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塔斯社莫斯科5月19日电]题:强烈地震的迁移沿着中亚断层强烈地震的连续发生,这证明了关于地震震中从断层翼侧向中心迁移的假设。地震迁移的年速是一公里半到三公里。这就有可能判断地震活跃地区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苏联地球物理所的科学家尼科诺夫从这种假设的观点出发研究了  相似文献   

2.
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地震实例与模拟研究等都揭示出大地震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响应关系,相邻的断层或者断层段可能会在一次地震事件中同步破裂,位于同一个构造背景区域的即便相隔较远的断层之间也可能存在着大地震的响应关系。我国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是中国大陆晚第四纪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区,特别是位于川滇、巴颜喀拉和华南三大活动地块交界部位的四川西部地区,平均数十年就会有一次大地震发生,例如最近的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的相继发生,已经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热切关注。  相似文献   

3.
印度半岛上科依纳—瓦尔纳地区的地震被认为是由水库引发的。但是,通过对可用地震资料的分析表明,该地区持续高发的地震活动还有可能受到断层带的几何形态及其通过应力传递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从地震分布及其震源机制推断的这些明显的断层带的取向表明,在一个断层带内发生的地震事件会增加另一个断层带上的静应力,使该地区频繁而且连续地发生地震。本文的结果表明,虽然水库作用的效应确实会促使断层滑动,但是应力触发机制似乎是持续高发地震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它会使一些稳定的断层变得不稳定,这与我们所推断的运动方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向志勇 《内陆地震》1994,8(1):21-27
新疆南疆重镇库尔勒市及附近地区,至少分布着9条颇具规模的活动断裂。尤其斜切库尔勒市区北部的库尔勒断裂,新活动十分强烈。库尔勒断裂东段与兴地断裂西段很可能是连通的一条地震破裂段,两者均存在着丰富的多期次古地震事件的遗迹,为较稳定的断层“破裂单元”。该破裂段上现代地震活动异常平静,但发现了明显的蠕滑错开形迹。这种地震的发生与断层滑动不协调现象,说明断层运动受到了抑制,能量在某处得以积累,有酿成大震的条件和危险。  相似文献   

5.
1984年9月14日,日本本州中部发生了M6.9的“长野县西部地震”(日本气象厅命名),有感范围甚广。此次地震是日本近年来仅次于北海道浦河地震(1982年3月21日,M7.1)的内陆大震。就长野县一带而言,则是明治时代以来发生过的最大地震(1918年11月曾发生过 M6.5的地震,长野烈度为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的4度)。长野县临近日本中部地区最大的活断层——阿寺断层,为了监视该断层的活动,从1978年开始把这一地区指定为日本全国8个地震特定观测地区之一,并布设了  相似文献   

6.
1989年5月23日,在新西兰西南部海底发生一次强烈地震。该震至少是12年来在地球上发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震后仅6个小时,地震学家们就已绘制出了引起这次地震的断层破裂的图像。哈佛大学的杰旺斯基(Adam M.Dzi-wonski)说:“这是地震学新纪元开端的特点,”“我们不但能够近乎实时地确定地震的位置(这项工作已进行很长时间了),而且还能近乎实时地确定地震的成因和类型。”这次地震发生在距新西兰约500英里的麦夸里海岭,震级为里氏8.2—8.3。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震情报中心的普雷斯格雷夫(BruceW.Presgrave)说:“这是一次非常大的地震,  相似文献   

7.
地震断层并非孤岛 ,地震学家们正在学习。上周末发生的、冲击了洛杉矶东北 1 60 km处沙漠地区的 Hector Mine地震似乎支持这样一种观点 ,即 :断层能感觉其邻居们发生了什么事情。这次震级为 7.1的地震 (由于其位置偏远 ,造成的破坏极小 )似乎是由 1 992年兰德斯7.3级地震触发的 ,后者使洛杉矶以东 1 60 km的地方受到冲击。加利福尼亚帕萨迪纳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震学家琼斯 (L ucile Jones)说 ,在兰德斯和 Hector Mine这两次地震之间“显然存在某种关系”,“但我们并不清楚那种关系 ,肯定会对之有多种假设。”地质学家们推测 ,断层可以延…  相似文献   

