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论证了中国东北地区与蒙古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优势与可能性,并运用梯度推移理论和比较成本学说,从区域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合作双方在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市场需求及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一步指出了合作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参与东北亚国家( 地区) 的经济技术合作是实现中国东北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措施,在确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选择与布局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东北区参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地区综合开发项目,并提出项目布局的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东北与蒙古国铁路通道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增强东北铁路的网络功能、形成泛亚铁路网的宏观背景出发,在对东北相关铁路、蒙古国铁路进行现状分析、诊断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东北铁路与蒙古国铁路接轨、形成新的铁路通道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及该铁路通道的形成对促进蒙古国的经济发展及参与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完善东北铁路的网络功能及提升对外开放度的重要作用,最后对铁路通道建设的有利条件与障碍性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北区参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作的重大项目选择与布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技术合同作是实现中国东北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措施,在确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项目选择与布局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东北区参与东北亚经济技术合同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地区综合开发项目,并提出项目布局的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区域内外环境、地缘关系、经济互补等方面的分析,论述了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基本动力和客观基础,提出了本地区经济合作的多种模式,阐明了西南地区应采取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疆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地理位置毗连,广泛开展双方的地区间经济合作,不仅有利于促进中俄共同繁荣与发展,而且有利于巩固本地区乃至中亚的安全与稳定.本文首先按照跨境区域合作的空间范围、一体化程度和合作方性质对目前国际上几种主要的区域合作模式进行了归纳总结.新疆和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地区均远离各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属于较为落后的内陆地区,且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经济互补性强.基于此,双方的合作不宜采取以国家为合作主体、涉及主权让渡和较强排他性的一体化模式,而应采取灵活的、开放性的和以项目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次区域合作方式.当前主要的次区域合作模式有以国家政府推动的"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增长三角和地方政府推动的"珠-港-澳"次区域合作、国际和地区组织推动的大湄公河、图们江次区域合作.其次,通过考察和分析,认为具有独特地域经济特点的新-西区域合作应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国际和地区组织共同推动,并充分考虑本地差异性较强的实际,采取跨境旅游休闲型经济特区、境外经济合作区、科技园区等多样化的发展方式,确立相应的合作领域与合作机制,促进新-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90年代我国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政策框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促进地区经济技术合作政策在我国90年代的宏观区域政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旨在明确勾勒这一国家重要政策的基本框架,以期为认识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建立良好出发点。在总结分析宏观区域前景的基础上,首先对国家促进地区经济合作政策的宏观目标及其配套的政策手段进行评述,然后对地方政府的响应态度和配合措施方式进行简要回顾总结,并对有关这一政策的学术观战和主要争议进行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世界经济有两大潮流并行不悖地发展,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顺势而动,融入潮流,一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布局,实施以自由贸易区为核心的战略。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东北地区林地面积变化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 is plenty of forests in Northeast China which contributes a lot to the 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produces timber products, and provides habitats for a huge number of wild animals and plants. With changes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as well as the geophysical conditions, there are dramatic changes on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forest area. In this sens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hed light on the dynamics of forest area changes to find the underlining reasons for shaping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forest area in Northeast China. To explore the dynamics of forest area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an econometric model is developed 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equations identifying forestry production, conversion from open forest to closed forest and conversion from other land uses to closed forest so as to explore the impacts on the forest area changes from demographic, social, economic, location and geophysical factors. On this basis, we employ the Dynamics of Land System (DLS) model to simulate land-use conversions between forest area and non-forest cover and the land-use conversions within the sub-classes of forest area for the period 2000–2020 under business as usual scenari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enario and economic growth scenario.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forest area will expand continuously and there exist various kinds of changing patterns for the sub-classes of forest area, for example, closed forest will expand continuously and open forest and shrub will decrease a little bit, while area of other forest will keep intact.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meaningful decision-making information for conserving and exploiting the forest resources and making out the planning for forestry production in the Northeast China region.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来,蒙古对外经济联系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东北地区日益成为蒙古对外经济联系的首选地区。本文从蒙古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必然性、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态势、在图们江地区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蒙古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趋势及其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论述了蒙古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特征及动力机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自 198 4年国务院首批设立开发区以来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历了沿海布点、东南铺开和向全国推进三个阶段。开发区是 18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部分开发区在吸引外资、扩大出口、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多方面起到了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已经成为当地经济新的增长点。开发区成长和发展的动力主要是政策作用力、市场作用力和社会文化作用力 ,从长远来看 ,学习和创新能力是开发区发展的重要提升力。对开发区发展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政策作用层面上 ,而应着眼于构建区域发展的内动力 相似文献
14.
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空间格局演化及产业特征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经济增长关键节点,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收集整理东部沿海地区国家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基础数据,采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和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分析了1996-2013年间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空间格局演变规律以及产业集聚类型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沿海地区开发区空间集聚程度增强,呈现出由"多中心集聚"向区域"单中心集聚"的演变规律。2开发区空间集聚规模和强度呈现出先降低后快速提高的趋势,表明空间集聚范围扩大,但是集聚程度并没有降低,反而随着集聚范围的扩张其集聚强度也进一步加强。3各集聚区域的集聚规模和集聚强度存在明显的差异,集聚规模最大的区域集聚强度却较小。4东部沿海开发区主要发展产业为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通信电子、食品行业、石油化工共五大类行业,各类型产业分布格局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气候和经济损失风险分区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分析了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发生的热量条件、发生频率、风险指数和风险概率,用冷害气候风险评价指标将东北地区划分成高、偏高、中等、较低和低风险5个玉米低温冷害气候风险区域。考虑到冷害气候风险和玉米产量和面积比例等农业生产结构因素,建立了玉米低温冷害的气候—灾损综合风险评估模式,并将东北地区划分成高风险、较高风险、中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5个玉米低温冷害灾损综合风险区域,并指出各区域减缓玉米冷害风险的技术和战略措施。结果表明,东北地区的北部、东部和中部低温冷害灾损风险较大,吉林省西南部和辽宁省大部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16.
合作与竞争并存是地区经济一体化乃至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是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课题。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同东亚其他各主要经济体之间合作与竞争关系的现状,预测了其发展前景,并提出了若干战略措施,以使中国同上述经济体的合作进一步加强,竞争更加有序。 相似文献
17.
区域旅游经济差异是旅游业“竞合”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利用加权变异系数、基尼系数、锡尔系数等方法,以2002~2012年东北三省的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为分析对象,揭示东北三省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以期为优化区域旅游经济结构,避免恶性竞争造成的不利影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① 东北三省旅游经济省间绝对差异不大,相对差异逐渐增大;② 三省省内各地市的国内旅游收入差异和旅游外汇收入差异都较大,黑龙江省的国内旅游收入差异在扩大,辽宁和吉林在减小;吉林省的旅游外汇收入差异基本保持不变,辽、黑两省在减小;③ 三省的地带间旅游经济差异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