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龙门山推覆构造变形特征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相似文献   

2.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带构造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3.
对四川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已有大量的分析和研究,但缺乏详细而确切的几何学划分以及定量阐述。本文依据对伸展断层、铲状断层的确定以及块体构造样式的研究,详细厘定了该区推覆构造的几何学。同时,采用三维应变分析、平衡剖面等手段,阐述了推覆构造的运动方向,迁移距离,成生顺序,成因机制及形成时代等诸问题,还指出了龙门山冒地槽的建造环境对推覆构造格局所起的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龙门山中段推覆构造的变形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龙门山三大推覆体和推覆面的构造变形特征,认为耿达一汶川推覆体为褶皱冲断推覆体,映秀一白水河推覆体为冲断推覆体,彭灌推覆体为冲断褶皱推覆体,并将其划分为两个次级推覆体,而相应的推覆面分别为韧性变形为主叠加后期脆性变形;脆一韧性变形以脆性为主及脆性变形的特征,其形成次序由北西向南东,即前展式扩张方式,主要活动时期为印支期和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双石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文章详细描述了龙门山双石推覆构造两个主要单元-双石断层和双石推覆体,根据它们的变形特征,探讨了双石推覆构造的形成机制,认为该推覆构造是由不同级别,不同期次逐次发育的台阶式推覆构造组合而成。  相似文献   

6.
龙门山-大雪山-锦屏山推覆构造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门山-大雪山-锦屏山推覆构造带,位于扬子地台西缘过渡带,由碰撞-陆内俯冲作用所造成.它发生于印支期.发展于燕山期.就位于喜马拉雅期.整个推覆带由前震旦系至新生界组成.地层发育、总厚达20000m以上.南北延伸达1000km,构成中国东、西大地构造单元的分界线的一段.而且,也是中国地形、地貌以及地球物理、地壳应力的东、西分界线.在地质特征上形成不同层次的韧性滑脱、推覆和剪切破裂.地表上则表现为一系列叠瓦状逆冲断层、同斜、倒转或平卧褶皱、穹隆体和飞来峰.  相似文献   

7.
初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的基本结构样式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在构造类型上具有褶皱推覆体和冲断推覆体之分,在形成方式上具有推覆和滑覆两大类型,在形成序次上具有前展式和后叠式的扩张方式,在组合形态或结构上具有推覆滑覆叠加样式,是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推覆构造的普遍特征之一,在形成机制上与扬子地台,特提斯构造带的演化密切相关,是我国陆内造山带的典型推覆构造带。  相似文献   

8.
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的几何特征及应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苏俊 《矿物岩石》2000,20(4):67-74
对四川龙门山北段推覆构造已有大量的分析和研究,但缺乏详细而确切的几何学划分以及定量阐述,本文依据对伸展断层、铲状断层的确定以及块体构造样式的研究,详细厘定该区推构造的几何学,同时,采用三维应用分析,平衡剖面等手段,阐述了推构造运动方向,迁移距离,成生顺序,成因机制及形成时代等诸问题,还指出了龙门山冒地槽的建造环境对推格局所起的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汉南—米仓山区北东向构造及龙门山推覆构造外缘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汉南-米仓山区喜马拉雅期的北东向构造与四川盆地西部及荣经-峨边地区的北东向构造一起构成龙门山推覆构造外缘带。本文论述了该带的组成、与其它构造的叠加现象、沿走向的延伸与变化、形成活动时期、剖面结构和整个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与基底构造和莫霍面形态的一致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震害调查及分析表明,目前以活动断裂和历史地震调查为重点的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方法存在漏判与误判特大地震问题,从而为工程安全埋下重大安全隐患。以龙门山活动推覆体为例,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利用岩体结构控制论、拜尔利定律等普适性原理对龙门山地壳岩体结构力学特征、控震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与地震震级的线性相关性、地震震级与抗震设防烈度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对评价区域构造稳定性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推覆体型活动地块边界带中的滑脱层是对推覆体区域构造稳定性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构造结构面--控震结构面,地震震级与滑脱层的埋深、抗剪切强度存在显著相关性:8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20 km、7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14 km、6级地震的震源深度接近10 km,据此对研究区及邻近的古地震进行了深度核定,圈定了龙门山活动推覆体-岷山地块的6级以上强震可能发生的范围、对应Ⅶ-Ⅺ度的抗震设防烈度范围。此研究成果弥补了以往根据活动断裂-发震断裂-历史最大震级与对应地震烈度评价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因历史地震资料疏漏不全、活动断裂带研究平面与深度范围局限以及忽视区域构造稳定性的岩体力学实质而导致评价结果常常出现误判与漏判的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1.
龙门山唐王寨滑覆构造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2.
13.
唐山—丰南推覆构造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开平向斜西翼的唐山—丰南推覆构造是印支—燕山运动期间华北板块向太平洋板块仰冲的产物,它由三条大致平行的逆冲断层构成,其中F_3上盘推覆体平移距离约2.5km。这些逆冲断层的存在对找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黔东南推覆构造之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洪磊 《贵州地质》1990,7(3):271-279
现在不少人提出贵州存在大面积的推覆构造,但要真正搞清它却非一朝一夕能办到的,这需要靠不断的积累资料。本文可供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5.
试论前龙门山推覆构造带特征及找油工作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川断裂带与青川断裂带至金汤弧形构造前弧东翼外缘一带之间,为后龙门山;在北川断裂带与四川盆地西北边之间,为前龙门山。以往按传统习惯称后龙门山为“地槽”。笔者认为,以细碧角斑岩为代表的前震旦系,应是优地槽的特征。寒武系为海相碎屑岩夹泥质岩和酸至中性火山岩系,厚度大于1000米,未见化石,可能属优地槽性质。茂县群为  相似文献   

