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北京及其周围地区尾波Q值分布特征的研究c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云生  张天中 《地震学报》1995,17(4):448-458
使用北京遥测台网数字化记录资料,根据尾波的单次散射模型,采用在频率域里求尾波能量谱密度的方法,并且按固定时间窗分别计算Q值,处理了1989和1990年两年中20个台站69个地震的数据,研究了北京地区尾波Q值随空间、频率和延续时间的不同以及这些不同的Q值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尾波Q值与时间窗的取定以及频率的变化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关系.假定QC=Q0f时,对应于15——30、30——60、60——90 s三个时间窗,Q0的平均值分别为48,115和217,的平均值分别为0.89,0.91和0.74.同时,本文为北京地区尾波Q值的日常检测提供了基础的软件.   相似文献   

2.
利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对黑龙江省大庆地区2002—2012年11个数字化测震台网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拟合尾波窗长60 s时尾波Qc值对频率的依赖关系,得到黑龙江大庆地区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式为Qc=(24.57±6.05)f0.9937±0.0713。庆新台Q0值最高,朝阳沟台Q0值最低。研究区内地震台站表现为低Q0值,高η值,符合Q0值与频率的依赖关系,表明该地区地下介质非均匀程度高,构造活动强烈。  相似文献   

3.
基于新疆地震台网的数字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ki的地震尾波单次散射模型,选取了南天山西段10个台站周围60km范围内M_S≥2.0的397次地震事件计算并得到了不同台站的尾波Qc值。结果显示,南天山西段尾波Q_0值平均值在140~390之间,其中喀什台和乌恰台Q_0值最低;频率相关系数η的平均值在0.62~1.00之间,拟合平均Q值与对应频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为Q=261.2±110.8f~(0.80±0.28),表明该地区是以低Q_0高η值为特征的构造活跃区。  相似文献   

4.
基于Aki等(1975)的地方震尾波单次散射模型,利用文山地震台记录到2005年8月13日在云南文山县发生的5.3级地震余震序列的数字化波形观测资料,测量了震源区尾波Q(f)值。测量结果表明,当中心频率为1.5Hz时,文山地区的尾波Q值在52~155之间,平均值为91,尾波的振幅衰减率β(f)在0.013~0.039之间,平均值为0.024;测量得到该区尾波Qc值与频率f的关系为Qc(f)=62f^“0.87;尾波波源因子A0与震级ML成正比关系,满足关系lgA0=1.02ML-0.73。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文山断裂带,地震波受到破碎带强烈的非弹性吸收,尾波Qc值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利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使用甘肃遥测台网山丹台的近场数字地震记录,在60 s流失时间下研究了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地震序列尾波Qc值的变化特征,得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对于不同中心频率点Qc值变化形态不一致:在序列的发展阶段变化起伏较大,在序列初期和末期变化起伏较弱.  相似文献   

6.
震源、衰减和场地因子的单台尾波解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天中 《地震学报》1998,20(2):137-143
根据尾波观测的经验公式,选用了北京遥测台网昌黎台1989~1991年间所记录33个ML为2.1~3.5地震的数字化资料,采用单台尾波解法,得到该台站所在地区的尾波Q值和各地震的震源因子.进一步假设一定的震源模型,可得台站所在场地的频率响应和震源谱及其拐角频率、地震矩和应力降等震源参数;并试用于监测其在较大的地震前后的变化情况.由于尾波方法能较有效地消除震源辐射因子和单一路径的影响,故易于得到较多的信息和较高的精度,为研究震源的性质及探索震源参数在大地震前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山东地区13个频段的Qc值。结果表明,在1.0—20Hz(短周期)或0.05—20HIz(宽频带)频率范围内,Qc随频率的变化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Qc^mQ0f^q,拟合得到山东地区尾波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为Qc(f)=118.7±26.8f^0.94±0.14,并且选取的流逝时间越长,即时间窗越靠后,Q值一般也越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Sato单次散射模型,研究1999年至2007年辽宁海城-岫岩地区尾波Q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1999年岫岩5.4级地震和2000年5.1级两次中强地震发生阶段该地区的尾波Q值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在地震活跃阶段,Qc值随时间变化起伏较大,平均值相对较高,在岫岩5.4级主震前有短时升高现象,之后Qc值并没有明显的降低,直到强余震序列结束之后Qc值逐步降低,趋于平稳,通过对比该区在地震活跃阶段与平静阶段的Qc值变化,可以为未来该区的强震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云南大姚地震台记录到的2009年姚安6.0级地震余震序列的数字化波形观测资料,基于尾波单次散射理论,估算该次地震震源区尾波Qc值。结果表明:中心频率为1.5 Hz时,振幅衰减率β(f)在-0.141 27~-0.043 05之间,平均值为-0.074 60;Qc值在33.3~99.8之间,平均值为65.5。并得出Qc值与频率的关系:尾波波源因子与震级成正比,与频率成反比。主震发生后头几天,尾波Qc值(1.5 Hz)波动较大,之后在±1.5倍方差线内趋于稳定,且没有超过5级的强余震发生。姚安地区尾波Qc值具有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频繁地区的低Qc值特征。  相似文献   

