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近日从新密市国土资源局获悉,该市计划投资4095万元,对郑少洛高速(新密段)沿线矿山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改造沿线生态环境,打造树木参天、草灌盖地的观光景区,重现蓝天青山,以此推动新密旅游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2017,(1)
青岛崂山区是我国著名的滨海风景名胜区和5A级景区,青岛崂山地区滑坡地质灾害频繁发生。近年来,随着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的加剧,以及极端气象条件的不断出现,使滑坡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有所增高。选取青山滑坡为典型地质灾害地段,滑坡体土质松散,下部有坚硬花岗岩,坡体稳定性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在分析青山滑坡所处地质环境的基础上,研究诱发滑坡的主要因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从这两方面阐述对滑坡发生的机理,采用极限平衡法中的传递系数法,通过计算分析得到稳定性系数,实现了青山滑坡的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浙江地质》2012,(2):19-20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近日发出通知,部署地灾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青山挂白”治理等工作,要求各地对敏感地区、规模大的“青山挂白”点,实行分级督办。通知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青山挂白”治理方面,各地要确保二沿一环“青山挂白”治理任务按期完成,对敏感地区、规模大的“青山挂白”点,实行分级督办;  相似文献   

4.
祁连成矿带成矿特征与资源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楠  肖克炎  陈风河 《地质学报》2016,90(7):1413-1422
新祁连成矿带由原祁连成矿带及柴达木主要的钾盐产地合并而成,横跨甘肃、青海、内蒙三省区,面积达11.4×104km2。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南缘与特提斯构造带交界部位,地质演化历史复杂,岩浆活动强烈。因此,该成矿带的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所涵盖矿种齐全,是我国重要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及钾盐产地。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祁连成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重要矿产、典型矿产成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主攻矿种成矿特征进行了研究,划分了成矿系列,建立了成矿谱系,并对资源潜力进行了评价。设定主攻矿种为钾盐、镍、钨,划分出7个主要成矿系列。在此基础上,部署了2个重点远景区:柴达木盆地西部重点远景区;金昌一般远景区。3个一般调查区:大道尔吉一般远景区;锡铁山重点远景区;下柳沟一般远景区,为指导本区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双龙洞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拟建金华山隧道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双龙洞景区北东向约12 km处,金华山隧道的开挖将可能导致双龙洞景区岩溶水的疏干,同时隧道也可能遭受岩溶涌突水的安全隐患.基于地下水流系统理论,结合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调查成果,岩溶地下水流系统的划分,隧道出口段关键岩溶分布区地质结构的分析,以及水文地球化学测试分...  相似文献   

6.
林建平 《福建地质》2022,41(1):51-60
利用时相为2001年的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 ETM+影像,在福建开展1 ∶ 5万遥感地质解译及异常信息提取,再配合野外地质解译成果验证及异常信息查证,并结合物探、化探、水系重砂等已有成果资料,通过1∶5万洪洋、丹阳幅区域地质调查在922 km2范围内圈出9处成矿远景区,为该区域进一步找矿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伊通火山群位于长春市东南六十五公里处的伊通县境内,由西尖山、东尖山、大孤山、小孤山、莫里青山、马鞍山和横头山等火山锥组成。海拔高度270—500m,相对高差100m左右,呈北东—南西向展布,长达50km以上,分布范围约500km~2。伊通火山群的形成、分布和地质地貌特征,不仅对新构造运动、地震和地热资源等方面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同时,由于火山群地质地貌景观奇特,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地质名胜”和旅游地质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8.
水城青山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陈大 《贵州地质》1999,16(1):35-39
通过对青山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分析,对比水城中部地区威水背斜南西翼各段的地质特征,论述了背斜倒转翼的层间小褶曲,多组断裂共同控制了青山铅锌矿床产出的规律,并以此为指导指出了寻找“青山式”矿床一些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9.
根据野外调查、区域地质环境、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等资料,对长虫山郊野公园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景区公园的规划建设和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同类景区地质环境的评估有部分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哀牢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构造成为该区最重要的控矿因素之一.在利用1:20万航磁数据解译该区深部构造时,考虑到该区地壳厚度,对航磁分别进行上延40 km、20 km、10 km、5 km位场处理.同时结合现有地质资料及该区重要矿种金、铜、铅锌、锡的矿床分布特点,探讨了矿床与深部解译构造的关系,得出哀牢山地区航磁解译构造中的几种有利成矿部位.总结归纳了一套利用航磁解译构造圈定找矿远景区的方法,圈定了哀牢山地区10个潜在的找矿远景区.进一步探讨了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1.
基于GIS的证据权法在浙西铜矿资源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西部地区构造与岩浆活动频繁,区内分布有元古宙和古生代的铜矿成矿有利层位,北东向为主的深大断裂发育且多次活动,神功期和燕山早期的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较密切。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演化、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为区内许多矿产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铜、金、银等矿产的成矿条件较好。在分析研究区构造、地层、岩石、断裂等特点并在对浙江西部铜矿床的成矿规律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利用MapGIS 6.7和MORPAS 3.0软件平台提取构置了来自地质异常、成矿异常等多源信息的多个地质变量信息,将研究区划分为5 km×5 km的网格单元共1 755个,利用证据权法的数学模型对研究区铜矿资源进行预测,最终圈定了5个成矿远景区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2.
甘肃临潭冶力关地质公园位于甘南州临潭县冶力关镇和八角乡,距省会兰州市175km。占地面积297.6km2,主要地质遗迹面积35.81km2。公园由冶海、赤壁幽谷、黄捻子、冶木峡、小麦积、亲昵沟、莲花山等七个景区组成  相似文献   

