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吴文 《岩土力学》2010,31(11):3367-3372
尾矿充填主要包括3种类型:尾矿砂浆充填、尾矿糊状充填(paste fill)和废矿石充填(rock fill),其中前面两种充填属于水力充填,第3种属于干式充填。3种充填方法在加拿大的矿山都有应用。压缩强度和渗透性是水力充填材料的关键力学特性,直接影响井下充填的效果。一方面,为了使充填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必须在尾矿砂浆(slurry backfill)材料中添加水泥,其用量非常大,水泥在充填成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另一方面,尾矿砂浆水力充填是利用水力旋流器来分级固体颗粒,颗粒较细的部分将通过溢流派到废矿池中,颗粒较粗的部分回收利用作为井下充填的材料使用,有时充填的尾矿数量不够,需要另外购置砂子混合作为充填材料。如何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和从水力旋流器底流增加尾矿砂的细颗粒的固体部分产量,以达到节约充填成本的目的,一直是矿山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专门研究絮凝药剂对尾矿砂浆充填材料的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絮凝药剂能够大幅度地提高尾矿砂浆充填材料的强度,而且絮凝药剂使用量有一个最优值,使强度达到最大。当过量使用絮凝药剂,尾矿砂浆充填材料的强度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主设计的尾矿渗透破坏仪,模拟上游水位不断升高,水力梯度持续增加的情况下尾矿发生渗透破坏的全过程。总结了尾矿渗透破坏现象和演化过程,分析了尾矿中的孔隙水压力和弯曲导波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尾矿渗透破坏过程中弯曲导波信号b值和分形维数的演化规律。根据孔隙水压力和弯曲导波特征参数的变化特征,提出尾矿渗透破坏等级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1)在尾矿渗透破坏过程中,孔隙水压力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水力梯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孔隙水压力会出现突降现象。(2)尾矿渗透破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的弯曲导波参数表现为基本无信号、微弱信号、强信号和剧烈信号,分别对应尾矿正常运行阶段、发展阶段、破坏前期和最终渗透破坏阶段。(3)导波的b值和分形维数在尾矿最终渗透破坏前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在临近渗透破坏时剧烈震荡。(4)通过对弯曲导波参数分析,提出了尾矿渗透破坏程度的量化指标,将尾矿渗透破坏分为4个预警级别,并用蓝、黄、橙、红4种警报颜色对应相应级别的预警。  相似文献   

3.
王平 《广西地质》1995,8(2):71-74,86
本文对龙安高岭土的选矿和精制方法地进行了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经捣浆,筛分除砂后,采用水力旋流器分选,精矿再经漂白处理,可用于造纸涂布。文中还对中矿和尾矿的综合利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人工矿床”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矿床”主要是指废石及尾矿等能被重新利用的资源,在富矿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贫矿资源,废石及尾矿等非传统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外主要从物质再回收和物质转移两个方面对废石和尾矿的综合利用进行研究。国外已利用细菌浸出等先进的矿物加工工艺从低品位的含铜和含金的废石和尾矿中回民铜和金,利用已无回收价值的尾矿加工制造水泥,陶瓷,玻璃等新型材料,国内主要利用重选,磁选,浮选,化学选矿联合工艺流程回民铁,铜,金等尾矿中的有用元素,利用废石,尾矿作建筑石料或加工制造砖,混凝土,陶瓷等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5.
甘肃某金矿为含金石英脉型硫化矿石,金的嵌布粗细不均匀分布,70%以上集中在粗粒级中,而细粒级金则主要被黄铁矿和脉石矿物包裹,难以解离,导致尾矿中金品位难以降低,该矿石属于较难选矿石.试验研究初步对该矿石采用“重选十浮选”的工艺流程,选别效果不好;而采用把矿石磨细再经过一粗三扫的单一浮选工艺流程,在磨矿细度为-0.074...  相似文献   