8.
日本西南部位于菲律宾海俯冲板块和欧亚上冲板块交界处。1944年和1946年,东南海和南海分别发生一次8级大逆冲型地震,但与该板块边界相邻的东海却仍保持闭锁状态[1]。因此,东海地区有可能会发生一次大逆冲型地震。2009年,骏河湾发生6.4级地震,地震位于菲律宾海俯冲板块内,靠近东海地区。在此,我们利用断层滑动模型来研究由骏河湾地震引起的应力变化[2]对东海地区的影响。我们发现在这次地震之后,板块边界的地震活动发生率有所上升。东海地区推测的强闭锁地段大都位于应力逐渐增大的地区。其中一小块闭锁地段的破裂——发生在地震应力达到临界值之后——就会引起整个东海地区的破裂,最终引发一场大逆冲型地震。  相似文献   

9.
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概况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1月17日,强烈的日本兵库县南部地震袭击了日本近畿地方的广大地区,这次灾难性的地震是半个世纪以来在日本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内陆地震,它使日本遭受了一次出乎意料的严重破坏,打破了“日本安全”的神话,将对今后的地震预报和防灾对策研究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这次地震引起了日本和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本文将对这次地震作一综合介绍。  相似文献   

10.
4年前,两位科学家警告加州南部正在进入一个可能会发生较大地震的活动期,并说该地区在这个月(即1987年11月——译注)最易发生地震。这两位科学家假设,该地区某种断层上的较大地震可能与少见的日食和月食有关。加州因皮里尔河谷在星期一日落和星期二日出前后发生的两次地震似乎支持了他们的理论。因此,有人会认为这两位科学家会因这周的两次地震而沾沾自喜。然而,他们俩中至少有一人并非如此。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地球物理学家诺波夫(Leon Knopoff)说:“这两次  相似文献   

11.
印度的一位土木工程师声称,他已将古印度教的星占学与现代物理学相结合来预报地震。他说,1985年春季,日本、中国和其它一些国家的部分地区很可能要发生较大地震。这位土木工程师名叫艾加沃尔(N.K.Agarwal),42岁,曾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攻读过工程学,对印度教的经文很感兴趣。他在本周的一次记者访问中预报说,人口稠密的日本东京及土耳其、墨西哥、中国和意大利的部分地区很可能在1985年4月和5月间受到地震的  相似文献   

12.
1988年6月2日、3日道孚县东西乾宁地区相继发生了Ms=4.5级、Ms=5.0级和Ms=4.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使挪乌托至八美街一带的房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坏。发生这次强烈地震的乾宁地区位于鲜水河断裂带的中部(图1中沿鲜水河断裂分布的长方形斜线区为震区范围)。是近年来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重点监测和估计将发生强烈地震的地段之一。应该说,这是一次意料之中而震级略为偏低的地震。  相似文献   

13.
引言巴基斯坦北部的科希斯坦地区(35°—37°N,72°—76°E),处于哈扎拉弧强烈变形部位以北的喜马拉雅碰撞带范围内。该地区代表了喜马拉雅前沿的西北端和帕米尔强烈活动部位的南部地区。了解科希斯坦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对于认识中亚和更南部地区的强烈形变活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自世界标准地震台网于六十年代初期设置以来,科希斯坦地区只发生了三个重要地震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两位地震学家通过对记录到的数千次微小地震进行分析后 ,发现了一种跟踪加利福尼亚圣安德烈斯断层上微小地震的方法。当某个不知名的发震断层上的张力达到断裂点时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一些警报。据《科学》杂志 1 999年 7月 3 0日报导 ,两位地震学家共研究了在旧金山和洛杉矶之间的加州帕克菲尔德附近记录到的约 60 0 0次小地震。圣安德烈斯断层穿过帕克菲尔德的那段断层是世界上被研究得最充分的断层之一 ,因为该断层每隔数十年就会有规律地发生一次强烈地震。2 0世纪 80年代末期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麦克埃维利 (Thomas V.Mc Evi…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东海地震的前兆会出现多大程度的应变变化呢?对此,日本的岛崎和小木田使用假设的断层模式进行了计算。前兆现象的发生源可能在断层或断层的延长线上,这种想法是切合实际的。但现实中发生的地震是否按设想的机制发生,则令人有点担心。此外,断层模式的参数虽不能说少,但针对东海地震求出的计算结果在直感上也很难原封不动地与其他地区的地震结合起来。为了概括说明各种前兆现象,力武采用了茂木提出的球状震源模式。有  相似文献   

16.
每一条破裂断层,无论大小,都会将其累积应力传递给邻近的断层,所以说2011年3月的东日本大地震(M9.0)将大量的应力传给了靠近海岸和横越日本中部的断层.研究人员在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2011年秋季会议上报道称,重新分布的应力激活了远处长期静止的断层,这是有关情况的首次记录.最令人不安的是,这种应力瞬间提高了某些断层上发生一次大地震的风险,其中就包括拥有3000万人口的大东京地区下方的一条断层.  相似文献   

