常高压不但是延长组长7段烃源岩排烃与石油垂向充注的主要动力,而且可能是驱动低渗透储层中石油侧向运移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裂隙充填的方解石脉中含有大量多相态烃类包裹体,包括固体沥青+液态油+气态烃3相包裹体、气/液比差别很大(最小仅为5%,最大超过70%)的液态油+气态烃二相包裹体以及纯液态油包裹体、盐水+液态油+气态烃3相包裹体等。岩相学观察表明,这些不同相态烃类包裹体是被同时捕获形成的共生不混溶包裹体,气/液比不同的烃类包裹体具有相近的均一温度,分布范围较小(74 ℃~117 ℃),综合分析认为它们是在沸腾状态下被同时捕获的。不同相态烃类包裹体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不同,表明其烃类成分的差异。油/源对比研究表明烃类包裹体与长8油层的原油均来源于长7烃源岩。结合盆地区域构造演化分析认为,延长组长7油层组厚层烃源岩层在埋藏热演化和油气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过剩压力,在早白垩世油气形成高峰阶段达到顶峰,鄂尔多斯盆地在晚白垩世抬升和剥蚀产生的卸载作用导致延长组长7烃源岩层在超高压下破裂,其中积聚的石油因压力突降而沸腾并沿裂隙排出并运移进入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成藏。  相似文献   

4.
通过包裹体观察、包裹体显微测温和液态烃包裹体荧光光谱分析,并结合盆地埋藏史、热史分析,探讨了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延长组成藏期次。研究表明:延安地区延长组储层捕获盐水包裹体、含液态烃包裹体和液态烃包裹体三类包裹体,主要发育在石英愈合微裂隙中;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从80℃~140℃均有发现,峰值介于95℃~115℃,均一温度无明显间断,液态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参数在数值上连续分布,延长组储层内油气充注是一个相对漫长且连续的过程,油气大量充注的时间在110~130 Ma(早白垩世末期)  相似文献   

5.
临邑凹陷辉绿岩中石油包裹体形成条件与油气成藏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临邑凹陷商河地区,商52井浅成辉绿岩侵入体中发现大量黄色和黄绿色荧光的石油包裹体,主要赋存在长石解理、裂隙中,多数为十分细小的纯液态的石油包裹体。测得其中部分粒径较大的石油包裹体的均一温度th=79~82℃,表明这些石油包裹体是辉绿岩体侵入Es3地层冷却以后受地层水作用在发生的多种蚀变反应的过程中长石的节理、裂隙愈合带封存了渗入的烃类物质而形成的。石油包裹体的PVTsim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捕获温度ttr为88.6~92.1℃,捕获压力ptr为22.2~23.0MPa。与本区沙三段地层砂岩储层中石油包裹体捕获温度、捕获压力的对比结果表明两类石油包裹体的成藏条件基本相似。本区玄武岩-辉绿岩中的油气藏,实际上是特殊岩性储层的油气藏,其勘探前景主要受临邑凹陷多孔隙、裂隙的火成岩分布规模与沟通烃源岩的断裂和各种圈闭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塔中117井储层烃包裹体研究及油气成藏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一个烃包裹体视为一个小小的“油气藏圈闭”。若已知油气藏烃组分,应用 PVTpro4.0油藏烃类流体相态平衡软件,可以获取油气藏圈闭的组分 PVT 相图及捕获压力参数。本文首先对 TZ117井盐水包裹体和烃包裹体进行观察分析,将TZ117烃包裹体分成三期,然后在-170℃条件下利用喇曼测定烃包裹体中烃组分的相对含量,并输入 PVTpr04.0油藏烃类流体相态平衡软件中做出烃包裹体 PVT 相图,确定烃包裹体捕获压力。根据烃包裹体捕获压力,恢复三期烃包裹体形成时的深度,结合 TZ117埋藏史,研究 TZ117井油气成藏史。  相似文献   

7.
