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言 干旱、洪涝、强风暴、冰雹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主要气象灾害。随着当前世界人口的增加和生产的发展,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淡水资源的严重污染更加据了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早在1977年2月联合国就向全世界各国指出“在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水不久将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危机。”其后十余年的现实,已印证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当前世界总需水量每年递增4%,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遍及50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我国淡水年人均径流量处于世界第88位,仅为苏联的35%,美国的20%。我国北方地区缺水尤为严重,山东省一  相似文献   

2.
阳光、空气、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自古以来,人类循水而生、傍水而居。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淡水已成为世界性“水荒”问题。全世界有6O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现严重缺水,三分之一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用水,每年因饮水不卫生而弓I起的各种疾病患者达6亿多人次,导致人员死亡数每年增加。水污染,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的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海洋或地下水。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使水质发生变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按水体划分污染类型有:河流污染、湖泊及水库污染、海洋…  相似文献   

3.
龙红 《广东气象》1997,(2):9-10
世界气象组织为纪念“3.23”世界气象日,每年都要选择一个专题,1997年世界气象日的纪念主题是“天气与城市水问题”。l水资源保护是世界性的大课题地球上水的拥有量是巨大的,据测算全球水的总量为1.35X10‘’立方米(13.5亿立方km)。但绝大部分是海洋中的咸水,淡水量仅占2~3%且包括冰原、冰川、河流、湖泊、地下水和空气中含水量,淡水对陆地生物和人类尤为重要。随着人口膨胀、生产力的发展,对淡水的消耗量激增,90年代以来淡水用量比过去增加了9倍;加上水源污染,水荒的呼声日高,早在1977年,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  相似文献   

4.
谈我省水资源紧缺的问题.韩淑云(山西省人工降雨办公室030002)水资源紧缺是世界性的难题。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用水量猛增,暴发了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淡水的消耗在过去...  相似文献   

5.
据联合国入口基金会最近发表的报告表明,目前全世界人口总数为56亿,平均每年新增人口86O0万以上,到2015年世界人口将达71~78亿,到2050年人口更将接近120亿。其中,发达国家人口平均增长率为0.1%;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平均增长率为1.9%。在新增人口中,亚洲、非洲和拉美占95%。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所需的时间在缩短。若按目前1.5%的人口年增长速度计算,到1999年就将有60亿人口。1995年2月15日,中国人口达12亿,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亚洲每五个人中就有两个中国人。中国人口总数,比全欧洲、加上美国、日本的人日还多2…  相似文献   

6.
由于人口激增、气候变暖等因素导致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及其各种影响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制约作 用,更加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解决土地制约的问题,必须客观地对土地资源做出评价.利用新疆土地调查资料,以新疆土地资源的利用变化图,估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总VES为713×108元.其中:农田VES为031×108 元;林地VES为127×108 元;草地VES为329×108元;水体VES为189×108 元;未利用土地VES为037×108元.  相似文献   

7.
1996年6月在土耳其首都召开的世界人类住区大会上有关专家说:城市承重压力的加大将是未来几十年中碰到的主要问题。联合国预言:到21世纪初城市人口将有史以来首次超过农村,2015年世界上将有70%以上人口居住在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急速膨胀,将会带来一系列困扰,人们应该居安思危!有了准备,才能应付复杂局面。首先是气象灾害。1995年全球平均气温为15.39℃,是本世纪以来全球最暖和一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0.5℃,西伯利亚的平均气温上升3.0℃,热浪滚滚袭击印度、巴基斯坦和美国,有几百人丧生。1996年5月21目一场热浪席卷美国东部地…  相似文献   

8.
1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概况 (1)人口庞大,贫困人口多,发展任务繁重。印度是世界上第二大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七十七国集团”的主要成员国。印度独立以来,人口急剧增加,成为严重影响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因素。1947年,印度人口3.34亿,2000年突破10亿,年增长高达1.4%。  相似文献   

