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论铝土矿床成因及矿床类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铝土矿全部是风化作用形成的,无一例外。地球上含铝(含少量铝质也可以)岩石在适宜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风化成红土矿物,包括铝土矿物及少量粘土矿物、含铁矿物及少量含钛矿物等风化壳铝土物质(红土铝土物质)。第四纪以前的古风化作用形成的是古风化壳铝土物质(古红土铝土物质),迁移就位以后便形成风化壳铝土矿床(红土铝土矿床)。深埋地下经过成岩变化,再随地壳抬升进入地壳浅部,或地表的叫古风化壳铝土矿床。我国98%是古风化壳铝土矿床,即国外所称的喀斯特铝土矿床。由于其迁移就位方式不同,便形成了不同的风化壳和古风化壳(亚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铝土矿由4个矿段组成,均属晚三叠世末期形成的古风化壳沉积型,在相似沉积环境中不同时段形成,而朝下带上部—潮间带是沉积铝土矿最有利地带.矿床受古地理环境、古构造和岩性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类型(及亚型)划分的新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士范 《贵州地质》1998,15(2):139-144
全球铝土矿都是在南北纬23°~25°以内(热带、亚热带)在适宜的地理、地形的海洋气候条件下,由风化作用形成的。为此其矿石结构、构造都是风化作用形成的红土豆、红土鲕、红土结核、红土碎屑、红土砾块,无一例外,统称为风化壳(红土)铝土物质构成。它们迁移就位以后便形成风化壳铝土矿床(红土铝土矿床)。其迁移就位不同便形成不同的亚型红土铝土矿床。在第四纪以前的红土(风化壳)铝土矿床深埋地下,再随地壳上升迁移到地表或地壳浅部,经过酸性地下水将其中硅质溶解淋失,便形成多孔隙的土状、半土状富矿的古风化壳铝土矿床。其亚型的划分与红土铝矿矿床的亚型相同。  相似文献   

4.
贵州北部铝土矿床成矿地质条件、机制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讨论了黔中古陆北部及黔北古陆下石炭统铝土矿床,即所谓的息熄式铝土矿床。本类型铝土矿床系古陆经过长期红土化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古风化壳原地残积和原地堆积的。下伏基岩为碳酸盐岩的为原地堆积侣土矿床;下伏基岩为页岩、粉砂岩及细碎屑岩有连续过渡的现象的为原地残积铝土矿床,均属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床。其共同特点是:矿体中均含红土化风化壳物质;无水体中沉积结构、构造;无动物化石及其碎屑。碎屑、豆鲕红土化形成时的特征明显,如豆鲕外壳有较多的氧化铁包壳薄膜。  相似文献   