深盆气藏地质特征与研究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深盆气藏位于构造下倾部位或盆地中央,上部含水,是具有特殊成藏地质条件的非常规气藏,深盆气藏具以下特征;气在水在上的气水倒置,气藏流体压力低于静水压力,烃源岩与气藏紧密伴生,源岩生气量大供气充足,油气热演化程度高,储层具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单井产量低但地质储量大等,本以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为例进一步阐明深盆气藏的特征,国外对深盆气藏研究极为重视,天然气的产量也占有很大比重,在我国研究程度较低,深盆气的深入研究对我国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油气运聚特征及其铀成矿意义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型、均一温度、捕获压力及其变化的研究表明,上古生界液态烃和天然气具有长期运聚两期充注的特点,捕获压力在平面上为南高北低、北东部最低,成藏后大量天然气散失和油气向北东方向迁移,及砂岩型铀矿的地球化学特性等暗示油气可能为东胜大型铀矿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深层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普遍具有多源多期的特征,复杂成藏过程的准确剖析对油气的高效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确定川东南平桥地区寒武系洗象池群油气成藏过程,针对多期次储层孔洞缝充填物,开展了阴极发光、元素和同位素、流体包裹体捕获古温压和沥青激光拉曼光谱等分析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储层多期矿物充填序列表现为第一世代白云石、第二世代方解石和晚期石英;沥青广泛分布于基质白云岩溶孔及第一世代白云石晶粒间,同时白云石发育沥青包裹体和气包裹体;第二世代方解石捕获了原生和次生甲烷包裹体。碳、氧、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分析表明成岩矿物流体来源以储层流体为主,方解石形成与有机流体参与相关。储层沥青和沥青包裹体的热成熟度Ro主要分布于2.90%~3.59%,结合与沥青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及烃源岩生烃史,推断沥青来源于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液态烃充注洗象池群后热裂解干气阶段伴生的焦沥青。方解石中原生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集中分布于55.8~81.7 MPa(捕获温度198~203℃),指示埋藏期液态烃热裂解干气阶段压力系数为1.06~1.56,具有中等超压特征;次生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分布于4...  相似文献   

10.
包裹体捕获压力反映了油气藏形成时的流体压力,对于成藏过程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文尝试结合包裹体PVTx相态模拟及Petro Mod盆地模拟两种方法反演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古流体压力。以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凹陷地区布1井为例,利用包裹体PVTx相态模拟得到布1井2个包裹体样品均一温度及捕获压力分别为98.2℃,34.38MPa和121℃,30.01MPa。由Petro Mod盆地模拟生成布1井的热演化史及古流体压力史,将二者结果结合推导出包裹体形成时间。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凹陷地区主要成藏时间为122~100Ma(晚白垩世)。结合烃源岩生烃史,推测包裹体流体形成于上古生界烃源岩快速生烃阶段,对应成熟度范围约为Ro≈0.68%~0.76%。  相似文献   

11.
赵艳军  刘成林  张华  王立成  丰勇  吴悠  刘宝坤 《地球科学》2014,39(10):1355-1363
束鹿凹陷内古新统沙河街组一段石盐岩中发育了大量原生的人字形单一液相水溶液包裹体和次生油包裹体,这为深刻揭示凹陷内蒸发岩成因及油气运移、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并恢复了钻井的埋藏史和包裹体捕获时间及古压力.研究表明石盐岩中与次生油包裹体同期的水溶液包裹体均一温度分为66.5~91.5 ℃和103.7~108.9 ℃两期,其对应的捕获时间分别为10.56~10.11 Ma和1.10 Ma,表明油气流体进入盐岩层的时间分别为馆陶组沉积的中晚期和更新统沉积期,与生烃史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石盐岩层中部利用包裹体模拟的古压力系数高达1.64,底部石盐岩中存在大量超压条件下形成的单一液相油包裹体,证明盐下存在超压系统,而超压系统的存在为油气的运移和保存提供了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12.