16.
17.
龙门山中段推覆体内流体包裹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体包裹体研究和地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龙门山茂汶推覆体和彭灌推覆体内流体特征,讨论了盆山间流体的温度,盐度变化规律和流体可能的流动方向。研究表明推覆体内流体的均一温度为101.9-226℃,压力为13.5-18.0MPa,密度为0.91-1.14g/cm^3。从茂汶推覆体至彭灌推覆体,流体的盐度具有增高、温度总体有降低特征;靠近造山带一侧的盆地内流体,其盐度和温度明显低于造山带内推覆体中的流体。在推覆体内部,从推覆体前锋到主滑面流体的均一温度逐渐降低。断层是流体运移的主要通道,盆山间流体有运移和热交换,盆地流体有可能通过滑动面被带入造山带内部。  相似文献   

18.
龙门山逆冲推覆作用的地层标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文章详细论述了龙门山前陆盆地充填地层中所记录的能反映龙门山冲断带逆冲推覆作用的地层标识。根据地层标识,并结合龙门山冲断带构造分带,主干断裂与地层切割关系,以及岩浆岩和变质岩年龄频谱,将龙门山冲断带自诺利克以来的逆冲推覆作用分为6个逆冲推覆构造幕和11个逆冲推覆构造事件,龙门山冲断带逆冲推覆作用在时间上具多幕性和周期性,在空间上具产展式进推覆的特点,逆冲推覆作用的强度具有由北东向南西迁移的特点,并具  相似文献   

19.
在重磁异常资料处理中,向下延拓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相对于传统的位场下延方法,正则化向下延拓可以有效抑制位场下延过程中的振荡效应.龙门山断裂带区域,是研究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变化以及其隆升机制和印度板块相互碰撞作用关系的重要地区.这里利用重力异常数据正则化向下延拓处理方法,对龙门山断裂带的构造特征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理...  相似文献   

20.
印支期龙门山断裂带的逆冲-推覆构造和沉积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华南、华北和羌塘地块在中—晚三叠世的俯冲—碰撞,古特提斯洋逐渐消亡,在龙门山及其前陆盆地发生了广泛的构造和沉积事件,统称为印支造山运动。然而,这期重要的造山事件普遍叠加有新生代印度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所引起的相似的北西—南东向构造挤压作用,使得印支期的构造活动对奠定龙门山初始构造和地貌特征,乃至对新生代构造活动的深远影响难以区分。对青藏高原其他边界的研究表明,只有通过多种手段从多个角度才能认清造山带形成的真实历史,而近些年来在龙门山地区开展的深地震探测、主断裂和飞来峰定年、前陆盆地沉积序列和沉积作用以及大地热流分布的研究则为我们进一步揭示印支初期龙门山断裂带构造活动本质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深地震反射剖面和最新的定年结果揭示龙门山地区在印支期发生了大型逆冲—推覆作用,在此期间,形成了两条主要断裂带,并直至后碰撞造山时期,形成了多期次的山前飞来峰构造。龙门山断裂带在印支期的大型逆冲—推覆构造活动,引发了大量的陆源碎屑沉积物涌入到四川前陆盆地中。强烈的断裂活动还引发了区域大地震的发生,在四川盆地西缘未完全固结沉积地层中形成了软沉积物变形。综合以往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龙门山早期的逆冲—推覆和青藏高原东缘大地热流的升高伴随有区域岩石圈底部的拆沉导致软流圈高温物质的上涌。这种早期的构造格局对龙门山断裂带在新生代构造地貌的最终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