9.
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强度的定量评估是分析人类活动对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影响的基础。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包含的内容广泛、全球可供评价的指标数据有限、权重系数难以确定等因素,目前尚缺乏对于全球人类活动强度定量评估的指数。本研究选取人口密度、人口增长、CO_2排放量、GDP作为衡量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强度的指标,采用客观权重法定量分析1995—2010年间全球人类活动强度的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球大部分地区人口增长在人类活动强度指数中所占权重最大,亚洲东部及印度、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等地区,人类活动强度明显大于其他地区。1995—2010年,由于人口增加、CO_2加剧排放等原因,致使全球大部分地区的人类活动强度呈现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10.
淡水养殖与气象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养殖与气象有密切关系,各种气象灾害部会不同程度地给淡水养殖带来损失。因此,加强气象服务对淡水养殖很重要。1淡水养殖与气象的关系1.1淡水养殖品种不断优化,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淡水养殖从过去比较单一的“四大家鱼”逐步向名、优、稀新品种发展,耐寒性较差的热带和亚热带鱼类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气象条件尤其是热量条件对淡水养殖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1.2气象灾害频繁,年际变化很大,影响淡水养殖的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台风暴雨、洪涝、高温,其中以寒潮和洪涝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11.
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称21世纪将是人口、经济、环境与资源的矛盾更加尖锐的时代。探讨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已经从一般的学术性问题上升为具有维护社会和政治稳定、确保经济持续发展意义的一个重大问题。 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后果 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分——人类的活动,包括人口无控制的增长和不科学的开发,严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高山积雪是内陆干旱地区重要的水资源。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口增长,加之气候趋向干暖,我国淡水资源日趋紧张,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为突出。祁连山区的季节性积雪为河西和柴达木内陆河提供大量径流,支持了河西走廊工农业和生活用水,以维持戈壁绿洲的生态平衡。黑河和石羊河水系是我国内陆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  相似文献   

13.
四川气候变化对淡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漱芳 《四川气象》1999,19(2):26-33
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它最主要的来源是大气降水。我们在调查了四川水资源现有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大量气象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出近50年四川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变化的规律性,提出了未来50年四川气候趋势预测及其对淡水资源的影响,并从气象科学的角度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杨万春 《广东气象》2009,31(2):34-37
利用韶关地区8个国家气象观测站1968—2007年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讨论了该地区40年来降水以及可利用的降水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韶关地区降水及可利用的降水资源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主要集中于春夏两季,分别占各自全年的75%和85%;可利用降水系数全年平均为0.46,其中春季最大,为0.64;秋季最小,为0.14。40年来,全韶关地区平均可利用降水资源的总体趋势以0.5mm/年的线性倾向减少,这是由于北部和南部地区降水减少趋势的幅度大于中部降水增多趋势所致。  相似文献   

15.
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它最主要的来源是大气降水.我们在调查了四川水资源现有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大量气象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出近50年四川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变化的规律性,提出了未来50年四川气候趋势预测及其对淡水资源的影响,并从气象科学的角度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陆地水域气候生态是一种典型的气候生态,由湖泊、河流等内陆大中型水体.水系及其小气候组成。陆地水域是相对海洋而言的,湖泊、河流、地下水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资源,湖泊作为降水的历史和现代记录,能反映出气候的空间变化和区域特征。我国是湖泊众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由于盲目围湖造田,争相垦殖,导致湖泊面积急剧减少,调蓄作用大幅度缩小,水资源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7.
克拉玛依山区人工增水效果的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4~1995年12年的资料,仍以年径流量作统计参量,对在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主要供水源的白杨河上游进行的山区人工增水效果做了重新评价。结果表明,在人工增水期间,白杨河年径流量在α=0.025的显著性水平上增长,其中90%概率的相对增率为11.6%。  相似文献   

18.
在茫茫宇宙之中,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正处在生机勃勃的中年期。生命在地球上的历史大约只有三十五亿年时间,生命之花正含苞欲放。我们人类在地球上诞生才有三百万年左右,这在地球史上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由于人口爆炸、大气污染、淡水资源匮乏,以及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已使人类生存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现在,各国政府首脑和科学家们都在为摆脱危机、走出困境而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相似文献   

19.
1.前言过去的十多年里,在环境一作物模式的研究方面,不同学科的科学家们均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是由世界粮食危机的局面造成的。其触发条件有两个:一是由于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人类对粮食需要量的增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质能资源的分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质能是自然界各种植物通过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能转变为生物能等化学能而固定下来的再生能源,它作为食物供给人类和动物界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生物质能是一种理想的再生能源。生物能包括薪柴、农作物秸杆和人畜粪便、荒草、落叶、作物根、花等。生物能在全区蕴藏量大且利用程度高的主要是前3项。生物质能资源在全区农村牧区生活用能中占较大比重。本文资料取自:薪柴:内蒙古林勘院1988年底前考查资料。秸杆、人畜粪便:内蒙古统计局1988年统计资料。人口数:1989年统计年鉴,1988年底全区人口数。计算:参照1987年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