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纵湾褶皱叠加的褶移现象和移褶叠加褶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杜思清 《地质论评》1986,32(4):359-366
本文通过纵弯褶皱叠加的实例和模拟实验,认为纵弯褶皱叠加有别于剪褶皱叠加,前者特点是晚期褶皱形态和叠加的褶皱形态均与早期褶皱形态有关。当早晚期褶皱叠加时,早期褶皱轴向基本不变,但轴面发生弯曲,在早期褶皱轴面弯曲的凸侧发育晚期背斜褶皱,而在弯曲的四侧发育晚期向斜褶皱。早期褶皱轴的弯曲是由于其轴面在岩层中移迁的结果,这种迁移现象称褶移现象,由褶移而形成的叠加褶皱称移褶。移褶是纵弯褶皱叠加中所特有的叠加类型。  相似文献   

3.
一、概述太平山铁矿区是江西新余铁矿田之一段,整个矿田呈近东西走向展布,东起芳洲,西至枫树下,长约60公里.矿田总体构造为一褶轴向西倾伏,轴面向北倾斜的倒转背斜(神山背斜).该背斜南翼保存完整,而北翼仅在倾伏端处残存.矿田内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系的一套绿片岩相的浅变质岩,铁矿赋存于震旦系上部杨家桥组中.矿石有两种类型,按正常层序上为绿泥磁铁石英岩,下为镜铁磁铁石英岩,顶板为绿泥千枚岩,底板为含磁铁绿泥千枚岩,矿床成因为含铁硅质建造经变质作用而成.矿田以井头东侧断裂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东段地层为倒转层序,西段为正常层序;东段矿层褶皱包络面总体产状倾向北西,而西段则倾向南东.矿田内的岩浆岩,主要有东南侧的城上花岗岩和西南僦的山庄花岗岩,它们同属加里.  相似文献   

4.
5.
6.
金沙江溪洛渡地区叠加褶皱及工程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德超 《中国地质》2003,30(4):352-356
金沙江溪洛渡地区古—中生代沉积地层中发育复杂的褶皱构造,它们是喜马拉雅运动期间经3期褶皱叠加而成,其叠加方式主要有跨褶、移褶、限褶、重褶等。大比例尺填图及构造解析表明,区内第3期褶皱——箐口复式背斜形成地下分水岭,构成了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库首至下游可能渗漏路径上的挡水墙,岩溶管道式渗漏不会发生。区内第3期褶皱的首次厘定及研究,对溪洛渡巨型水电站库首渗漏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明华 《广西地质》2000,13(4):75-77
褶皱解析的主要或关键内容是用极射赤平投影求解褶皱的枢纽及轴面,通过对褶皱两翼大量产状数据的处理以获得较为精确的枢纽及轴面的值。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程序实现这一过程,速度快、精度好、效率高,克服了传统手工操作和诸多缺点,文章详细阐述这一过程的原理及数学方法,并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8.
新的资料揭示,青海赛什塘铜矿区是褶皱叠加变形区。为矿山勘探工作提供基础地质支撑,采用露头构造解析基础上的构造综合分析方法,在露头条件欠佳的矿区中下三叠统中首次厘定出4期褶皱组合样式,形成露头和区域尺度上的各类叠加构造。第二期褶皱(F2)叠加在第一期褶皱(F1)之上,主要形成Ramsy(Ramsay et al.,1987)的第三类叠加,表明二者可能是同一构造事件中连续的2阶段变形作用的结果,代表了从分层剪切到横向缩短的地壳变形机制转换过程,其间同时发生了印支期岩浆杂岩的侵入就位,推测是对区域上印支期西秦岭地块与柴达木地块之间从俯冲向碰撞转换的远程效应的响应。褶皱构造对赛什塘铜多金属矿的形成、改造和保存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前言太平山铁矿位于新余铁矿田东段,东邻良山铁矿,西与下坊铁矿寨口矿段毗连.矿层赋存于震旦系上部松山群杨家桥组下段.按正常层序,矿层上部为绿泥磁铁石英岩,下部为镜铁磁铁石英岩,直接顶板为绿泥千枚岩,直接底板为含磁铁绿泥绢云千枚岩.太平山铁矿现在的地层层序为倒转层序.1958年以来,对新余矿田各矿区矿体形态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多层矿"与"单层矿"(即"红绸舞")两种观点.在太平山铁矿勘探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矿体的形态不过是地质构造作用形成的一种表象,而构造作用本身则是产  相似文献   

