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区划成果应用概况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是国家“六五”期间重点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是农业建设和规则的基础工作;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省气象局承担了国家气象局和省科委、省农委下达的甘肃省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农  相似文献   

2.
本系统通过FORTRAN、汇偏、dBASEⅢ语言编制,并实现了FORTRAN与dBASEⅢ语言间的数据直接传输,设计了全屏幕图形编辑器绘制区划图及通过宏代换、正文文件实现了各种参数传递。该系统可为用户提供农业气候资料咨询,区划成果查询和在微机上制作农业气侯区划等方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3.
4.
获县科技成果二等奖的《富阳县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基本摸清和揭示了该县光、热、水资源和灾害性天气活动规律;综合分析了其农业气候资源上的优势和劣势;根据农业气候特点和生产水平综合提出了几条为改革熟制、调整作物品种布局,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发展和指导农业生产的较为可行的建议。根据《区划》研究成果,1981年对丘陵山地的山垄田中具有代表性的窈几公社南坑一队  相似文献   

5.
1 引言农业气候区划成果演示系统是面向用户的全面展示全国第三次农业气候区划试点所完成的农业气候区划信息系统结构、功能及区划产品和区划成果的一个子系统。考虑到农业气候区划信息系统 7个试点省 (市 )系统界面及演示内容的统一和今后向全国的推广应用 ,本系统在遵守一定的共同规范前提下 ,兼顾到具体省 (市、区 )和具体任务的需要及考虑本次农业气候区划的特点 ,采用北大三秦公司CITYSTAR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Cs maker模块 )进行制作。2 系统特点农业气候区划成果演示系统是一个专业的演播系统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兼…  相似文献   

6.
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国家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列为全国科技大会确定的108项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的第一项。《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研究》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含七个子课题(见下面成果的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依据农业气候适宜度进行海南岛农业气候区划,其方法是应用模糊数学扩展原理建立农业气候模型,得出各地可表示农业气候资源优劣的资源指数、表示它们之间配合程度的效能指数和表示可供挖掘的资源潜力的效能利用率;以它们为区划因子,通过模糊聚类分析和模糊相似优先比进行划区。全岛分为六个农业气候区。   相似文献   

8.
作物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农业气候区划是根据作物在一地种植的有利程度,将该地区划分为若干地带。当然,确定一地是否种植某作物,不仅取决于气候条件,而且取决于土壤和经济这两个因素。尽管这三个因素都是很重要的,但在不同情况下,考虑的侧重点往往有所不同。农作物农业气候区划的资料和结果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知道,在种有一定农作物的地区,农田比例  相似文献   

9.
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只有对当地的气候资源进行全面的鉴定,掌握其分布和变化规律,才能确定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种植制度,合理的布局作物的种类和品种,采用适宜的栽培措施,充分合理的利用气候资源。农业气候区划就是完成上述任务的一项不可缺少的科学工作。 一、农业气候区划的原则 1.省级农业气候区划是为省级农业区划提供气候依据的,因此,它必须密切结合本省农业生产的实际,抓住带关键性的农业气候问题,作到当前和长远相结合。 2.区划应综合考虑农、林、牧的需要。在当前条件下,第一步先进行农作物种植业的农业气候区划。 3.分析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时,要考虑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即既要分析可能利用的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又要考虑某些限制性因子,如低温、春旱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述了近六年来开展省级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这些成果归纳为五个方面:通过多种途径取得了大量的数据,基本摸清农业气候资源“家底”:编制出多种实用的图表或手册,着手建立资源数据库;全面评价了农业气候资源,揭示了不利的农业气候条件;区划方法不拘一格,提高了区划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与农业区划密切配合,阶段性成果得到应用,初步显示出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作用。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川东南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和小麦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用影响小麦产量及其分布的主要气象因子,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将川东南划分为6个不同的小麦气候生态区域。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农业气候区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业气候区划的概念农业气候区划与气候区划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气候区划是以气候形成理论或气候发生学为基础的,而农业气候区划则以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与主要气候要素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依据. 就农业气候区划来说,由于各家对农业气候区划的认识不一样,选用的区划指标也不同.有人认为农业气候区划是根据与农业生产对象有密切关系的热量、水份资源和作物的越冬条件进行分区;有人认为应以对农业地理分布有决定意义的气候指标为基础,用绘图方法分区;还有人认为是根据农业生产的要求把气候大致相同的地区归并在一起,把气候不同的地区区别开;也有人认为农业气候区划就是按照与农业有密切关系的气候要素,确定适宜或不适宜农作物栽培的地方,并根据产量水平进行分区,等等.  相似文献   

