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前三篇聊“天”话“佯谬”在本刊发表之后,激发了不少读者的兴致,有的爱好者还来信来电提出了一些十分有趣的题目,鼓励我继续写下去。其中一个趣题中的主角竟是“中子”!乍一想,中子似乎与天文学毫无关系。天文学的直接表象是星空,人类在没有使用火的时代,就已经对天穹上“星火”的分布十分熟悉了,  相似文献   

2.
我们是一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的中学生。都说天有不测风云,可我们这里的天却太容易测了,每年睛日就那么三十多天,其余的不是雨天,就是多云。即使“老天”这样和我们作对,也没有丝毫改变我们对天文学的热爱。就凭着这股劲儿,我们在校园里面向全校同学普及天文知识,举...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天”、“地”不仅是天文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社会文化乃至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概念。在现代教育氛围中长大的我们,常会觉得“天”、“地”很抽象,远不如“地球”、“太阳系”、“银河系”概念更直观亲切。但古人不这么看,我们的先民在未知宇宙深层奥秘的时候,只能“跟着感觉走”,先民创造“天”、“地”二词时,是把它们当作两个实体看待的,而且认为其形状就是他们看到的样子。  相似文献   

4.
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顾炎武《日知录》有云:“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数、理、化、天、地、生,这是自然科学的六大基础学科,其中数、理、化、地、生在中小学都有开设,只有天文没有。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赵峥教授在谈到我国基础教育中天文学的现状时说,世界各国的中学教育,都包含着一些天文学的内容,国外的初中,大都采用中学理科(《科学》课)教学,其中天文学知识占有相当比重。美国的《2061计划》等国家政府纲要中天文学的素质教育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许多国家在高中物理教材中,也含有天文学内容,有些国家甚至将天文学作为中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来开。但是,我国中学教育中天文学知识教授得很少,只在地理课程中出现一点点。  相似文献   

5.
本世纪初的历法改革热潮吴守贤民法改革简述历法在本质上是对地球公转、自转和月亮公转三种运动周期的协调,因此它的基础是天文学的研究。但是,自从1895年纽康建立了“太阳运动表”,卫923年布朗建立了“月亮运动表”以后,这个问题在天文学范畴内已经根本解决。...  相似文献   

6.
弧分和弧秒──易误解的单位广东读者蔡明问,在天文学中“弧秒”是不是“弧度”的六六?天文学中常以“角分”和“角秒”为单位来表示微小角度的大小。例如,太阳和月亮的角直径常用“角分”表示;恒星和行星的角直径、双星系统中两子星的角距离、天体引力产生的光线的偏...  相似文献   

7.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的科学,而宇宙空间的波澜壮阔使得人们往往将天文学看作是一门很“大”的科学。提起天文数字,我们都会倒吸一口凉气,惊叹道“太大了”!这一点虽然不假,但除此以外,天文学往往还与一些很“小”的东西打交道。天文数字中也有许多小得超乎大家的想象,不信?下面我们就试举几例。  相似文献   

8.
黄珹 《天文学进展》2001,19(2):113-120
对应用天文学涉及的领域以及国际上应用天文学的特点作了介绍,分析了我国应用天文学的研究现状,展示了我国在诮天文所依托的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和应用天文学领域取得的成绩与进展,其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但也指出了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应用天文学的水平尚有差距,最后对我国应用天文发展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侯金良 《天文学进展》2004,22(2):i001-i00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等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首届中国天体物理研究生暑期讲习班星系物理部分“河外星系天文学”于2004年4月5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举行,历时11天。此次讲习班的正式代表共108人,分别是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研究生和青年天文工作者  相似文献   

10.
从“天圆地方”到日心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圆地方”到日心说李良天文学是伴随着数学、物理学和观测技术的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在今后几期“青少年学天文”园地里,我们将循着一条脉络阐述人类对于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及大宇宙的认识过程。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不仅应该知道古今天文学的伟大成就,而且还...  相似文献   