17.
据塔斯社华盛顿1988年10月5日报道,今后20年内在美国东部很可能发生一次强烈地震。美国国家地震研究中心领导人凯特尔(Robert Ketter)在星期二(1988年10月4日)召开的地震对策讨论会上发表了这样的预报。在可能发生地震的地区中,他提到了孟菲斯(田纳西州)、查尔斯顿(南卡罗来纳州)、波士顿和纽约等地名。他认为,在某一具体地区内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概率不大,但是在美国东部某地于2000年以前发生一次地震的可能性约75—95%,而在2010年以前,这种可能性几乎是100%。美国国土上一次最强烈的地震于1811—1812年发生在孟菲斯地区。1886年,查尔斯顿的居民感到了一次强烈的地下震动。在上个世  相似文献   

18.
1966年3月邢台地区相继发生两次强烈地震(3月8日6.8级;3月22日7.2级)。两次地震给该地区的工业设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民用住房等各类工程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就工程的防震和抗震而言,从地震地质和工程地质的角度,强震效应可以概括为强震地面破坏效应和强震振动破坏效应。前者是指地震作用下形成的各类岩土体的地面破坏而导致各类工程的破坏,这种破坏往往是由特定的地质条件所决定的,多半是建筑物的场地地基或斜坡失稳等原因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后者是直接由地震力造成各类建筑物的所谓振动破坏,在这类振动效应中,由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因素的差异而造成地震动  相似文献   

19.
根据物理学中的科里奥利力定义和计算原理,在对中国大陆20次7.5级以上特大地震余震强度与科里奥利力效应关系的统计研究基础上,重点对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时所受到的科里奥利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以此来讨论该地震后期的余震活动趋势.结果表明: ① 利用科里奥利力效应预测中国大陆特大地震的余震强度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对于左旋走滑断层和上盘错动方向通过震源子午面右侧(向北看)的逆断层,其科里奥利力效应是使断层两盘相互拉离,它降低了断层错动时断层面上的摩擦阻力,地震能量主要在主震时充分释放,故余震强度小;对于右旋走滑断层,其科里奥利力效应是使断层两盘相互挤压,它增加了断层错动时断层面上的摩擦阻力,不利于主震能量的充分释放,所以余震强度大;②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发震断层错动以左旋走滑为主,受到的科里奥利力使断层两盘相互拉离,大小约为0.06 MPa.经过类比分析后认为,该地震后期的余震活动水平不会太高,整个序列的最大余震震级估计为6级左右.   相似文献   

20.
水库地震成因的新看法——弱化象力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前的水库地震成因学说大多是认为地下断层积累了较高的应力,难以错动,当水库蓄水后,水通过裂隙渗透到断层面上,从而降低了断层面上的有效正压力或摩擦系数,导致断层的快速错动形成地震。然而这个学说对解释极浅源地震是有困难的。根据模拟实验,产生粘滑要有一定的正应力,否则仅能产生稳滑。在地下几公里的深度上围压比较小,因之在这样的深度是否存在粘滑条件还值得商榷。在这种情况下,用水去帮助断层错动更没有必要了。本文作者认为水库地区坚硬介质中大量小裂缝的接通是某些水库发生大量小震的原因。水进入裂缝后可加强裂纹的蠕滑,它使裂纹端部形成应力集中,有利于诸裂纹间的接通,而不是水进入断层后使断层本身发生错动而形成地震。当大量小裂缝互相接通时,即大量水库小震发生后,水又进一步渗透到小震活动区,使这一软弱区的范围(面积和深度)进一步扩大,形成应力调整区。如果在库区下方较深处有隐伏的蠕滑断层(走滑或倾滑),这可成为水库区另一个调整单元。它们之间相对完整的介质区即为应力积累区——震源区。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隐伏的蠕滑断层端部有剪应力集中,另外水库弱化区下方也有应力集中,这就使两个调整单元有接通的趋势,当积累单元的应力达到极限值时,这种接通就必然产生,并形成较大水库地震。另外,水库弱化区的下界面对蠕滑断层端部还有象力作用,它也有使该断层向弱化区传播的趋势,从而导致较大的水库地震。本模式说明,如果建水库前对未来诱发的地震进行预测时,应注意库区更深部是否有隐伏断层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