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有许多海洋气象调查船、商船和遥测气象浮标站的甲板上安装有气温、湿度和风速测量仪器,其中不少仪器本身测量精度是符合要求的,可是在船上使用能否获取符合要求的气象资料,其代表性如何,即是否能准确代表和反映观测船所在地点一定  相似文献   

2.
温度表的热惯性,探测海面空气温度、湿度和风速梯度的仪器——海面温湿风梯度仪,船上气温、湿度和风速观测的代表性,船上气象仪器的比对,轴流式水泵集水池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李凯 《海洋预报》2011,28(5):82-88
利用第25次南极考察队获取的中山站海洋、气象考察资料,结合中山站过去20年的历史气象资料,统计分析了2009年中山站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风向等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同时围绕互联网络带来的预报手段的进步、预报能力的提高等阐述了近年来我国在天气预报领域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船用高空气象探测仪器是获取海洋气象资料的重要设备。它探测的自地面到高空的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以及臭氧含量等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数据,不仅是保障船舶航行,航空飞行,火箭导弹发射所必须的情报,也是保障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研究海洋高空气象变化规律,研究海洋与大气的相互关系、监测海洋大气污染、做好  相似文献   

5.
第七次南极考察中山站越冬海洋气象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胜利 《海洋预报》1993,10(2):51-58
1991年中山站越冬海洋气象考察,主要是对南极中山站气温、气压、云量、风向风速,大气湿度和日照时间,进行日常地面气象观测,取得每日四次现场观测资料,对各种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统计,并与前二年气象资料进行了对比,得出了1991年中山站地区,风暴多,风速大,气温比前年高的气象特点。在越冬期间还对中山站海冰、湖冰厚度进行测量,掌握沿岸海冰各月分布变化情况。1991年中山站最大风速达46.2m/s,这是中山站建站以来所观测到的最大风速。冬季最低气温为-28.6℃也是建站以来最高一年。  相似文献   

6.
HZY_2型数字气象仪是一种海洋气象仪器,用于在船舶上测量海洋温度、湿度、风速和风向四要素。本文主要介绍该仪器的设计原理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7.
NCEP再分析资料和浮标观测资料计算海气热通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艳松  宋金宝 《海洋科学》2011,35(12):113-120
对来自于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公布的NCEP1、NCEP2 再分析资料和来自于定点布放在黄海北部的浮标观测资料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是: NCEP 再分析资料中的海表气象参数(风速、湿度、气温、海表温度)是可信的。在统计意义上, NCEP2 给出的海表气象参数比NCEP1 与浮标观测值更接近,而净辐射通量则是NCEP1 ...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取较高精度的海上风速观测资料,以满足海洋气象(如海洋小尺度气象等)科研的需要,并考虑到海上观测条件对测风仪表的要求,我们研制了一种精度和灵敏度较高、可直读并以数字显示测量值的转杯光电数字风速表。其特点为:1,风速传感器  相似文献   