11.
天文学从本质上讲是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科学,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尽可能多的样本进行尽可能多的观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统计规律。不夸张地说,天文学的发展史实际就是一部巡天史。所谓“巡天”,就是对特定的目标天区或全部可见天区进行有目的的仔细巡查。这个看上去笨拙朴素的方法,恰恰是人类与宇宙对话的最佳途径。从第谷的肉眼观天到赫歇尔开创恒星天文学,从皮亚齐发现第一颖小行星到汤博邂逅冥王星,从声名赫赫的SDSS(斯隆数字巡天)到正在实施的“盖娅”(Gaia)计划,尽管目标大小不同、手段有高下有别,但是这些名留青史的天文学家和项目组付出了巨大艰辛所做的,其实都是同一件事,就是翻来覆去地一遍遍对宇宙进行各种普查,而我们今天获得的几乎所有天文知识也正来源于这样的普查。  相似文献   

12.
简讯     
简讯“射电天文学前沿”学术讨论会盛况空前中国天文学会恒星和行星、星系与宇宙学、射电天文、高能天体物理、星表和天文常数、高空和大气外天文观测、天文仪器和技术等七个专业委员会以及中科院射电联合开放实验室联合发起召开的“射电天文学前沿”学术讨论会,于199...  相似文献   

13.
全国射电天文数据和图像处理学术讨论会(3)于1993年10月27日至30日在浙江省岱山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27人,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南京大学天文系和南京大学信息物理系。会议是由中国电子学会射电天文学分会,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联合实验室,中国天文学会射电天文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天文学会支持和组织的,并由射电天文联合实验室VLBI分部主办。这次学术讨论会的学术报告共29篇,涉及VLBI天文学,分子天文学,米波天文学,毫米波天文学,以及…  相似文献   

14.
天狼空间站     
随着第三届“天狼杯”天津大学生天文科普节徐徐降幕,京城大学生天文科普再起烽烟,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天文学社承办,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方工业大学、中华女子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中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在天文学中兴起的必然性及其这几年的发展状况、实现过程和具体任务。分析了当前天文数据的复杂性,介绍了天文学中数据挖掘的科学要求。系统地概括了近年来天文学中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领域研究的进展及其热点,并阐述了其所面临的挑战。天文学中的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兴起将对天文学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在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对天文学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数据挖掘技术能否在虚拟天文台中成功应用,是虚拟天文台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汲培文 《天文学进展》1996,14(4):363-367
分析介绍了天文学科“八五”期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情况,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九五”重点资助方向和概况。  相似文献   

17.
张威  朱进 《天文学进展》2002,20(4):379-383
对1995年至2001年《Natue》和《Science》上发表的天文学论文的统计表明,行星天文学领域的论文数量明显超过天文学的其它分支学科,占天文学总论文数的1/3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行星天文学是天文学最活跃和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对这些论文具体内容的分析可以给出当前行星天文学领域的若干热点问题。相比之下,我国对这一重要领域的关注和投入还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18.
在智利北部荒凉的山顶上,欧洲天文学家们正忙于完成世界上最强力的光学天文台。名为甚大望远镜(VLT)的这个天文台,将是未来数十年内的天文学“老骥”,给科学家带来破纪录的聚光本领和比哈勃望远镜更锐的星象。 甚大望远镜由安放在海拔2632米的色洛·帕瑞那顶端的4架同样的8.2米望远镜组成。去年夏天,第四架,也是最后一架望远镜正式对天观测,今年这组“四重唱”已经投入常规科学观测。 由八个欧洲国家组成的欧洲南天天文台(ESO)建造的  相似文献   

19.
《天文爱好者》1995年总目录科学普及太重要了,必须全社会共同参与2:7南极天文学纵横谈3:10天文发现十八法4:2,5:8空间天文学——现代科学前沿4:4“尤利西斯”测日记5:2考古天文学的100年5:33发生在7月26日北国夜空的奇光6:2本刊专...  相似文献   

20.
考古天文学的一百年1894年,英国天文学家诺曼·洛克耶尔写了一本叫《天文学的起源》的书,副标题是“古埃及神庙及其神话的研究”、在这部著作中,作者认为古埃及的神庙和金字塔的建造与星座有严格的联系,并猜测这些建筑的中轴线的细微差异是由于岁差引起的恒星方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