成油环境中的流体包裹体:分析步骤与PTX重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JacquesPIRONON 《岩石学报》2004,20(6):1333-1342
摘要石油盆地内的古流体以流体包裹体的形式保存在成岩矿物中,它们代表了初始石油或气相的组成并记录了流体捕获时的温度和压力条件。在储集层中卤水通常以不混溶相的形式与石油共存。一般利用单个包裹体分析法对水溶液和石油包裹体进行研究,利用显微测温法来确定相转变的温度,利用拉曼光谱定量来分析水溶液包裹体中溶解甲烷的含量,石油包裹体中CH4和CO2的含量可以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来估算,通过共聚焦扫描激光显微镜来重建石油包裹体的体积。利用Duan和Peng-Robinson方程可进行热力学模拟,并分别应用于水溶液和石油包裹体体系。两类流体体系等容线的交点可用来确定流体捕获时的实际温度和压力条件,从而利用流体压力对具有不同地球动力学背景的源区流体动力学演化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地区马家沟组成藏期次和天然气运移方向与断裂活动的相关性,利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均一温度和冰点温度的测定以及热力学PVT模拟方法对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段储层的岩心样品进行了成分、温度和压力的测定与恢复.结果表明:构造裂缝脉体中充填的矿物为方解石、白云石和菱镁矿;脉体中共有4类流体包裹体,分别为富甲烷气体包裹体、含CO2富甲烷气体包裹体、含甲烷盐水包裹体和盐水包裹体,这4类流体包裹体均存在于方解石脉体中;构造裂缝脉体和溶孔中含甲烷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130.1~179.6 ℃之间,与含甲烷流体包裹体同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为112.3~173.3 ℃.结合生排烃史和埋藏史,证明早白垩世是马家沟组天然气的主要成藏期.沿断裂分布的各井的捕获压力和压力系数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减的趋势,早白垩世的构造运动在北东向的断层中产生大量构造裂缝,为天然气的运移提供了通道,证明含甲烷的流体沿北东向断裂运移并充注成藏.   相似文献   

14.
刘斌  徐金明 《岩石学报》2007,23(1):105-112
During the microthermometric measurement(cooling)of aqueous inclusions with multivolatile components,solid crystals of gas clathrates often occur with snow-flower-or soft-ice appearances.The structural formula of these solids is M·nH_2O(where n≥5.67).Many hydrocarbons,related compounds and their binary or multi-component mixtures may generate gas clathrates.This phenomenum is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inclusions with hydrocarbon aqueous solutions,because this is related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inclusion parameters and the computation of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In the nature most aqueous inclusions contain not merely one volatile component but multi-volatile components.Therefore,the measurement of aqueous inclusions with multivolatile components is of universal significance and great importance.There have been many studies and available formula or figures about the computation of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or aqueous inclusions with one volatile component.Nevertheless,there are few studies concerning with muhivolatile components an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computat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for aqueous inclusions with these components. In this paper,hydrated coefficient K is introduced.K_i is the ratio of molar fraction of component i in the gas phase to that in the gas clathrate,or K_i=y_i/x_i.Because K i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temperature-pressure conditions on the phase behavior with muhivolatile components. Based on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vailable experimental data,the authors have developed computational expression of hydrated coefficients in relation to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for most hydrocarbons and other volatile components,which is helpful to conveniently compute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n stability state for elathrates with volatile components.As aqueous inclusions with muhivolatile components are common in the nature,by the use of final melting temperatures of clathrates from mierothermometry and these formula,fluid density of gas phase with valotile components and bulk fluid density of inclusions can be accurately calculated. Furthermore,this method may provide foundations to determine the isochores of inclusions and to calculate trapping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Finally,detailed analyses for two computational examples about aqueous inclusions with muhivolatile component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烃类包裹体成分和热力学行为非常复杂,准确恢复捕获条件一直是一个难点。以往的研究一般用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来代替捕获温度,但是均一温度和捕获温度之间有误差,用均一温度代替捕获温度不够准确,因此需要校正。笔者对烃类和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先校正后模拟,减少了烃类包裹体热力学模拟误差;通过对储层流体包裹体进行显微荧光、显微测温、显微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实验分析,得到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90~170 ℃)、盐度(0.71%~11.1%)、气液比(7%~9%)、CH4的摩尔分数(20%~25%)和CH2/CH3(4~8)等参数;结合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校正曲线,利用FIT-Oil软件进行PIT(烃类包裹体热力学)模拟,恢复储层包裹体的捕获压力和捕获温度,提高了包裹体捕获条件获得的精度。为了验证此方法的准确性,以人工合成包裹体作为标准样品,获得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捕获温度关系校正曲线,参数校正后利用软件计算出的捕获温压与实验设定的温压条件吻合良好。以东营凹陷丰深10井沙四下亚段储层包裹体为实例,进行了古温压和成藏期的估算,与前人通过其他方法得出的结论一致,证实了捕获条件获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油气包裹体己成为油气成藏研究的有力工具,在划分油气运移充注期次、确定油气藏的形成时间、反映油气的成熟度及来源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利用油气包裹体及其共生的盐水溶液包裹体估算油气藏形成时的pVT条件是油气包裹体研究中的一个新热点,它为更准确地计算油气藏形成的温度一压力条件提供了一种独立的、更准确的技术手段。研究表明,包裹体岩相学和流体体系的热力学研究仍将是今后的发展重点。油气包裹体的pVT模拟技术尚处于初始阶段,两种软件(VTFlinc和FIT)的准确性和精确性虽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已经成为今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涟源凹陷流体包裹体特征与天然气成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涟源凹陷属于典型的改造型盆地,是湘中坳陷最有利的含油气凹陷之一。应用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并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和圈闭发育史、烃源岩主要生、排烃史,对改造型盆地涟源凹陷主要目的层石炭系储层中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气藏形成时间和期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两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第一类为单一液相或气/液比小于15%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第二类为气液两相含烃盐水包裹体,单一液相包裹体大小一般3~4μm,其它包裹体大小一般1~7μm;流体包裹体特征反映出该区气藏成藏期有两期,即第一期天然气注入时温度120.8~126.2℃,对应成藏时间为早三叠世,第二期天然气注入时温度154.4~169.7℃,对应成藏时间为晚三叠世,其中主要成藏期为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18.
