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水中超低含量活性磷酸盐的Mg(OH)2共沉淀法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赖民  李犇 《海洋学报》2008,30(3):148-152
活性磷(正磷酸盐)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物质基础[1-8],磷的生物可利用性直接影响全球的初级生产力水平.磷在特定的海洋环境中还可能限制固氮作用,成为限制海洋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1,3,6].海水中磷酸盐含量的测定也是海洋污染调查的重要指标之一[4,9].农业和工业废水中磷的过度排放导致河口和近岸海水富营养化,引起浮游植物异常繁殖,造成“赤潮”现象[4].因此,海水中磷的准确测定对深入理解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海洋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4-6,9].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是海水中活性磷的经典测定方法,检测限为324 nmo1/dm3[5],但在一些寡营养盐海域,例如在南海、地中海  相似文献   

2.
河水中所合“活性硅”量(郎用硅钼黄法能测出的硅酸根量,主要是单体和二聚体硅酸离子)较海水高得多;在河口滨海区附近一带,活性硅合量的水平梯度往往很大。究竟河水入海时,其中所合的大部分活性硅经过什么变化?向何处转移?各种物理、化学与生物条件对这种变化的影响如何?这些都是目前国际上一些海洋化学家和海岸地貭学家所注  相似文献   

3.
海水中活性磷酸盐的萃取比色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钼蓝法测定海水中活性磷酸盐的检测下限约为0.020μmol·P/L。在多数海洋研究工作中,这样的灵敏度是令人满意的。但是,在我国的许多沿岸海区,在浮游植物生长繁殖旺盛春末夏初季节,由于磷酸盐被大量的消耗,在水体中其含量相当低,因此,对此类海区的调查研究以及特殊的生物学研究来说,常常需要测定更低的磷酸盐。为此,作者进行了它的萃取比色法研究。本方法是在磷钼蓝法的基础上,外加了醇类溶剂萃取步骤;检测下限提高到0.002μmol·P/L,测定范围为0.002-0.800μmol·P/L。适用于低磷海区,以及特殊生物学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微量稀有元素矿物中微量成份的测定,常常是分析工作者感到麻烦而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选择了灵敏度较高的苯芴酮光度法,测磷钼杂多酸中钼的间接比色法测定磷,测定下限为10~(-7)克磷。根据钼酸盐与硅酸、磷酸生成硅钼杂多酸和磷钼杂多酸之性质,用乙酸正丁酯萃取磷钼杂多酸,而硅钼杂多酸留在水相。我们试验了磷、硅钼杂多酸形成的酸度、温度。研究了用正戊醇萃取硅钼兰的条件,在有机相中比色,大大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从而较好地解决了微量矿物中微量磷、硅的连续测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许多作者研究了直接测定海水及天然水中钼的方法,其中催化动力学法灵敏度高,适合于海水中痕量钼的测定Fuge(1970)和方肇伦(1983)等发展了钼的催化光度法并用于天然水中钼的分析。本文选用M_o-H_2O_2-KI-演粉催化体系,以因子设计和单纯形化法研究了测定海水中痕量钼的各种条件,本法检出限可满足  相似文献   

6.
2003年5月将Karl and Tien(1992)提出的Mg(OH)2共沉淀方法应用于东海赤潮高发区水体中磷酸盐的调查。本实验条件下方法的检测限为0.004μmol/L。将该方法与传统的磷钼兰方法进行对比,常规磷钼兰法高于共沉淀法。说明水体中可能存在大量酸性条件下不稳定的磷化合物,且其不能被Mg(OH)2共沉淀,如1-磷酸核糖。此时,共沉淀法的测定值更接近水体中真实的正磷酸盐含量。共沉淀法可为赤潮爆发过程中低磷阶段的样品分析提供较可靠数据。用共沉淀法提供的测定数据分析赤潮爆发过程中水体中磷酸盐的变化,长江口磷酸盐总的分布趋势是沿岸含量较高,向外海逐渐递减。赤潮爆发过程中,随着赤潮藻类增殖,水体中磷酸盐被大量消耗,表层磷酸盐浓度迅速降低;赤潮消亡阶段,表层水体磷酸盐浓度逐渐回升,而底层由于藻类死亡后逐渐沉降磷酸盐浓度升高。  相似文献   