5.
东蒙哥马利铝土矿位于圭亚那地盾东北部的临海陆缘区,铝土矿体沿前寒武纪基底与新近纪伯比斯层之间的不整合面产出。通过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的分析发现,铝土矿床是以花岗岩和片麻岩为主体的富铝硅酸盐岩石在高温多雨、干旱交替的热带气候环境下,经历了早期的红土化作用和晚期的海侵作用,经过不断地分解、淋滤,最终形成的高铝低铁低硅的古风化壳红土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6.
对黔北务正道地区早二叠世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对铝土矿矿床的控矿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位于赤道附近的炎热潮湿的古气候环境导致的红土化铁铝质古风化壳是铝土矿形成的先决条件;以页岩为主经长期化学风化形成的古剥蚀区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而低凹的古地形地貌是沉积或堆积型铝土矿的最佳场所;在半封闭式的相对较为稳定的海湾相沉积环境下沉积铝土矿含矿岩系,早二叠世大竹园晚期,通过频繁的海进-海退循环,沉积区不断处于还原—氧化环境的交替变换之中,为铝土矿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荥巩煤田大峪沟矿段深部铝土矿床是最近找矿突破发现的一个大型铝土矿床。该铝土矿床成矿时代为早二叠世,成矿物源主要为古陆铝硅酸岩风化物,少量为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风化产物,成矿环境为潮坪-沼泽环境,由长期的沉积间断、特定的岩相古地理环境、构造变形和表生风化作用共同控制着矿床的形成;上石炭统本溪组是铝土矿形成的含矿岩系;海湾泻湖相沉积环境是铝土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下古生界奥陶系、寒武系古岩溶侵蚀面是铝土矿形成的有利场所,古岩溶侵蚀面洼地及漏斗是铝土矿的定位空间。大峪沟矿段铝土矿床成因模式属于"古陆风化+碎屑和化学沉积";成矿机制为机械和化学分异。含矿岩系底部铁质风化壳/铁质黏土岩为碳酸盐岩风化形成,铝(黏)土矿来源于铝硅酸盐岩。大峪沟深部铝土矿床的发现为河南省寻找深部铝土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床成矿作用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彩娟 《矿产与地质》2003,17(3):225-228,241
桂西岩溶堆积型铝土矿赋存于岩溶洼地中的红土层中,具有矿床规模大、矿石质量优的特点。成矿物质来源于上二叠统底部的古风化壳型铝土矿层,成矿时代为早更新世,矿床成因与岩溶作用、红土化作用有关。成矿受矿源层、地层岩性、气候、构造、地貌等因素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研究,贵州兑窝铝土矿的主要赋矿层位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可分为堆积型铝土矿和沉积型铝土矿两大类型,矿体多呈似层状、层状分布;矿石矿物成分以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和水云母为主,矿石品级均为Ⅰ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可用于研磨料、高铝水泥、氧化铝等原材料;堆积型铝土矿在第四系中的分布规律受古地理环境影响较为明显,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则受地形控制明显;矿床属于古风化壳再沉积型铝土矿床,其形成过程经历了红土化阶段、迁移就位阶段和表生富集阶段。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三联铝土矿位于黔北隆起区,是近年在遵义-息烽铝土矿成矿区探明的小型矿床之一。通过系统分析该矿床的地质特征,查明控矿因素,总结了找矿标志,探讨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①三联铝土矿含矿岩系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中下部,铝土矿呈层状产于上寒武统-下奥陶统娄山关组碳酸盐岩古侵蚀面之上,与上覆下石炭统上司组呈整合接触,矿床成因类型为古风化壳沉积型;②含矿岩系中元素Sr/Cu比值与化学蚀变指数(CIA)特征显示铝土矿主要形成于气候温暖、潮湿的陆相沉积环境;③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豆鲕状、砾状结构,铝土矿物主要为一水硬铝石、三水铝石;④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岩性、背斜构造、古地貌、古气候等因素控制;⑤找矿标志:地层标志、岩性标志、古侵蚀间断面标志、褶皱构造标志等。  相似文献   

11.
沙坝铝土矿床是实施务正道铝土矿整装勘查以来,在道真向斜构造单元内发现的第一个大型铝土矿床,矿体产于石炭系中统黄龙组(C2hn)碳酸盐岩或志留系中下统韩家店组(S1-2hj)页岩、泥岩、砂质页岩及粉砂质泥岩之上。含矿岩系厚度、沉积基底、含矿岩系埋藏深度、厚度稳定性与矿石质量及厚度有关。成因属碎屑岩系侵蚀基准面(部分为碳酸盐岩溶蚀基准面)上的古风化壳沉积型铝土矿床[1-4]。  相似文献   

12.
仙人岩铝土矿床是遵义铝土矿中规模最大、以高铁铝土矿为主,产于碳酸盐岩古岩溶侵蚀面之上的沉积型一水硬铝石铝土矿床,其成矿时代属早石炭世大塘期.本文对仙人岩铝土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表明在大塘期前,由于加里东运动,息烽-遵义上升成陆,致使基底地层(∈-S)遭受长期的风化剥蚀,形成较为丰富的风化残积物和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13.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黔北务正道铝土矿产于上石炭统大竹园组的中上部,其成矿时代归属晚石炭世马平期。根据矿床就位机制,铝土矿成因类型划属古风化壳型异地堆积铝土矿床。在总结构造、地层、岩石、矿物、放射性、地貌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了找矿模式。认为务正道地区地表工作程度一般较高,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区域性的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式,并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的原则,预测和重视深部找矿,此乃扩大区域铝土矿远景规模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既民 《矿产与地质》1991,5(5):344-348,356
铝土矿和其下部的铁质粘土岩组成铝岩系.铝土矿的铝硅和铝铁均呈反比关系,硅铁呈正比关系,这一特征反映出第一期脱硅,第二期脱铁的两期风化成矿作用.粘土岩的铝含量稳定,铁含量变化大,硅铁是反比关系,显示第二期风化作用,脱出的铁质在粘土岩内沉淀,并生成山西式铁矿.铝岩系具有Al_2O_3/SiO_2和Fe_2O_3/SiO_2两值间同步正相关,显示铝土矿及其母质层粘土岩的陆壳风化成矿.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石炭纪铝土矿的地质特征与成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世界石炭纪铝土矿主要产于中国,其形成条件因当时处于湿热的热带地区,构造长期稳定,准平原化排水条件好,强烈的化学及生物风化后产物经水流短程搬运,成胶体及碎屑不同程度兼有的混合沉积;往往经多次的震荡运动或地震活动成内碎屑浊流沉积;还遭受成岩、后生、表生及后期风化作用等的改造,而富集成矿。其中硬水铝石及地开石一般不形成于氧化的风化壳,主要是还原的成岩后生作用转变的,固相转化的氧同位素组成仍可具有“红土性质”或“风化壳性质”的保存性。  相似文献   