9.
气温,湿度和风速梯度数据采集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定近海面及地面的气温、湿度和风速梯度,对于研究其间的相互作用是必要的,由于常规气象仪器不满足要求,国内也曾出现了一些梯度记录仪。其中大多不再应用,因为稳定性不够好,操作与资料处理不便。本文的数据采集系统以高性能的传感器和低耗电单片计算机为基础。传感器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互抉性。仪器无需常进行标定,输出数据为实际值。显然,它的数据处理是简便的。仪器用干电池供电和固态数据存贮,可以工作在船上、海边和荒野,无需人员值班。当观测结束,仪器可通过 RS-232接口把存贮的数据倒给便携式个人计算机。此系统已实现了全自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它已被用于若干课题,如大气环境评价和海洋大气界面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姜斌  厉运周  陈永华 《海洋科学》2021,45(7):95-102
为了获取海洋连续稳定的气象和水文数据,作者设计了基于Linux的气象水文浮标采集系统,多线程同时测量海面的气象参数(温度、湿度、气压和风速、风向)和海下的水文参数(不同深度的水温和盐度),监控浮标的电压、漏水和开舱状态,测量和监控原始数据自动备份到系统的数据库,通过CDMA/GPRS或卫星与岸站接收系统通信,实现采集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海洋、气象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每天都可以收到极其大量的海洋气象信息,面对浩瀚的信息,如何快速获取有用的结果成为新的问题。为了海军实际应用、教学和研究的需要,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军事海洋学科网站上建立了军用海洋气象信息释用系统,将无法直接使用的原始资料转换为可以直接使用的信息,根据海军实际应用、教学和科研对海洋气象信息的需求将有用的资料提取出来,并在网页上列出,上网就可浏览。同时,整理存放历史资料,便于电子检索。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自主研发的、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技术的海洋移动气象观测系统,它可广泛用于各种舰船、海洋移动平台上,能够有效地去除安装平台的移动给风参数测量造成的影响,从而给出真风速、真风向、温度、湿度、气压、安装平台移动轨迹、速度等参数,并能够实时地显示相关参数的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为海洋气象的研究及预报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原始数据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13.
对天津建设的16个石油平台站2017年2-10月的2 min平均风速和极大风速的逐时资料进行了质量检测。其方法包括气候学界限值检查、内部一致性检查、持续性检查、时间一致性检查、空间一致性检查以及质量控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有87.5%的石油平台站风速观测资料质量较好,能够为海洋气象预报、风能资源评估等提供宝贵的基础支撑。与此同时,由于石油平台上油烟较大、海上高湿、高盐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了12.5%的平台站风速资料质量较差,造成其大量时间段的资料不能被直接使用。从而,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与地面观测资料一样,在使用海洋气象资料之前应进行系统的质量控制,只有清楚并解决海洋气象资料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才能保证业务应用、研究分析以及资料统计与加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许富祥 《海洋学报》1988,10(4):510-515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HFB-1A型海洋遥测浮标首创连续工作325天的新记录,为我国研制、使用和管理海洋浮标积累了宝贵经验,能否更好地利用浮标所测得的资料,使它在海洋开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资料可靠性问题的研究则显得十分重要,日本林重昭等[2]曾进行过船体自身多点比测工作,探讨船体对观测气温、风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杭州湾地区十一个气象台站的地面气象资料作了对比分析,选取金山嘴(湾口北)、杭州(湾顶)、镇海(湾口南)三站作为代表站,对风,气温,降水,湿度,雾,台风等几个主要气象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杭州湾地区的一般气候特征。本区受季风影响,风向主要表现为季风特征,风速湾口大于湾顶。气温受海洋气流的调节,夏季湾口气温稍低于湾顶,而冬季呈现出高于湾顶的趋势。全年空气比较湿润,多雨,年降水量几乎都在10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3—9月。  相似文献   

16.
翟兆锋 《海洋预报》2002,19(2):47-53
本文主要介绍了2000年中国第十六次南极考察队在中山站进行气象考察期间,用获得的现场观测资料,对中山站地区的气温、气压、大气湿度、风向风速等主要气象要素进行统计分析,与中山站过去十年的气象要素平均值进行对比,得出了2000年中山站地区气温偏高、大风日数和日照时数多、海冰解冻早等特点,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南极气候概况。  相似文献   

17.
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组织领导、由分局与海洋技术研究所联合组成的浮标布放管理、技术保障小组,于今年三月二十九日和四月一日,使用向阳红五号船成功地把“中国浮标1”和“中国浮标2”布放在我国南海珠江口大万山东南偏东约92海里(114°09′17″E,20°29″49″N)和海南岛榆林港南部约45海里(109°31′49″E,17°29′46″N)靠近石油开发区的海域。目前,这两个浮标工作正常,定时通过卫星向南海分局发送布放点的风速、风向、湿度、气压、气温、水温、海流、波浪等海洋气象水文实测资料。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正式投入运行的第一代实用海洋资料浮标。  相似文献   

18.
太湖水温模型和气象参数对水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一个太湖水温数值模型,模拟太湖平均水温的日变化过程。应用本模式和由太湖气象水文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测得的资料(1990年9月26—27日)分析了气温、湿度和风速对水温的影响。由计算和数值试验结果看出,本模式较好地模拟出了选定的两天中水温变化过程;随着空气温度的增加,水温线性增加;在空气相对湿度较大或风速较小时,它们的变化对水温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海雾过程中海洋气象条件影响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二维数值模式,研究了在海雾过程中海温场、气温场、湿度场、风场等海洋气象条件的影响。结论如下:(1)海温主要影响海雾的生成过程,当海雾生成后,它的作用就逐步减小了;(2)气温梯度(暖平流)较大,不利于海雾生成,逆温不是海雾生成的一个充要条件;(3)相对湿度大小及其分布是海雾能否生成的物理基础;(4)风速大不利于海雾生成,但海雾一旦生成,则有利于其发展  相似文献   

20.
2006年南极长城站的气象要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第22次南极长城站越冬气象考察所获取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着重分析了2006年长城站的气压、气温、地温、降水、湿度、风等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特征,并同1985~2005年的多年统计值进行了对比。所作分析有助于了解和研究南极长城站地区的气候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