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陕西的泥盆系按生物地理区划,可分为南区(带)泥盆系和北区(带)泥盆系。山阳以东的泥盆系属北区(带)的东延部分。1984年,我们在修编1/20万商南幅期间,在其中统牛耳川组地层中发现了瓣鳃类化石。1/20万商南幅曾将含化石地层归属于下元古界芦园沟组(Pt_1 ly)。第一代陕西省1/50万地质图根据所出露地层的岩石组合特征,将其划为石炭系下统下东沟组(C_1 x),下伏地层为泥盆系中、上统刘岭组(D_(2-3)l)。区调队泥盆系专题组根据邻区地层对比,将山阳以东的泥盆系划为中统牛耳川组(D_2 n)、池沟组(D_2 C)和青石垭组(D_2 g)。瓣鳃化石产于牛耳川组中部。该组按沉积特征,可划分下、中、上三部分。下部以灰—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遗迹化石 Cruziana,Chondrites,Zoophycos,Arenicolithes,Skolithos,Gyrolithes,Corophioides 等的产态及分布特征的研究和对原生沉积构造的分析认为,在北带,泥盆纪不同沉积时期的古地理环境是不同的。中泥盆世中期为滨海—浅海相环境;中泥盆世晚期以及晚泥盆世为浅海陆棚—陆棚斜坡相环境。  相似文献   

3.
4.
5.
平南盆地位于中朝地台东缘朝鲜半岛中部。平南盆地古生界比较发育,特别是盆地中南部地区发育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仅在盆地东南部谷山、法洞地区发现了晚奥陶世到志留纪的地层,其它地区末曾发现过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的地层。最近在平南盆地中部平壤之东原中奥陶统(晚达组)上部发现了Chaetetes cf. nantanensis, Calceola sp., Thamnopora sp., Cladopora sp. 等指示泥盆纪的化石;该含化石层的走向延续性比较好,延伸长度2~3 km。基于上述研究,认为原来的中奥陶统(晚达组)上部可能为泥盆系。在中朝地台,除了西缘和西南缘地区以外,大部分地区没有发现晚奥陶世-早石炭世的地层,只有辽东太子河流域本溪组的地质时代被认定为早石炭世晚期到晚石炭世早期。这些泥盆纪、早石炭世化石都发育在中朝地台东部,说明古生代时期中朝地台西部和东部沉积环境及构造演化有差别,因而对于中朝地台古生代古地理和构造演化需要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青海共和盆地晚更新世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象类化石,对化石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依据牙片的釉质层、齿脊频率等特征初步鉴定为猛犸象类化石,并在同一层位发现了钙化树木化石.结合区域地质以及产出猛犸象属化石地层的沉积学特征、孢粉组合等的简要分析认为,共和盆地晚更新世晚期为干燥寒冷的气候环境.这一发现有助于认识中国猛犸象属动物的迁徙过程,以及青藏高原晚更新世的生物演化、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同时,也为研究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生物进化、湖泊与河流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与古环境变迁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青海共和盆地晚更新世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发现了象类化石,对化石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描述,依据牙片的釉质层、齿脊频率等特征初步鉴定为猛犸象类化石,并在同一层位发现了钙化树木化石。结合区域地质以及产出猛犸象属化石地层的沉积学特征、孢粉组合等的简要分析认为,共和盆地晚更新世晚期为干燥寒冷的气候环境。这一发现有助于认识中国猛犸象属动物的迁徙过程,以及青藏高原晚更新世的生物演化、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同时,也为研究青藏高原第四纪以来生物进化、湖泊与河流演化、气候变化、古地理与古环境变迁等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陕西商南地区牛耳川组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关于河南境内信阳群及陕西商南地区牛耳川组的时代归属问题,历来分歧较大,多数人认为属于前寒武纪,有的文献还将其定为中元古代。1992年,曾见河南西峡地区信阳群发现化石碎屑的报道;笔者近年在河南西峡八庙一陕西商南青山一带研究金红石矿床时,在陕西商南地区牛耳川组不同层位中首次发现了门类更丰富的化石,经过鉴定.并结合河南、陕西两省交界处的八庙、青山金红石矿床的对比及矿层的绝对年龄资料,认为牛耳川组与龟山组为同一套地层,均属中泥盆世。这一结论不仅对确定信阳群时代,而且对河南境内找矿方向的确定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盆地北部早石炭世轮藻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国栋  周修高 《地质论评》1990,36(3):269-276,T002
本文论述了在塔里木盆地北部发现的早石炭世轮藻化石及其意义。石炭纪,尤其是早石炭世轮藻化石是十分罕见的。以往,仅见于美国密苏里Sylamore层(basal Mississippian)。塔北发现的早石炭世轮藻化石不仅数量丰富,保存良好,而且独具特征。计3属5种1未定种1型,全部为新属种。分属直立目和右旋目。这是早石炭世,也是石炭纪轮藻化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它不仅在本学科的研究中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塔里木盆地井下古生界的认识及油气勘探都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吉利明  雷怀彦 《地层学杂志》1997,21(1):32-38,T001
对甘肃南部徽成盆地东河群进行了孢粉研究,在上部的化垭组首次发现了一些孢粉化石。孢粉组合以Cicatricosisporites Hsuisporites Clasopolis为代表,蕨类植物孢子占明显优势,以海金砂科、水龙骨科和卷柏科为主;裸子植物花粉以掌鳞杉科最常见,还有松科及麻黄科花粉。经孢粉组合特征和属种地史分布对比分析,认为化垭组的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可能为早白垩世中期,东河群的上界也为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12.
白沙盆地是海南省最大的中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面积约2000km~2.在华南中生代红层研究中有特殊意义.主要为一套冲积一湖泊相碎屑岩沉积,最近在局部地段又新发现数层英安质火山岩.  相似文献   