16.
河南伊川石佛寺铝土矿是近年在豫西地区龙门-巩义铝土矿成矿带新发现的中型铝土矿床之一.矿床含矿岩系为上石炭统本溪组中下部,铝土矿呈层状产于寒武系崮山组碳酸盐岩古风化剥蚀面,与上覆太原组整合接触.矿床赋存的本溪组从下而上分别由含铁黏土岩和铝土矿层组成.铝土矿体直接顶板为一1煤,厚约0.80~1.60 m;直接底板为高铁铝质...  相似文献   

17.
清镇林歹铝土矿赋矿层位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含矿层序具有典型的炭质页岩—铝土矿—铁质岩结构。本研究以铝土矿层顶、底板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林歹铝土矿顶板炭质页岩、底板喀斯特面及紫红色泥岩开展野外调查、地球化学分析测试、古生物化石鉴定等研究,结果发现在铝土矿顶部的炭质页岩中含大量的黄铁矿、丰富的植物和动物化石,植物化石主要为芦木、裸蕨类,由化石组合确定铝土矿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在炭质页岩中发现含腕足、腹足化石的白云岩夹层,证明炭质页岩形成于滨岸近海环境,由此推测铝土矿也形成近海湖泊环境。对含大量黄铁矿炭质页岩进行蒸馏水浸泡试验,发现炭质页岩浸泡液体pH值为1.5~2,呈现出强酸性,结合清镇林歹、小山坝等地铝土矿层与炭质页岩叠覆特征,认为铝土矿形成后,上覆炭质页岩在大气淡水淋滤下会对下伏铝土矿层起脱硅除铁作用,使铝土矿品位进一步提高。在铝土矿底板发现强风化白云岩砂、溶蚀裂隙、钙结层、湖泊沉积纹层等,认为寒武系白云岩中紫红色泥岩夹层很可能是铝土矿成矿母岩,且具有一定的找矿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红土型铝土矿是加纳共和国铝土矿资源的主要矿床类型。阿瓦索铝土矿床产于西非克拉通古元古界比理姆岩系(泥板岩类)的表层红土中,是典型的红土型铝土矿。通过分析阿瓦索铝土矿的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以及矿石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发现,铝土矿石的化学组分以Al_2O_3、SiO_2、TFe_2O_3为主,TiO_2次之,碱金属元素含量极低;风化过程中Zr、Hf、Nb、Ta等微量元素含量稳定;Cr—Ni关系图显示比理姆岩系为铝土矿的矿源岩,三水铝石主要由比理姆岩系中的黏土矿物经过风化淋滤形成,表层铝土矿在后期风化和红土化作用下结构构造发生一定的变化,铁氧化成以赤铁矿为主的铁壳,最终形成一个大型的红土型铝土矿。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新安县郁山铝土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瑞申 《地质与勘探》2012,48(3):479-486
[摘 要] 郁山铝土矿矿床是豫西典型的隐伏铝土矿床,本文以西郁山矿段为主较系统阐述了矿床 地质、矿体和矿石特征等。矿体赋存于本溪组铁铝质泥岩建造中下覆马家沟组岩溶特征控制矿体的形 态,矿体深部延伸受架子沟背斜及断层控制,其上覆地层控制矿体的埋深。矿体厚度空间变化大,A/ S 与含铝岩系厚度及矿体厚度相关性很小。矿石以鲕粒和泥晶结构为主,少部分具有“砾中鲕冶结构,显示 矿床形成过程中的风化与搬运的复合过程。矿石主要含铝矿物是一水硬铝石(42%~88%),其次是粘 土矿物(高岭石和伊利石);黄铁矿、菱铁矿较普遍分布于下部矿石中,显示矿石形成于还原性沉积洼地 中。铝土矿共伴生有益矿产和元素价值大。本文对进一步研究河南省隐伏铝土矿床有较重要参考意 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