10.
李琼  秦嘉政  钱晓东 《地震研究》2007,30(4):337-343
基于Aki和Chouet的地方震尾波单次散射模型,利用思茅台记录到的2007年云南宁洱6.4地震余震的数字化波形观测资料,测量了震源区尾波Qc(f)值。当中心频率为1.5Hz时,宁洱地区的尾波Qc值在51~147之间,平均值为79,尾波的振幅衰减率βc(f)在0.014~0.039之间,平均值为0.028;测量得到该地区尾波Qc值与频率f的关系为Qc(f)=53f0.88;尾波波源因子与震级成正比关系,满足关系lgA0=1.51ML-0.94;测量结果显示宁洱地震余震序列的尾波值Qc较低,表明宁洱震源区属于构造运动较为活跃区。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数字地震波形资料,计算了山东地区13个频段的Qc值.结果表明,在1.0-20Hz(短周期)或0.05-20Hz(宽频带)频率范围内,Qc值随频率的变化近似服从幂函数关系Qc=Q0fη,拟合得到山东地区尾波Qc值随频率的变化关系为Qc(f)=118.7±26.8f0.94±0.14,并且选取的流逝时间越长,即时间窗越靠后,Qc值一般也越大.  相似文献   

12.
基于单次散射模型的尾波动功率谱分析法,利用西昌遥测台网地震波实时处理系统记录的24个地震数字化波形资料,计算了西昌地区地球介质对应于13个不同的QC值,在1.0-20.0Hz频率范围内,以幂函数QC=QCf^n拟合QC值随的变化关系,其中Q0值在43.0-82.4之间,n值在0.24-0.94之间,平均值分别为66.2和0.53。  相似文献   

13.
基于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黑龙江省大庆数字化测震台网近场数字地震波形记录资料,分析计算2005年7月25日大庆林甸M5.1地震后地壳介质的尾波Qc值变化,拟合Qc值与频率之间的依赖关系,为Qc=36.58±8.67f(0.9787±0.0837)。对大庆地区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的余震序列尾波Qc值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震后该序列尾波Qc值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4.
云南及周边地区Lg尾波Q值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了昆明台1990~2000年间大于4.0级的地震宽频记录资料,以及分布在云南境内的23个昆明数字化台网1999~2000年的资料,使用单台叠加谱比方法处理了280个Lg尾波信号. 在假定Lg尾波Q与频率f有Q =Q0fη关系的基础上,计算出各射线1Hz时的Q值及频率相关因子η. 在此基础上,运用反投影技术反演得到云南及周边地区0.5°×0.5°网格内的Q0和η的分布图像. 结果表明:云南及周边地区的Q0在150~300之间变化,滇东地区的Q0明显高于滇西地区;η的变化范围在0.3~0.8之间,绝大部分地区η的变化范围为0.5~0.6.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云鹏水电站周边5个数字地震台站记录到的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的108个地震的数字波形资料,采用Aki单次散射模型,计算了各台站周围423条地震记录的尾波Q0值。结果显示:云鹏水电站地区尾波的Qc值与频率的关系为Qc(f)=90.2f0.94。该地区的Q0值比云南其它构造活动强烈地区的要高,因此属于中等构造活动地区。云鹏水电站蓄水后弥勒台记录到的108个地震的尾波Q0值及分频Qc值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表明水库蓄水对库区及其附近区域地下介质性质有所影响,但影响的程度有限。  相似文献   

16.
尾波振幅比的物理意义及其可能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天中 《地震学报》1998,20(4):381-387
通过能量比讨论了尾波振幅比的物理意义.使用北京遥测台网1989和1990两年110次地震的486条数字化地震资料,测定了尾波振幅比和能量比;并由分频的能量比估算了北京地区的尾波Q值和平均自由程,进而试求了吸收品质因子Qi和散射品质因子Qs,得到北京地区地震波的衰减主要由于吸收所造成;给出了昌黎台的振幅比和能量比随时间的变化,其中有一些较大地偏离平均值的变化,这是否是孕震过程的反映,还有待于对更长时间的资料和更多震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东川垂直竖井在-200m、-100m和地面3个台的高精度数字化地震记录资料,用尾波分析方法计算了8个不同频率的介质Q值,发现Qc值随频率的变化基本服从函数关系Qc=afb,尾波流逝时间为50-66 s左右,求得-200m处a=140,b=0.89;-100m处a=125,b=0.92;地面台记录的资料a=111,b=0.94.b值较大,表明Qc值对于频率的强依赖关系.1 Hz处的Qc值偏小(接近美国加州的).这些结果表明东川地区为一个较强的构造活动地区.  相似文献   

18.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了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在87~203之间,震后Q在67~164之间,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了明显的高Q值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9.
基于Sato单次散射模型,利用安徽省数字化测震台网2001年以来记录到的ML≥2.3级地震的波形资料,计算得到了安徽地区不同台站周围地壳介质的尾波Qc值,发现省内不同地区尾波Qc值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霍山地区尾波Qc值相对省内其余地区较低,拟合得到了安徽地区尾波Qc值与频率之间的依赖关系,为Qc=(104.9±36.4)...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中小地震震源参数反演和相互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立新  郑斯华 《地震研究》2004,27(4):296-300
利用呼和浩特数字化地震遥测台网7个子台记录的9个质量较高的地震事件资料,基于遗传算法,采用Atkinson方法,计算得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品质因子Q值和非弹性衰减系数。在所研究的频率范围内,非弹性衰减系数c(f)与频率/的变化关系不明显,品质因子Q和频率f有很好的线性关系:Q(f)=116.8f^1.000。采用Moya方法反演了地震的震源参数,并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震源参数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详细介绍了Atkinson方法和Moya方法的原理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