13.
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石油部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在渤海湾盆地早第三纪沙河街组中首次发现钙质超微化石.这不仅为该盆地遭受海侵提供佐证,也为研究中国东部的古气候、古地理提供有意义的信息.经鉴定,辽河断陷西部凹陷沙河街组一段下部的钙质超微化石是Retjculofenestra sp.、Co-ccoljthus sp .、Cyclococcocithi-thina sp.东濮凹陷北部地区沙河街组一段下部及沙河街组三段中下部的钙质超微化石是:Reticu-lofenestra sp.、Coccolithus sp.、Coronocyclu(?)?sp..  相似文献   

14.
西峡盆地新类型恐龙蛋化石的发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德有  周世全 《河南地质》1995,13(4):262-267
本文首次报道了西盆地的两类新类型的恐龙蛋化石;西峡长圆柱蛋白(新属、新咱)Longiteresoollithus xixiaensis (gen.et.sp.nov.),戈壁棱柱形蛋Prismatolithus gebiensis Zhao and Li,1993。它们分别产于高沟组的中、下部和下部,其时代均为晚白垩世。  相似文献   

15.
陕西宁强梅树村阶瓶状微化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芳  张录易 《地质论评》1995,41(4):355-362
本文报道的瓶状微化石,发现于陕西宁强宽川铺袁家坪剖面,化石产出层位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下部小壳化石带,所获微化石数量颇为丰富,囊壳甚小并业经碳化。袁家坪瓶状微化石群的发现,填补了梅树村阶下部此类化石的空白,进一步表明发生于晚前寒武纪的该类具瓶状囊壳的微动物群,曾延入寒早期的事实,现有微化石化碳质保存,为探讨其囊壳原始物质组成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岩相古地理工作的开展,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碳酸盐化石碎片在划分碳酸盐微相和恢复岩相古地理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而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陕西山阳、柞水、旬阳地区泥盆系中,保存有丰富的碳酸盐化石碎片,依据其钙质结构和生物学显微标志,经详细鉴定和研究,共分九个门类:原生动物门、海绵动物门、腔肠动物门、苔藓动物门、腕足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枝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及藻类。该区碳酸盐化石碎片门类齐全,特征明显,可与国内外泥盆系碳酸盐化石碎片相比美。深入开展与它们有关的鉴定和研究,对该区的基础地质、岩相古地理的恢复以及成矿规律的探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陕西宝鸡簸箕庄下更新统三门组中发现中华鳖化石,鉴定为一个新种宝鸡中华鳖Pelodiscus baojiensis sp.nov.。该化石主要特征为甲壳近圆形,上拱,个体较小,长宽相近;肋板8对,第8对收缩,背甲表面布满不规则的蠕虫状的脊和凹坑纹饰,边缘变平,在缝合线附近凹坑明显纵向拉长,表面未见纵向的脊或纵向的瘤粒;肋条突出于肋板之外,骨骼明显比现代中华鳖粗壮。已记录的8属18种中国鳖科化石(不包括本文新种),分属21个地点,在地质时代上自白垩纪晚期开始,经过古近纪、新近纪一直延续到第四纪,除早、中更新世尚无报道以外,其它各地质时代基本都有发现,且以全新世报道最多,多达70余个考古地点中都记载了鳖科遗存。这是陕西鳖类化石的首次报道,也是中国第四纪早期鳖类化石的首次报道。宝鸡中华鳖的发现地点位于中国新生代鳖类化石分布的最西侧。化石证据表明,三门古湖在早更新世期间应该一直延伸到了渭河盆地西缘的宝鸡地区。

  相似文献   

18.
首次在阳江盆地鹿母湾组上部层位采获孢粉化石,建立Pterisisporites-Classopollis-Exe-sipollenites组合,这以高含量的裸子植物花粉、稀少的蕨类植物孢子和未见被子植物共粉为特征。文中详细论述了组合中主要孢粉的地史分 ,主为本组合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19.
采用1/2000地质-化探原生晕剖面测量、1/2000地质简测和配合槽探工程揭露方法,对山阳县岩1:5分散流低缓金异常进行了检查评价,在中泥盆统大枫沟组砂板岩地层中发现了龙头沟金矿.证明化探异常评价是快速发现矿床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