7.
控释海水植物肥中氮、磷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控释肥的肥效,探讨、建立了相应的氮、磷测定方法。用硫酸作消解剂,消解液可以同时被用来测定氮、磷。钼锑抗坏血酸络合物作为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磷的浓度;用改良式微量凯氏定氮蒸馏滴定法测定氮的含量。该方法灵敏、准确,易操作。用海水浸泡自制的控释海水植物肥样品(编号:MRF-0201.中速型),运用建立的氮、磷测定方法测定浸取液中的氮、磷含量,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控释海水植物肥在海水中的氮、磷的化学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这项综合性海洋调查中,设置海水pH这个观测项目的目的是:〈1〉为海洋生物学、海洋沉积学和海洋化学等各海洋分支学科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2〉结合海水总碱度调查资料对海水碳酸盐体系进行研究。海水pH的测定基本上按“海洋调查规范”推荐的方法进行,使用的仪器和具体操作步骤已在第一章第二节中作了介绍。由于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较好,加上调查范围广,时间长,pH的时空分布有某些明显的规律和特点,因此需要对海水pH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进行描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EDTA铵盐为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痕量钼的方法.EDTA铵盐有效地降低钼的原子化温度,增大测定钼的灵敏度,消除海水基体及微量元素干扰.用标准曲线法计算钼含量,检测限为0.69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2.5%,回收率为94.3%.  相似文献   

10.
海岸带盐度过渡区域水体中氮、磷的准确测定对陆海统筹及海岸带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探究盐度对氮、磷测定准确度的影响,进而明确河口海岸带淡水-咸水盐度过渡区不同形式氮、磷测定方法的选择依据,分别采用淡水和海水的相关国家标准方法,测定不同盐度下不同质量浓度氮、磷的人工海水和天然海水水样中氨氮、亚硝氮、总氮、活性磷酸盐和总磷的质量浓度。结果表明,盐度对某些氮、磷的淡水法和海水法测定结果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对氨氮的测定,当S≤4.0时淡水法或海水法均可准确测定水体中的氨氮,S>4.0时应对水样进行pH 调整预处理后用海水法进行测定;对亚硝氮的测定,淡水法和海水法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对总氮的测定,当S≤5.0时应采用操作简单、测定准确的淡水法测定,S>5.0时应采用海水法。对水体中的活性磷酸盐的测定,在低盐低磷(S≤35.0且ρPO3-4 ≤0.2mg·L-1)的情况下盐度对淡水法和海水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而对于高盐高磷(S>35.0且ρPO3-4 > 0.2mg·L-1)的水样选择灵敏度更高的海水法测定更准确;对总磷的测定,选取海水法测定准确度更高。研究结果为海岸带水体不同形式氮、磷质量浓度的准确测定与方法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名词解释     
赵一阳 《海洋科学》1980,4(1):58-58
海洋地球化学是海洋地质学的一重大分支。就其涵义而言,有“广义”与“狭义”之说。广义的海洋地球化学是指研究整个海洋(包括海水及海底) 中的一系列化学问题。但由于研究海水中的化学问题习惯上多统称为“海洋化学”,故狭义的海洋地球化学就  相似文献   

12.
李法西 《海洋学报》1980,2(1):43-56
河水带下较多量的溶解硅酸盐(用“硅钼黄法”测出量称为“活性硅”),在河口处与海水混合过程中,溶解硅酸盐有没有一部分转移到非溶解相?是生物吸收转移为主还是无机化学转移为主?最后转移形成什么物质并归宿到何处?有多大部分重新参加硅的地球化学循环?如何循环?这些过程搞清楚,对研究硅在海洋中的地球化学、河口及近海海底沉积的形成与性质、港湾的淤积与变迁、生物的初级生产力以及河口各种水化学特征(进而涉及到河口各种污染物质的分布转移机理),都会有所帮助.它们一直是近十几年来国际上海洋化学工作者所注意的问题之一,然而直到现在仍然争论不休,没有取得一致见解.  相似文献   