6.
焦家金矿选厂旋流器溢流产品工艺矿物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焦家金矿选矿厂目前的日处理量达12000吨/天,金回收率92%。选矿厂已将破碎段产品用双螺旋分级机洗矿,洗矿的矿泥产率为7%,矿泥单独浮选,整体工艺初步实现了泥砂分选。为进一步提高选金回收率,流程改造拟将磨矿-浮选系统的旋流器溢流产品二次分级,分级的次生矿泥与洗矿矿泥进入矿泥浮选系统一并浮选,为了掌握旋流器溢流产品的性质,本文采用偏光反光两用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等手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物种类主要是金属硫化物和脉石矿物,金属硫化物约占4%,脉石约占96%,金属硫化物主要是黄铁矿(70.17%)和黄铜矿(16.27%),脉石主要是石英(47.12%)和长石(15.90%)。黄铁矿和石英是重要的载金矿物,黄铁矿含金65%,石英含金20%。颗粒越细,单体颗粒含量越高,连生体颗粒含量越少;颗粒越细,黄铁矿含量越高,Au、Ag分布率越高,-0.037 mm粒级中黄铁矿含量达到73.58%,Au、Ag占到47.99%和56.60%,金分配率与黄铁矿含量成正相关;粗粒级中未发现金颗粒,中等粒级中次显微金约占30%,细粒级中次显微金约40%,金粒径在2~10μm范围内;金形状有三角形、棱角状、小粒状、不规则状等。红外光谱与差热曲线研究发现颗粒越细矿物成分趋于复杂。研究结论为磨矿分级产生的次生矿泥浮选调控提供了依据,对矿泥浮选的药剂制度调控、浮选流程确定等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我国302座大中型铜,铅锌和铁矿山尾矿量与含金性调研,系统分析了影响尾矿含金性的主要因素,原矿石类型与含金量和选矿回收率有关,也与尾矿产出年代有关,概述了尾矿中金的含量分布与赋存特征,金回收的可行性试验研究工艺及其它有益组分含量,并地尾矿的综合开放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桦甸地区金矿选厂尾矿资源调查,对尾矿中金铜铅锌等有元素含量进行测试分析,为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目前除部分企业将前期的浮选尾矿作为"二次资源",工艺改为全泥氰化再开发利用外,尾矿利用情况处于空白。  相似文献   

9.
剪应力与含金硫化物富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矿床与剪切带在空间上关系极为密切。为寻求其内在联系,作者用辉绿岩粉和含金黄铁矿粉充分混合作为试验样品,进行了高温高压三轴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剪应力作用下,黄铁矿从混合样粉中分离出来,并富集在剪裂面处形成矿条。这一结果表明金矿床与剪切带之间的内在机理是长期剪应力作用使金从含金岩石中分离出来,并在剪应力作用下金富集在剪裂面处,最终形成了金的矿床或矿化。  相似文献   

10.
山东玲珑式金矿床矿体空间定位形式及其形成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东玲珑式金矿采冶历史悠久,含金石英脉主要产于混合花岗岩中,严格受断裂、裂隙所控制。主要控矿断裂明显具有多次活动特征,成矿具有多阶段以叠加方式为主的特点。矿床类型为中温热液断裂充填型含金石英脉矿床。在主要控矿断裂内,含金石英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膨胀狭缩现象普遍,特别是工业矿体(段)在石英脉中断续分布,大小悬殊。研  相似文献   