13.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推动下,我们根据县委提出的农业生产上的气候问题,组织县气象站、县社农业技术干部,知青和五个兄弟县站共50人组成调查组,于1974年9月起对全县10个公社114个大队292个生产队进行了气候普查和重点调查。在总结调查材料的基础上,结合气象,水文站和农科区试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做出本区划。  相似文献   

14.
以气候资料为基础,结合其生物学特性,依托GIS技术空间分析功能,将红毛丹种植划分为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气候区域.结果表明,红毛丹气候适宜生长区主要分布在保亭盆地,与实际种植相符,研究结果可为海南未来红毛丹生产安全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青海全省50个气象站年降水量、7月平均气温和≥0℃积温的30年(1971—2000年)气象资料,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气候要素空间分析模型;采用GIS系统对模型进行了(25m×25m)小网格精细化空间插值运算,得出西宁市气候要素分布图;并根据确定的区划指标,对气候要素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结合西宁市乡镇行政边界资料最终制作出西宁市农牧业气候区划图,将西宁市共区分为12类气候区,得出西宁市主要以冷凉气候为主,并对主要的9类气候区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业气候区划研究工作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回顾1978年3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党中央提出:“在三、五年内积极进行农林牧副渔资源的综合考察,研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生态系统的保护,研究各业合理区划,为我国社会主义大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为此,中央气象局先后于1979年5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区划科研协调会议,1979年7月在秦皇岛召开了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区划工作会议,19180年2—3月间举办了全国农业气候区划经验交流学习班,1980年12月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区划学术讨论会,1981年9月在武汉召开了第二次农业气  相似文献   

17.
亓来福 《气象》1979,5(6):35-38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开展了农业气候区划工作。美国很早以前就完成了气候区划,苏联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做了全国的和各加盟共和国的农业气候区划。在《欧洲谷类作物生态图》中考虑了气候条件,并根据降水、温度等指标划分为76个农业气候副区。波兰用作物生  相似文献   

18.
一、目的农业气候区划的目的,是为了摸清与农业生产关系最密切的气候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地区差异,便于生产上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避免和克服不利的气候因素,夺取农业丰收。本区划围绕双季稻为主的一年三熟制和发展橡胶等热作的农业气候问题,进行划区与评述,为地、县两级领导机关指挥农业生产和制订长期的农业生产规划提供气候依据。  相似文献   

19.
汕优63再生稻结实率≥70%的临界低温指标是:连续5日平均气温均≥21℃。年均温17.4℃以上拔海400米内地区为再生稻可蓄留区,年均温17.7℃以上拔海350米内地区为适宜蓄留区,年均温18℃以上的拔海300米内地区为最适宜区,但不应影响杂交双季稻的稳步发展。主攻单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我省分划为二个农业气候大区(带),四个一级农业气候区,七个农业气候小区,三个垂直高度农业气候层,简称“二带四区七小区三层”。现把本区划分区指标、界线、系统、命名等方面对原浙江省省级简明农业气候区划所作修改、调整和增补情况讨论如下。一、以≥10℃积温5300度·日、持续期240天为主导指标,以越冬条件一月均温5℃、极端最低温度多年平均-5℃、小于-7℃的低温频率≤20%及无霜期250天为辅助指标,作为划分我省浙中浙南和浙北二个农业气候大区(亦称中、北亚热带农业气候带)的依据,修改了简明区划原作的东段界线,并把原区划的一级农业气候区改为0级农业气候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