13.
湘南江永地区处于华夏陆块西北缘,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关于这些变形的研究对探索湘南地区及其邻区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江永地区古生界褶皱的构造要素测量和褶皱叠加关系的解析,识别出了3期4个方向的褶皱构造,按发育早晚顺序分别为第一期(D_1)NE向褶皱,第二期(D_2)NNE-近SN向褶皱、NW向褶皱,第三期(D_3)近EW向褶皱。其中D_1期NE向褶皱为下古生界独有的构造样式,本区及邻区上古生界仅记录了后2期(D_2和D_3)3个方向的褶皱作用。结合地层接触关系、岩浆活动及区域构造演化的综合分析,3期褶皱作用分别对应早古生代后期加里东陆内造山运动NW向挤压、中三叠世后期印支运动NWW向挤压以及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近SN向挤压等构造事件。  相似文献   

14.
龙门山飞仙关断层传播褶皱磁组构特征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沿龙门山南段冲断前锋带飞仙关断层传播褶铍剖面钻取了270个磁组构定向岩芯样品,对其进行了磁性矿物与磁组构分析。通过等温剩磁和三轴热退磁实验确定了样品中的主要载磁矿物为赤铁矿。磁组构测试结果显示27个采样点的磁组构为中间组构与构造组构两种类型。通过对各点磁组构特征及各项磁组构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再结合断层传播褶皱运动学模型,得出断层传播褶皱形成过程中岩石应变及磁组构演化:断层扩展前的平行层缩短作用把原始的沉积组构改造成为中问组构;在断层扩展过程中,两翼地层的旋转抬升产生的简单剪切作用对地层磁化率各向异性产生影响,使得校正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j值局部升高,以及在剪切变形强烈的区域形成构造磁组构。  相似文献   

15.
16.
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多期褶皱构造的变形特征及叠加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子板块北缘在中生代期间经历多期构造变形,早期形成的构造样式多被后期的构造变形改造破坏,仅在大巴山弧形断裂和大洪山弧形带之间的南漳一带较好地保存了早期的构造变形样式。笔者通过对当阳复向斜北段发育的褶皱构造的构造要素测量统计和褶皱叠加关系的解析,在扬子板块北缘中段南漳一带识别出三期走向不同的褶皱叠加构造,按发育早晚顺序分别为NW-SE走向褶皱、NE-SW走向褶皱和近EW走向褶皱,分别对应扬子板块向北俯冲以及后期转入陆内变形、江南–雪峰褶皱逆冲带向NW逆冲推覆和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期间大巴山向SW推进等构造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17.
纵弯褶皱叠加机制和类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叠加褶皱的研究是以叠加机制和叠加类型为基础的。从变质岩构造研究中形成的叠加褶皱理论是以剪切褶皱为基础,而沉积岩的纵弯褶皱叠加机制和类型均与之不同。国外有学者分别指出再褶皱时的斜纵弯褶皱机制和早期褶皱枢纽的迁移机制以及四种基本叠加类型。我国有人论述了早期褶皱的枢纽、拐线的迁移是正纵弯再褶皱的一种机制,依此提出了正纵弯叠加褶皱的三种基本类型。本文对这些成果的主要认识和依据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18.
黔西南地区叠加褶皱及其对金矿成矿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黔西南地区燕山-喜山运动期间发生过4期褶皱,它们通过跨褶、移褶、限褶、重褶、弯转、加强等方式叠加,在区内形成穹-盆构造,蛇形褶皱、环状褶皱等复杂的露头干涉型式。叠加褶故对金矿田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多数矿田不仅受叠加褶皱形成的穹隆控制,而又大致按15—20km的等间距排列。本区叠加褶皱的深入研究,对基础地质、成矿规律研究及成矿预测等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武当山推覆体中段存在六期叠加褶皱(B1-B6),其中B1,B2,B3为推覆期前褶皱,B4,B5为推覆期褶皱,B6为推覆期后褶皱。以六期叠加皱为基础,再结合区内存在的反转盆地等拉张性构造,将区内的构造演化序列划分为七个变形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