11.
目前,浮选尾矿还没有一个较好的利用途径。本文叙述了有关浮选尾矿的成分及其在农业生产应用的广阔前景,此外还列举了一个促进农业生产的实例。因此,本文所提供的方法,有可能增加农业的产量和扩大煤炭综合利用的范围,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该文对许多剪切带中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研究后,提出了这种类型矿床形成的三阶段成矿模式。剪切带中的金矿就是由这三个阶段连续演化的最终产物。这三阶段模式的划分是:早期阶段为含金硫化物的形成阶段。并可进一步分两个幕。这个阶段的特点是有大量毒砂形成,金呈固溶体产出。中期阶段为金呈矿物产出阶段,也可分两个幕,这阶段的特点是形成砂糖状石英,金呈矿物产出。晚期阶段(第五幕)的最大特点是形成块金。金矿的形成是变形作用和热液作用的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13.
陕西双王含金角砾岩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王金矿含金角砾岩为水力压裂成因角砾岩。认为该水压角砾岩体是深源富碱含金流体在泥盆系一套热水沉积的富钠质岩系中发生水力压裂作用形成的。早期共轴递进挤压使能干性的富钠质岩系与非能干性的富泥质岩系发生构造透镜石香肠化;晚期的非共轴递进剪切使早期在透镜体中心形成的构造裂隙由剪性转化为张性,并产生巨大的压力降使深部的流体在富钠质岩系中沿裂隙发生水力压裂作用,从而形成双王水力压裂含金角砾岩。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重点介绍了重选-浮选联合工艺对硫化镍浮选尾矿进一步处理,对其中有价金属回收的验研究与生产实践中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为资源的回收与利用上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乌拉山前大断裂控制着哈达门沟金矿带的延伸方向及含金石英脉、含金石英-钾长石脉体的分布格局。乌拉山金矿床的形成首先是金从地幔深处通过古海底火山喷发-沉积于太古宙老变质岩中,经过区域变质热液和大气降水循环热液、混合岩化热液,主要在角闪岩相阶段促进了金的活化迁移,沉积形成了变质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16.
金矿尾矿是砷污染的重要来源,不同冶炼工艺形成的尾矿中砷的赋存状态有很大差异,不同的砷形态会直接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确认砷的存在形态是修复砷污染场地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浮选法和生物氧化法两种不同浸金方法的尾矿,采用pH计和氧化还原电位自动测定仪测量尾矿的物理性质(pH、氧化还原电位),采用X射线衍射和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尾矿的矿物物相和主要成分,电子探针分析砷的存在形态。表征结果表明,浮选法尾矿和生物氧化法尾矿的物理性质都会因堆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其Eh、pH和零电荷点都大致相同,pH≈8.5,样品零电荷点(pHPZC)大约为8.5。由于两种尾矿都属于碱性环境,因此在修复方法的选择上也受到限制,如只适合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电动修复法就不适用于这两种尾矿,修复试剂的选择也以碱性物质和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为主。浮选法尾矿的主要矿物类型为石英、白云石和黏土矿物,化学主要成分是Si和Al,尾矿呈灰白色,其中砷的含量约为754μg/g左右,主要以毒砂(FeAsS)形式存在;而生物氧化法尾矿的主要矿物类型为石膏,化学主要成分是Fe、Ca和S,尾矿呈红棕色,其中砷的含量约为26350μg/g,主要以毒砂(FeAsS)和五氧化二砷(As2O5)形式存在。两种浸金工艺每一道工序的不同,都会造成两种尾矿在矿物相、主要成分和其中砷存在形态上的差异。因此在进行尾矿原位修复工作时,应考虑不同浸金方法对尾矿堆置环境和砷存在形态的影响,从而选择出一种更加合适、廉价、高效的修复方法和试剂。  相似文献   

17.
苏联某含金硫化物矿床产于上元古界沉积变质的黑色页岩建造中.该区金矿有两种类型:含金硫化物建造和含金石英脉建造.根据矿物共生组合,矿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二阶段是金矿化的主要阶段.??维库洛娃等对该区的矿物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综合研究,认为各个矿物共生组合都有其结构,构造和矿物学特点,并且有相应的具有其标型特征的黄铁矿.  相似文献   

18.
我国黄金生产的回收率,一般只有50%左右。在尾矿、低品位矿石或矿渣中仍留有一半黄金。随着技术的进步,过去认为无开采价值的低品位金矿、选矿尾矿、过采区中的金矿、金银和有色金属矿渣等,有的就变得有价值。南非、美国、澳大利亚、苏联、巴西、津巴布韦等国家,对含金的尾矿炉渣等都重新开发,经济效益很好。我国对这几方面的开发潜力也很大,可利用资源丰富,目前处于刚开发起步阶段。并己获得明显的收益。本文对这几方面的开发利用现状、提金工艺等,作简要介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从充分利用矿产资源出发,为各方致富、搞活提供信息,启迪思路。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印尼加里曼丹岛坤甸铜多金属矿中各有价元素含量低、矿物嵌布粒度粗细不均、锌难以抑制、精矿产品质量差的问题,在抑制锌时用硫化钠配合抑制剂使锌得以有效抑制。同时也对该矿进行了不同选矿工艺比较,最终确定采用铜铅混合浮选→铜铅分离→锌浮选工艺流程对其进行选别,采用该工艺获得了良好的选别指标。  相似文献   

20.
该试验对低品位镍矿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段磨矿、细度-0.074mm 85%、先反浮选脱泥、脱泥后的尾矿进行粗选,两次粗扫选、三次精选流程;浮选药剂采用碳酸钠、2^#油、CMC、硫酸铜、丁基黄药、J-622;试验指标为:原矿镍品位0.18%、浮选精矿镍品位3.15%、浮选尾矿品位0.11%、反浮选产品镍品位0.19%、精矿镍回收率39.17%。该研究结果为该矿石的可选性评价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