除实验室测定参数(Th, oil、Th, aqu和Fv)外, 石油包裹体热动力学模拟古压力精度还极大地受控于石油组分模型、饱和压力预测以及气、液相摩尔体积的预测精度.在改进α-β组分模型前提下, 利用微调组分和匹配饱和压力方法改进并验证了石油流体饱和压力预测精度; 在匹配饱和压力与实验实测饱和压力前提下, 利用体积转换方法匹配22组油藏流体391个常组分膨胀实验相对体积数据, 从而改善了利用Peng-Robison状态方程计算油包裹体气泡充填度(20 ℃)和等容线的能力.最终评价了真实石油流体组分甲烷摩尔含量和等效石油流体组分甲烷摩尔含量两个组分模拟约束条件下, 改进的热动力学模拟方法和PIT软件及Vtflinc软件重构捕获压力的精度.结果表明, 改进的热动力学模拟古压力方法较其他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捕获压力预测的精度.考虑到石油包裹体甲烷摩尔含量难获取问题, 利用改进后的方法结合等效流体组分约束条件是重构捕获压力的理想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19.
        储层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被广泛用来确定包裹体的捕获温度与压力,进而精确恢复油气运移/成藏的时间/ 深度。 应用该VTFlinc 模拟方法,选择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外围托甫台地区的TP2井,对其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开 展了研究,根据包裹体的岩相学、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分析,研究了包裹体的形成期次、成份 及热力学特征,并模拟计算了包裹体形成的古温度和古压力,进而推断了油气充注的时间和成藏期次。结果表明,TP2井 区主要存在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大致在加里东晚期,时间距今420~405 Ma,第二期大致在喜山晚期,时间距今8~2 Ma。 以往研究认为塔河油田主体部位的后期喜山期油气充注成藏事件并未影响到这一地区,而通过本文应用的新方法研究,证 明了该期油气成藏事件存在,这为区域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也充分展示出本研究方法所具有的潜在重要推广应 用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查明川东南盆缘常压页岩气区五峰组页岩裂缝脉体记录的古温度及古压力特征,揭示常压页岩气区储层压力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和页岩气散失机理.以松坎地区五峰组黑色碳质页岩裂缝脉体内的流体包裹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光学观察、阴极发光测试、包裹体测温和激光拉曼分析,结合埋藏-生烃-热史模拟,对裂缝脉体中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和高密度甲烷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松坎地区五峰组裂缝中主要存在着两期脉体充填,M1裂缝脉体形成时间距今约103~86 Ma,脉体较宽、阴极发光颜色为橘红色,其内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82.6~91.5 MPa,反映燕山中期盆缘地区页岩气藏处在超压状态;M2裂缝脉体生长于M1裂缝脉体两侧,形成时间距今约90~72 Ma,脉体较窄、阴极发光颜色为暗红色,其内甲烷包裹体捕获压力为43.6~47.3 MPa.综合分析认为,川东南盆缘松坎地区五峰组在燕山期经历了由超压至常压的转变.燕山期以来的抬升剥蚀与褶皱变形导致地层内大量页岩气沿着滑脱层发生侧向运移和散失,地层压力快速下降.燕山晚期时,盆内稳定构造区页岩气藏仍处于超压状态,而盆缘地区已降至常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