13.
截至1985年底止,广西有区调队,一、二、四、六、七地质队及石油队、地质研究所、地质学校、航空物探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北海地质勘察公司、环保站南宁分站等13个单位组建了11个区调分队,分别在12个地区从事1:5万区调工作。累计完成面积1400km,按研究性质和服务对象的,不同12个地区的区调工作大体可分为:1.以成矿远景区(带)上的基础地质、矿产地质为主的区调工作,主要由各地质队和区调队承担;2.以桂林、南宁、柳州、北海等旅游城市、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的基础地质、旅游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为研究对象,主要由区调队和局属各专业单位承  相似文献   

14.
周云 《地质与勘探》2009,45(5):493-501
在总结陕西青山金矿床产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矿区控矿因素、成矿元素基本分析统计规律、黄铁矿标型特征、成矿流体特征和矿床成矿模式,矿体主要受含矿岩系、岩相和次级构造的控制,从地表到深部金和铁的品位的变化趋势是越来越高,黄铁矿晶体形态以五角十二面体和五角十二面体与立方体聚型为主,流体包裹体为单相及气液两相,均一温度、盐度在垂向上呈正弦波状变化,建立了青山金矿热泉型成矿模式。由此对青山金矿的深部找矿远景作出了预测,初步认为青山金矿远景资源量较大,找矿潜力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文中探讨了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在宁芜盆地中段火山岩型铜矿预测中的应用。首先,结合研究区的成矿地质背景,提取地质体、构造、围岩蚀变三大类证据因子;其次,分析各证据因子与铜矿点之间的空间关系,认为姑山旋回、娘娘山旋回火山机构控制了本区火山岩型铜矿的空间分布,根据计算结果,选取与火山岩型铜矿密切相关的龙王山组、姑山组地层,姑山旋回粗面斑岩、娘娘山旋回二长斑岩、NW向构造1.5 km缓冲区、NE向构造1.3 km缓冲区、EW向构造4.5 km缓冲区、硅化、褐铁矿化、黄铜矿化等作为模型自变量;最后采用加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成矿概率计算,并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圈定四个成矿远景区,分别为P1、P2、P3、P4,其中P1、P2、P3呈北东向展布,主要受娘娘山和姑山火山机构控制,P4为东西向分布,主要受龙王山火山机构控制,在这些预测区中,均存在已发现的铜矿体,说明预测可信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汶川县、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等毗邻地区,分布着诸多的旅游景点,根据景点的开发情况和地质地貌 景象特征,可以划分为已开发旅游景区和特开发旅游景区两大类,分别阐述了各景点、景区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背景,并对旅游片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位于哈拉湖—木里断裂带与柴北缘北隐伏断裂带之间,属于南祁连干旱荒漠—高寒山区,出露地质体受区域构造控制呈NW—SE向展布。本次在1 045 km2范围内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分析17种元素共圈定单元素异常438个、综合异常52个,利用R型因子分析划分元素组合,结合地质背景将圈定的异常归为4大类,并从元素组合特征方面及异常查证情况分析,评价异常找矿前景,确定了4个找矿远景区,在对成矿地质条件、化探异常特征及开展矿产检查工作的基础上,优选出1个重点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8.
乐山市地质学会组织四川省地矿局207队和西南交通大学航地系,对石林景区进行了为时四个月的地形测量、地质及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勘察。最终提交的有关图件和资料表明:已初步查明了该区地质构造、水文工程地质特征及成景条件。对景区供水水文地质分区划分合理,报告章节内容完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九寨—黄龙核心景区地质环境和水循环研究进展情况,提出地质环境容量的计算不仅要考虑到游人数量还要考虑到其他多种因素,水循环模式的选择要结合景区的实际进行计算,提出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防灾减灾,研究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势在必行[1]。根据野外地质调查,综合考虑研究区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对彝良小草坝旅游景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及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关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景区的整体规划及更好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同类型景区的地质环境的评估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