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4.
6.
7.
8.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通过播发卫星钟差和精密轨道信息实现时间和空间基准信息向导航用户的传递.随着高精度原子钟等导航卫星载荷、星间链路等天基/地基监测手段以及数据处理方法等技术的不断更新,卫星轨道和钟差产品的精度和实时性也逐步提升. 2018年12月,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为"一带一路"国家提供实时高精度、高可靠的基本导航定位服务.综述了北斗导航系统从北斗二号区域系统到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精密定轨与时间同步处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针对上述问题,阐述了北斗运行控制系统的解决途径和实现指标.与GPS等其他GNSS系统进行比较,分析了不同导航系统技术特点.最后展望了精密定轨与时间同步技术未来的发展路线图,为更高精度的GNSS导航定位授时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从低频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分析,主副台的同步精度直接影响着导航精度。传统采用的主副台主从同步工作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引入主副台间电波传播时延起伏导致的副台同步误差,进而会对导航精度产生影响。后来采用的被称为“自由同步”的主副台同步方式,副台发射时延作为一个常数由固定监测站通过对台对的时间差测量实施监测控制。这在原理上摆脱了副台测收跟综主台的电波传播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但又较大程度地依赖台对至监 相似文献
10.
关于"长河二号"导航系统的时间同步及授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长河二号“导航系统的时间同步及快速恢复等问题作了讨论,提出了利用BPL长波信号、GPS共视或搬运钟等方法来实现时间同步和增加授时功能的方案.最后,给出了“长河二号“东海台链的主台信号与国家授时中心的UTC(NTSC)之间的同步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氢钟和铯钟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频标,从统计角度上来说,它们在短期和长期频率稳定度方面的表现为时间频率领域中的学者们共识.随着技术的改进氢钟近年来在长稳方面有所提高.根据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NTSC)新进口的2台美国氢钟(Sigma T)近一年来实验数据的分析,定量说明氢钟不同采样间隔的频率稳定度,并与铯钟的性能做比较.同时根据这两种类型频标的性能取长补短,探讨一组铯钟和两台氢钟联合守时的方案和地方原子时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无线应用协议(WAP)的工作原理、体系结构以及WAP的新应用——WAP手机无线授时的模拟实现。它是通过无线通信协议,以无线标记语言编写主程序,采用动态连接的方式调用VC 的时间通信程序来完成WAP手机的无线接时。对于用户来说,只要拥有具有WAP功能的手机,键入他要访问的WAP内容服务器的统一资源定位器(URL),就可以非常快捷、方便地获得时间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3.
14.
15.
基于伪距测量的钟差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伪距和钟差定义,讨论了无线电时间比对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详细推导了地心非旋转坐标系中一般意义下基于伪码测距模式的钟差计算模型,并通过坐标变换,给出了地固系中的实用计算模型。对地回系计算模型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卫星在地固系运动速度引起的改正项与sagnac效应项是完全不同的两项改正;对于GEO卫星,sagnac效应项最大约为200ns,其地固系运动速度引起的改正约为1ns;而对于MEO卫星,sagnac效应项最大为120ns,其地固系运动速度引起的改正约为1200n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