13.
海洋围隔中异养细菌与环境中氮、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海洋围隔生态系统实验装置,向海水中施加不同浓度的氮和磷,研究海洋异养细菌与海水环境中氮、磷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开始后海洋异养细菌的数量就迅速增加,并且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第7~8天达到峰值。但在海洋异养细菌数量达到峰值后,海水中氮和磷的浓度有所回升,磷元素促进了海洋异养细菌的快速生长和繁殖,同时海洋异养细菌在一定程度上也利用了无机氮,海洋异养细菌的数量与海水环境中氮和磷的浓度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李洪兴 《海洋科学》1991,15(5):71-73
海水中NH_4-N的测定,经历了奈氏法、靛酚兰法,直到目前的氧化法各阶段。在氧化法中所使用的氧化剂有次氯酸钠和次溴酸钠。李逢熙曾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过比较研究,认为次溴酸盐氧化法(以下称溴法)快速灵敏、转化率高、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1984年溴法被列入《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被海洋界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海水中活性磷酸盐的新方法——导数分光光度法,此法是基于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和明胶存在下磷钒钼蓝—罗丹明B配合物的形成,在563nm和593nm处的dA/dλ值正比于磷的含量,用于海水样品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6%,平均回收率为96.3%。  相似文献   

16.
长江口溶解氧赤潮预报简易模式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海洋浮游生物中,有很多单细胞微小生物,由于异常地急剧繁殖,并高度密集在一起,从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称谓“赤潮”.目前,普遍认为赤潮的发生与海水中磷、氮等营养盐、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大量增加有关[l];另外,还与水体的停滞和气象条件密切联系[2,3].赤潮的发生意味着生态平衡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甲亚胺——H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的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海水中硼的测定,对海洋环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及海洋生物化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硼的测定方法报导很多,但对海水中硼的测定报导较少。海水中硼的测定有甘露醇容量法,氟硼酸根离子选择电极法,萃取原子吸收法,分光光度法等。在分光光度法中主要有胭脂红酸法和姜黄素法。胭脂红酸法需在较浓硫酸介质中显色,给操作带来困难;姜黄素法需要蒸发阶段,方法比较繁琐。  相似文献   

18.
“台湾海峡南部水深30—60m海底首次发现文昌鱼大面积分布”;“发现了多毛类一个新属三个新种”;“台湾浅滩南部存在着上升流、平潭岛东北和泉州湾外海区也发现有上升流现象”;“台湾海峡内存在着浅海声道”。这些是从最近在厦门召开的“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综合调查”成果评审验收会上获悉的。来自全国24个单位的同行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70多名,在听取了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关于“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综合调查”的工作报告和海洋水文气象、海水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初级生产力、海洋地质地貌、海水声速和海洋人工放射性等专业的调查研究报告之后,根据国家海洋局下达的任务与要求,认真地审查了全部成果。认为该调查是一次较全面、较系统、范围广、站位多、同步周日连续观测和分片准同步大面的调查。海水化学要素做到现场过滤分析;海水声速应用声速仪直接测定;海洋沉积  相似文献   

19.
海水化学模型或海水中元素溶存形式的研究在海洋化学上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研究海洋中元素分布、迁移和变化规律等等“元素海洋地球化学”的基础,而且也是研究海洋污染和防污、海水化学资源开发等的基础之一.迄今文献报道研究海水化学模型的方法均属化学平衡法[1-7].  相似文献   

20.
测定海水中铀的方法虽然很多,但是,由于多数方法分析手续较繁、周期长,而不适于大面积海洋调查。近年来合成的新型萃取剂和显色剂,为建立快速简便的测铀方法提供了良好试剂。其中TRPO是一种较好的中性磷类萃取剂。由于它具有萃取能力强,选择性高,在水中溶解度小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铀的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